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部位】
1.上肢部:尺泽、曲泽、内关、曲池、合谷。
2.下肢部: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一二六、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皮损常突然发生,先有皮肤瘙痒,随即起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或皮肤色,风团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此起彼伏,皮损可随瘙痒而增多,融合成大片。累及胃肠道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症状可有发热。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府、大椎、膈俞。
2.上肢部:曲池、合谷。
3.下肢部:血海、足三里。
一二七、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容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本病的损害,初期时为点滴状棕红色斑点或斑丘疹,表皮覆盖着多层银白色鳞屑,以后逐渐扩展,边界清楚。损害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尤以四肢伸侧、肘膝关节、头皮和骶骨部位为常见。
【拔罐部位】
1.背部:肺俞、肝俞、肾俞。
2.上肢部:曲池、内关、神门。
3.下肢部: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飞扬。
一二八、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种以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疹色紫红,略起白屑为特征的皮肤病。由于其皮损多呈玫瑰红色,其上鳞屑如糠似秕,故称为玫瑰糠疹。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全部皮肤病的31%。全年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节为多见。发病年龄相当广泛,多在10~40岁。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池、大椎、肺俞。
2.上肢部:曲池、合谷。
3.下肢部:血海。
一二九、鱼鳞病
该病为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疾病,由躯干、四肢有鱼鳞状鳞屑而得名。出生不久即可发病,有家族史及明显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出生时症状往往不显著,生后数月,手背及四肢伸侧出现皮损,渐渐波及躯干、四肢屈侧,头皮可有轻度鳞屑,腋下及臀裂常不波及。
【拔罐部位】
1.背部:脾俞、肾俞。
2.腹部:中脘、关元。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
一三〇、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和成年人。初发时,仅有瘙痒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池、天柱、肺俞。
2.上肢部:曲池。
3.下肢部:血海、委中、足三里。
一三一、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是指皮肤无原发性损害,只有瘙痒及因瘙痒而引起的继发性损害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老年及成年人,多见于冬季。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
【拔罐部位】
1.背部:肾俞。
2.腹部:关元。
3.上肢部:曲池、合谷。
4.下肢部:阴廉、阴包、血海、足三里、委中、承山。
一三二、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初起损害多有粉刺,所以本病又称为粉刺。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占人口的20%~24%,尤其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有30%~50%的青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痤疮。一般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病程长久,发病缓慢,30岁以后病情逐渐减轻或自愈。痤疮以面、上胸、背部等处的粉刺、丘疹、脓疱等皮损为主要症状。
【拔罐部位】
1.头颈部:风池。
2.背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足三里、丰隆、内庭、厉兑、阴陵泉、三阴交。
一三三、酒渣鼻
酒渣鼻是一种以鼻部发红,上起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形似酒渣为特征的皮肤病。由于本病皮损常呈玫瑰红色,且形类痤疮,故又有玫瑰痤疮之名。酒渣鼻以鼻面部出现红斑、丘疹、脓疱、日久生有鼻赘为主要症状。
【拔罐部位】
1.头面部:印堂、迎香、承浆、丝竹空、颧髎。
2.上肢部:支沟、养老、列缺、合谷。
3.下肢部: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内庭。
一三四、雀斑
雀斑是一种以鼻面部发生褐色斑点为特征的皮肤病。因其色如同雀卵上的斑点,故名。多有家族病史,一般始发于学龄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至青春期以后可达顶峰。女性多于男性。雀斑以鼻面部生有褐色斑点为主要症状,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鼻面、颈、手背、肩背上方等处对称分布。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池、肺俞、肾俞。
2.下肢部:血海、阴陵泉、足三里。
一三五、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发生黄褐斑片为特征的皮肤病。由于妊娠妇女及肝病患者常有黄褐斑,故又有妊娠斑、肝斑之称。因为黄褐斑的形状常似蝴蝶,所以又名为蝴蝶斑。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好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二者之比为3∶1~4∶1。妊娠3~5个月的妇女尤为多见。临床表现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
【拔罐部位】
1.背部:肝俞、脾俞、肾俞。
2.腹部:中脘。
3.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一三六、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以皮肤上出现后天性色素脱失斑为特征的疾病。皮损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指背、腕、前臂、面、颈、生殖器附近为多,皮损色素脱失处呈乳白色。白斑面积可大可小,大者可泛及全身。一般可以分为炎症型、神经型和自体免疫型3种类型。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池、肺俞。
2.腹部:中脘。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血海、三阴交。
一三七、带下病
健康女子从阴道内流出的质清而黏稠的液体,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来润泽阴道,此即生理带下。如果量多,持续不断,或颜色、性质、气味等见异常变化,并伴有面色萎黄、精神疲倦、乏力、腰酸腹冷、小腹坠胀、阴部瘙痒、小便短黄等症状,即为带下病。
【拔罐部位】
1.背部:脾俞、肾俞、八髎。
2.腹部:气海、归来。
3.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一三八、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内生殖器官的炎症(包括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脓样、有臭味、月经失调、尿频或排尿困难、腰腹部坠胀、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
【拔罐部位】
1.背部:肾俞、八髎。
2.腹部:中极、归来、子宫穴。
3.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一三九、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妇科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症状。瘙痒多发生在阴蒂及小阴唇区,严重者可波及整个外阴部及肛门周围。婴幼儿、成年人及老年妇女均可发生,但绝大多数为更年期妇女。瘙痒程度不一,轻者为间断性、阵发性,重者可持续发生,以致坐卧不安,影响生活、工作和休息,使人变得衰弱、憔悴、急躁和高度神经质。患处皮肤由于反复刺激和搔抓可继发病变。
【拔罐部位】
1.腹部:中极。
2.下肢部:足三里、阴廉、三阴交、太冲。
一四〇、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位置沿阴道下移,低于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部分或全部子宫脱出阴道口外。常伴有小腹坠胀、带下量多、腰酸腿软、气短神疲、头晕等症状。
【拔罐部位】
1.头颈部:大椎。
2.背部:肾俞、八髎。
3.胸腹部:膻中、中脘、气海、子宫穴。
4.下肢部:阴陵泉、三阴交。一四一、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进行性的眼病。多见于40岁以后,50~70岁老人中的发病率是60%~70%,而70岁以上老人则可达到80%以上。初起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着晶状体混浊的发展,病人自觉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随眼球转动,当眼球静止后黑影也即刻停止不动。随后视力缓慢下降,晶状体混浊,眼部无红肿痛等症状。
【拔罐部位】
1.头面部:鱼腰、风池。
2.背部:肝俞、肾俞。
3.下肢部:足三里。
一四二、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由外侧膝状体以前的视纤维、节细胞及其轴索因疾病或外伤所致。患眼外观如常,有不同程度的中心视力减退或丧失及视野缺损。当视力很差或视力丧失时,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微弱或消失。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
【拔罐部位】
1.头面部:太阳、风池。
2.背部:肝俞、脾俞、肾俞。
3.下肢部:足三里、光明、三阴交。
一四三、远视眼
当眼球处于静止状态下,5米或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成像于视网膜后面者,称为远视眼。临床表现为看远处时视力良好,但看近物时(如看书、缝纫等)经常出现头胀痛、视物不清、眼眶痛,甚至恶心。经散瞳验光(40岁以上者可不散瞳)检查,即可确诊。
【拔罐部位】
1.头部:承泣、四白。
2.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太冲。
一四四、弱视
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者称为弱视。弱视眼远视力常在0.3以下,多有固视不良,部分患者伴有斜视或眼球震颤,多数患者有分开困难现象,即对单个字体的识别能力比同样大小排列成行的字体的识别力要高得多。
【拔罐部位】
1.头面部:瞳子髎、承泣、丝竹空。
2.背部:肝俞、脾俞、肾俞。
3.下肢部:足三里、光明。
一四五、耳源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又称前庭周围性眩晕。主要是指内耳前庭感觉器官、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疾患所致眩晕。临床表现为患者常突然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有旋转、浮沉、倾斜的运动性幻觉。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反应是剧烈眩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常反映眩晕的剧烈程度。
【拔罐部位】
1.头颈部:耳门、风池。
2.背部:肝俞、脾俞、肾俞。
3.腹部:中脘、关元。
4.上肢部:内关、神门、合谷。
5.下肢部:足三里、丰隆、行间、侠溪、太溪。
一四六、耳鸣
耳鸣是指患者在耳部或头部的一种声音感觉,但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状之一,亦可出现于内、外、神经、精神等科的疾病中。
【拔罐部位】
1.头面部:听宫、听会、翳风。
2.背部:肾俞、命门。
3.上肢部:中渚、少泽。
4.下肢部:足三里、太冲。
一四七、耳聋
耳聋是各种听力减退症状的总称,为耳科临床常见病。临床上常将耳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全聋四级。
【拔罐部位】
1.头面部:听宫、耳门、听会、翳风。
2.背部:脾俞、肾俞。
3.上肢部:外关、中渚。
4.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侠溪、太溪。
一四八、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病之一,分急、慢性两种,慢性鼻窦炎较急性多见,常继发于急性鼻窦炎之后。急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鼻塞,常导致暂时性的嗅觉减退或消失,流鼻涕多,呈黏液性或脓性,头痛(头痛是常见症状);慢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流涕,脓涕呈黄、黄绿或灰绿色,鼻塞,嗅觉障碍,头痛,多呈钝痛、闷痛,一般白昼重,夜晚轻,全身症状可见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失眠等慢性全身中毒的症状。
【拔罐部位】
1.头颈部:印堂、太阳、迎香、四白、风池。
2.背部:肺俞。
3.上肢部:曲池、列缺、合谷。
4.下肢部:足三里、行间。
一四九、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觉,如灼热、干燥、微痛、发痒、异物感、痰黏感,习惯以咳嗽清除分泌物,常在晨起用力清除分泌物时,有作呕不适感,通过咳嗽,清除出稠厚的分泌物后症状缓解。上述症状因人而异,轻重不一,一般全身症状多不明显。
【拔罐部位】
1.颈部:天突、扶突、廉泉。
2.背部:肺俞、肾俞。
3.上肢部:尺泽、太渊、合谷。
4.下肢部:照海、三阴交、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