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10709000000035

第35章 文化迷踪(3)

这两条解释只是比喻绝学不传的成语“广陵散矣”的出处,然而以对《广陵散》的解释来说,是不可尽信的。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

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

与《广陵散》有关的故事,在汉朝蔡邕(132~192)所著、专门谈琴曲故事的《琴操》内,有这样的说法:聂政的父亲为韩王炼剑,因为炼出剑来而延误了交剑的期限,而且由此被韩王所杀。聂政为了报杀父之仇,逃到深山,历尽艰苦,费了十年工夫,练成卓越的古琴弹法,引起了韩王的注意。

韩王听说国内出现了弹琴的高人,便召聂政入宫弹琴,却不知这位身怀绝技的人,是专门来找他报仇的。韩王正听得津津有味时,聂政抽出藏在琴腹中的刀子,一把刺死韩王。聂政杀死韩王后,怕连累母亲,也自毁容颜而死,因此没人知道刺客是谁。韩王的大臣出很高的赏金寻找刺客。聂政之母为使儿子扬名,前去认尸,同时死于聂政身旁。

《琴操》描述的故事并不叫《广陵散》,而称为《聂政刺韩王曲》。然而《广陵散》因为每段都有标题,在体例上看来很切合这个故事的内容。可是,也有人认为这阕古曲描述的不是这个故事,而是另外一个关于聂政的故事。

人们从《广陵散》的标题及故事情理,说明蔡邕所述故事更合乎《广陵散》的内容要旨和它的艺术风格,但真相到底如何只能是一个千古之谜了。

11从什么时候开始贴春联

在中国过春节最为盛行也最具有诗情画意的应该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联了。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过年时,各家的街门、屋门的门框上,都贴春联,门楣上还要贴“横批”。

作为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春联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众说纷纭。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

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

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

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帖春联和贴门神。

虽然春联的来历还是中国文化的未解之谜,但它代表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贴春联春节 ,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12除夕为什么要放鞭炮

爆竹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王安石在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了喜庆之外,最早人们为什么要放爆竹呢?

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年兽生活在深海里,长得獠牙利爪,性情很凶猛。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破坏庄稼,见人就吞,见屋就毁,令百姓们不能好好地过年。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 “啪啪”的爆响,于是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来庆祝这祥和平安的一年。

还有人认为鞭炮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而西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西荒经》说得更加详细。人们根据它的叫声给它取名叫山臊。一次,一个猎人无意间用竹子点着火了,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山臊吓得只发抖,急忙逃窜去了。史学家认为:东方朔所提的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祛灾的功能。

《诗经·小雅·庭燎》篇中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后人根据这些描写附会出来的“爆竹”的由来。

《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这段记载至少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比较科学的看法是,在唐朝初年,由于战乱四起,死去的人很多,造成了民间瘟疫四起。有个很聪明叫李田的人,他想到烧火放烟可以祛除灾害,于是尝试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结果发出震天的巨响,还产生了浓烈的烟雾,他的家人都没有生病。于是人们纷纷学习这种做法,结果驱散了那些病毒,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爆竹的最早雏形。

后来,道家炼丹,出现了把硝石、硫黄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可以控制的火药,人们将火药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爆仗”。

到了宋代,纸的运用已经普及了,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炸开后响声贯耳,纸屑飞扬,火药香四溢,于是爆竹又叫“爆仗”。又因为它的声音清脆得象抽鞭子的声音,所以也叫“鞭炮”。

在“鞭炮”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各种花炮乃至烟花关于上述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写得很明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主。称曰“爆竹”。此外,爆竹的功能也由避邪驱鬼完全转变为节日的吉祥、热闹、喜庆和欢乐。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 但是,烟花炮竹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把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留给了我们,它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样也存有污染隐患和健康隐患。

13三寸金莲到底始于何时

正常足部与缠足对比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古代妇女缠足始于何时,裹足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却始终是一个谜。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

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 “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