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10550900000019

第19章 历史疑云(1)

春秋五霸之谜

导言:东周时期,周王的势力开始减弱,各诸侯国间战争不断,都欲称霸中原。为了显示称霸的诸侯绝对的地位,故历史上有“春秋五霸”之说。但在史书记载中关于春秋五霸的具体指代却不同。从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至前403年)被称为春秋时期,它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的记载在这二百九十年间就有将近五百次的军事行动。司马迁评论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诸侯国之间相互杀戮,争权夺霸。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称之为“春秋五霸”。但是“春秋五霸”指的究竟是哪五个人却史说不一。

《左传》、《史记》、应劭、赵岐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墨子、荀子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白虎通义》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为五霸。《汉书》颜师古注引以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为五霸。

在这四种说法中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公认的霸主,那么其他“三霸”是谁呢?让我们来一一点评。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第一个成为霸主的。齐桓公于公元前685年即位。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利用“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其他诸侯来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其他民族,还出兵阻挡了北上侵犯的楚国,使得齐国在各诸侯国的威信大增。到了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蔡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第二个称霸的诸侯就是晋文公。晋文公为了实现他称霸天下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甘共苦,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减轻关税和刑罚,救济灾民,使晋国百姓能安居乐业。他不断增强晋国的实力,坚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当时,与晋有力量争霸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晋文公想成就霸业,必须向南扩展疆土,那就必须与楚国发生战争。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90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战后,晋文公在践土给周襄王修了行宫,还把陈、蔡和楚国的俘虏献给周天子。晋及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又会诸侯于温,周襄王也被请赴会,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命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治危害周天子的人,从此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

以上两位称之为霸主在历史上多无疑义,那么其他诸侯称为霸主又为何有这么多的争议呢?

宋襄公:宋襄公在齐桓公死后,想借诸侯无霸主之机称霸。《春秋·僖公十八年》记,宋襄公曾与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大败齐国;僖公十九年,宋襄公又捉住了滕国的国君,与曹人、邾人盟于曹南;二十一年,宋人与齐人、楚人三国国君相聚于齐国的鹿地,宋襄公自认为是这次会盟的发起人,同时爵位又比齐楚二君高,所以一开始就以盟主自居;二十二年,宋襄公又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一起伐郑。在这些记载中,《春秋》均将宋襄公列为首。虽然他确实做过短暂的盟主,但是在与齐楚会盟时,宋襄公曾被楚成王拘留过,后战于泓,又被楚国大败,遂伤而死。有人评论他急功近利,空讲仁义。而他被称为霸主根本就是有名无实,他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霸主。

秦穆公:《韩非子·难二》称:“蹇叔处秦而秦霸。”《新序·杂事三》谓:“秦用由余而霸中国。”可见,秦穆公应该称过霸。但《左传·文公六年》因其死后用人殉葬,便明确指出:“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史记·齐世家》也谓:“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而在《史记·秦本纪》和《李斯列传》都说他只“独霸西戎”,就是说秦穆公只在周边而且都是少数民族的西北地区算是霸主。所以,有人认为秦穆公只能算得上是“偏霸”,不能列为中原五霸之一。

楚庄王:《韩非子·喻老》中说:“楚庄王……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据记载,公元前611年,楚庄王攻灭庸国。公元前606年,庄王伐陆浑之戎(今河南伊川一带),陈兵问鼎于周郊,以示有吞周之意。接着又破陈围郑。晋出兵救郑时,两军大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北),晋军败绩。此后鲁、郑、陈、宋等中原国家先后归附楚国。从这些文字记载来看,楚庄王称霸中原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人认为他曾经炫耀军事实力,威胁周王朝,向周室“问鼎之大小轻重”,太过骄横跋扈,不像一个霸主所为。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就指出,楚庄王没有“尊事王室之功”,不宜列入五霸。

吴阖闾:《吕氏春秋·简选》称:“吴阖闾……与荆(楚)战,五战五胜,遂有郢,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战国策·秦策》也说:“伍子胥……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但历史究竟如何呢?有人说阖闾只是打败了楚国,昭王虽扔下国家举家逃离,但是楚国的百姓却与吴兵展开殊死搏斗,吴王只好退兵,不敢与楚国百姓硬战。他也没有征服巴蜀,而北边有强大的齐晋,在历史上阖闾也没有征战这些国家。因此,阖闾也算不上春秋一霸,只能是偏霸。

吴王夫差:夫差是阖闾的儿子,他在阖闾死后继任吴国的王位。公元前494年在夫椒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公元前486年,开邗沟,连接长江和淮水,开辟出一条通向宋、鲁的水道,进逼中原。此后,又在艾陵(今山东泰安)打败齐国。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与晋争霸,适逢晋室内乱,夫差一度夺得霸主地位。但就在这时,越王勾践趁夫差赴黄池之会、只有太子与老弱留守之机,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匆匆赶回与越议和。吴长期穷兵黩武,民力凋敝,难以与越抗衡。公元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杀。这样的结果称得上是霸主吗?

越王勾践:《吕氏春秋·顺民》说::“越王……残吴,二年而霸。”《史记·越世家》载:“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当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号称霸主”。但是不少论者认为越王勾践作为霸主的史实太少了。

综合分析可知,虽然宋襄王、秦穆公、楚庄王、吴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都曾被认作是霸主,但是却也存在各种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国君也曾称过“霸”,如《左传·成公十八年》谓:“晋悼公……所以复霸也。”《左传·昭公三年》云:“昔文、襄之霸也。”杜预注:“晋文公、襄公。”可见晋襄公、晋悼公都曾经做过霸主,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列入春秋五霸中呢?

有人说春秋五霸只是后人的一种说法,在春秋时代并不存在。虽然如此,但是这些问题也是人们乐衷讨论的话题,也许这个问题永远也不会有答案。刘邦何以能逃过“鸿门宴”一劫导言:在小说或电视剧中经常提到“鸿门宴”,比喻暗藏的杀机。它来自于楚汉相争时的一段历史故事。在鸿门宴中,刘邦险些被杀,但还是逃了出来。那么,刘邦为何能在重兵包围的楚国大营脱身呢?是他身边谋士的计策救了他还是项羽有意不杀他呢?鸿门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后人将鸿门宴誉为暗藏杀机。鸿门宴的故事很有传奇性,但也留下了一个千古未解之谜,让后人迷惑不解。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后又招樊哙同出,就此全身而退。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

正是刘邦的全身而退引起了史学家的质疑。在那样戒备森严的局面中,刘邦怎么能够脱身,而且招樊哙一同出去?范增、项庄等难道一点也没有觉察?刘邦出了军门之后,项王曾使陈平召刘邦回来,为什么不能将沛公(刘邦)找回来呢?

《史记会注考证》曾引董份之说,提出许多疑问,其中说:“矧范增欲击沛公,唯恐失之,岂容在外良久而不亟召之耶?此皆可疑,史固难尽信哉。”又引徐孚远曰:“然观《史记》,叙汉人饮中,多有更衣,或如厕竟去,而主人不知者。意者当时之饮,与今少异,又间有良骏行四十里而杯酒犹温者,汉主之能疾行,得此力也。其所云步走,或史迁误也。”

鸿门宴是不同寻常的宴会,刘邦的一举一动都应在范曾等人的密切关注下,何况刘邦还要找樊哙一起出去呢?樊哙闯进时,完全怀有敌意,这时却紧随刘邦而出,就算平常之人都会有疑问。

而在《史记》中先说刘邦“脱身独骑”,就是独自骑马的,但又说与四人步走,究竟是骑马还是步走,还是先骑马而后步走?也叙述得不清楚。梁玉绳《史记志疑》则这样说:“若论禁卫诃讯,则彼尚不能御樊哙之人,乌能止沛公之出乎?”但是当时樊哙闯军营,刘邦尚在项王牢笼之中,这时却是两人提剑而出,禁卫之士岂能轻易放过?

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云:“鸿门事,以为‘是日樊哙奔入营谯让(责备)项羽,沛公几殆。’此耳食也。总之,项王本无杀沛公之心,直为范增怂恿,及沛公(刘邦)一见,固已冰释。使羽真有杀沛公之心,虽百樊哙,徒膏斧钺,何益于汉?太史公好奇,大都抑扬太过,如四皓羽翼太子,正与此类。”

有人说于氏之说比较合情合理。项羽为人,血气方刚,有他残暴的一面,也有慷慨磊落,豪爽痛快的一面,范增早已看出项羽“君王为人不忍”的特点。项羽如果想杀刘邦,范增示意时,就可杀之;刘邦逃走后,张良以白璧献项王,项王还肯“受璧置之坐上”吗?

但这也不过是一种看法而已,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杯酒释兵权没有发生过

导言:许多的开国皇帝都会杀功臣,因为这些建立卓著功勋的人是皇帝的心腹大患。倘若他日掌权,其皇位就有可能不保。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事变,黄袍加身成为北宋皇帝后也有同样的顾虑,因此历史上说他为此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一幕。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事变当上北宋开国皇帝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为避免黄袍加身再次在自己身上上演,因此在乾德元年(963年)春天,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罗彦环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部下们说“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己定,谁敢复有异心。”太祖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将领谢恩:“臣愚不及此,唯陛下哀矜之。”宋太祖借机表达了让他们放弃兵权,建议“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第二天,各位大臣就称病请求辞职,宋太祖一一诏准。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典故,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

历来史学家对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都深信不疑。但是近年来却有史学工作者提出新的意见,认为“杯酒释兵权”根本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