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626000000039

第39章 宗教旅游文化(6)

当然,道教在民间的流传却是一直延续不绝,且有着广阔的市场。因为下层民众还有这个需要,他们需要精神寄托,需要请神求雨,需要治病驱邪。即使在社会权贵那里,他们也对道教念念不舍,因为他们想发财,更想长生不死。

(2)道教的经典与信仰

一般都将《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看作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其实,这是原始道教的理论经典。后来又有《抱朴子》,这是神仙道教的代表之作。最后有《道藏》,这是道教的经典汇编。

在原始道教的经典中,以《太平经》最为重要。它拥有170卷,流行于民间,反映了农民的疾苦和愿望。它以阴阳五行为思想基础,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全书理论多,方术少,内容庞杂,但也含有不少要求平等、反对剥削的闪光思想。由于它不合统治者的口味,随着太平道、五斗米教的反抗被镇压,也就成为绝唱而没有传承下来。

《抱朴子·内篇》则是魏晋之际流行于上层社会的神仙道教的理论和方术集大成的专著,编辑者是晋朝的葛洪。神仙道教最关心的是上层阶级的既得利益和地位,追求的是如何才能肉体成仙、长生不死,于是推出种种以药物养生、术数延命的实践方法,而对下层民众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则熟视无睹,并且在政治思想上表露出袒护封建秩序的倾向。但作为一部历史文献,书中注重自然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观察这点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道藏》又叫《道藏经》,它是包括道教经典及其有关书籍的一部大丛书。其最早为唐代开元时所编的《开元道藏》,有3744卷。在此前,刘宋时的陆修静曾编辑过《三洞经书目录》,共1228卷,是后来《道藏》的基础。宋代真宗时,王钦若、张君房等主持编辑成《道藏》4359卷,称为《大宋天宫宝藏》。在此基础上,张君房又摘其精要编辑《云笈七签》122卷,被称为《小道藏》。宋徽宗时,又把《天宫宝藏》增加到5481卷,刻版印刷后藏于闽县天宁万寿观,是为《万寿道藏》。金代章宗时刊刻《大金玄都宝藏》6455卷。元代刊印《玄都道藏》7800卷。以上各版本的《道藏》均已亡佚。现在能见到的最古的《道藏》版本是明代正统十年(1445年)完成的《正统道藏》共5305卷,以及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刻印的《续道藏》180卷。这一套正、续《道藏》共收书1500种左右,其中有几百万字的一部大书,也有少到只有88个字的短篇。整个《道藏》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主要是道教的经、论、律、符诀、法术和威仪、斋醮,以及道教历史等书。

以上经典都是宣扬道教的教义等信仰的,其基本教义的核心就是“道”或“道法”。无论是持老庄学说,或是持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他们都无不以“道”为其本体论的理论支柱“,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该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围绕“道”的教义,道教又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构建起自己的信仰系统。其中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创世纪说。道教的创世纪说理论主要在《太上老君开发经》中。它将宇宙的生成与发展这样表述:在天地宇宙产生之前,是“太无”,也即“太清”时代,是个“万象无有”的时期。当时的状态是“太清之外不可称计,虚无之里寂寞无表”。但是这时又存在一个“先天地生”的自在之物———道。道就是一,一就是道。一散而为气,聚而为太上老君,默默地孑立于静寂深邃的“空洞”之中。他要开始动手构筑宇宙了,而此刻还是所谓“道生一”的体现。而后“,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这就是所谓“一生二”的体现。接下来自然是“二生三,三生万物”了。

道教将“洪元”列为创世纪过程中的第一大世纪。“洪元”经过万劫进入“混元”时期,再过万劫进入“百成”时期,“百成”经过81万年后进入“太初”时期。

“太初”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二大世纪。这时期,太上老君虚空而下,成为“太初”之师,他不但带来了“开天经书”,开辟天地,创造了日、月,而且也创造了人。

道教创世纪的第三大世纪是“太始”。“太始者,万物之始也。”这时,太上老君又下凡为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地”。于是有了世间万物。

“太始”之后是“太素”世纪。这时“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道教又将以上诸世纪称为上古时期。

接下来是中古时期,经历了“混沌”、“九宫”、“元皇”、“太上皇”、“地皇”、“人皇”、“尊卢”、“句娄”、“赫胥”、“太连”等世纪进入下古时期。

下古时期则是从“伏羲”时代开始,而后是“女娲”、“神农”、“燧人”、“祝融”、“高原”、“高阳”、“高辛”、“仓颉”、“轩辕黄帝”。在每一个时期,老君都下凡为师,以不同的经书,教给人类种种生存的技能和各种组织社会关系的纲政。

道教的创世纪说非常复杂,各经典所说也不一致,特别是关于天地开辟者以及万物的创始者。有说是太上老君,有说是元始天尊,有说是灵宝天尊。但无论是谁,都是“道”的人格化。“道生万物”是道教的基本教义。在现在的道观三清殿,人们还能看到这样一个排列组合:中间为元始天尊,他手握虚拈,象征着“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时的“无极”;左边的灵宝天尊,手持“阴阳镜”,象征的是刚从无极状态中衍生的“太极”;右边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手中的太极扇则象征着由“太极”而分出阴阳的“两仪”。他们三位的象征组合就是一个道教的宇宙图式,反映了道教的世界观。

长生久视与神仙信仰。宗教是苦难者的呻吟,如佛教就是以生为苦,以死为乐。道教却恰恰相反,它是以生为乐,以长生为大乐,以不死成仙为极乐。所以在其早期的教义中就已经很强调重生恶死的思想。如《老子想尔注》就把《道德经》中的“生乃王,王乃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的所有“王”字均改为“生”。在《太平经》则有“夫天道恶杀好生”的说法,可见对生的重视,认为“生”比“王”重要。不但要生存,而且要活得自在,要快快乐乐地享受。当然,这种享受是高雅脱俗的,不堕俗尘的。于是道教有了自己有别于其他宗教的神仙信仰。早在汉成帝时,甘忠可炮制了《包元太平经》,就崇奉天神赤精子。到后来,神仙体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成规模。

在道教的神仙谱里,最高的尊神,即道教的经诰创立者和最初的说经者,是“三元”。所谓“三元”是指: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他们分别又叫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所以“三元”就是“三宝”。由于三宝又分别治于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所以“三宝”又叫“三清”。“三清”在道教经书中又被称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这三位尊神各为经教的祖师,是他们把天上的道经秘箓传授给世人的。他们传的道经叫“三洞真经”。所谓“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道教自认为,就是因他们向世人传授这些经诰而形成的,故奉三清为最高神。在此基础上,随着道教的发展,其神灵体系就越来越膨胀,而且神灵不仅高高挂在天上,就在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也有仙境,有形体长生不死的活神仙,人们可以通过信仰与一定的辅助技术登仙。后来由于活神仙的许诺不能兑现,于是又兴起了所谓“尸解”、“蝉蜕”,以自圆其说。

我命在我,不在于天。道教认为道生万事万物,故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而一,一而二,是须臾不离的。所以人的生命并不决定于天命,而决定于自身。生命之有亡,年寿之长短,在于与道的相守、合一。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安神固形,人便可以长生不死。对于修道养生的方法,道教推出了很多方案,如外丹、内丹、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引、行

、房中、守庾申等等。通过这些修炼,就能“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达到生道合一,长生久视。

万物有灵与神鬼世界。道教是个多神教,除了最高神三清外,以下还有三十六天帝,还有大明、夜明之神,北斗之神,五星五行之神,太一、文昌神,风雨雷电诸神,五岳、五镇、四渎、四海诸神,还有五祀八腊、城隍土地、先农先蚕,等等。后来甚至连历史名人、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都拉进了神仙的行列。为了安排这么多神仙、人物和亡灵,道教塑造了一个天界、仙境、地府的神鬼世界。这个世界体系是太上老君创造的,它无限广阔浩渺,上至极远之玄天,下及极深之地府。在塑造理想境界时,道教的主张是两重的,一是要在世俗的现实世界建立一个极大公平、和平、幸福的世界;二是超脱自在,不为物累,极虚静的仙境。前者在《太平经》中表示得很清楚,但随着汉末农民起义的失败,这一理想也就基本破灭了;后者则成了理想境界的主要模式。但道教在现实世界建立的仙境的信念并没有完全被消灭,所以,其仙境并不完全指虚无缥缈的天国,它所宣称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就是人间山水风光胜地。

按道教的设计,天地间有三十六天,由三宝君统治。三十六天又可以分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三界二十八天”,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基本上是此岸世界的人间;第二层次是“四梵天”,这里已经是“人断生死,三灾所不能及”的仙境了;第三层次是“圣境四天”,它包括三清境和大罗天,这里是九圣、九真、九仙的居所。

与三十六天相对应,道教又设计了九地三十六音,即有三十六土皇。人死为鬼,鬼入阴曹地府,恶鬼则被打入地狱受罚。此外,道教还在八方四海之中设计了十洲三岛,都是仙人游息的去处。而神州大地上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也都分配给上天所遣群仙统治,七十二福地则留给了“真人”,这里是容易得道的场所。

天道承负与因果报应。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就有宣扬天道循环、善恶承负的思想。它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说前人惹祸,后代遭殃;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二是说,天地人相互依存,人们的欲望多了,就生出奸邪,社会与自然界就会乱衰,到不可救药时,就会灭亡,复归于虚无。除了这种规律性的循环演变外,道教还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在人们头上有日月“照察”,在心中有心神与天“音声相闻”。神灵记录着人的善恶,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奖惩,“善者自兴,恶者自败”。

(3)道教的组织与戒律

道教没有很严格的组织,一般以宫观为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道教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据《太霄琅书经》说:“人行大道,号曰道士。”“身心顺理,为道是从,故称道士。”这类道士是要出家的,要蓄发留须,头顶挽髻,素食,重清修。近代这一类道士都属于全真派。另一种是一般教徒,或称“居士”、“信徒”,他们在家修行,一般不蓄发,其中也有以道士称的,大多属于正一派,重符箓,主要从事斋醮仪式活动。出家的道士,居住在宫观内,按宫观中教务,又可分为“当家”、“殿主”、“知客”等。

除宫观宗教组织外,道教还有一些经济组织和慈善组织,如素食部、茶厂、安老院、施诊给药部等。

道教为了约束、统一教徒的宗教行为,也制定了自己的戒律与清规,并有一个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早期道教只有道口和斋戒。所谓道诫,就是“道君”对人所降的劝诫、警告、文告,如《太平经》中就有“贪财色灾及胞中诫”、“不孝不可久生诫”等。道教崇敬神仙,并认为神仙禀性清净高雅,整洁肃穆,因此,每当祭祀神仙时,教徒都必须沐浴更衣,不饮酒食荤,实行斋戒,以整洁心、口、身。后来道教把斋戒分开,在道教三洞经书的十二类中,每洞皆有戒律。戒律是从道口发展而来的,带有强制性的教条,要求信教者必须受戒,学道者不受戒就无缘登上仙界。

道教的戒律很多,律条有简有繁,制约有松有紧。最具特色的是道教主张随缘受戒,即因人品高下受戒。“上品之人,身先无犯”,“故用不着持戒”;“下品之人,恶心万般,难可禁制”,戒也戒不住。因此,受戒对象主要是那些“心有上下”的中品之人,通过戒律使之向善去恶。

道教的戒律及具体戒条据说是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传下来的,其实大部分是两晋南北朝时由上清、灵宝、新天师道等宗派制订出来的。其斋戒内容如“五戒”、“八戒”有明显模仿佛教戒律的痕迹。如道教五戒是不得杀生、不得茹荤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不得淫邪;八戒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三戒: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不得耽著歌舞以作娼妓。此外,道教也有“九戒”、“十戒”、“二十七戒”、“三百戒”等。

道教的传戒经历了公开、秘密、公开的历史过程。秘密时期是因为黄巾起义遭到朝廷镇压牵连所致。直到全真道兴起后,传戒才又恢复公开进行,并形成一套程式。如清代全真道的“三坛大戒”就是将传戒内容分为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三个过程,整个传戒完成要一百天。传戒采取集中在有律师的大宫观进行。

清规则是由各个道观自己订立,这是惩罚违反戒律者的条例。有的清规规定得很细,如对在殿堂上喧哗惊众者,在观里三五成群交头结党者都要惩罚,惩罚的方式有“跪香”(罚跪)、“迁单”(驱逐)、“杖责驱出”,直至“火化示众”(处死)等。

(4)道教的法事与修炼

道教的法事主要有日常的早坛、晚坛功课,他们叫此为“修持功”。此外,还有不定期的功德法事,即“斋醮”,他们称之为“积功德”。在日常功课中所做的是诵经、祝香、念咒、存思,这与佛教大致差不多。斋醮则是应社会需要所做的祈禳法事。“斋”就是齐,祭祀之前,整洁身心;“醮”就是设坛祈神。它是道教原始巫觋本色的遗存与体现。斋醮又称为做道场。道教斋醮一般分三类:黄箓、金箓、玉箓。黄箓是专用于超度亡灵的;金箓除了超度外,还包含延寿受生的内容;玉箓则专门用于消灾祈福,祈祷国泰民安。道场以天计,有一天、三天、七天、四十九天不等。

道教还有一套为其他宗教所不能比拟的实践天道的宗教行为,即道术修炼,也叫“修道”。道教《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死,即身成仙。于是在不同时期产生出不同的修炼派别,炮制出五花八门的实践方法。南北朝时期的刘勰把道教的修炼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乘是老子的清静无为;中乘是方士们的神仙服饵;下乘是张道陵五斗米道的符箓。宋代马端临又把道教修炼分为四派:一是黄、老、列、庄的清静无为派;二是赤松子、魏伯阳的炼养派;三是卢生、李少君等的服食派;四是张道陵、寇谦之的符箓派。明清以后,史学家则将其简化为丹鼎和符箓两大派别。无论怎样划分,就其修炼内容来看,最具特色和影响的主要有外丹、内丹、服食和房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