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
感冒又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男女老幼均易感染,四时皆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气候骤变时发病增多,受寒冷、淋雨等可诱发。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痛、咳嗽、头痛、周身酸痛、乏力、怕冷、发热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或诱发其他疾病。
【刮痧部位】
1.风寒型:刮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刮中府及前胸;刮足三里。
2.风热型:放大椎、少商;挟或刮曲池、尺泽;点揉外关、合谷;刮风池、风门、肺俞及肩胛部。
二、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有急、慢性之分,它们均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或因物理、化学刺激及过敏等所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急性者起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喷嚏、咽痛、头痛、畏寒发热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伴胸骨后疼痛,还可有气急,病程一般不超过1个月。慢性者多发于中年以上,病程缓慢,一般均超过2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发病,可有急性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或肺炎的发病史,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甚至喘鸣。尤以晨起明显,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不易咳出,在晚期可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病症。
【刮痧部位】
1.急性期:挤或刮大椎;刮风门、肺俞、身柱;刮膻中、中府。
2.慢性期:刮大椎、风门、肺俞、身柱;刮膻中、中府、尺泽、太渊;刮肾俞。
三、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有细菌、病毒、尘埃、化学气体、花粉等。一般有季节性或季节性加重。常先有喷嚏、咽喉发痒、胸闷等先兆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哮喘。急性发作时,有气急、哮鸣、咳嗽、咳痰,甚至张口抬肩,难以平卧,每次发作可达数小时,甚至数日才能缓解。若病程过长,过敏性提高或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时,哮喘时轻时重,终年发作,严重者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或气胸。
【刮痧部位】
1.发作期:刮大椎、定喘、肺俞;刮天突、膻中、中府及前胸;刮尺泽及上肢内侧。
2.缓解期:刮定喘、风门、肺俞;刮肾俞、志室及腰部;刮太渊及前臂内侧;刮足三里。
四、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部分过度膨胀充气,导致肺脏容积增加,组织弹力减弱。临床常见且危害性较大者为阻塞性肺气肿,是细小支气管阻塞所致。肺气肿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肺化脓症及矽肺等。早期主要表现有气喘,劳则加剧,甚则唇甲紫绀,久之呈桶状胸等;晚期可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肝脾肿大、下肢水肿,甚至出现腹水,且易并发自发性气胸与肺部急性感染。
【刮痧部位】
刮大椎、定喘、肺俞、肾俞;刮膻中;点揉气海、关元;刮尺泽、太渊及上肢前部;刮足三里。
五、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的炎症渗出及实变。常因细菌、病毒感染或过敏因素而引起,尤以细菌感染为最多。按其病变部位与性质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及麻疹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大叶性肺炎,好发于冬春两季,青壮年多见,男多于女。虽然类型有别,但临床上都以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咳嗽、咳痰(铁锈色痰)、胸痛、气急、呼吸困难、紫绀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
【刮痧部位】
刮大椎、身柱、肺俞、心俞;刮膻中;刮曲池、尺泽、孔最、合谷;刮丰隆。六、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感染肺部所致。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肺结核全身反应较强,多发生于儿童;继发性肺结核,病灶有局限化的倾向,故以局部反应为主,多发生于成人。常见的肺结核多属于后者。本病临床上以咳嗽、咯血、午后潮热、盗汗、胸痛为主症。初起有咳嗽、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胸痛、痰中偶带血丝、长期低热或有不规则高热、颜面潮红;病程长者咳嗽加剧、咯血量增多、失眠、盗汗等。本病不彻底治疗常可复发,最后形成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刮痧部位】
刮百劳、肺俞、膏肓、脾俞、胃俞;点揉或刮中脘、列缺;刮足三里、三阴交。
七、胸膜炎
胸膜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胸膜炎症为病理特点的非单纯性疾病。临床分为两种:一种继发于胸部疾病,是原有病变在胸膜上的一种表现。如感染性、变态反应性、肿瘤性等疾病波及胸膜而致。另一种为独立性的病证,其绝大多数是结核性的,往往由肺结核蔓延而致。临床上以结核性胸膜炎多见。
【刮痧部位】
刮肩井、肺俞、脾俞;刮膻中、期门;刮尺泽、郄门、支沟;刮阳陵泉、外丘、足三里。
八、呃逆
呃逆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不自主膈肌间歇性收缩的症状。其病因多,与胃、肠、腹膜、纵隔、食道的疾病有关,不良精神因素,寒冷刺激或饮食不当常为诱发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在患危重病过程中,突然出现持续不断的膈肌痉挛,常预示病情趋向恶化;老年人、冠心病患者,无任何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连续的呃逆,应警惕心肌梗塞发生的可能。
【刮痧部位】
刮膈俞、肝俞、膻中;点揉或刮中脘、内关。
九、呕吐
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状,是胃神经官能症的主要表现之一,二者多同时存在。是由于高级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胃肠功能失调,但无器质性病变。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不良的精神刺激及饮食失调等有关。
【刮痧部位】
刮肝俞、脾俞、胃俞;点揉天突、中脘、内关、公孙;刮足三里。
十、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肠道黏膜弥漫性炎症。多发于夏秋季节,本病多由饮食不节,冷热不调或误食不洁食物等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泻下物呈黄色稀水样,但无脓血;病情严重者,则表现为吐泻频繁、腹中绞痛、口唇青紫、眼球下陷、四肢厥冷,甚至脱水、休克等。
【刮痧部位】
刮胃俞、大肠俞;点揉天枢、气海;刮内关、足三里。
十一、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一般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及肥厚性3种,是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胃病。慢性胃炎可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亦可因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服用胃刺激药物、口腔、鼻咽部慢性感染病灶、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以慢性、反复性的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饱胀、嗳气为主。多见于20~40岁男性。
【刮痧部位】
刮脾俞、胃俞;点揉或刮中脘、章门、气海;刮足三里。
十二、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上以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多见。其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度、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主要表现为慢性周期性的上腹痛。典型的胃溃疡,疼痛多发生于饭后1小时左右,之后逐渐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发生在夜间或饭前空腹时,少许进食即可缓解。两者均可伴有泛酸、烧心、上腹部胀闷感,以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溃疡并发出血时可出现黑便。其发作常以寒冷、精神紧张、饮食不慎及服用禁忌药品等为诱因。
【刮痧部位】
刮肝俞、脾俞、胃俞、胃仓;点揉中脘、气海、关元;刮或点揉内关;刮梁丘、阳陵泉。
十三、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消化机能紊乱症候群。多因暴饮暴食,时饥时饱,偏食辛辣、肥甘或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所致。主要表现为腹胀不适、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完谷不化等。
【刮痧部位】
刮脾俞、胃俞;点揉中脘、天枢;刮足三里、三阴交。
十四、胃下垂
胃下垂是由于腹腔内脂肪薄弱,腹壁肌肉松弛,导致胃脏低于正常位置,站立时胃的下缘到达盆腔,胃小弯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属胃无力症,多见于消耗性疾病患者及无力型体质者,直接影响消化功能,常伴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上腹胀满不适、食欲不振、疼痛、消瘦、乏力等。
【刮痧部位】
点揉百会;刮脾俞、胃俞;点揉中脘、大横、气海、关元;刮足三里。
十五、胆绞痛
胆绞痛是胆道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常发生在胆囊炎、胆石症的急性发作期间。多由于结石刺激或胆道阻塞,胆囊收缩时胆汁排出受阻而浓缩,其中的胆盐刺激胆囊黏膜而发生剧烈疼痛。同时可伴有上腹闷胀、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黄疸等。
【刮痧部位】
1.发作期:刮天宗、胆俞及肩胛部;刮期门、日月、梁门。
2.缓解期:刮胆俞、日月及上腹部;刮阳陵泉、胆囊穴、光明、丘墟及小腿外侧。
刮痧治疗本病宜于慢性期治疗。对于有感染的急性病例及剧烈的胆绞痛,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治疗。
十六、腹痛
腹痛是泛指胃脘以下、横骨以上范围内的疼痛而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伴发于多种脏腑疾病中,如肝、胆、脾、胃、大小肠、子宫等脏腑。虽然腹痛的原因很多、范围很广,但最常见的则以外感寒邪,内入腹中;或过食生冷,中阳受伤,脾胃运化无权。其次是暴饮暴食或进食不洁之物,或脾胃阳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经脉脏腑失其濡养而致腹痛。
【刮痧部位】
刮胃俞、肾俞、大肠俞;点揉中脘、天枢、关元;刮梁丘、足三里。
十七、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下如水样或白冻便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大多反复发作,病程多在半年以上。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任何一种功能失常都可引起肠炎,但大多是由急性肠炎迁延而成。
【刮痧部位】
刮脾俞、肾俞、大肠俞;点揉或刮中脘、天枢;刮足三里。
十八、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是夏秋季流行的常见疾患,多因饮食生冷、不洁果菜、食物所致。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病程超过2个月者,即称为慢性菌痢。
【刮痧部位】
刮脾俞、大肠俞;点揉天枢、气海;刮曲池、合谷;刮阴陵泉、上巨虚、下巨虚。
十九、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患。病程在半年以上,多数是由急性肝炎误诊、误治或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及某些药物的作用,使肝炎迁延不愈所致,最常见的是慢性乙型肝炎。其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闷胀或隐隐作痛、时好时坏等。
【刮痧部位】
刮大椎、至阳、肝俞、胆俞、脾俞;刮膻中、期门、中脘;刮阳陵泉;点揉太冲。二十、便秘便秘是由于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粪便干燥、坚硬,滞留肠腔,不易排出体外。其特征是排便次数减少,或是由于粪质干燥、坚硬难以排出,腹内有不适感。导致便秘的原因是不规则的排便习惯、久坐少动、食物过于精细、缺少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等。常影响食欲、睡眠,也可并发痔疮、肛裂等疾病。
【刮痧部位】
刮大肠俞、小肠俞、次髎;点揉或刮天枢、腹结、气海、关元;刮足三里;点揉公孙。
二十一、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增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若成人收缩压≥18.7千帕(kPa),舒张压≥12.7千帕(kPa),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心悸等症状即可确诊。
【刮痧部位】
刮风池、肩井、头后部及肩部;刮脊柱及背部两侧膀胱经;点揉太阳;刮曲池及上肢背侧;刮足三里、三阴交;点揉太冲。
二十二、低血压症
低血压是指成人肱动脉收缩压<12.0千帕(kPa)、舒张压<8.0千帕(kPa)者为低血压。患者常有头晕、目眩、耳鸣、乏力、气短、手足发凉、自汗、健忘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晕厥等;部分慢性低血压者无自觉症状。
【刮痧部位】
刮百会;刮厥阴俞、膈俞、脾俞、志室、肾俞;点揉中脘、关元;刮郄门、风市、足三里;点揉太冲、涌泉。
二十三、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刮痧部位】
刮厥阴俞、心俞、神堂、至阳;点揉天突、膻中、巨阙;刮曲泽、内关及上肢前侧、足三里、三阴交;点揉太溪。二十四、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病的反复发作,累及心瓣膜所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的损害,形成瓣膜口的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最后出现心功能代偿不全,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以二尖瓣受损为最多,其次为主动脉瓣。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心前区不适、乏力、气急、呼吸困难和两颧部紫红。有的可有肺水肿或肺淤血,有的可伴肝肿大。
【刮痧部位】
刮厥阴俞、心俞、灵台;刮膻中、巨阙;点揉关元;刮郄门、内关;刮足三里。
二十五、肺心病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它是指由肺部疾病或肺动脉慢性病变而逐渐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最后导致心力衰竭,同时因肺部的小气道功能损害,引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致呼吸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刮痧部位】
刮肺俞、厥阴俞、心俞、肾俞;刮膻中、巨阙;点揉气海、关元;刮曲泽、内关及前臂内侧;刮足三里、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