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特效疗法
10522500000010

第10章 针灸(2)

十二、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的一种病证。它包括惊悸和怔忡。常与精神因素、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淤血阻络有关。分别与各种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出现以心悸心慌为主症时相类似。

艾卷灸

【取穴】心俞、内关、神门、巨阙。

【操作】按艾卷温和法操作。每日1~2次,每次灸10~15分钟,10次为1疗程。

敷灸

【取穴】膻中、心俞、虚里。

【操作】按敷灸法常规施术。每次任选2穴交替贴敷冠心膏,每处1张,每张贴12~24小时。外贴7天为准,有效者可连续使用15~30天为1疗程。

十三、淋证

淋证以小便频数急涩、淋漓不尽、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特征。多由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结核、泌尿系结石、癌肿等。

艾灸法

【取穴】膀胱俞、阴陵泉、三焦俞、行间、太溪。

【操作】按艾炷灸法常规施术。每日施1~2次,每次灸3~5壮或每穴每次5~10分钟。

灯火灸

【取穴】膀胱俞、太溪、行间、三焦俞、阴陵泉。

【操作】按灯火灸常规操作。①热淋、石淋、血淋:用明灯爆灸法施术。②气淋、膏淋、劳淋:用阴灯灼灸法施术,每天施灸1次,每穴1壮,至愈为度。

敷灸

【取穴】神阙、膀胱俞、肾俞。

【操作】按敷灸法操作。取虎杖根100克,乳香15克,琥珀10克,元寸1克。以鲜虎杖根和诸药混合,捣融如膏。取药膏如枣大一块,放于胶布中间,贴敷穴位,1穴1张,每日换药1次。

十四、癃闭

癃闭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疾患:其中以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为闭,一般多合称为癃闭。癃闭包括现代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由肾功能衰竭所引起的无尿症。

艾灸法

【取穴】关元、中极、命门、三焦俞、三阴交。

【操作】按针上加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10~20分钟,3次为1疗程。

隔物灸

【取穴】神阙、关元、中极、命门、三焦俞、三阴交。

【操作】按艾炷隔姜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5~10壮,每日灸治1~2次,3次为1疗程。

灯火灸

【取穴】膀胱俞、三焦俞、长强、水道、阴谷。

【操作】采用明灯爆灸法施术。每天施灸1次,每穴1壮,连灸至愈为度。夏灸时要避开原灸点,以免过度灼伤。

蒸气灸

【取穴】腹部。

【操作】按药物蒸气灸法施灸。取桃枝、柳枝、木通、花椒、明矾各30克、葱白、灯芯草各1把,将药物加水5000毫升,煎汤。围被,趁热用药液蒸气熏洗腹部,冷后再热,每日2~3次,每次40~60分钟。

十五、阳痿

阳痿是男性生殖器痿弱不用,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房事的一种病症。多因情志不遂、肝胆湿热、肾气亏虚等,致使宗筋弛纵所引起,是男科的常见病之一。多属现代医学中枢神经失调所致的神经衰弱,与神经官能症往往互为因果,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若某些慢性疾病表现以阳痿为主者,可参本病内容辨证论治。

艾炷灸

【取穴】关元。

【操作】按艾炷无瘢痕灸法施灸。用陈艾绒做成中等艾炷,直接灸关元穴,每次100~200壮,每周1次,3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

艾炷隔物灸

【取穴】关元、神阙、中极、肾俞、腰阳关、命门。

【操作】按艾炷隔姜灸法程序操作施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3~5壮,每日2次,7~10次为1疗程或痊愈为止。

艾卷灸

【取穴】膈俞、肾俞、胃俞、命门、腰阳关、关元、中极。

【操作】按艾卷温盒灸法操作施术。每次取3~5个穴位,交替取穴,先将灸盒无底的一面罩住所需灸部位,然后点燃1寸长左右的艾卷(根数依所灸部位确定)对着罩在盒下的经络和穴位,横放于盒网上,最后盖上盒盖,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治愈停用。

灯火灸

【取穴】命门、关元、肾俞、曲骨、三阴交。

【操作】采用阴灯灼灸法操作施术。每天施灸1次,每穴灸1~2壮,10次为1疗程。

十六、遗精

遗精是指以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症状为主的一种疾病。多因肾虚封藏不固,或君相火旺、湿热下扰精室所致。其中有梦而遗精的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的名为“滑精”,此为遗精的两种轻重不同的证候。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的遗精症,一般参考本病内容辨证施治。

艾炷灸

【取穴】中极、曲骨、膏肓、肾俞。

【操作】按艾炷灸法常规施灸。每日1次,每次每穴施灸3~5壮,艾炷如黄豆或半个枣核大,7天为1疗程。

艾卷灸

【取穴】关元、归来、肾俞、志室、内关。

【操作】按艾卷悬灸法常规施灸。每次交替取穴3~5个,每日灸1~2次,每次每穴灸5~10分钟,10次为1疗程。

灯火灸

【取穴】四满、志室、肾俞、关元。

【操作】采用阴灯灼灸法施术。每天施灸1次,每穴1~2壮,10天为1疗程。

十七、精子缺乏症

精子缺乏症系指精液内精子缺乏、稀少或精子畸形。多由不同原因引起睾丸组织萎缩、生精细胞退行病变所致。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中医学属“不育”范畴。

艾炷灸

【取穴】神阙。

【操作】按艾炷隔盐灸法施术。取精制白细盐适量纳入脐窝,使与脐平,艾炷如黄豆大或半个枣核大,每次灸15壮,1天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

艾卷灸

【取穴】关元、神阙、肾俞、命门、精宫、三阴交。

【操作】按艾卷温盒灸法施术。每次选2~4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15~2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十八、癫痫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在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致暂时性突发性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功能失常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植物神经等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本病属于中医“痫证”范畴。

艾卷灸

【取穴】心俞、百会、中脘、身柱。

【操作】按艾卷温盒灸法常规施术。每穴每次施灸10~2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艾炷灸

【取穴】长强、会阴、太溪、太冲。

【操作】按艾炷隔物(姜片)灸法常规施术。每穴上放姜片约0.3厘米厚,上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治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灯火灸

【取穴】百会、崇骨、会阴。

【操作】按明灯爆灸法施灸。每穴每次只灸1壮,根据病情10天灼灸1次。

敷灸

【取穴】神阙。

【操作】按敷灸法常规施术。将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撒入脐窝内,外用膏药固定,7~10天换1次。

十九、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由坐骨神经本身或其邻近组织的病变所引起。临床上有真性、假性坐骨神经痛之分。中医学属“痹证”范畴。

艾灸

【取穴】夹脊、秩边、环跳、委中、腰阳关、阳陵泉、承山、悬钟。

【操作】按艾炷灸法常规施术。每日施灸1~2次,每穴3~5壮,连用至愈。

灯火灸

【取穴】环跳、殷门、承山、委中、足三里、阿是穴。

【操作】采用明灯爆灸法施术。每穴灸1壮即可,每天施灸1次,10天为1疗程。

敷灸

【取穴】环跳、委中、承山。

【操作】按敷灸法常规操作。取鲜姜自然汁500克、明亮水胶120克用文火同熬成稀膏,摊涂布上,临用时将研细的肉桂、细辛末掺于膏药中,敷于穴位上,每天换药1次,5天为1疗程。

二十、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反复发生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但无感觉缺失和运动障碍。属中医学的“头痛”、“偏头痛”、“面痛”范畴。

艾灸法

【取穴】下关、合谷、颊车、翳风、阳白、颧髎。

【操作】按艾条悬灸法操作施术。每日施灸2次,每次5~10分钟。

灯火灸

【取穴】太阳、攒竹、阳白、耳门、夹承浆、颊车、翳风。

【操作】按灯火隔艾叶灸法施术。每2天施灸1次,每穴爆1壮,10次为1疗程。

敷灸

【取穴】太阳(双)。

【操作】按敷灸法施术。将药饼敷于穴位上,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7天为1疗程。

二十一、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是颧骨内面神经管内段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造成病侧面部肌肉瘫痪和口眼斜的一种急性周围神经疾病。中医学的“歪嘴风”、“口眼斜”、“面瘫”与之类似。

艾炷灸

【取穴】翳风、颊车、地仓、合谷、阳白。

【操作】按艾炷灸法常规施术。每日施灸1~2次,每穴3~5壮。

艾卷灸

【取穴】翳风、颊车、地仓、合谷、阳白。

【操作】按艾卷悬灸法施术。每日施灸1~2次,每穴3~5壮。

温灸

【取穴】风池、颊车、地仓、阳白、下关、翳风、合谷、足三里。

【操作】按温灸针上加灸法施术。每次选四个俞穴毫针行刺,得气后留针,取四块4×4厘米见方的硬纸板,中心扎一小孔,将四块纸板分套在四根针上,再取四节约2厘米长的艾条段,分别套在四根针柄上;距纸板约2~5厘米处,点燃(无焰)穴端上段,每次每穴灸1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灯火灸

【取穴】翳风、地仓、阳白、颊车、合谷。

【操作】采用阴灯灼灸法施灸,每天施灸1~2次,每穴灸1壮:15天为1疗程。复灸时应避开原灸点,以免灼伤皮肤。

敷灸

【取穴】下关、太阳、颊车。

【操作】按敷灸法施术。将斑蝥2个,巴豆3个,麝香0.02克,鲜柳枝头1枝或带叶5片,鲜生姜10克共捣如泥,贴于患侧的穴位上。当敷药处有热性刺痛感时,即将药物除去。每隔7~10天敷药1次,一般1~3次痊愈。

二十二、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的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腹痛、呕吐、腹胀、排便和排气停止等。属中医学的“关格”、“肠结”、“腹痛”等范畴。

艾灸法

【取穴】中脘、大横、天枢、足三里、神阙、关元。

【操作】将艾炷隔姜灸法施术。每次约灸3~7壮(每日灸2~3次,病愈为止)。

敷灸

【取穴】神阙、阿是穴。

【操作】按敷灸法施术。将大蒜120克、芒硝30克共捣为糊膏,敷于穴位上。敷药前,用2~4层油纱布作底垫。2小时后,去掉蒜泥,用温水洗净蒜汁,然后将大黄120克研为细末,过筛,用醋60毫升调成糊状,直接敷。1次8小时。

二十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指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病变。病变可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以下肢多见,属中医学“脱疽”范畴。

艾灸法

【取穴】大椎、大陵、命门、太溪。

【操作】按艾炷隔姜灸法常规施术。每穴每次灸5~7壮,每日灸治1~2次,10次为1疗程。

敷灸

【取穴】上巨虚、涌泉。

【操作】按敷灸法施术。取三分三、独定子、云南重楼各60克,红花20克、白芷30克,桃仁40克,共研为末,过筛备用。每次取四分之一量,用甜米白酒或红糖醋酸调匀。外敷于穴位上,再以绷带固定。隔日换药1次,1个月为1疗程。

二十四、痛经

凡在经期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发生腹痛或其他不适,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

针灸

1.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蠡沟、足三里。先针主穴,强刺激,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气海、关元。

2.主穴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实证可配地机、次髎,气滞血淤加血海、太冲,寒湿凝滞加脾俞、十七椎下,气血不足加肝俞、脾俞或肾俞、足三里。每次使用1~2个穴,并结合症状加配穴,针灸以强刺激为佳。

3.主穴取三阴交、合谷;备穴取关元、气海、十七椎下。在经前2~3天开始针刺,月经后再针2~3次,下腹痛时先针三阴交,用强刺激手法,持续捻转1~2分钟。如行经期疼痛发作时,针十七椎下穴,3~4厘米深。艾灸气海、关元5~10分钟,三阴交10~15分钟,腰酸加肾俞15分钟。

二十五、月经失调

成年女子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异常改变或混乱,以及月经前后出现某些特殊症状或体征,称为月经失调。由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失调,称器质性月经失调。若生殖系统发育正常,而由于卵巢功能紊乱或身体其他器官疾病引起的月经失调,称为功能性月经失调。

针灸

1.主穴取关元、三阴交。先期有热加太冲、太溪;气虚者加脾俞、足三里;后期者加足三里、公孙;虚寒者加脾俞、命门;气滞血淤加血海、行间;先后无定期因肾虚者加肾俞、交信;因肝郁者加肝俞、太冲、内关。以调节足三阴经及冲、任二脉为主。虚补实泻,腹部穴,因虚寒者可加灸。本病多在月经前针治,连针3~5次,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针。

2.主穴取关元、中极,配穴取三阴交、足三里、血海、阴陵泉。每天取1个主穴,2个配穴,交替使用,中等刺激,每天针1~2次,留针15~20分钟,3周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针血海、三阴交时,宜两侧同时捻转,针感能达小腹部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