书城医学中华神医药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0519800000029

第29章 内科(23)

三生丸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痰厥头痛。

【组成】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细末,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40丸,食后姜汤送下。

人参石膏汤

【来源】《宣明论方》卷六。

【主治】伤寒咳嗽不已,心烦;及风热头痛,精神昏愦。

【组成】人参4.5克,石膏90克,川芎15克,半夏6克(去滑),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30克(炙),大栀子9克,知母15克,黄芩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

丁桂散

【来源】《外科传薪集》。

【主治】头痛。

【组成】丁香9克,肉桂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用少许入伤膏内贴之。

菊花散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口干烦热。

【组成】石膏、甘菊花(去梗)、防风(去芦)、旋复花(去梗)、枳壳(去瓤,麸炒)、蔓荆子、甘草(炙)、川羌活(去芦)各等分。

【用法】上药咀。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防风通圣散

【来源】《宣明论方》卷三。

【异名】通圣散(《伤寒标本》卷下)。

【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头目昏眩,偏正头痛,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黏,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风瘙瘾疹,苔腻微黄,脉弦数。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荨麻疹、湿疹、神经或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属风热壅盛,里闭不通者。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荆芥、白术、栀子各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20毫升,温服。

点头散

【来源】《百一选方》卷九。

【主治】偏正头痛。

【组成】川芎(生)60克,香附子(去毛)12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好清茶调下。

荆芥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二。

【主治】风邪上攻头面,眩晕痰多,咽嗝不利,口目动,偏正头痛;或伤风头痛,发热鼻塞声重。

【组成】荆芥360克,天麻(去苗)、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炮)、乌药、当归(洗、焙)、川芎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0丸,朱砂为衣。每服1丸,食后细嚼,清茶或酒送下。

荆菊散

【来源】《元和纪用经》。

【主治】风热头痛,性情反常,关节不利,心手不遂,骨间寒热,目中泪出,齿发不荣。

【组成】蔓荆子(去萼)、甘菊各90克,地骨皮、白术各18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次2克,以酒调服。

透顶散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一。

【主治】偏正头风,夹脑风,并一切头风,不问年深日近。

【组成】细辛(表白表)3茎,瓜蒂7个,丁香3粒,糯米7粒,龙脑、麝香各1个。

【用法】上将脑、麝入乳钵内研极细,将前四味另研为末,然后人乳钵内,荡起脑、麝令匀,用瓦罐子盛之,谨闭罐口。用时取少许搐鼻中。良久出涎则安。

秘方茶调散

【来源】《赤水玄珠》卷三。

【功用】祛风止痛。

【主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

【组成】片黄芩60克(酒拌炒3次,不可令焦),小川芎30克,细芽茶9克,白芷5克,薄荷9克,荆芥穗1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9克,用清茶调下。

【加减】头癫及脑痛,加细辛、藁本、蔓荆子各9克。

省风散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一。

【主治】风寒湿邪外客,手足麻痹,头重偏疼,起居眩晕,四肢倦怠,足胫缓弱,掣痛无时。

【组成】羌活、防风、甘草、白茯苓各1.5克,木香0.3克,人参、陈皮、乌药各9克,白术30克,南星15克(炮,去上,切如豆大),附子27克(炮,去皮、脐,切)。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12克,加生姜10片,大枣2个,水煎,不拘时候服。

头风

一字轻金散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九。

【主治】偏正头风,眉棱骨痛,牵引两眼抽掣疼痛,或生翳膜,视物不明。

【组成】藿香叶、荆芥穗、旋复花、香白芷、石膏末(细研)、防风各15克,川乌(两头尖者,去皮、尖,生用)7.5克,天南星7.5克,川芎15克,草乌头4.5克。

【用法】上十味,晒干,同捣为细末。每服0.3~0.6克,食后用淡茶调下。

一字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二。

【主治】偏头风,疼不可忍者。

【组成】乳香(别研)、延胡索、朴硝(别研)各3克,川芎6克,雄黄9克(别研)。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用少许,左侧头痛搐左鼻,右侧头痛搐右鼻。

香芎散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五。

【主治】偏正头风。

【组成】川芎、香附子(炒)、石膏(水飞)、白芷、甘草、薄荷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温酒或清茶调下。

升麻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

【主治】肝脏壅热,烦躁恍惚,头目不利。

【组成】川升麻30克,羚羊角屑30克,茯神30克,柴胡30克(去苗),栀子仁10克,黄连15克(去须),麦门冬30克(去心,焙),牛黄7.5克(细研如粉),龙脑3克(细研如粉),甘草15克(炙微赤,锉),朱砂30克(细研,水飞过)。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入牛黄等同研和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煎竹叶汤下15丸。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猪肉,羊血。

升麻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异名】清震汤(《卫生宝鉴》卷九)。

【主治】雷头风。

【组成】升麻30克,苍术30克,荷叶1个(全者)。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15克,水150毫升,煎100毫升,食后温服。或烧全荷叶1个,研细调煎药服。

茶调散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二。

【主治】头风、头痛。

【组成】川芎36克,甘草(炙)、香白芷、香附子、防风(去芦)、细辛、砂仁各30克,薄荷叶(去毛)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6克,食后茶调下。

脚气

木瓜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主治】肾经虚弱,腰膝沉重少力,腿部肿痒,注破生疮,脚心隐痛,筋脉拘挛,或腰膝缓弱,步履艰难,举动喘促,面色黧黑,二便秘涩,饮食减少。

【组成】熟干地黄(洗,焙)、陈皮(去瓤)、乌药各120克,黑牵牛子90克(炒),石南藤、杏仁(去皮、尖)、当归、苁蓉(酒浸,焙)、木瓜、续断、牛膝(酒浸)各60克,赤芍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酒糊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木瓜煎汤或温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