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性的88点反思
10703200000003

第3章 求得平安快乐的人性反思(2)

就一般白领阶级来说,整日坐在办公室内,活动量并不大,但是心灵却每分每秒都在高速地运转着,有些人甚至拖着疲惫的身体过着高速运转的生活。在此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弹性疲乏,势必造成精神上的崩溃。

为了避免造成这种不良结果,现代人亟须适量地调低生活速度。我们要知道,人体并非机器,如果日夜忙碌,不让身心有休闲的片刻,不仅心智极易产生不平衡的状态,感情也容易失调,甚至一蹶不振。所以事情无论大小,从个人私事到国家和社会大事,如果在处理的过程中行动过于焦虑,便足以影响身心的平衡。

有一位病人是个很能干而且魄力十足的实业家,他对医师说他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且,除了他本人之外,也没有别人能做。在和医生的交流中,他说:

“每天晚上,我都要把公事包带回家,里面塞满了工作,所以,我非加班处理不可。”这位病人以高亢紧张的语调说。

“你为什么要带工作回家呢?晚上好好休息一下不是很好吗?”医师平静地问。

“不行,我非完成那些工作不可!”病人毫不放松地说。

“你不能交给别人去做吗?你没有助手可以帮助你完成那些工作吗?”医师又问。

“一个也没有!只有我能处理那些问题!不管怎么说,都非我亲自去做不可,因为,只有我一个人,能够圆满解决那些困难,并且,那都是需要速战速决的,绝不可拖延。所以,一切责任都在我的肩上,我怎能休息呢?”

“我替你写一张处方,你愿意照我的处方去做吗?”聆听完病人的叙述,医师问了这一句话。

医师替他开的处方是:每天抽出两个小时来散步。其次是,每一个礼拜,抽出半天的时间,单独一个人到墓园里走走。

病人大吃一惊,立刻提出反问:“为什么要我到墓园里去过半天时光呢?”

“我有我的目的。”医师回答:“我希望你在那个地方到处走走,看一看长眠在地下的人,以及竖立在地面上的墓碑。你将会发现,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和你一样,也许都以为全世界的责任,正压在自己的肩上,可是,我希望你仔细地想一想,他们现在都在地下长眠了,世界依然规律地运转着。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并且认真地思考一下:将来你总要长眠于地下的,那时,这一个地球仍然还会像今天一样,照着一定的轨迹运转,世界不会因你的离去而消失,你的工作依旧是有很多人来接续下去。我希望你站在墓碑前,反复念出下面这句话:‘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

这位自以为担负天下重任的病人,听到这句话终于茅塞顿开,领悟了自己真正的价值。他降低了生活的步调,也学会了把部分权限交给别人,他明白了自己真正的重要性。所以,他不再紧张、忧虑,他终于获得心灵的平和了。如果读者容许我再添加一句的话,我要说:他好像是减少了许多工作量,可是,他的成就却比从前更大!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更高了!

现在,他已经很高兴地承认:自从认清自己的价值后,他的事业更加蒸蒸日上。而且,他的精神也比以前快乐多了,紧张的生活已成为过去式。

有一位大学船赛冠军队队长对我说:“我们的教练常提醒队员说‘我想赢,就得慢慢地划桨。’也就是说,划桨的速度太快的话,会破坏船行的节拍;一旦搅乱节拍,要再度恢复正确的速度就相当困难了。欲速则不达,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

所以不论是工作或者划船,都必须以正确而从容的步伐前进,这样灵魂才能获得平和的力量,以稳定和谐的智慧指导神经及肌肉从事工作,如此一来,胜利也终将属于你。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实践这个理论呢?那就是每天必须坚持健康的步骤,无论是洗澡、刷牙、运动,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完成。另一方面,不妨抽一些空闲的时间从事洗净心灵的活动,譬如静坐,这是相当好的洁净心智的做法,一有时间就安坐一旁,舒放你的心灵,让你的眼睛自由自在地飞向四方,想想曾经欣赏过的高山峻岭、雾霭沉沉的峡谷、鲤鱼跳跃的河流、月光倒映的水面……慢慢地,你的心就会舒坦地沉醉其中。

6你永远要记得:生活不总是公平的

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如此发泄:“这简直太不公平!”--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但又十分消极的抱怨。当你感到某件事不太公平时,必然会把自己同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进行比较。你可能会想:

“既然他们能做,我也能做。”

“你比我得到的多,这就不公平。”

“我没有那样做,你为什么可以那样做?”

……

强求公平是一种注重外部环境的表现。你可以确定自己的切实目标,着手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步骤,不必顾忌不公平的现象,也无需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你无论怎样抱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境遇。你应该避免总是提及别人,不要总是拿望远镜瞄准别人。

有些人工作不多,报酬却很高;有些人能力不如你强,却因受宠而得到晋升。然而,你只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去同别人比来比去,就不会因周围的不平等现象而烦恼。各种误区性的行为都有一个相同的心理根源--他们把别人的行为看得更加重要。如果你总是说:“他能做,我也可以做。”那你就是在根据别人的标准生活,你就永远不可能开创自己的生活。

生活不总是公平的。这着实让人不愉快,但确是实情。我们许多人所犯的一个错误便是为了自己或为他人感到遗憾,认为生活应该是公平的,或者终有一天总会公平的。其实不然,现在不会总是公平,将来也不会。

承认生活中充满着不公平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它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再自我伤感。我们知道让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挑战。承认这一事实也会让我们不再为他人遗憾。每个人在成长、面对现实、做种种决定的过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和难题,每个人都有感受到或遭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

承认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必尽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变整个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们应该这样做。当我们没有意识到或不承认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往往怜悯他人也怜悯自己,而怜悯自然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失败主义的情绪,它只能令人感觉比现在更糟。

但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会对他人也对自己怀有同情,而同情是一种由衷的情感,所到之处都会散发出充满爱意的仁慈。当你发现自己在思考世界上的种种不公正时,可要提醒自己这一基本的事实。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它会将你从自我怜悯中拉出来,采取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行动。

总之,我们承认生活是不平等的客观事实,并不意味着一切消极的开始,正因为我们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放平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可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命运中总是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变数,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当然是很好的,我们也很容易接受。但事情却往往并非如此,有时,它带给我们的会是可怕的灾难,这时如果我们不能学会接受它,反而让灾难主宰了我们的心灵,那生活就会永远地失去阳光。

7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女人天生爱美,世上大多数女人都喜爱化妆,甚至礼仪规范里也把在某些正式场合女人不化妆视作失态,国外即便是家庭主妇在自己家里也要适当化妆来面对丈夫,由此可见化妆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经写过一篇流传甚广的散文:《生命的化妆》,其中那位女化妆师的话令人回味无穷。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那么什么是生命的化妆呢?她是这样解释的: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即使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

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人们太过重视外在的修饰,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殊不知,再高明的化妆技巧也无法掩盖一个人内心的贫瘠,再美的容颜也抵不过岁月的荏苒,唯有优雅的气质和高贵的灵魂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永不会褪色,永不会老去。

有一位货车司机,为了生计,整天全国各地的跑,工作非常辛苦,单调而乏味。有一次,他的朋友因为没赶上客车,于是就顺便搭乘他的车,让他捎带一程。真是天公不作美,半路竟然遭遇到了风雪,车在高速路上堵住了,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通行。

两个人静静地坐在车厢里,朋友尤感百无聊赖,望着前面一眼看不到头的车队,不由地皱紧了眉头。这时,货车司机却从身下掏出一本书埋头看起来。他看得一丝不苟,津津有味,仿佛置身安静幽雅的书房。

“什么书?这么吸引你。”朋友忍不住问。

他没有回答,而是把书名翻出来给朋友看,竟然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美学书籍。

朋友非常诧异地说道:“你怎么会对这样的书感兴趣?真是没看出来。”

他只是淡淡的一笑。

“这本书的论述部分非常精彩。”朋友似乎想显示自己的博学。

他又是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别看这本书不过十几万字,但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等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就像你说的那样,这本书特别精彩。作者文笔简洁有力,极为浓缩,但又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一批又一批读者通过仔细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而走进金碧辉煌的美学殿堂。”

一席话落地,朋友顿时无语。

很多人对司机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他们的工作又苦又累,整天蓬头垢面的,他们的精神世界一定是匮乏的。然而这位货车司机的话却让朋友震惊了。原来他也喜欢读书,喜欢读那样高雅的艺术书籍,并且思想深远,见解深刻。

原来,他的内心充满情趣,有自己的一片世界!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也没有忘记时时充实自己的心灵,用优美的文字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伟大,从而点缀自己辛苦的生活,勤于思考,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让平淡的日子充满亮色,把生命装扮得富有生机。这难道不是在给生命化妆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经常读书,注重内心修养的人,或许他的外表并不吸引人,但是一旦与之交往,你就会感觉到他为人的慈悲仁爱、乐于服务,或是他处世的智能灵巧、公正平和;你也可以感受他性情的柔和尊重、亲切和蔼。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经常为自己的生命化妆,静下心来,品读文字的精妙,接受真善美的熏陶,这种化妆虽无胭脂水粉,不能为容颜增色,却能够让我们的心灵汲取足够的养分,让我们无惧岁月的流逝,敢于素面朝天却心颜常驻。

8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打击和挫折:因为高考落榜而精神萎靡,因为失恋而忧伤,因为无法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而垂头丧气……这样的人大都意志薄弱,心态不成熟。而这些悲观者往往以自己悲观消极的想法看待客观世界,在悲观者心中,现实或多或少地被丑化了。

目前社会上许多人,对未来和生活,往往持有一种悲观的迷茫心理。对自己的过去,无论辉煌与否,都一概加以否定,心理上充满了自责与痛苦,口中有说不完的遗憾和悔恨。他们还对未来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事都干不好,在认知上否定自己的优势与能力,无限放大自己的缺陷。

悲观的人经常食欲下降、失眠多梦、嗜睡懒惰,或觉得自己比平时更敏感、更爱掉眼泪等,重者情绪消极,时常自怨自艾,或心境悲哀、待人冷漠等。

20世纪的女作家张爱玲的一生完整地诠释了悲观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么巨大。张爱玲一生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却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

她是名门之后、贵族小姐,却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孤独清高。

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却在生活中始终与人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所以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这种生活态度的确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或者是理解的。但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看,其实张爱玲的这种生活态度源于她始终抱着一种悲观的心态活在人间,这种悲观的心态让她无法真正地融入生活,因此她总在两种生活状态里不停地左右徘徊。

张爱玲悲观苍凉的色调,深深地沉积在她的作品中,使其作品产生了巨大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无论作家用怎样流利俊俏的文字,写出怎样可笑或传奇的故事,终不免露出悲音。那种渗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意识,使她能与时代生活中的悲剧氛围相通,从而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臻于深广。

张爱玲所拥有的深刻的悲剧意识,并没有把她引向西方现代派文学那种对人生彻底绝望的境界。个人气质和文化底蕴最终决定了她只能回到传统文化的意境,且不免自伤自恋,因此在生活中,她时而在世俗的喧嚣中沉浸,时而又陷入极度的寂寞中,最后孤老死去。

张爱玲的悲剧人生让我们看到了悲观对一个人的戕害是多么惨重。现实生活中,不止文豪有这样的悲观情绪,平常的人也会经历这样的心情。

有一位父亲,他有两个儿子,他们都很可爱。在圣诞节来临前,父亲分别给他们准备了完全不同的礼物,在夜里悄悄把这些礼物挂在圣诞树上。第二天早晨,哥哥和弟弟都早早起来,想看看圣诞老人给自己的是什么礼物。哥哥的圣诞树上礼物很多,有一把气枪,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还有一个足球。哥哥把自己的礼物一件一件地取下来,却并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

父亲问他:“是礼物不好吗?”哥哥拿起气枪说:“看吧,这支气枪我如果拿出去玩,没准会把邻居的窗户打碎,那样一定会招来一顿责骂。还有,这辆自行车,我骑出去倒是高兴,但说不定会撞到树干上,会把自己摔伤。而这个足球,我总是会把它踢爆的。”父亲听了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