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10707900000036

第36章 考古传奇(4)

巴西洞穴岩图的真相如何?也许我们只能等待考古学家们继续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了。

19、巴比伦通天塔之谜

通过有关的零星记载和片言只语以及神话传说,人们了解到,通天塔是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住所途中的踏脚处,称得上是天路的“驿站”或“旅店”。而昔日的巴比伦通天塔,可与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齐名,它们一起被视作 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城鼎盛时代的标志。

巴比伦古城里最早的巴比伦通天塔,在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辛赫那里布攻占巴比伦时就破坏了。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重建通天塔。而这座巴比伦通天塔共有7层,一层垒叠一层,一阶高出一阶,总高90米,塔基的长度和宽度各为91米左右。在高耸人云的塔顶上,还建有壮观的供奉马尔杜克主神的神殿,塔的四周是仓库和祭司们的住房。但是,巴比伦通天塔经历过历次的洗劫,现在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片废墟。

巴比伦通天塔既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奇迹,也是一个长期不解的谜团。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都没有发现巴比伦通天塔的遗迹。

因此有人认为,巴比伦通天塔只存在于传说中,不是现实的产物。但也有人认为通天塔确实曾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就在这种争论不休的时候,1899年3月,一批德国考古学家,在今天巴格达南面50多公甲的幼发拉底河畔,进行了持续 10多年之久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找到了已经失踪两千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年改建后的巴比伦古城遗址。

后来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在古巴比伦遗址上发现了一个由石块、泥砖砌成的拱形建筑废墟,中间有口正方形的大井。后来,在它附近又出土了一块记载了通天塔的方位和式样的石碑,考古学家才了解到,这里就是通天塔的塔基。

原来,公元前1234年,通天塔被攻占巴比伦的亚述人摧毁。后来新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曾重建该塔,但他去世后,巴比伦又渐渐衰落。公元前484年,通天塔再次毁于战火。

虽然人们如今已基本复原了通天塔的外观,然而其整体的设计和结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谜题。

20、丛林大石球真是巨人的玩具吗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人乔治·奇坦在哥斯达黎加人迹罕至的三角洲热带丛林以及山谷和山坡上,发现了约200个好似人工雕饰的石球。这些石球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几十米,最小的直径也在两米以上,它们由精湛的技艺制作而成。加拉卡地区有一处石球群多达45枚,另外两处分别有15枚和17枚,排列无一定规则,有的成直线,有的略成弧线。

这些躺在不同地区,大小不一的石球,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科学家们对这些石球进行了详细认真的测量,发现这些石球表面上的各点的曲率几乎完全一样,简直是一些非常理想的圆球。

考古学家们对大石球做过周密调查后确认,这些石球的直径误差小于百分之一,准确度接近于球体的真圆度。从大石球精确的曲率可以知道,制作这些石球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几何学知识,还有高水平的雕琢加工技术,坚硬的加工工具以及精密的测量装置。

而且,这些石球差不多都是用坚固美观的花岗岩制作而成。但这些石球所在地的附近并没有可以提供制作它们的花岗岩石料,在其他地方也找不到任何原始制作者留下的踪迹。

这一切不得不让人们百般猜测: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制作了这些了不起的巨大石球?所必需的巨大石料如何运到这里?究竟用什么工具加以制作?这些石球又有什么用?

另外,从采石、切割到打磨,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不断地转动石块,要知道这些石球重达几十吨,当时的人是如何移动石块的呢?当时的人在缺乏任何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又是如何雕琢如此硕大的石球的呢?

在哥斯达黎加的印第安人中间,长期流传着许多古老的神奇传说,其中就有宇宙人曾经乘坐球形宇宙飞船降临这里的故事。因此,不少人便猜想,天外来客降临这里后,制作了这些大石球,并将它们布置成模拟某种空间天象的“星球模型”。但是,今天的人都无法理解这个“星球模型”的真正涵义。

还有很多考古学家也对这些大石球的用处做了种种猜测,但众说纷纭,在没有确实的证据下,大石球成了考古学中的一个谜团。

21、悬崖宫是如何建成的

1888年的冬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高原上,两个牧民赶着牛群被前面的一片悬崖挡住了去路。他们定睛一看,原来那悬崖竟然是层层叠叠的房子。他们不禁奇怪,这么“蛮荒的地方”怎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房子呢?于是他们随口称这个地方为“悬崖宫”。

在弗德台地发现的1300年前的“普韦布洛人”村落遗址。据考证,16世纪末,西班牙占领墨西哥后,侵入科罗拉多高原,称这里的印第安人为“普韦布洛人”。普韦布洛是西班牙语“村、镇”的意思。19世纪初,台地同科罗拉多州一同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普韦布洛人”村落遗址迄今已经达到300多个,面积达到210.7平方千米。几万人聚居在这个台地上,彼此能互助互济,共同对付强敌。整幢房屋看起来就好像呈锯齿形的金字塔。

1909年,美国的考古学家出土了台地上最大的村落遗址,俗称梅萨维德“悬崖宫”。这座村落依傍崖壁而建,占地近1.4万平方米,据估计当年施工周期达50年。村落的布局十分紧凑,有许多方形、圆形的高楼,其内共有150间民房、23间地穴祭祀房间。村落处处体现着普韦布洛人的智慧和文明。

那么,普韦布洛人是以何为生?又是如何建造其悬崖宫的呢?

考古证明,早在公元初始时,西方称之为“编篮者”的北美印第安人就已经能编织篮筐,栽种玉米。这些人居住在洞穴或者土穴的圆形小屋里,过着频繁迁徙的生活。到了公元5~10世纪,这些“编篮者”居民制作陶器、种棉织布,还建造房屋。大约7世纪时,他们进入弗德台地,12世纪前后达到全盛期。在那里,这些“编篮者”居民聚族而居,建筑其规模宏大的“悬崖宫”聚落,使外族不敢轻易靠近和进犯。

尽管西方殖民国家称这些居民为“普韦布洛”,“编篮者”也被称为“普韦布洛人”,但他们自己却称自己为阿纳萨齐族。

令人们不解的是,几代人辛勤建造而成的弗德台地大村落,后来为什么又被弃置了呢?有人认为,1276—1299年,这里发生了一场长达24年之久的大旱灾,饮水枯竭。普韦布洛人被迫忍痛放弃家园,向东逃荒而去。

但是,至今都没有证据来说明这一点,“悬崖宫”的谜题仍然存在人们心中。

22、神秘美人鱼之谜

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联合日报》发表了题为《南斯拉夫海岸发现1.2万年前美人鱼化石》的报道:科学家们最近发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鱼化石,证实了这种以往只在童话中出现的动物,的确曾在真实世界里存在过。

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发现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够清楚见到这种动物拥有锋利的牙齿,还有强壮的双颚,足以撕肉碎骨,将猎物杀死。

美国加州的考古学家柏列·奥干尼博士描述了这一动物:“这只动物是雌性的。大概1.2万年前在附近海岸出现。它在一次水底山泥倾泻时活埋,然后被周围的石灰石所保护,而慢慢转为化石。化石显示,美人鱼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类,头部发达,脑体积相当大,双手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鱼类一样,无有眼帘。

这已经不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美人鱼的踪迹了,早在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5公里深的海底,就摄到一些类似人的海底足迹。

而1990年4月的《文汇报》也曾刊登过当时一个考古学最惊人的发现:美人鱼的木乃伊遗体。发现她的是一队建筑工人,他们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边附近的一个放置宝物的坟墓里,找到了她。她看起来像一个美丽的黑皮肤公主,下面有一条鱼尾巴。这一惊人的生物从头顶到带鳞的尾巴,计长有173厘米。科学家相信她死时约有100多岁的年龄。

而关于美人鱼的具体形态,人们的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他们“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的”。1991年8月,美国两名渔民在加勒比海海域捕鲨,当他们解剖开其中一条虎鲨时,在它的腹内胃里发现了一副异常奇怪的骸骨骨架,骸骨上身三分之一象成年人的骨骼,但从骨盆开始却是一条大鱼的骨骼。当时渔民将之转交警方,警方立即通知验尸官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证实是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

而有人也认为美人鱼是“上半身是鱼下半身是人的”。1980年,有人在红海海岸发现了一个死了的美人鱼。美人鱼的形状上半身如鱼,下半身象女人的形体--跟人一样长着两条腿和十个脚趾。

然而,至今人们对美人鱼的了解还仅限于一些猜测和推断。现在的科技还达不到下到海底深处探测,找到活美人鱼的程度,所以对人鱼的真实性还存在一些质疑。但由于有了很多的实物作证,有些科学家已经把他们当成一项严肃的课题进行研究了,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了解到真实的人鱼是什么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