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10709000000004

第4章 远古文明(3)

对此,有人认为洞中的经卷是因为躲避战乱而有目的地藏起来的。主张“避难说”的代表人是另一位盗取敦煌文物的名流——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伯希和认为唐代发生了“安史之乱”以后,驻扎在敦煌的军队被调入内地平定叛乱,吐蕃人乘机占领了敦煌,这一时期史书上称为吐蕃占领时期。1038年党项在敦煌建立了西夏政权的统治。藏经洞中的藏品却没有西夏文书,而且藏品的堆放也没有一定的顺序和分类,所以伯希和认为在第一次党项攻打敦煌时,为避免兵灾,当时僧人匆忙将这些东西堆入洞中,封了起来。

中国有的学者也主张“避难说”,但他们认为经卷的收藏并不是发生在党项攻打敦煌的时候。有些中国学者认为北宋绍圣年间黑汗王朝向北宋提出攻打西夏的请求,得到了北宋王朝的回应。当地僧人为了防止佛教典籍在战火中毁灭,主动采取了保护措施,将经典汇集一处,藏入洞中,并在外面画上壁画,进行了精心伪装。

藏经洞中的经书究竟是被抛弃的还是谁藏的,什么时候藏的,至今还没得到完满的解答。

12悬空寺是一个“危楼”

说起悬空寺,中国有七座,北方有六座,南方有一座,即江南悬空寺大慈岩。 北方的六座分别是山西恒山悬空寺、河北苍岩山悬空寺、云南西山悬空寺、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岩悬空寺、青海西宁悬空寺。这里要讲的是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悬挂的寺院。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千米,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寺院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成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建在两边是直立100多米陡峻的悬崖上,它给人的感觉像是粘贴在悬崖上似的,从远处抬头望上去,看见的是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数十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有不少人用建在绝壁上的“危楼”来描述悬空寺,那么这座绝壁上的危楼又是怎么建造的呢?它又为什么要建造在悬崖绝壁上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它历经千年仍旧保存得如此完好呢?

有专家认为寺院之所以能够建在悬崖上,主要是由“铁扁担”把楼阁横空架起。也有专家指出,除了借助“铁扁担”之力以外,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专家认为悬空寺全寺40间殿阁,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悬空寺到底是怎样建造的,专家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那么悬空寺又为什么要建造在悬崖绝壁上呢?又是如何保存得如此完好呢?人们也是说法不一。

有人说因为这里暴雨成灾,只好把寺建在悬崖上,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是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也有人说这里是南去五台、北往大同的交通枢纽,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而且当时常常暴雨成灾,人们以为有金龙作祟,便想到建浮屠来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悬空修建了寺院。

另外,也有人指出这里的山势好像一口挂起来的锅一样,中间凹了进去,而悬空寺恰好就建在锅底。这种有利的位置,不仅使得塞外凛冽的大风不能吹袭悬空寺,而且寺院前面的山峰又起了遮挡烈日的作用。

近些年有专家指出,悬空寺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保存得如此完好,除上述原因外,也归功于它奇特的建造。游人只能鱼贯缓行于狭窄廊道和悬梯,不会造成拥挤现象,这就大大减轻了游人对廊道和悬梯的压力。

在寺院北端的最高层,有座三教殿,我国佛、道、儒三大教派的释迦牟尼佛、老子、孔子端坐一殿。自古以来,各教派为赢得百姓崇信,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故天下寺殿多是分立,而悬空寺却将三教融入一殿,实为罕见。而悬空寺内佛、道、儒三教兼有,历代朝野臣民对其都倍加爱护,这也是其完好无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朝大诗人李白游完悬空寺,大笔一挥,写下“壮观”二字。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当年游历到此,惊叹悬空寺为“天下巨观”。悬空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游人,那一个个至今尚未被世人解答的谜也给悬空寺增加了几分神秘。

13扶风法门寺的镇寺之宝-舍利

法门寺是我国著名的古刹,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以北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据史料记载,古天竺(印度)国王为弘扬佛教,各地分葬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于是在世界各地建塔,法门寺即是其中之一,并以珍藏佛指舍利而闻名于世。

其地宫出土的遗物约170余件,所有的出土文物都与塔中瘗埋的舍利有关。法门寺的的佛指舍利和文物出土是陕西继秦兵马俑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境内曾有四大名刹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但唯有法门寺地宫是目前国内得以保存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地宫。法门寺所收藏的佛指骨舍利,极其受到历代信佛帝王的尊崇与信奉。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初时,高宗李渊改名为“法门寺”。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度僧80名入住法门寺,宝昌寺僧人惠业为法门寺第一任住持。贞观年间,把阿育王塔改建为四级木塔。唐代宗将其改称“护国真身宝塔”。自贞观年间起,唐朝朝政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法门寺进行扩建、重修工作,寺内殿堂楼阁越来多,宝塔越来越宏丽,区域也越来越广,最后形成了有24个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由周魏时的五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辅”之地规模最大的寺院。

五代、两面三刀宋时期,法门寺佛事萧条,修葺很少。清朝几次对法门寺进行修整,次第建起大雄殿、木佛殿、西佛殿、铜佛殿、浴佛殿和九子母殿。到民国中期,法门寺的布局为“中轴线上有山门、铜佛殿、真身宝塔、正殿等主要建筑,两侧有鼓楼、钟楼、睡佛殿和禅佛殿。后来华北慈善会会长朱子桥先生集资对宝塔进行了加固,并请大乘和尚住寺。新中国成立后,法门寺先后由良卿、常惠、惠民、澄观等法师主持寺务。

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地官之门被打开,里边金碧辉煌,千年古物熠熠放光。是国内迄今发现的佛塔地官中最大的一个。地宫基石皆雕成仰莲瓣形,取塔建於莲座之上意。地宫共有四道门,门上雕有天王护法像、莲花等,色彩鲜艳。门楣上绘有姿态各异的瑞鸟朱雀。前室发现了《大唐咸通启送歧阳真身志文碑》和《监送真身使随负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衣物帐碑》,这两通碑不仅是研究法门寺历史,而且是研究唐朝佛教的重要资料。

从地宫发掘了四攻佛指骨舍利,一枚置於嘉陵频伽纹壶门座银棺中,一枚置於双凤宝盖纹银棺中,还有一枚置於唐懿宗供奉的八重宝函中。这是套装的八重宝函,从里向外第一重是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塔庭银柱上套置佛骨舍利。发掘的真身舍利“秘藏”於一普通的铁函里。打开铁函,里边是盈顶银函,上有45尊造像和“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的錾刻,再里层是银包角檀香木函,木函内放置着一具嵌宝水晶椁,真身佛指就安放在椁内的壶门座玉棺中。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经过考古科学发掘,有文献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是当今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14 “景山坐像”之谜

景山在元代时本是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叫青山。传说明代皇宫曾在这里堆存煤炭,又俗称煤山。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拂晓,李白成率起义军攻进北京,崇祯帝朱由检逃出宫城,在煤山东麓的一棵槐树上自缢。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景山。

1987年3月在北京地区航空遥感成果展览会上,曝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遥感拍摄的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被称为“景山坐像”。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园林北部的寿皇殿建筑群是“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眼睛眯着,面带笑容;胡须是松柏;肩、胸、手、腿是南部那座山。“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和考古界的广泛兴趣,几年来,专业人员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考证,但收获甚微,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关于“景山坐像”另外一个说法是,北京“景山坐像”与武当山“紫霄坐像”均为道家养生图示。“景山坐像”系道教之神,“坐像”头上戴冠,面有胡须,双手合并放在腹前,特别符合道教之神的貌态,与真武大帝像相似。

明代是真武大帝声势显赫、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时期。传说在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的整个行动中,真武大帝都曾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使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宫廷内和民间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

研究中发现,武当山紫霄宫建筑群与其周围山势地形是根据人体形象巧妙安排的,酷似一尊人像,所以称为“紫霄坐像”,与“景山坐像”有异曲同工之趣,所以说两者都是道家练功养生的示意图。这个推断很让人迷惑,道家为什么要将建筑设计为养生图示而却又让人不易发觉呢?谭大江认为,道教的经典《道藏》虽包含十分庞杂,但始终贯穿着一个愿望——“长生不老”。

道家按照“天人合一”的道义修性炼真,并力图把这种奥秘告知世人。但是,道家最讲究的是“冲虚”、“恬淡”,在清高脱尘的心理和观念的支配下,他们又不愿将“天机”廉价地送给“俗人”,所以他们便煞费苦心地在建筑布局上“暗示”众人,通过这种玄妙的方式来启示他们。说“景山坐像”是道家练功图示,还在于北京景山公园的建筑布局、方位以及建筑景点的名称都符合于道家内功修炼的术语要求,而道家修炼功的术语从来均是以隐语出现的。但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见,并不能完全地解释清楚。那么这座建筑到底要告诉人们什么呢?在500年后的今天,“景山坐像”所引起的争论仍然是个谜。

如此说来,“景山坐像”纯系人为设计与建造,并非巧合。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处处蕴涵玄机啊,教人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15皇家山庄为何青砖灰瓦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的皇家宫邸。位于河北北部的承德市。承德地处古北口外,其地理位置在清代很受统治者重视,顺治帝曾来围场北部察看过地形。自康熙四十一年(1702)开始,从北京到承德及至围场沿途中修建了8处行宫,到乾隆中期,口外已有14处行宫。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俗称清朝的夏都。避暑山庄是按照康熙皇帝的意思建造的,但并不像故宫那样金碧辉煌,而却全部罩以灰瓦,这是为什么呢?

康熙是一位远见卓识、文武兼备的明君,他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反对外来殖民势力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南征北战,学贯中西、知识渊博,在数学、天文、地理、医学、书法、诗画等方面都有研究。他更提倡节俭,常以“勤俭可以兴邦,奢侈可以亡国”的道理来勉励自己。正因为如此,公元1703年,康熙在修建承德离宫时,提倡以朴素淡雅为主要建筑格调,下令这里的所有建筑全部以灰瓦罩顶。

其中最能体现他这一思想的,便是避暑山庄的正殿“澹泊敬诚”殿。此殿全部为楠木结构,俗称“楠木殿”。殿顶为灰瓦,天花板及门窗全部为楠木雕刻。

殿内“宝座”上方高悬“澹泊敬诚”匾额,这四字的意思,就是康熙严于律己的节俭思想。他从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得到启发。诸葛亮在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信中曾有这样两句话,即“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在告诫其子应该如何修身、立志、治学的道理。康熙于是按此意把避暑山庄的正殿取名为“澹泊敬诚”殿。这样,“澹泊”二字可解释为恬淡寡欲,没有奢望,而“敬诚”二字便可引申为只有在宁静之中才能修身、养德,达到远大的目标。

既然避暑山庄外罩灰瓦,但是建在离宫旁边的外八庙为何却又金碧辉煌呢?原来康熙和乾隆经常在承德接待漠北、漠南、青海、新疆的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西藏、四川等地的藏族、苗族,以及台湾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上层人物;邻国的使节也来避暑山庄觐见皇帝。

为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避暑山庄周围建起了汉、蒙、藏等不同风格的寺庙,俗称“外八庙”。清政府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活动,以缓和民族矛盾,协调外交关系。这些寺庙是按照清朝统治者的意图,实行“佛法两施”的政策而建造的宗教建筑,不仅外形高大巍峨,而且内部装饰华贵,更以金碧辉煌取胜。屋顶除有金漆、彩画、琉璃瓦外,有的寺庙还用上了金瓦,大大超过了皇宫的建制。这与离宫的灰瓦相比,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原来,皇帝这么做是为了怀柔的需要,这一切都表现了清帝“尊崇黄教、绥服远藩”的政治需要。

因此,承德可以说不仅是清帝与后妃们避暑的胜地,也是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对于巩固国内民族统一和防御外来侵略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