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殿。进入山门后所见的就是天王殿,其正门面南而坐者为笑口大肚弥勒佛。弥勒佛像的两侧是四大天王像,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民间依据《封神演义》,也称他们为“四大金刚”。与弥勒佛隔板壁背靠背,面向北方的是韦驮天王,俗称“韦驮菩萨”,他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将之一,他的职责是巡视东、西、南三洲。塑像面北向佛殿,为佛的守护神。其姿势有二,一为合十指掌,横宝杵于两腕,两足平立;一为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左足略向前立。韦驮天王是宋以后才出现的。
金刚殿。有的寺院不设,而将二位秘籍金刚摆在山门殿内。金刚殿这二位秘籍金刚又称二王,是守护佛刹的夜叉神。在印度佛教中,金刚力士只有一个,中国人喜好对称,所以又多加了一个。《封神演义》想将二位金刚进一步汉化,说他们是哼哈二将郑伦、陈奇死后封神而成。
佛殿。俗称“大殿”,佛殿内供奉的是佛教的缔造者和最高层领导者———“佛”,因古印度人曾尊称释迦牟尼为“大雄”,所以,佛殿正名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佛殿规模最大、形制最辉煌的核心建筑,中间供有佛祖释迦牟尼,或以他为中心等诸菩萨的塑像。供奉的主要佛像称为“本尊”(又称主尊)。各寺院所供奉的本尊会因宗派不同、时代不同而不一样。从本尊数字看,一般有一、三、五、七尊四种。供一位本尊的主要是释迦牟尼,其塑像常见有三种姿势,即结跏趺坐的“成道相”,结跏趺坐的“说法相”和立式的“旃檀佛像”。各种像的意义不同。在净土宗的寺院里,也有在大殿里供阿弥陀佛的。供三位本尊的,又叫做“三佛同殿”,情况比较复杂:第一种是供“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左为“报身佛”卢舍佛,右为“应身佛”释迦牟尼;第二种是供“横三世佛”,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个佛都各带两个胁侍);第三种是供“竖三世佛”,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左为过去佛锭光,右为未来佛弥勒佛;第四种是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弥勒佛的;第五种是供释迦牟尼、药师佛、弥勒佛的。其中第四、第五种供奉结构现已少见。供五位本尊的寺院,多见于宋、辽古刹遗迹中,如大同华严寺、善化寺,泉州开元寺等,大致属于密宗系统。供七位主尊的寺院就更少了,典型的有辽宁义县的奉国寺。
在大雄宝殿内东西两侧,一般多塑十八罗汉像或“二十诸天”像。在佛坛背后通常塑一尊“海岛观音”,观音像旁有散财童子和龙女,也有仅供一菩萨像的(多为观音或文殊),也有塑善财“五十三参”故事的。
藏经阁。一般在佛殿后面,是寺院的图书馆,所藏主要是佛教经典。有藏经阁的寺院,说明其规模可观,更说明其文化底蕴深厚。藏经阁一般不对外开放。
在寺院建筑中轴线的东侧,主要有东配殿(一般是伽蓝殿)、观音殿、药师殿、地藏殿等。东侧还是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职事堂(库房)、茶堂(接待室)等。
在中轴线的西侧,主要有西配殿,即祖师殿,供奉这一寺院所属这一宗教派别的历代法系祖师像。如禅宗系统,正中供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侧供六祖慧能禅师,右侧供百丈禅师。西侧还有法堂(有的法堂建设在佛殿后面)、禅堂、五百罗汉堂、方丈等。
法堂。又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也是仅次于佛殿的主要建筑之一。法堂里一般建有一高台,上置座椅,称为法座(狮子座),是法师讲经的坐处。法座后挂象征释迦牟尼说法传道的图像,或挂阿弥陀佛像。法座之前置讲台,下设香案,两侧列置听法席。
禅堂。亦称云堂或云台,是寺院内的主要建筑之一。寺内僧人无论职位高下,按法腊依次安排在此昼夜行道。现在大多数寺院的禅堂与法堂合并了。
五百罗汉堂目前只有少数寺院存在,如北京的碧云寺、苏州的西园寺、武汉的归元寺。
方丈。原为寺院主持人“住持”的住室。据《维摩诘经》的意思是其住室长一丈见方,但容量无限。后来方丈成了寺院住持的代称。
以上建筑配置只是一般原则而已,大多寺院都因地势环境不同、财力大小不一样而各有建构特色。
寺院宗教文化还表现在寺院的陈设法器上。在寺院中人们会见到诸多宗教陈设与法器,如香炉、宝鼎、云板、云鼓、欢的、金幢、幡、长明灯、香案、蒲团、钟、磬、木鱼、铙、钹、钲、铃等等。寺院中这些物品对游人来说,也是应该了解的宗教文化因素。
3.旅游中常见的佛教礼仪和习俗
(1)礼仪与风俗
进入寺院参观应该尊重其宗教文化,因之,要了解寺院基本的礼仪与风俗。
参拜。作为旅游者,无论是参观还是拜佛,进入寺庙首先要衣着整齐,行为端正,举止文明,不打闹嬉戏,不高声喧哗。对寺庙里的陈设物和法器不能随意摆弄、敲打。对谢绝拍照、摄影的地方,不要强行拍摄。一些旅游者或出于对宗教的信仰,或出于想对宗教文化的体验,要烧香时,按佛经的意思,烧香是传达一种信息,是自己信仰的表达,只要烧三支清香就足够了,而不是越多越好。那种将一把把、一扎扎的香往香炉里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燃放鞭炮更不是早期礼佛中所有过的行为。拜佛的时候要庄严,进入大殿后,不要在中间直来直去,应该顺着个人的左臂靠边行。如果要拜佛,就要按规定程式做,一般是行三拜“头面接足礼”。具体做法是:先恭立蒲团前,两手当胸合十(信徒会作默祷),然后右手按在蒲团当中,屈膝跪上蒲团,接着左右双手按到蒲团前方(两手距离约两掌宽),头磕到两手之间的蒲团上,是为“五体投地”。再将两手心向上翻转,以承接佛足。接着两手屈指,把手再翻转按在蒲团上,然后举头,同时右手回到蒲团中心,左手随腰伸直时放在胸前做单手合十状。紧接着右手撑起,两膝同时离开蒲团,站直身子,两手一起当胸合十。这些动作要连贯完成,是为一拜。虔诚的教徒会拜六拜、九拜、十二拜不等。拜完之后,不要忘记“问讯”,即向佛鞠躬。鞠躬时要在随着身子前倾时,把合十的双手自然地放到靠近腹部的地方,同时把右手放进左手里面成抱拳状,再随腰身伸直时,把抱拳的双手举到额前,然后把双手放回胸前,成双手相叠手心向上的姿势(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并把两手的大拇指连在一起,结成“大三昧”手印。至此,整个拜佛礼完成,把头稍微低一下,即可离开蒲团。要注意的是,拜佛时,不要抢大殿正中的蒲团上去拜,而应按男左女右选两边的蒲团,因为中间的蒲团是为寺主而设的。如果不拜佛,则要注意不要从正在拜佛的人的前头走过。拜佛完毕之后,如果要绕佛,应围绕佛右转,即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圈、三圈或百圈、千圈,表示对佛的尊敬。
止宿。自古以来,中国的寺院都有接待旅游者住宿的习惯,现在这个功能已经消失,但佛门内部僧侣间的往来止宿的情况则保留了下来,这叫“挂单”。按照佛门规定,出家和尚从师学习,五年期满后,就可以挂单云游了。作为云游僧,寺庙是他们的同行招待所。当然,因为规模和经济的原因,不是所有寺庙都同意挂单的。要想区别之,就得看弥勒佛像背面那位韦驮菩萨的造型了。如果其金刚杵是平放在手臂上的,说明该寺庙谢绝挂单,云游者只得另寻可挂单的寺庙去住。之所以叫挂单,“挂”是挂搭衣钵,“单”是僧堂东西两侧的名单,把自己的衣钵行头挂在该寺庙众僧名单的下面,表示自己将在这里住下。与“挂单”同意义的还有“挂锡”、“挂搭”等叫法。来挂单的和尚由寺内云水堂安排接待。
戒律与日常礼仪。信佛教并不要求人人出家,按佛教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只有声闻教法才要求出家。在家修行的信徒叫优婆塞、优婆夷,在中国则叫居士;出家的则叫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在中国则统称和尚。在家居士要终身遵守五戒,一定的时间还要守八戒。沙弥和沙弥尼要守十戒,比丘和比丘尼要守具足戒,又称“大戒”。具足戒的戒条数目不一,中国汉地和尚修250条,尼姑修384条,可见出家人的生活是受很多约束的。比如说他们的长幼礼节与俗世不同,出家人的长、幼,按照受戒年龄长短作为区分。受具足戒10年以上的称上座或长老,20年以上的称大上座或大长老。戒龄小的,无论年龄大小,见到戒龄大的都要恭敬礼待对方。所以,僧人相见,要先问戒龄,以别长幼。现在中国佛教中,礼节性的东西渐渐淡化了。无论戒龄大小,居士和比丘尼相见,双方都以简单的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口称“阿弥陀佛”为礼。如若有人跪拜大和尚,大和尚说“一礼”,那就不必再行强拜。僧人见僧尼也不妨用“合十”礼。
僧尼的衣着。印度早期佛教,佛陀对弟子们的衣着有严格要求,即只能穿“粪扫衣”。“粪扫衣”就是人们丢弃的破脏衣服,包括裹死人的衣服。这规定的用意是让僧侣们远离贪婪,有益于道心的增长。后来又规定可穿“三衣”,因为早期印度僧侣们没有寺庙可住,多在树下露宿。当年佛陀也是这样,上半夜只穿一件衣,中夜寒冷添第二件衣,后夜更寒冷添第三件衣,渐渐形成制度。传到中国后,“三衣”的形制基本规定为大衣、中衣、小衣。大衣用9条布(多者达25条布)缝制,是僧尼的礼服,俗称祖衣,用于出门或拜见尊长时穿。中衣由7条长短不同的布缝制而成,俗称七衣,是常服。小衣俗称五衣,由5条长短不同的布缝制而成,为干活时穿用。三衣总称“袈裟”(kasaya,在梵文中本是一种黄红杂色的名称)。关于僧尼服装的颜色,各个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如唐朝规定佛教徒着缁衣(青衣),明代规定修禅僧人穿茶褐色,讲经僧人穿蓝色,律宗僧人穿黑色。清代以后,没有严格规定,律宗振兴时,衣着由黑色改为黄色,大概想与占主流地位的喇嘛教靠近。现在五台山上喇嘛教着黄服,汉地佛教着青(灰)服。
僧尼的饮食。饮食是人生第一要务,僧尼也不例外。但饮食往往又是宗教文化中最为敏感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能直接反映一个宗教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佛教一创立,“五戒”头一戒就是不杀生。但早期佛教僧侣是靠托钵乞食为生,因受人施舍而难以挑剔,食素的教义与食肉的现实矛盾在所难免。于是,在《十诵律》等各种戒律经典中都提出了僧侣可以吃“三种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一句话,只要不是专门为自己杀生的肉都可以吃。为了吃的问题,历史上发生了佛教第一次分裂。后来兴起的大乘佛教是主张禁止一切肉食的。最早传入中国的是小乘佛教,在吃肉的问题上与汉文化没有冲突,汉民族是一个以素食为主的民族。在南北朝时,大乘佛教在中国也盛行起来,加上出了个佛教迷皇帝梁武帝,经他极力倡导,配合行政手段推行,汉地僧尼也被要求只能食素,千百年来渐渐形成习俗,进而成为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一般大一点的寺院,在接待外来施主、游客时都有素斋提供。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兴盛,素斋成了寺院宗教旅游的一道风景。僧尼食素,本来就是一个理论问题和自觉不自觉的态度问题。虽有戒律约束,但在实际生活中,从古到今,食肉甚至饮酒的和尚还是有的,特别是在世俗化的过程中,这种现象更多。最著名的如唐代狂僧怀素和尚,就是在酒醉时龙飞凤舞,写一手好狂草。他自己也承认“醒后知书书不得”。一般来说,僧尼不但要求吃素,而且一天只能吃一餐。“八戒”中就有“不食非时食”,即正午过后不能再进食。这也是印度早期佛教分裂时着重论述的十大问题之一。但在汉地佛教中,特殊情况下,如生病、劳作需要补养时,是可以破此戒的,不过这时饮食有变通的名字,或叫“药食”,或叫“房食”等。
僧尼的功课与佛事。在汉地寺院旅游参观时,似乎很少见到僧尼们的集体宗教活动。其实按佛门教规,除生病和特殊情况外,僧尼们必须每天做两次功课,由于是早晚时间,游客一般很难见到罢了。汉地佛教僧尼做功课是东晋道安法师开先河的。此前的僧侣们遵循的古印度佛风,每天托钵乞食,行座于露天之中。南北朝后,庙宇土木大兴,汉人出家为合法,僧尼也随之大增。道安法师在襄阳,追随的弟子有好几百人,为了集中学习,提高素质,对僧尼有了三条规范,其中就有定座、布萨、诵戒等活动。
到唐代,百丈禅师制订《百丈清规》,也规定了集中参学,使集体念诵佛经进一步制度化。直到明朝初年,由于有对佛教内行的明太祖的大力倡导,佛门功课与佛事活动更规范化了。在功课方面,“五堂功课两遍殿”成为定制。
除了通过规定的早晚功课学习经典外,汉地佛教还要求僧尼自觉地通过“禅定”来修习教义真谛。所谓“禅”,是梵文Dhyana音译(禅那)的略称,意即“静思”、“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就是做到“心注一境、正审思想”;“定”是梵文Samadhi的意译,是指一种心定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况,音译为“三昧”、“三摩地”。可见,禅定,就是指通过集中精神观察思考特定对象而获得佛教误解或功德的思维修习活动。一般说,大乘将禅定与“般若”结合起来,以“智慧”指导禅定,故“止”、“观”并提,“定慧双运”。僧尼的禅定(又称习禅)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坐禅,一是参禅。
坐禅就是选择静处,“结跏趺坐,齐整衣服,正坐身端,左手著右手上,闭目,以舌抵腭,定心会往,不使分散”(《神秘法经》卷上)。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一心不乱,将思想集中在两眉、两眼之间,或者集中于额头、鼻端、脐中等处,驱除杂念,心如止水,最终进入茫然寂然,一心清净的境界。
唐代禅宗兴起后,以“禅”命宗,进一步扩大了“禅定”的观念,重在“修心”、“见性”,而不限于静坐凝心专注观察的形式,于是出现了“参禅”的修习手法。参禅的形式既可以是坐,也可以不坐。坐与不坐,不是问题的关键,而只有悟,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而佛门“当头棒喝”更是参禅的经典之举。
佛教要赢得社会的认可,求得生存,就得为社会服务,所以做佛事也是僧尼们日常的主要宗教活动。最常见的佛事主要有“普佛”、“水陆法会”、“焰口施食”、“盂兰盆会”等。
普佛。是社会民众来寺院请求僧尼为自己或为祖宗亡灵祈福所做的佛事。依此需求,普佛就分为“诞生普佛”和“往生普佛”两种形式。前者是为做佛事的施主祈福灭灾,消罪断烦,增禄添寿;后者则是超度亡灵,使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了节省,普佛活动往往与寺庙里日常早晚功课结合起来做,只不过增加了一些赞偈、回向、拜愿等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