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10707900000021

第21章 艺术迷踪(1)

艺术的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人类内心的欲望与情绪。然而,历史上,那些艺术创作者却通过文字、绘画、雕塑、建筑等留给了后世人无尽的谜题。而人们在追寻中,愈加深刻感触了古人的智慧和他们对美的追求。

1、《荷马史诗》的作者究竟是谁

《荷马史诗》由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和迈锡尼文明。它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而且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东西。正是这样一部巨作使人们产生了怀疑:《荷马史诗》真的是荷马写的吗?如果是,那他又是如何独自一人完成这部巨作的呢?

鉴于《荷马史诗》内容浩大广博,许多学者认为《荷马史诗》最初可能只是乐师关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由荷马整理成册。因此,荷马并不算是《荷马史诗》的真正作者。

而且,公元前7(或6)世纪留下来的一首古诗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荷马是)住在契奥斯岛(爱琴海中一个岛)的一个盲人。”一个盲人就更不可能完成《荷马史诗》这样浩大的写作。

人们已经确定,荷马是古代希腊在公众场合表演吟诵诗歌的人,即古希腊人所称的“吟唱诗人”。而且,《荷马史诗》中一些段落,很有短诗的味道;而且诗中若干事件发生的时代似乎比其他部分更早,充分表明荷马史诗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由很多“作者”创作完成。

美国学者帕里又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这部史诗,发现史诗具有一整套程序化的语句。这些程序化的用语符合配乐咏唱的古希腊诗歌的特有规律,也便于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口头传诵和即兴创作。而如此大量而固定的程序用语,显然不能出自一个诗人的创造。

同时,人们发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语调和主题差异也较大。比如,《伊利亚特》描写的主要是发生在几日内的事,且强调战阵军功;而《奥德赛》所述事迹则长达10年之久,它专写幻想和神仙魔鬼。

因此,德国学者基希霍夫、英国史家格罗特等人认定:两部史诗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神话传说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故事是它最原始的素材,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经过许多民间诗人的增删、修饰,最后由一位大诗人(如荷马)进行加工整理而成,这种说法已日益为学术界更多的人所接受。

但至今为止,人们对《荷马史诗》及其史诗作者的研究与争辩还未停止。

2、谁是《伊索寓言》的作者

《伊索寓言》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恰当的比喻、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公元前8至6世纪的阶级对立关系。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对弱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颇强,富有教育意义,深受读者喜爱。但人们对《伊索寓言》的作者也存在疑虑。

从《伊索寓言》的写作风格来看,各篇寓言时间跨度大,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有人据此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应当看做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

他们的根据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阿维阿努斯、马克西姆斯—普拉努底斯教士等人的作品中都曾出现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支持此观点的人还认为,伊索这个名字事实上与“伊索”这个词同义。最早是伊索或者某一个像他那样的人,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讲述所收集的寓言故事。后来,具有伊索风格的这些寓言经一代代口头流传下来,最后都被视作出自伊索的手笔。

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历史上才没有关于伊索的精确记载。因为伊索不是具体的历史人物,而是作为寓言的同义语所虚构出来的传说人物,所以后来人都无法准确地描绘出伊索的具体面容和生平事迹。

但也有人认为,《伊索寓言》就是伊索所著的。伊索是古希腊的寓言作家,他非常善于讲寓言故事,常用寓言故事来揭示权贵的残暴和贪婪,后又将寓言故事编成《伊索寓言》。

近几年来,有人对于《伊索寓言》的作者又有了新的猜测:伊索不是别人,而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寓言家阿克曼。因为“希腊人把埃塞俄比亚的寓言翻译成为希腊文,并以伊索署名,其含义是埃塞俄比亚人。这大概是因为译者将Ethiop错读成Egop,于是,埃塞俄比亚人(Ethiopian)寓言成了伊索(Aesop)寓言,作者阿克曼也就成了伊索了。”但这仅是一种推测,还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不断的争论仍在继续,而谜底却永远留在了历史回忆中。

3、但丁何时开始写《神曲》的

1265 年,但丁·亚利基利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用意大利方言托斯坎尼语写成了三行体长诗《神曲》。《神曲》辞藻华美,想象丰富,设计巧妙,内容奇特,含义深刻,这些都是众所周知、举世公认的。但是对于这部名作的写作年代,专家学者们却意见不一,看法各异。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薄伽丘认为,《神曲》是于1300年开始写的,也就是在但丁被逐以前。但薄伽丘同时认为,但丁被放逐之后,在整理那些未完成的旧稿时,可能又将之全部加以改写。

薄伽丘的这一观点来自于但丁的《新生》。在《新生》的末尾,但丁用文字说明自己梦见贝德丽采在天堂。按照《新生》成书的年代来说,这梦应该是1292年的事情,这时的贝德丽采是但丁心目中的“淑女”。1310年以后,但丁再对旧稿进行整理,心情却发生改变,因此将本来预定赞颂最光荣女性的诗篇改作对政治社会的批评作品,于是贝德丽采不再是“爱情”的化身而成了“信仰”的象征。

不仅仅是对但丁写《神曲》的年代有疑问,关于但丁和《神曲》的其他方面,人们也有不同意见。

首先是关于但丁改写《神曲》的时间。有人认为,1313年“日耳曼皇帝”亨利七世死后,但丁才动手改写《神曲》。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但丁改写的年代应该在1305~1306年之间。

另一方面,人们对《神曲》各部分的脱稿时间也有不同看法。有人通过对但丁的政治主张和《神曲》内叙述的故事的研究,肯定地认为:《地狱篇》开始于1308年以前;《炼狱篇》则在1308~1312年,《天堂篇》应在1314年以后。

但另一些人却认为,《地狱篇》完成于1308年,《炼狱篇》可能完成于1313年,而《天堂篇》则只不过是在但丁去世时刚刚完成的“初稿”而已。

还有一些人认为,但丁去世的时候,《天堂篇》最后数章并未脱稿,现在我们所见的最后13章实际上是但丁的儿子约各伯续写,并非出自但丁之手。

由于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但丁何时写作《神曲》一谜无法定论,关于但丁和《神曲》的争论也将无休止地继续下去。

4、耶稣裹尸布真伪之谜

据说耶稣被一个叫犹大的门徒出卖后,受尽了折磨,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他的尸体被自己的另一个门徒约瑟用一块裹尸布精心包裹好后放在哥尔高扎的一个石洞墓里。3天后耶稣复活后,然而,他的那块裹尸布却不见了踪影。

1357年,一块未说明来历的亚麻裹尸布在法国利莱展出。这块布上留有一个裸体、有胡子、留长头发的男人的图像,其大小与真人差不多。图中人多处受伤,并留有斑斑“血”迹。因为裹尸布上的影像与《福音》书上所描述的耶稣受难时的形象十分相像,有人认为这就是大约2000年前约瑟用来包裹耶稣尸体的那块圣布。

这件受到基督徒们极大敬仰的圣物引来了专家们的多次研究。1898年,在得到都灵大主教的许可后,第一批科学家对裹尸布进行了研究。

研究者发现裹尸布的画像上的脸形、胡子及披肩的发式都属于公元前的犹太人型,并且裹尸布上的形象与查士丁尼二世时货币上的圣像有65处相似,与圣西娜山上叶卡捷娜教堂中的圣像有45处相似。

同时,生物学家运用气化理论解释,死者在生前最后一刻流出的汗与古代涂在尸体上的芦荟剂香料混合在一起,会有氨气放出,而正是由于汗气熏蒸而形成了裹尸布上的图像。

这些都是耶稣裹尸布真实性的证据。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研究,人们对裹尸布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裹尸布的人形是一个裸体的形象,这违背了当时的风俗,因为传统的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形象是穿着希腊长衣,或者腰间束有绷带。

另外,裹尸布上的耶稣形象留有发辫痕迹,而中世纪时几乎所有的圣像都没有发辫。因此,他们对裹尸布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1978年,专家小组来到都灵,用各种精密先进的科学仪器检测了裹尸布。怀疑派认为,裹尸布上的影像是画上去的。但纺织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块亚麻裹尸布以及其上的花粉明显具有古代耶路撒冷地区的特征。

正当欧洲的科学家们为此争执不休的时候,美国的科学家对裹尸布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认为,这块裹尸布应是由别人用轻微的焦痕巧妙构成的;裹尸布上留下的人“血”迹不是来源于尸体,而是后来加上去的。

人们的疑问加深了:裹尸布上的影像到底是不是耶稣的呢?如果不是吗,那又是谁在当时就掌握高超的仿制技术制造了这幅画?更近一步思考,历史上的耶稣裹尸布真的存在吗?

5、谁是莎士比亚诗中的“黑肤夫人”原型

“黑肤夫人”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颇令世人注目的一个形象。作家笔下的“黑肤夫人”极富浪漫色彩,她黑头发、黑眼睛,甚至是黑皮肤,具有特殊的魅力。正是诗人笔下这位倾国倾城的绝代美人引起后世研究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不断地找寻这位“黑肤夫人”的原型。

18世纪的莎氏全集编者马龙认为这个“黑肤夫人”就是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他认为,莎土比亚不少作品都在伊丽莎白女王身上寄托了其对贤明君主的理想。马龙的同时代人卡尔迈认为,莎土比亚和女王的私人关系很好,十四行诗都是写给伊丽莎白女王的。因此他们猜测女王很可能就是“黑肤夫人”的原型。

也有人认为,黑肤夫人应该是17世纪著名戏剧家、桂冠诗人的达夫南特的母亲。1594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威罗比,他的艾薇姗》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客栈老板的妻子如何把爱托付给一位熟悉的朋友W.S.的故事,而莎士比亚的名字正好是William Shakespeare。据传这个客栈就是莎土比亚曾住的客栈。漂亮的客栈夫人对他特别殷勤,其儿子达夫南特更是在醉酒时常常在人面前暗示自己可能是莎士比亚的私生子。但后来莎学评论家威尔逊提出了疑问:“达夫南特是1606年生,而事实上酒商1605年前还没有得到开业执照。”时间不对。

而1890年,泰勒提出黑肤夫人是玛丽·菲顿。玛丽曾是伊丽莎白女王的一个宫女,1600年成了赫尔伯特的情人,并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为此,菲顿被开除出宫。后来玛丽先是给莱夫逊爵士生了两个私生子,后又嫁给了泼尔摩尔船长。泰勒肯定莎氏的十四行诗是写给赫尔伯特的,那么“黑肤夫人”自然是菲顿了。但怀疑这一论断的人指出,十四行诗中的黑肤夫人是一个有夫之妇,而菲顿相遇赫尔伯特还是单身。更主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菲顿的画像是个金发碧眼白皮肤的美人。

后来,莎学家饶斯研究西蒙·弗芒的资料时,发现“黑肤夫人”极有可能是艾米丽娅·雷尼尔。但这种说法也无法肯定。

正如20世纪初莎学专家道顿所说:“我们永远不会发现这个女人的名字。”至今,人们仍对这位充满魅力的“黑肤夫人”多有猜测。

6、《呼啸山庄》的作者是谁

1847年12月,出版商托马斯·科特雷出版了署名“艾莉斯·勃哀尔”的《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以其富有奇特的想象和戏剧性的构思和流畅细腻的笔法,深受读者的青睐。于是,在1848年艾米莉病逝后,其姐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作者)为了纪念妹妹,决定主持再版《呼啸山庄》。然而,此时却发现原稿已不慎丢失了。自此,就有人对《呼啸山庄》的作者产生怀疑了,文风硬朗的《呼啸山庄》真的是出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之手吗?

一些人认为,《呼啸山庄》的真正作者是她的同胞哥哥布兰韦尔·勃朗特。已故布兰韦尔的旧友威廉·迪尔顿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他回忆说,自己和布兰韦尔的一次聚会时,布兰韦尔说是要当场朗诵自己写的一首名叫《死神》的长诗,但当他伸手去找随身带来的手稿时,发现自己错拿了一部正在写作的小说原稿。迪尔顿十分肯定:“布兰韦尔这部小说开始部分的人物和背景与《呼啸山庄》中描写的人物和背景是一模一样的。”

1879年,布兰韦尔·勃朗特的另一位朋友弗朗西斯·格兰特也发表文章,宣称布兰韦尔当年曾亲口告诉他正在创作一部小说,而当他拿到《呼啸山庄》时,就已经预知故事的人物情节了,因为布兰韦尔给他念过这部小说的手稿。

然而,勃朗特一家则一致肯定《呼啸山庄》是艾米莉的创作,硬朗的文风正是艾米莉真挚、雄劲内心世界的最佳写照。布兰韦尔的文风与艾米莉迥然不同,两者是无法等量齐观的。而她在此书最初出版时署名“艾莉斯·勃哀尔”,这正是她本人姓名的笔首英文字母。

艾米莉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更是在《呼啸山庄》第二版序言中指出:《呼啸山庄》的主题构思与情节安排在勃朗特一家人中间,只有艾米莉是最熟悉最有体验的。艾米莉幼年生活不幸,她性格倔强,文风简洁明快,寡语而具有强烈自我感,而几位哥哥的姐姐的性格都较她怯弱得多,她的这种性格特点正是她写作《呼啸山庄》的重要条件。

关于《呼啸山庄》作者的争论从未停止,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呼啸山庄》对世界文学的所做的贡献。

7、释迦牟尼是否真有其人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本是菩萨,后来他选了印度各邦中最聪明、勇敢的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的国家作为降世的国家。王后摩耶则是托胎之人。

释迦牟尼从八岁起习文练武。老圣者阿私陀预言,称悉达多在家则会统治天下,出家则会成佛,并指出他是最具佛相的。又有一次,悉达多随父去谒天祠,所有的神像都拜伏在他的面前,称他是大智慧者。为了留住儿子,父亲净饭王在悉达多十六岁时,就为他娶了漂亮的耶输陀罗,很快他们就有了一个儿子。

但在神的指引下,悉达多出游散心时,看到人世间的老人、病人和死人。这些现实使他悟到世间一切事物都变化无常,人的一生充满烦恼痛苦,生老病死不可抗拒,惟有出家才能彻底摆脱这些苦恼。于是他决心出家。

释迦牟尼出家后,他的父亲净饭王见多次劝说都不能使他回心转意,只好了几个人去照顾他。他们一行六人拜访了很多有学识的人,却始终找不到人生真谛。于是,释迦牟尼来到尼连禅河边的苦行林中苦修六年,但终无所获。最后,释迦牟尼放弃苦修,在尼连禅河中洗去六年的污垢,又吃了牧羊女献上的乳糜。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了七天七夜之后,终于大彻大悟而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