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几个月单枪匹马的经营,路透和妻子已不胜疲惫,加之,二月革命后拿破仑三世登上帝位,言论自由很快成了过眼烟云。在巴黎继续从业,前景堪忧。于是,路透决意转回德国。但是,到了柏林,却见沃尔夫已捷足先登,建立了办事处。他们夫妇只好另作图谋。他们得知普鲁士政府已开通了柏林至德国与比利时交界处的亚琛之间的电报线,便萌生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从事新闻消息提供的设想。坐落在通向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途中的亚琛正好可以充当集中信息并向亚琛地区和比国提供信息的基地。那时,布鲁塞布和安特卫普尚未架设电报线路。于是,路透就把从德国各地收到的汇兑和证券交易的行情(当时新闻通讯的主要内容)通过火车送到那里。据说,当时途经亚琛的列车不装上路透的快讯稿件就不开车,出现了人们争相订购路透的快讯稿件的情景。后来,因亚琛地区的订户居住远近不同,收到稿件有快有慢,某些银行家发出了抱怨,促使路透对送稿办法进行了改革,索性不用邮递,改为召开“新闻发布会”,把订户召集到一间大房子里,使他们在同一时间里收到应得到的消息。可是,从亚琛到布鲁塞尔有170公里,按当时最新式的火车平均每小时13公里计算,也得9个小时方可抵达,这很难说是“快讯”了。路透苦苦地思索着解决问题的办法。骑马信使,专职邮差,种种方案都在他的脑海中盘旋过,没有一个使他满意,忽然,能捎信的鸽子使他开了窍。他乐得手舞足蹈起来,兴奋不已地大声说道:“办法找到了,用信鸽!两个小时足够。”
于是,路透从一个饲养信鸽的旅店老师盖勒那里租用了40只信鸽,让它们充当亚琛——布鲁塞尔邮路的“信使”。此招果然奏效。在当时两地之间没有电讯相通的情况下,起到了提供最快的新闻稿件的作用。
1851年夏天,路透移居英国,开始了他人生之旅最辉。煌的时期。
第三站伦敦:实力与魅力的较量
靠着在法、德两国的经营中打下的基础,路透开始在这里营造他的庞大的“通讯帝国”。首先,他还是运用他的提供“快讯”和“快讯中的快讯”的策略。
1853年,路透得知“磁力电报公司”和另一家电报公司在联接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海底铺设了一条电缆。两公司用快艇在爱尔兰南部的昆士兰海迎候从北美开来的载有新闻稿件的船舶。这比南安普顿至美国的距离缩短了400余公里。他们没想到,一个工于心计的竞争对手已悄然出现在他们的身旁。路透秘密地在对手已占据的昆士兰西90公里处的克鲁克黑文修建了一个电报基地。在这里,路透社在海上值班的小舢板用信号示意基地的联络艇从北美来的船上取下稿件。其他报社要在拿到稿件后再航行100多公里返回科克市方能发报,而路透社的联络艇则只要开至不远处的克鲁黑文即可。这样,到别人开始发报的时候,路透社编成的通讯稿件早已到订户手中了。
人们惊讶地发现,就是这位起初住在伦敦金融街一家股票交易所的两间出租房屋里的犹太人,不久便以他一手经营起来的路透通讯社,掌握了“欧洲大陆有关金融方面的情报”的主要输入和输出渠道。在交易所、银行、股票商、投资公司和贸易公司的广泛领域,伸展自己的巨大翅膀。紧接着,他又把目光瞄准《泰晤士报》,一心要把通讯运营的疆域扩展到报业的市场。
《泰晤士报》是英国一家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它在新闻界的权威地位,使得向它兜售新闻稿件的路透社起初曾吃了闭门羹——“《泰晤士报》无意采用贵报提供的消息。”但挫折没有使路透认输,打消在这个有利可图的领域一试身手的念头。他转念一想,何不采用迂回战术,在眼下欧洲各地政局处于混乱的状态下,利用路透社在欧洲各地建立了电报网的有利条件,先迅速提供各种政治方面的新闻。这样,《泰晤士报》的铁门便被撬开了一条缝。随后,路透社又扩大战果,先征服伦敦的其他报社,再迫使《泰晤士报》就范。
一天早晨,路透走进《广告晨报》总编辑詹姆斯·格兰特的办公室内。
“我有一件重要事和您商量一下,您有空吗?几分钟就行。”路透说得既谦恭又自然。
路透接下来介绍了他的通讯网,他同欧洲各个政府的关系,他能够通过这些关系迅速弄到欧洲的政治经济消息,并说:“现在伦敦的各家报纸,都要为发回外电支付一笔高昂的电报费,我打算用低于电报费的价格提供消息,您看怎么样?”格兰特点了点头。路透接着为他算了一笔细账,指出少花的金额数目,并且可以由《广告晨报》免费试用两周。格兰特听后,马上接受了这个建议。
临走前,路透回头对格兰特说:“如果您们也和《泰晤士报》一样拒绝我的建议;那么我真要打算放弃这个通讯社了。您们接受之后,其它报纸也会仿效的。这样看来,两个星期的免费服务还是划算的。”
路透毫不做作的爽朗和异乎寻常的坦率,大概是促使格兰特接受他建议的极重要的心理因素。
接下来的局势发展真如路透估计的,除了《泰晤士报》之外,伦敦所有的报纸都开始采用路透社的电讯稿。路透社的工作效率把各家报社派出的记者远远抛在后面。最后《泰晤士报》也不得不与路透社签订合同。攻下这个最顽固的堡垒之后,路透社已经在英国新闻界完全站稳了脚跟。
刚开始报导美国南北内战消息时,英国的报社与通讯社都是采取下述方法取稿的:当北美大陆的远洋船到达英国南安普敦港口时,各报的蒸气小艇就迎上去,大船上的人把装有新闻的木盒投到海里,由小船捞出来,再把木盒里的新闻通过电报发往伦敦。
为了抢在各报前头发出新闻,路透秘密地把接船点往英国北部移动了500公里,然后悄悄争得地方当局批准,修了一条专用电报线,因此等竞争对手的船只还没接到远洋船,路透的新闻已经发回了伦敦。等别人发电报时,路透的快讯稿已送到订户手中了。
路透在传递速度上和其他人拉开的距离,使路透社得到了一条爆炸性的独家新闻。
美国林肯总统遭到暗杀后的第二天上午一点半,路透社驻华盛顿记者麦克林弄到林肯私人秘书的采访记,但是,当天开往英国的轮船已经启航。麦克林不顾一切地赶到海港,雇了一条拖轮,好不容易才追上那条班轮,把那条独家新闻装在木盒子中扔到班轮的甲板上。11天后,轮船到达英国,路透的通讯网马上播发了这篇新闻。当时,这件新闻只有一家报纸发了一则短讯,而路透社却发了一篇详尽的暗杀现场的详尽报道。第二天,伦敦各报,包括《泰晤士报》都全文转载了路透社的报道。
这次成功,给予路透的并非只是经济上的利益,主要还是精神上的激励和鞭策。他明白了,要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勇于进取,而且要不断创新,永远保持竞争中的优势。他认为,不仅要先于别人得到和发出稿件,而且还要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高质量的稿件。他给自己的通讯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注意获得重大的独家新闻。
路透又下了一盘赢棋。
1855年,法奥之间战事在即,人们关注的是,拿破仑三世在2月7日的国会上将说些什么。路透社立即给驻巴黎的记者发去急电,要求他们极秘密地接近皇帝的亲信人员,想方设法从那里了解拿破仑三世的国会演讲稿的内容。
记者接电后立即行动,结果,事先得到了实际上是对奥直接宣战的布告的皇帝的讲演稿。此事简直使路透大喜过望。他马上不失时机地制定了秘密发布计划。为此,特地包租了“海底电报公司”的巴黎——伦敦间往返电报线作为传递专线。终于,抢在皇帝发表演讲的同时,播发了这个消息,开了国际通讯史上的一个先例。那一天,《泰晤士报》根据路透社提供的稿件,全文刊登了拿破仑三世的讲话。其他报刊则以“号外”的形式,使用“路透社电讯稿”报道了这个重大的消息。巴尔扎克,这个有名的讨厌新闻记者的大作家闻知此事,也掩饰不住对路透的惊讶和钦佩,意味深长地向巴黎报界披露了他们也许谁也不曾料知的一个秘密:“你们在不同报纸上看到的国外消息,其实来源同出一处”。
名声越来越大的路透通讯社和路透本人,越来越注重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的意义,注重自身形象的影响,认为这是通讯社赢得信誉,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利和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举一例为证:1859年4月16日,法奥两国爆发了战争,撒丁也派出了军队同奥地利作战。与别的通讯社不同,路透社同时向交战两方的三军都派去了记者进行“三重访问”。结果,唯有路透社记者受到了优惠的待遇,引起了其他记者特别是三军本国记者的嫉妒与气愤,甚至发生了与路透社记者争吵和动武的现象。但是,军方人士冷酷地告诉他们:“如果各位不愿意在这儿工作,就请你们离开。”见势不妙,那些有怨气的记者,便不得不接受“让路透社先采访”这一既定的事实。路透社良好的新闻作风推动了工作的高效率开展,同时使那些想中伤他们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尾声路适“通讯帝国”
路透通讯社就这样,一步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赢得信誉,扩大自己的影响。他们不仅已有十足的把握雄踞欧美,而且在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他们的电报线路又从欧洲经俄国,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再从土耳其经波斯延伸到东方的古国印度。到了1870年—1872年,电报线又从新加坡延伸到中国。后来,日本也正式纳人了路透社的“势力范围”。
它的开山祖师路透,因此而得到了一个“路透·汗”的谥号。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路透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业历史,就是一部跨越洲际的国际通讯社的历史。1899年2月25日,他走完了自己生命的最后旅程。人们在伦敦皇家股票交易所里为他竖立了一尊大理石雕像。路透的名字与他的“通讯帝国”一起,世世代代流传。
犹太人在欧洲
罗马人消灭了古犹太国后,犹太人逐渐移居到欧洲。当时地中海地区以外的欧洲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犹太人很快站住了脚,主要是经商。犹太人到处漂泊,四海为家,对买房子置地没什么兴趣,而且经商总比务农挣钱多。
犹太人还有一个欧洲人没法与之相比的优越条件,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横向联系通畅,社团组织严密,实际上就是一个超级的跨国贸易网络。犹太人在移居国处境艰难,他们总在寻找出路,哪里有更好的谋生机会,就往哪里迁移。以波兰为例,中世纪波兰的国王建教堂需要劳动力。就招募了大量的犹太人去当劳工,这就是波兰犹太人较多的原因之一。
因为犹太人移居欧洲的历史很长。许多家庭在几代甚至十几代之前就成为欧洲人了,所以统计起来较难。但史学家们还是估计了他们在欧洲各个国家的大致人数:目前,法国约有犹太人60万-70万,俄罗斯和乌克兰各为50万。
解体前的苏联是欧洲犹太人最多的国家,苏联解体后,法国便跃居首位了。此外,英国约有20万,德国10万,荷兰、比利时各3万。经过2000年的融合、通婚,犹太人在外貌特征上没有任何区别于欧洲人之处。他们已是地道的法国人、英国人……区别在于宗教信仰,大部分犹太人仍信仰犹太教。由于历史和种族原因,欧洲很多犹太人从事商业和借贷业,其中的成功者进而成为银行家。欧洲最古老、最显赫的银行世家罗思柴尔德家族就是犹太人。在文化科技领域卓有成就的犹太人也不少,如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沙帕克、法国大画家夏加尔等。
在欧洲各国,从中世纪到近代,犹太人多次受到驱逐、迫害,他们的财产也一再被没收。但只要局势一稳定,他们定居下来,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便又能集聚起大量的财富,成为所在国家不可或缺的财政来源。近代欧洲的不少大银行、大企业、大公司都是犹太人创办的,有名的犹太大亨也比比皆是。因而有着世界商人之称的犹太人也在欧洲的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18世纪,波兰工业的起源主要归功于犹太人的工作,他们租赁着贵族最大的庄园,开采矿藏,修建道路,创办面粉厂、酒厂和食品加工厂。
说起欧洲的工业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和古根海姆家族相比。1848年,刚满20岁的梅厄·古根海姆从瑞士来到了美国。在成功地建起了一个经营擦炉粉和刺绣品的企业以后,他转而投入了矿藏开采,在科罗拉多获得了莱德维尔矿区。这个矿区因溢水而几被废弃,但是他排干了水。使之成为他的财源。他有7个儿子,大多从事矿业生产或经营。他还在美国的西南部、墨西哥和南美拥有一些矿区和冶炼厂。1901年,他将他的资产和“美国冶炼公司”的资产合并。是时已成为公司总裁的他的次子丹尼尔在玻利维亚、智利和西非开发了一些新的矿区,并建起了一些新的冶炼厂,而他的长子伊沙克则担任了在世界各地开发新矿区的“古根海姆勘探公司”的头领。古根海姆家族从事于黑色及有色金属、化学品甚至钻石生产的每个阶段的工作。他们的公司在仍然主要是一个家族财产的时候,其资产也已超过5亿美元。
1839年出生于卡塞尔的路德维希·蒙德在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之一的布隆内尔蒙德公司。他常常督促自己和其他人更加奋力拼搏。正如他的一个同事以后回忆的:他天生就具有坚定不移的决心,从不冥想自己会失败,并且对那些承认自己会失败的人几乎毫不同情。一个朋友曾要求他不必过于苛求一个未能成功地完成他所分配的工作的人,认为那个人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蒙德则说:“上帝会帮助尽了最大努力而未获得成功的人;没有别的指望,我不需要他。”
德国最大的犹太工业家,当然是拥有通用电力公司的埃米尔·拉特瑞了。这家公司为德国人提供了第一个电话传输系统,并在1915年拉特璃去世时已经拥有了7万名员工。拉特瑞的儿子瓦尔瑟在接替他父亲担任公司总裁后,曾试图增加生产经营品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邀担任了政府官员并成了德国经济的实际控制者。战后,他继续担任了魏玛政府的经济顾问,并先后担任了重建部部长和外交部部长。
敢想就敢做
犹太人的比喻是非常幽默的,他们说,有三种东西不能使用过多。那就是:作面包的酵母、盐,犹豫。
道理谁都懂,却让犹太人形象地总结出来了。
酵母放多了面包是酸的,盐放多了是苦的,犹豫多了则会丧失稍纵即逝的机会。
犹豫是因为恐惧失败。失败让人变得谨小慎微。犹豫的表现是以各式各样的借口延缓行动。结果当然是坐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