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的治病机理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医学古老而又独特的一种医疗方法,它和其他疗法一样,也是在祖国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依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进行辨证论治的。它是利用艾或某种易燃材料和某种药物,在穴位上烧灼、熏熨和巾敷,使其产生温热性或化学性刺激,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灸法有以下特点:一是应用范围广泛,能治多种病症。灸法可单纯使用,也可与针刺或药物配合应用,因此,其治病范围非常广泛。它既能治疗很多慢性疾病,也可治疗一些急性病症。二是操作方法多种多样,有利于提高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多,若一法治疗无效,则可选用别的方法,按辨证施灸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三是有特殊功效,可补针药之不足。四是副作用少,老幼皆宜。根据不同的病情、体质、性别、年龄等,选用不同的灸法。除病情需要,进行瘢灸、发泡灸有一定的痛苦外,其他灸法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特别对婴幼儿和年老体弱者有很好的疗效。五是穴药结合,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在艾火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的着肤灸,悬起灸和实按灸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隔物灸和敷灸把穴位刺激作用和药物化学作用结合起来。因此,灸法的研究使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另外,针刺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三大作用。
调和阴阳
中医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某种或多种因素使人体的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多种疾病。针刺治病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病变的症候来调节机体的阴阳,使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导致疾病的因素。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疾病是人体抗病能力处于相对劣势,致病因素处于相对优势而造成的。生病以后,机体仍然会不断产生相应的抗病能力来与致病因素作斗争。如果正气战胜邪气,那么邪气就消退,疾病痊愈。如果正气不能战胜邪气,邪气就进一步深化导致疾病恶化。因此,扶正祛邪也就成了保证疾病趋向好转的基本条件。针刺治病防病,就是在于发挥它扶正祛邪的效果。
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将内部的脏腑同外部的各种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经络和脏腑也是密切联系的。针刺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道理,在有关俞穴部位上进行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针灸的施治器具
施灸器具,即专门用于灸法的器具,简称灸器。采用灸器施灸古已有之,最早的灸器是利用某种器物来代替的,如晋代葛洪记载的瓦甑,唐代孙思逊记载的苇管等。到了清代,已制作出专门的灸器,如灸板、灸盏等。
目前多用不锈钢毫针,购买时要选用有较高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的毫针。
使用灸器施灸,能给患者较长时间热舒适的刺激,与艾炷灸、艾条灸等法相比,有节省人力的优点。近代应用的灸器,大多是基于此点而研制的,如温灸筒、温灸盒、灸疗架等。近年来,福建省有关单位研制的温灸药包又有进步。这种灸器,施灸时无烟或微烟,还可针对症主次不同选择相应的药棒,使用也更加方便,有一定的发展前景。还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的电热灸器、激光温灸仪、微波针灸仪等,也将会对灸法的运用带来根本性变革。
另外,应根据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和所到俞穴的具体部位等不同情况,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一般来说,头面部皮薄肉少的地方,应选较短较细的毫针(如0.5寸长,30~32号针),而皮厚肉多的躯干、四肢部俞穴,则应选较长较粗的毫针(如1.5~2.0寸长,28~30号针)。
三、针刺的运针方法
选择体位
针刺前必须选择好适当的体位,以既有利于俞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刺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
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针具消毒、俞穴部皮肤的消毒和施术手指消毒。毫针的消毒可在75%的酒精内浸泡30~60分钟,有条件者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施术者的手,先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再用酒精棉球涂擦,然后才能持针操作。俞穴部皮肤上用75%酒精棉球擦拭,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擦拭。
常用进针法
进针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最常用、最易掌握的两种方法。
1.单手进针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即屈曲,将针刺入皮下,此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2.双手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指食指夹持针柄,将针头对准穴位,在接近皮肤时,双手配合,迅速把针刺入皮下。此法多用于较长的毫针。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针刺角度是指针身和皮肤所成的夹角,针刺的方向指针身刺入时应对准的某一方向或部位而言。针刺的深度则是说明针身进入皮肤的深浅。进针后,要考虑角度、方向和深度,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并保证针刺安全。
针刺的角度一般分三种:
1.直刺:针身与皮肤呈90°垂直刺入,适用于肌肉丰厚部的穴位。
2.斜刺:针身与皮肤约呈45°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俞穴。
3.平刺:针身与皮肤呈15°~20°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不同的穴位对针刺角度、方向、深度要求不尽相同。
行针基本手法
进针后再施行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行针的基本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将针从浅层插到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这样反复地提插的手法叫做提插法。提插幅度一般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
2.捻转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进行前后、左右的行针动作,即将针向前向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行针手法称为捻转法。捻转的幅度一般掌握在180°~360°左右。另外,必须注意捻转时不能单方向转动,否则针身容易牵缠肌纤维,使受术者局部疼痛,并造成出针困难。
针刺的感应
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现代称为“针感”。产生针感时,针下有沉重紧涩的感觉,在针刺部位有酸、胀、重、麻感,有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针刺不同穴位,往往出现不同的感应。例如,头额部穴位以局部胀感为多,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比较容易出现酸感。即使在同一穴位上,由于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针感。针刺感应与防治疾病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细心体会,切实掌握。
出针法
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到了一定的治疗要求,便可以出针。出针是毫针刺法操作过程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出针时先以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围,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退出。出针后须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四、灸灼疗法
灸,是灼烧的意思。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艾灸后人体会产生一种温和的灼热感觉,这种温热刺激,不仅能使皮肤充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且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起到温通经络,畅流气血,调和脏腑的作用。
之所以用艾来施行熏灸,是因为艾药性温热,具有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功能;艾的气味芳香,有开毛窍、透达肌肤的功能,所以用艾来熏灸,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通络活血的功效,而且艾易于燃烧,热力均匀,又不容易落下火星,是比较理想的熏灸原料。
艾炷灸法
施灸时所燃烧的用艾绒制成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炷。分大、中、小三种。大者高1厘米,炷底直径0.8厘米,重约0.1克;中者为大炷之半,如枣核大;小者如麦粒。燃烧一炷即为一壮。临床应用炷的大小,壮的多少,随病症、施灸部位不同而异,少者1~3壮,多者可达数百壮。一般阳寒虚弱之症宜多灸,体壮者宜少灸;肌肉丰满深厚处宜大炷,浅薄之处宜小炷。
艾炷法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又称着肤灸、明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的一种方法,为防止艾炷倾倒,可事先在皮肤上涂一点蒜汁、粥汤、清水或酒精。直接灸法又分为瘢痕灸、无瘢灸、骑竹马灸法、三角灸四种。
2.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利用其他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这样既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也可以借间隔物的药力和艾的特性发挥协调作用,从而取得更大的治疗效果。该法种类很多,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较好的疗效。
3.禁忌证:因施灸时疼痛较剧,灸后化脓并留有瘢痕,故对一般体质衰弱者及老年人、小儿应慎用;对急性热病、长期消耗性疾病的重症患者,如吐血过多的肺痨症和内脏实质病症,均不能施瘢痕灸治疗。此外,如眼、心肝附近及睾丸、阴部均列为禁灸区。醉酒之后、大劳、大饥、大饱之时暂不宜施灸。雾、雪、雷、雨之日也不宜施灸。急症例外。
艾卷灸法
又称艾条灸法。是用纸包裹艾绒(或加药物)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一端燃烧,在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施灸,名为“雷火神针”或“太乙神针”。由于该法操作简便,疗效良好,无痛苦及副作用,广为患者所接受,所以一直被临床广泛采用,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现本灸法已演变为纯艾条灸法、药物艾条灸法、隔药灸法和无烟艾条灸法四种。
1.纯艾条灸法:即用纯艾绒制成艾条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依其操作方法,应用范围的不同又分为温盒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①温盒灸:将灸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0.5寸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度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弱的患者和小儿,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通过医生手指的知觉来测患者局部受热程度,而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本法适用于灸疗各种病症。②回旋灸:又称熨热灸法。将点燃的艾卷接近灸的部位平行往复回旋熏灸(距皮肤约3厘米)。一般可灸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痹痛、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肤病等。③雀啄灸: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移动,一般灸5分钟左右。多用于治疗小儿疾病或急救晕厥等。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2.药物艾条灸法:即用药物艾条点燃后,垫上纸或布,趁热按到穴位上,使热传导透达深部的一种灸疗方法。常用以下几种:
(1)雷火神针又称雷火针,本属于灸法,为何称为“针”,是因为它的操作方式,很像针法实按在穴位上的缘故。操作方法如下:将所选药物研成细末,和匀。以桑皮纸1张,宽约30厘米见方,摊平,先取艾绒24克,均匀摊在纸上,次取药末6克,均匀掺在艾绒里,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留空纸3厘米许,捻紧即成药物艾条。施灸时先选穴定位,将艾条点燃一端。另一种方法是在所灸的穴位上,覆盖10层棉纸或5~7层棉面,再将艾火隔着纸或面紧紧按在穴位上,留按1~2秒即可,若艾火熄灭,可重新点燃另一端,以七层棉纸包裹,紧按在穴位上,如觉得太烫,可将艾条略微提起,待热减再灸。如火熄、冷却,则重新点燃灸之。每穴可按5~7次。适应于:风寒湿痹、痿证、腹痛、泄泻、闪挫肿痛等。
常用药物艾条处方:艾绒60克,乳香9克,沉香9克,木香9克,羌活9克,茵陈9克,干姜9克,麝香少许。
(2)太乙神针又称“太乙针”,与雷火针无实质区别,是雷火针的进一步发展。其艾条制法,操作方法与“雷火针”相同。
(3)神灯照灸法药物组成:将雄黄6克,朱砂6克,血竭6克,没药6克,麝香1.5克,研细为末。每次取药1克,桑皮纸裹之。做成条状,长约20厘米,以麻油浸透备用。用时点燃。使其距患部3厘米许,徐徐烘之,以皮肤烘热为度。适用于外科疮疡,有消肿、溃坚、止痛的作用。
(4)百发神针药物组成:乳香、没药、生川附子、血竭、川乌、草乌、檀得末、大贝母、麝香各9克,母丁香49粒,艾绒30克,其艾条制法,操作方法与“雷火针”相同。临床上主要用于偏正头痛、漏肩风、鹤膝风、半身不遂、痞块、腰痛、疝气、痈疽等症。
(5)消癖神火针药物组成:蜈蚣1条,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木鳖、文术、甘草、皮硝各3克,闹羊花、硫磺、穿山甲、牙皂各6克,麝香9克,甘遂1.5克,艾绒60克。药条制法、操作方法与“雷火针”相同。主治偏食消瘦、积聚痞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