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10709000000020

第20章 军事谜团(2)

霍去病从卫青的军队之中脱颖而出,漠北大战之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如日中天。逐渐脱离了卫青的军队,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也几乎都是霍去病一手选拔的匈奴降将,或者能骑善射的低级军官,个个英勇善战。

反观卫青,一代大将军却日渐衰落。他的身上担负着太多人的利益,势力庞大。武帝为了扼制这股势力,采取的手段便是以霍制卫。卫、霍集团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尖锐的矛盾。

当这种矛盾激化时,必然是要以牺牲一方为代价,因此从不参与政治斗争,只着眼于沙场的霍去病就成了卫部保全自己利益的牺牲品。这也可以从一些史实当中窥其一二。

卫部利益集团最大的保护伞是卫青,他们实现利益的最重要的保障就是卫太子。卫太子年幼,作为利益成员的卫氏家族以及相关人员却是在尽全力保全这种利益。卫、霍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和权利的竞争。

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李广自杀,李敢刺伤卫青。但是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他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虽然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声张开来,但是却为李氏家族埋下了祸根。

公元 118年3月,李蔡以侵占了先皇陵寝一块地的罪名畏罪自杀。这简直就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身为丞相的李蔡启会冒着死亡的风险去侵占一块皇家陵地?也就是在这一年,霍去病突然因为李敢行刺卫青,在甘泉宫狩猎场当着武帝的面射杀了李敢。

值得注意的是:李蔡死后,太子太傅庄青翟继任了丞相之位,那么这其中的最大受益者莫过于卫太子所在的卫氏集团。霍去病猎杀李敢的时间、地点值得深究。如此明目张胆地射杀李敢,难道霍去病就不担心无法对皇帝以及众家将士交代吗?

而且李敢当时身为郎中令,也就是九卿之一,霍去病没有私自处决他的权力。从射杀李敢的时间而言,此时距离李敢刺伤卫青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那么霍去病为什么要现在才猎杀李敢呢?因此,这不可能是霍去病蓄谋已久的杀害。

也就是说这是一件突发事件,霍去病是在狩猎之前才临时得知李敢曾刺伤卫青的。李蔡李敢叔侄死期相近,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李氏家族被连根拔起。霍去病与李氏家族结下仇怨、引起武帝不满。那么,从整个事件来看,受益最大的还是卫氏集团。

公元前117年3月,霍去病一再上书请刘彻分立三位皇子为王,可谓是朝廷之中的风云人物。霍去病又为何要三番两次地要求封三位皇子为王呢,他与这件事又有何关系呢?

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对霍而言没有丝毫好处,他只是当起了这个事件的发起者和带头者,然而当事件发展到声势浩大,满朝文武都加入进来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参与其中。公元117年9月,霍去病死去。 自此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卫氏家族。

霍去病在这场政治斗争之中,失去甚多,但是他真正的死因为何?从霍去病的性格分析,他少年孤独,寡言少语,心高气傲,缺少朋友。亲情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最后连曾经视如亲人的卫青也远离了他。性格倔强孤傲的少年最容易走人极端,他虽然少年显贵,但是未必快乐。

6吕布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三国演义》描写他持方天画戟,骑赤兔马,头戴金冠;“三英战吕布”时关羽、张飞二人围攻吕布,吕布才占下风,而刘备一上场,吕布才退阵,未能将其战倒;又直接写他成为丁原、董卓的义子,加上自己姓吕,所以张飞说他是“三姓家奴”(史实中并无“三姓家奴”一说);加插了王允使计,以美女貂婵离间他与董卓的“连环计”。

尽管《三国演义》也带有强烈的历史因素,但是毕竟也只是演义,写得再好,也不能代表全部的史实。演义中的描述大大加强了吕布的传奇色彩,也有虚构的场面,如三英战吕布等,这些虚构的场面不仅加强了戏剧效果,也留给了读者吕布武勇天下第一的概念。

那么,真实的吕布又是怎么样的人呢?他短暂的生命为何而结束?

吕布祖父去世后,其父吕良继任,娶妻黄氏,系五原郡补红湾(今五原县城西补红村)人,是一大户富豪财主之女。黄氏聪明贤惠,知书达礼,善染织(后成为染织作坊主事)。黄氏生有四女,苦于无子。一日,随夫到白马寺庙(今五原县锦旗东五里处,由于黄河淘堤已毁于河底)拜佛求子。归来当晚,黄氏得一梦,梦见有一猛虎扑身而来,黄氏见状急唤丈夫赶打,老虎却温顺地卧于身旁。不日黄氏身感有孕,怀孕12个月未见生产,百感焦虑。 后来,黄氏移至染织作坊,突然屋外人声大嘈。众人纷纷出外观之,但见西北上空彩虹映现,光彩夺目,此景奇异。随之五原山地崩裂,地动山摇。黄氏欲生,身感不适,腹中疼痛难忍,盆骨闷胀,羊水外溢,寸步难行,随卧于布匹之上,不久产生一男婴。

男婴出世更为奇事,但见脐带自断,双目有神,两拳紧握,站立面前,黄氏惊奇,急擦去污物抱于怀中。后说与丈夫,吕良心中大快:“吾儿神也。”因出生布上,故起名吕布。

动漫《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吕布从小随母习文作画,聪慧好学,一点就通,过目不忘,他生性好斗,力大过人,喜舞枪弄棒,身高体重超出常人,同龄孩童都不敢和他玩耍,视而远之,唯有同女孩在一起温顺体贴,判若两人。

吕布却总喜欢和大人们在一起,问这问那模仿学习。从五岁起常随牧马人野外放马,并喜爱马,只要一见马精神十足,兴奋的不得了。他骑在马上手舞足蹈,手持一根木棍酷似一名勇士,那时他能持棍刺击野鸡野兔。七岁时,单独骑马追击野狐山鹿,从无空手而归,经常将重于他几倍的小马驹抱起玩耍,有时举过头顶。

汉灵帝去世之后,丁原与董卓开始争夺对汉王朝的控制权。时局骤变,吕布也开始了他不断投靠与背叛的生涯。吕布选择了董卓,不顾丁原对他的知遇之恩而杀死丁原。之后,在王允与董卓之间,吕布又投靠王允,杀死董卓。

董卓死后,又因董卓旧部属李催和郭汜等人杀回京城,吕布不敌,仓皇出逃,因而投靠袁术。后又投靠河内太守张杨,又因张杨部下的反对而改投袁绍。却因袁绍准备杀死他而投靠了曹操,但是吕布又背叛了曹操,自主为徐州刺史,又联系袁术攻打刘备,使得刘备投奔了曹操,最后吕布被曹操所俘。自此,吕布六次易主,可谓是把汉末群雄争霸这一滩混水搅得更混。

吕布如此缺乏诚信的一生,与生长环境和个性不无关系。从小父母的溺爱和优越的家境,造就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而出众的才华,使得他不懂得诚信的重要性,而且凡事只为自身的意愿和利益考虑。这种少信寡诚、急功近利,而且贪小利而忘大义的性格也是他最终身首异处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吕布骄纵无礼,目中无人,纵容属下。吕布投靠袁术之时,袁术因其杀董卓有功,而对其礼遇有加,但是吕布却纵容属下惹得民怨沸腾,令袁术对他非常不满。吕布后跟随袁绍之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吕布另外一个缺点,也是最大的问题,即不会用人。高顺是吕布的手下大将,为人忠诚善战,吕布也知其为人,但是却不重用高顺。吕布重用了魏续,然而魏续却背叛了吕布。郝萌之乱,郝萌部将曹性检举陈宫同谋,吕布因为陈宫是手下重将,而不追查,但是临到重要关头,又疑心陈宫,不能用其计。

不可否认,吕布有才,但是他却不懂得修身。吕布短暂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传奇而具有戏剧性。从丁原到董卓,再从袁术最后至刘备,他把汉末这么多风云人物如曹操刘备袁绍袁术都得罪光了,先不论其好坏,但要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

7关羽缘何由武将升为“万能之神”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今山西运城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就曾写到“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这是他勇的表现。 《三国志·蜀国传》中记述: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关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曹操曾下重金挽留关羽,但是关羽不为所动,曹操的部下想要趁机杀掉关羽,但是曹操放了关羽一马。而在华容道事件之时,面对忠与义的选择,关羽还是义字当先放了曹操,这是关羽义的表现。忠肝义胆固然值得敬佩,可是这与“万能之神”还是有差距的,而这个鸿沟的跨度还并不小。那么,在史海中沉浮千年,关羽是如何由一个武将变为现代的“万能之神”?

我们首先就应该了解一下“万能之神”所谓何意。万能之神就是指关羽是关圣帝君、伽蓝菩萨、武财神、“武圣”等,。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开始信仰关公,到了明代,当关羽成为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祀之时,关羽从一名武将最终“飞升”为人们共同信仰的神,直到今天在许多地方也都很盛行。

仔细分析一下关羽的这些封号。首先,关羽作为武将,后世人们给他“武王”或是“武圣人”的尊号,并不奇怪。其次说他能驱邪避恶,治病除灾,这可能也与关羽身为武将有关,因为他能带给别人一种安全感,而且关羽“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五绺长髯”这样的面相,也能给人一种威慑力。但是有关科举和寿禄,则相差太远。

除此之外,关羽作为“万能之神”,关羽,一介武将,又如何能与财富扯上关系?其实,这也与关羽忠义的武将形象有关,因为人们都敬佩和害怕他的威名,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而人们也希望商贾坚守诚信进行交易。于是关公成为正义的维护者,他那把青龙偃月刀从不离手,时刻在警示世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关羽从武将到“万能之神”的跨越,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升迁。虽然历代都在不停地为他进封,但是他头衔依然只是“王”,这与孔子“文圣”还有很大一段差距。真正让关羽成就“武圣”是在明朝,万历二十二年关羽被晋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万历四十二年,又改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此时他的封号是“帝”。明朝末年,才真正成为武圣,这时他已经是万能的化身。

于是关公在沉寂了几百年后,被罗贯中以一部小说的形式重新推到了史海的浪尖之上。关羽忠信礼义俱备的全才形象无形之中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人们把他万能化也并不足为奇。

8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说到项羽,人们一定都会记得他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也都还能想起楚汉战争中他的英勇和最后的悲壮。李清照曾写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笔力千钧的诗热情讴歌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行为,寄托了自己对时局的愤慨。但是,项羽究竟为何不肯过江东?古往今来,人们猜测纷纷,却并没有一致的看法。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 这也是目前影响最大的说法。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说,项羽被刘邦军队追赶,逃到乌江江边。乌江亭长停船在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着回答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此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之后项羽与刘邦军作了最后的一拼,后自刎而死。司马迁以激昂悲凉的笔调记述了穷途末路中的项羽仍不失其壮士本色的光辉形象。这样一种英雄气概,多少年来一直为后世所歌颂。每每提到项羽的死,人们总会唏嘘不已。

还有一种说法出自宋人刘子辇的《屏山全集》,他认为项羽之所以说出那样一番话是怀疑亭长有诈。刘子翠认为,当时刘邦正悬赏千金邑万户侯购项羽的性命,而在项羽身处那样的困境之时,亭长说那样好听的话,项羽难免怀疑亭长在说谎骗自己。“羽意谓丈夫途穷宁死,不忍为亭长所执,故托以江东父老之言为解尔。”他还说,项羽之所以选择逃到垓下,是希望自己能够逃脱,但是受到农夫的诓骗而陷入大泽,因而知道“人心不与己”,他怎么敢再贸然地听信亭长的话?所以项羽才不再寄希望逃脱再起,而选择了与刘邦军死战到最后。这种说法虽然只是刘子翠自己的推测,但是也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一种说法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该说认为项羽所以决然自杀是“为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例如吴汝煜先生就认为,长期的内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项羽认识到这一点后,产生了尽早结束这场战争的想法。因此他放弃了乌江亭长劝他东渡为王的意见,毅然自刎而死。对此观点有人提出反对,认为项羽是一个很残暴的人,这一点可以找到充分的史料作为依据。《史记》中就记载了项羽在灭秦过程中屠襄城、坑杀 20万降卒的行为。此外,楚汉战争爆发后,他依旧没有改掉滥杀恶习,“所过多所残灭”。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消除人民的痛苦?这显然不符合项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的性格特征。

吕仰湘还提出了独特的“敌生我死,成人之美”说。他认为,项羽一直信奉“非他即我”的斗争哲学。当他胜利的时候,他要把敌人彻底消灭,而受到阻碍时,他就甘愿把自己毁灭。乌江自刎,是这种品性的最后一次进发,是一种既不委屈自己,又能成全别人的选择。因此,导致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是项羽独特的个性和奇特的心理因素,是他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张子侠先生则在反驳了一些看法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他对有较大影响的认为项羽“羞见江东父老”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此说看似有理,实则不然。项羽在自杀之前曾遭遇了多次失败:他的军队在垓下被刘邦大军包围,爱姬自杀而手下散落;因为受到农夫的欺骗而身陷大泽,狼狈不堪;还有身边只剩下二十八骑、“自度不能脱”。如果谈及项羽是因自己葬送了八千江东子弟而无颜见江东父老,那么如前所述的失败他为什么没有因羞愧而自杀?恰恰相反,从前的那些失败虽然也令项羽陷入了极端的窘迫之中,但是他却没有动摇东山再起的决心。而他被刘邦大军追赶时,由陈下到垓下,又南逃至阴陵,至东城,最后来到乌江边,这一系列的逃跑路线,表明他正是打算要退守江东。可是为什么终于来到乌江,并且有人愿意助他渡河时,他反而生出羞愧之心要与刘邦作决一死战?这显然与他一直以来的撤军计划不符,是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张子侠认为,司马迁是为了使史书的情节更为完善,所以才补充了这个结局,但是后人却将此当成了信史,并传之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