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僧侣饮食生活的世俗化。有了土地钱财的和尚们,生活上就过不惯清苦的日子,也耐不住寂寞了。在南北朝以前,佛教戒律在汉地本来就不很讲究,出家人酒肉照吃照喝。自梁武帝萧衍开始,皇帝以身作则,开始在汉地和尚中严禁酒肉。而这时,寺院经济又富裕起来,常常掉起和尚们的胃口,于是出现了一种以豆腐等素食原料精心制作成鸡鸭鱼肉各种荤菜模样的“全素席”,以满足和尚们凡心不灭的心理。这种全素席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汉地佛教僧侣在世俗化与神圣间聪明而幽默的创举。事实上,很多时候,很多和尚是不顾忌的,中国文化自有它的变通之术,如少林寺武僧就可以通过钦定而允许吃肉。禅宗二祖慧可也常常出入酒肆屠门。人问:“师是道人,何故如是?”他回答:“我自调心,何关汝是。”于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就成了禅宗兴起后和尚们解口馋、打牙祭的挡箭牌。所以,历史上,酒肉和尚、花和尚是很多的,以致有和尚诗人写打油诗:恨鸡不长四条腿,怨鳖无有两裙边。从敦煌的材料看,当时佛门僧人都是酒店的常客,甚至连尼姑在青灯古佛面壁诵经之余,也会来上几口酒。寺院收入的大部分粟都用来酿酒或换酒了。
第四,宗教节日、法事的世俗化。汉地佛教在宗教节日、法事活动上,结合当地世俗民情,也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如盂兰盆节,在印度、西域只是佛经里讲的一个小小的故事,但到了汉地,就结合中国的孝道文化和祭祖文化,发挥成了一个盛大的佛教节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色彩越来越淡薄,民俗化的程度越发浓厚,出现了放河灯、焚法船之类的活动,甚至还有上演剧目的风俗。盂兰盆会也就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民俗化的节日。做“水陆法会”也是汉地佛教世俗化的特产。它创始于梁武帝,唐宋时期广泛流行,一直延续下来。它的主要内容是超度亡灵,以简单明了的宗教内容和鲜明的宗教仪式直接为社会“服务”。为了适应从偏僻乡村到都市城镇等各个阶层民众的需要,宗教必须汉化、世俗化,经过长期发展,最后程式化。水陆法会成了汉地佛教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它的世俗化使一般民众易于接受,并可从中了解佛教的最基本的形式和内容,在他们心中,“水陆”就成了佛教的代名词。
第五,宗教宣传手段的世俗化。菩萨形象本来是极其庄严、肃穆的,但为了更好地发挥宣传效果,争取信众,在唐以后,出现了亲民姿态和世俗化趋势。典型的如观音菩萨,通过不断加工,由印度《悲华经》中的男性说,逐渐转变成适合中国人的慈悲为怀的东方女性形象,不但让她穿上了中国丝绸服装,还让她有了中国女性柔美温润的气质。唐代敦煌169窟的观音菩萨塑像,上身袒露,端坐莲台上,一腿盘曲,一臂微举,动作虽然十分简单,但体态的微妙变化和头部微倾相呼应,静中含动,完美地表现出一个衣着松垂、裙服华丽的女性娴静、沉思的精神状态,洁白莹润的肌肤,蕴涵着高贵而又亲近的气氛。到了宋代,观音菩萨(包括文殊、普贤)与市民更亲近,也更自然了。她们常常采取一种“安乐坐”(一腿跷起,一腿下垂的半踞坐式)的姿势出现在人民面前,就好像巷闾里一位美貌少妇。这是佛教造像世俗化的最典型表现,它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了贴近人心的宣传效果。除了艺术的形象宣传手段外,佛教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宣传手段,就是“俗讲”。顾名思义,俗讲就是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最通俗的说唱方式宣传佛教的教义。在初期,佛教向人们传道的方式常常是“转读”(念经),听起来单调乏味。于是有了“梵呗”,这是一种以旋律感较强的唱腔进行的一种歌赞。后来又出现了“倡导”,即说唱教导,并掺进了因时制宜的即兴发挥。到南朝末年,转读、梵呗、倡导合为一流,采用通俗的语言,加进丰富的内容,形成所谓“俗讲”,目的就是迎合民众世俗的口味。唐代,佛道竞争,道家派出了美丽迷人的女道士做神秘而流俗的宣传,佛教不甘示弱,在俗讲中尽量世俗化。双方吹螺、撞钟、搭台竞讲的场面被韩愈生动地记录了下来。到宋代,俗讲已经完全世俗化,变成了讲故事,深入瓦肆勾栏、村庄街巷。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实际上这使佛教在汉地无形中“降格”为一种准宗教形态的民间信仰。所以,广大民众崇信佛教,往往不是单一的追求,而是把它作为诸神的一种,供奉于热闹的神龛中。佛教仅仅是因为它有一个组织,有自己的庙宇和受政府左右的制度而与民间信仰有所不同而已。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始终不是很高的。首先,它的僧侣因基本成员的来历就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如明代僧人圆澄就说当时是“或打劫事露而为僧者,或牢狱逃脱而为僧者,或悖逆父母而为僧者,或妻子斗气而为僧者,或贫债无还而为僧者,或衣食所窘而为僧者……或男女路遇而同往者。以致奸盗诈伪、技艺百工,皆有僧在焉”。所以,僧侣和尚常常成为社会揶揄的对象。什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歪嘴和尚念经”、“三个和尚没饭吃”,在明清小说中,和尚的形象一直是不很体面的。如此素质的队伍,他们崇信、宣扬的宗教及神灵在汉地民众心中自然就大打折扣了,于是有了“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说法。
2.佛教名胜古迹与寺庙文化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如画的描写揭示了佛教名胜古迹是旅游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美奇特的自然环境,神秘的佛教文化以及历史上文人墨客在朝山谒佛时留下的名篇美谈,使很多深山古刹和曾经偏僻的寺庙成为旅游胜地。而一座座经历千百年历史风雨洗礼和文化熏染的庙宇更是佛教旅游文化的主要经典。
(1)佛教主要名胜古迹
说到中国佛教名胜,人们都会想到“天下名山僧多占”。凡是名山,几乎没有不是宗教名胜和朝圣之地的,著名都市也无不有名寺显庙存在。而且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佛教圣地,如唐代有著名的四大“丛林”,即文殊菩萨圣地五台山,僧伽大圣圣地泗洲普光王寺,三阶教胜地终南山,佛骨圣地凤翔法门寺。即使是苟安江南的南宋王朝,在半壁江山上,因佛教的繁盛也形成了著名的“五山十刹”。“五山”即杭州径山的兴圣万福寺、灵隐山的灵隐寺、南屏山的净慈寺、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阿育王山的广利寺;“十刹”是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雪窦资圣寺、温州龙翔寺、苏州虎丘灵岩寺、金华的宝林寺、福州雪峰崇圣寺、天台的国清寺。
现在人们所称道的佛教名胜地莫过于“四大名山”、“八宗祖庭”。这是明代形成的佛教文化地理格局。
“四大名山”即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四大名山地跨江河南北,域及山海东西,是佛教全国性繁盛的产物。四大名山虽然齐名,但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有微妙的区别的,即所谓“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它们虽同为佛门,但供奉的对象却不同。
五台山。又称清凉山,在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据记载,东汉初年山上就有寺庙建筑了,后经北魏孝文帝的营建和北齐的大力开拓,五台山佛教寺庙已达200余处。唐代正式成为文殊的道场后,更是繁荣,日本和南洋诸多国家都有僧人来巡礼朝拜,香火延绵不绝。到明代万历年间,寺庙已达300多处,多集中在怀台镇一带。其中最享盛名的“五大禅处”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寺、殊像寺、罗睺寺,已成为宗教文化旅游热线的必游景点,每天游人如蚁。暮钟晨鼓,山鸣谷应,很有气氛。五台山最大的特点是,黄教(喇嘛教)与青教(汉地佛教)共处一山。
普陀山。地处东海之滨的浙江省的舟山群岛,岛上山岩俊秀,林木葱郁,素有“震旦第一佛国”的美称,传说唐代就有人在此“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一尊观音菩萨像回日本,路经普陀山时被大风所阻,认为这是菩萨不愿东渡的表示,于是在当地居民张氏的帮助下,在潮音洞前紫竹林里建了一座“不肯去”的观音院,这是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开端。唐宋以后,观音菩萨因她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良好形象,在人的心中威望特别高,每年二月十九观音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都是香客云集的隆重朝圣日。山上香烟缭绕,千年不绝。至1937年,普陀山上已有寺庵茅棚达216处之多。最著名的有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禅寺。此外,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大乘院、悦岭庵、杨枝庵、梅福庵等也都是知名寺庵和旅游名胜景点。普陀山的最大特点是在四大名山中唯一在海中的“海天佛国”,而且宗教因素密度大,“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徐如翰《雨中寻普陀诸胜》),就是生动的写照。
峨眉山。在峨眉市西南7公里外。在佛教界,峨眉山被称为“光明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度居“四大名山”之冠。早在魏晋时,就有名僧僧肇在峨眉山筑寺建庙。峨眉山成为普贤菩萨道场则是宋代的事了。传说,古时有采药老人蒲翁在山上采药,看见了普贤菩萨显相,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地方又几次上奏朝廷说看到普贤显相了,后得到宋太宗重视,命人铸造普贤菩萨巨像运往峨眉山白水寺,从此,峨眉山成了普贤菩萨的道场,历朝都大兴土木。到明清时,巍峨连绵的峨眉山上已有寺院建筑百所之多。峨眉山也因此成为宗教名胜之山,这里主要是禅宗。山上最大的寺庙是始建于晋代的万寿寺(普贤寺),山下最大的寺庙则是始建于唐代的报国寺。此外,著名的寺院还有普光殿、仙峰寺、伏虎寺、洗象寺、雷音寺、清音阁、金顶寺等。作为宗教旅游名胜地,峨眉山还有一个最大的吸引点,就是看“佛光”,幸运者在云海中能看到一道光圈中的佛像(一种大气自然景象)。
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20公里外,号称“东南第一山”。李白旅游天下,曾写诗称道:“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但作为佛教圣地,则是稍后才开始的,因为地藏菩萨与李白是同时代人。据佛经故事说,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入灭而弥勒尚未降生这一段时间度世。于是他发了誓愿:一定要尽度六道轮回中众生,拯救各种苦难,才升级成佛。因此,他又被称为“大愿地藏”,是个中国化了的菩萨。因为他的“大愿”很符合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即讲孝道、为众生担荷一切难行苦行、满足众生能吃饱、祛除疾病、尽度地狱众生,他也就成为了除观音外,下层信众最多的菩萨。而且出现了他的化身,就是新罗国的王子金乔觉。据说金乔觉出家后号称地藏比丘,并于唐高宗时来到中国,历经周折后,选定九华山结庐苦修。到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99岁的地藏比丘坐化成道,死后肉身不坏,徒众们把他放进缸里,然后殡殓如塔。相传山上的月身殿就是地藏菩萨成道之处。九华山逐渐成了地藏菩萨的道场,每年七月底前后几天,这里香火最旺。历朝历代修庙建寺,至清朝初年,九华山已经有大小寺庙150余处,现存著名的有东崖寺、园寺、甘露寺、百岁宫四大丛林,而最有特色的还是月身宝殿。“八宗祖庭”则是隋唐以来八大主要佛教宗派的发祥寺。他们分别是: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坐落在浙江天台山的绿荫丛中,为隋朝晋王杨广所建。三论宗的祖庭栖霞寺。位于南京东门17公里的栖霞山,这是三论宗初祖僧诠的静经处。
法相宗的祖庭慈恩寺。位于西安市南和平门外,这里是其宗创始人窥基的居住地。
华严宗的祖庭清凉寺。位于山西五台山,是华严宗实际创始人三祖法藏私淑弟子澄观撰注《华严经疏》《随疏演义钞》的处所。
律宗的祖庭丰德寺。地处陕西长安终南山,这里是该宗创始人唐朝道宣的住所。
密宗的祖庭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城南2.5公里,因唐玄宗开元年间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狮子国僧人不空在此译出密宗经典《大日经》和《金刚顶经》而著名。
净土宗的祖庭东林寺。地处江西庐山西北麓,为传说中远祖慧远邀集十八高贤结“白莲社”发愿念佛的地方。
禅宗的祖庭少林寺、东山寺、南华禅寺。位于河南嵩山,这里是其初祖达摩于南朝刘宋时面壁修炼的地方;东山寺,位于湖北黄梅县城东南12公里的东山上,是五祖弘忍传授禅法的地方;南华禅寺,位于广东韶关市南20公里,是慧能开创禅宗南派的祖庭,被誉为“东粤第一宝刹”。
所谓“四大名山”、“八宗祖庭”,远远不能概括我国众多的佛教圣地,全国各地许多风景秀美的群山中,寺庙与山林合一,自然与人文融合,无一不是天造地设般的珠联璧合的产物。人们在欣赏之余,又兴起了“八大名山”之说,它们分别是河南嵩山、陕西终南山、湖南衡山、江西庐山、浙江天台山、江苏狼山、云南鸡足山、北京香山,这些也都是久负盛名的宗教文化旅游名胜地。
(2)佛教寺院文化
佛教寺院文化主要体现在其建筑、供奉内容、寺庙内的陈设、规章制度以及一些音乐艺术方面。这里主要介绍寺院的建筑和供奉。
我们通常将佛教和尚居住的处所叫做寺庙或僧院。“寺”,原意是宫署的称呼,如“大理寺”、“太常寺”等,成为僧侣们居住地的专有名词则源于白马寺。“寺”是中国化了的僧侣住处。“庙”更是中国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场所的专称。“院”则是寺中的建筑空间或功能空间。后来,寺、庙、寺庙、僧院都通用了,我们现在在汉地见到的寺院建筑格局和形式多是明清时代定型下来的,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教建筑。在寺院中,主要的建筑群称为殿堂。“殿”是指安置佛、菩萨像以供人们瞻仰礼拜的场所,“堂”是指供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起居的场所。
汉地寺院的建筑配置,按照中国的建筑风格,一般也是把主要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坐北朝南。附属设施安置在东西两侧。有的寺院在前面、后面或在寺院中建有塔,多带有纪念意义。
中轴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金刚殿、佛殿、法堂、十八罗汉殿、藏经阁等。
山门。即寺院的大门,因寺院多居于山林之中,故有此称。也有叫做“三门”的,因山门并列为三个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象征“三解脱门”。山门通常建成殿堂式,至少把中间一座盖成殿堂式,故又叫做“山门殿”,有的在殿内塑两个金刚力士像(若此寺无金刚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