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10717100000037

第37章 细节中的细节(8)

一边是需要他说服并且灌输百事可乐思想的大学生们,他们是他企业发展的目标甚至是动力,而另一边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向他请教的商人。卡尔没有犹豫,他对大学生们说:“谢谢大家来听我的讲演,本来我还想和大家继续探讨一些问题的,但我有一个约会,而且现在已经迟到了。迟到已经是对别人的不礼貌,我不能失约,所以请大家原谅,并祝大家好运。”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卡尔快步走出礼堂,他在外面找到了正在等他的杰夫,向他致了歉意后,便又滔滔不绝地告诉了杰夫他所想要知道的一切。

结果,原来定好的15分钟时间他们一直交谈了39分钟。后来,杰夫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把这个小小的细节告诉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们都对百事可乐产生了信任并决定经销和宣传百事可乐。

不论我们的目标多么伟大,或者有多少伟大的事业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一定要遵守自己的承诺并且去做好它——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约会也不应忽略。因为经商和做人的成功秘诀中最不能缺少的两个字就是——诚信。

30切莫自作聪明

如果你是聪明人,你会了解自己的无知;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是愚昧。

有个自负聪明的学生参加考试。试卷一发下来,他大致浏览了一下,除了试卷上头一行“请先看完所有题目之后,再开始作答。”之外,有100道是非题。以他的实力,大约30分钟可以考完,他满怀自信地提笔开始作答,完全忽略了那句短小的提示。

过了两分钟,有人满面笑容地交卷,这个聪明的学生心中暗笑:“又是交白卷的家伙。”

再过5分钟,又有七八个人交卷,同样是笑容满面,看来不像是交自卷的模样。这个聪明学生看看自己只答到二十几题,连忙加快速度,埋头作答。

待他答到第76题时,赫然发现题目上面写着:“本次考卷不需作答,只要签上姓名交卷便得满分,多答一题多扣一分。”

他满脸狐疑地举手欲向监考老师发问,只见同时也有数名考生迷惑地四处张望。

聪明的学生看着试卷第一行的说明:“请先看完所有题目之后,再开始作答。”他不禁痛恨自己答题的快速。这就是自认为聪明的结果。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是否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形,自视过高,不听信好的意见,是一般人常犯的错误。可是,却没有几人注意到这个细节,并认真地加以反省。在面对难题时,如果能单纯地依照有经验者的指示,按部就班地去处理,难题可能将奇迹似地变得极易解决。真正难的部分,在于我们时常高估自己的聪明,而忽略了旁人的智慧。

尤其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归零的心态是我们必须首先拥有的。只有将自己心中那杯已长满青苔的死水倒掉,才能承接在学习过程中新注入的清洌甘泉。而且要不止一次地将杯子倒空,因为你每次学习所吸收的新东西,很快地又会将你心中的杯子装满。所以你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智慧贮水库,时时不忘将杯内的水倒入水库中,使杯子永保中空,随时可承接新的事物。

建议你在面对任何人生际遇时,回想一下第76题的是非题,遵行人生答题的指示,归零地去对整个状况做通盘了解。不要忽视每一件小事,要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切勿自作聪明。在事业的开展上保持这个态度,在人际的沟通、夫妻的相处、子女的教育等方面,皆是如此。

31勿把过错推给别人

一位电脑工程师欣喜若狂地告诉他的同事,说他已经成功地发明了像人脑一样的超级电脑。

他的同事狐疑地望着他,问:“你是说,你发明的电脑能够像人类一样独立思考,有神经中枢,可以谈恋爱,甚至于会开车到超级市场购物?”

电脑工程师腼腆地笑了笑:“也没有你所说的那么神奇——”

他的同事追问:“那么,你的电脑能做些什么?”

工程师兴奋地说:“它能够像人类一样,每次当它自己出错时,保证能在短时间内,将过错归给另一部电脑。”

看上去这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而事实上,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人性中的确存在这个常被人认为不是毛病的毛病——诿过于人。有了过错,立即推给别人,是我们最常犯的要命毛病。但它又常被人认为是小毛病而已。要知道生活中有多少小毛病带来大危害的例子啊!所以,即便是这个小小的细节。我们也不要不加以重视。

改掉这个所谓的小毛病,做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人。戴尔·卡耐基也同意,敢于认错的人,是世上最勇敢的人。你愿意成为世上最勇敢的人吗?

真正伟大的人格。并不在于我们从来不犯错。而在于犯错之后,能够快速而清楚地立即承认。

承认错误绝非是可耻或软弱的行为。犯错之后逃避责任,甚至嫁祸他人,才是卑劣的表现。更多的人喜欢这样的借口:“我之所以未能成功,是因为上司如何如何,部属如何如何……”这样的人的确难以成功,除非他先能弄懂自己又是女口何女口何。

认错并不能保证我们一定成功,但检讨却可以。只是要记住,检讨自己所犯的过错,而不是检讨别人的。经过检讨的错误,将获得修正的方法与实际的经验,而这些方法及经验正是通往成功终点沿路的护栏,凭着这些护栏,你就可以安全且不偏倚地达到目的地。

由此刻起,让我们来学习勇敢认错,并且不去挑剔任何人。

32骄傲与气节

中国的文人墨士都讲求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士的傲骨,为世人所景仰。但是,气节若是讲求不当,就会流于傲慢而自己觉察不出来。作风和气节都是自身持守的品质,而傲慢则是施加于人的东西。以傲慢施加于人,有表现为神情气色上的傲,有表现在仪表礼节方面的傲。傲慢者内心依仗他的才能,骄气溢于言表,他的心绪就不能稳定如常了,于是往往招致祸害。

西晋的嵇康,字叔夜,性好恬静,襟怀宽广;学识渊博,精通老庄哲学;平素喜欢弹琴咏诗,从不追求名利,曾著《养生论》,表达他对名利的厌恶感。

嵇康不但学问好,而且心灵手巧,又擅长打铁。他家境贫苦,经常和向秀在大柳树下打铁,以挣钱养家。

这一天,嵇康正与好友向秀在自家院里的大柳树下打铁,一队车骑远道而来。来者是魏太傅钟繇之子钟会,当时他已是朝廷重臣,颇得司马昭的倚重。钟会听说嵇康大名,此次特来拜访他。

嵇康心中十分鄙视钟会这样的权贵势利之徒,因而自顾打铁,并没有答理他。钟会在那里停留了好长时间,弄得十分尴尬,怀着一肚子的没趣和怒火,愤愤而去。临走时,嵇康曾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自此与嵇康结下了深仇大恨。

钟会回去后,向司马昭大进谗言,极尽诬蔑陷害之能事,最终使司马昭枉杀了嵇康。

傲慢自负的集大成者,似乎当推东汉的祢衡。

祢衡很有才华,但性情高傲,总是看不起别人。当时,许都新建的京城,贤人学士从四面八方向许都汇集。有人对祢衡说:“你何不去许都,同名人陈长文、司马伯达结交呀?”祢衡说:“我怎么能去同卖肉打酒的小伙计们混在一起呢?”又有人间他:“荀文若、越稚长将军又怎么样呢?”祢衡说:“荀文若外貌长得还可以,让他替人吊丧还行;越稚长嘛,肚子大,很能吃,可以让他去监厨请客。”

祢衡和鲁国公孔融及杨修比较友好,常常称赞他们,但那称赞却也傲得可以:“大儿孔文举,小儿杨祖德,其余的都是庸碌之辈,不值一提。”祢衡称孔融为大儿,其实他比孔融小了将近一半的年龄。

孔融很器重祢衡之才,除了上表向朝廷推荐之外,还多次在曹操面前夸奖他。于是曹操便很想见见祢衡,但祢衡自称有狂疾,不但不肯去见曹操,反而说了许多难听话。曹操十分恼怒,但念他颇有才气之分,又不愿冒然杀他。但后来,祢衡屡次侮辱曹操以及他手下官员,最终被杀。

嵇康和祢衡均是才华横溢的人,但他们恃才傲物,自视清高,不注重为人处世的细节,终因为“傲”而丧了命。所以,在与人相处时,我们要顾虑到方方面面,不可意气用事,不可对人抱有成见,要低调做事,谦虚为人。

33刚愎自用失天下

刚愎自用的人其表现就是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项羽英勇善战,堪称英雄,但他为人剐愎自用,一意孤行,以致于鸿门宴上失掉机会,关键时刻失掉谋臣,最终一败涂地。

汉三年(前204年)初,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项羽兵围荥阳,截断汉军粮道,刘邦的形势非常危急。

汉军缺粮,时间一久,就难以固守,于是派出使臣向项羽议和,提出荥阳、成皋一线以东归楚,以西归汉,以鸿沟为界,两国就此罢兵,分而治之。项羽听了使者的话,就想议和。范增进言道:“刘邦即将兵败,今日不杀,日后必悔。当初在鸿门宴上,你已经失了一次机会,此时再不灭掉刘邦,将来就必定要被刘邦所灭。”项羽听了他这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拒和,发兵猛攻荥阳。

刘邦见议和不成,在荥阳城内整日忧心忡忡。一次他对陈平说:“天下纷纷,究竟何时得了?”陈平说道:“大王所虑无非是那项王,我料项王良将并不多。项羽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不能明察人事,大王若肯捐弃巨金,贿通楚人,流言反间,使项羽君臣相疑,然后乘机进人,破楚就容易了。”

刘邦听后,连说:“金银何足惜,只要能破楚兴汉,财物尽管用。”便命左右取出黄金4万两,交与陈平,叫他按计行事。陈平受金退出,回到住所,立即唤来几名心腹小校,叫他们扮成楚军模样,怀金出城,混入楚营,贿赂楚王左右,散布谣言。数日后,楚营中流言四起,说范增自恃功多,得不到分封,将要联汉攻楚。这事正是项羽所担心的,如今出了这样的传言,项羽不得不相信,所以处处提防范增。

为了弄清真相,项羽决定以议和为名,遣使人汉,顺便探察城内虚实。陈平听说楚使要来,正中下怀,便和刘邦布好圈套,专等楚使上钩。

楚使进入荥阳城,便往汉王府拜见刘邦。刘邦假装酒醉,敷衍数语后,便命陈平将楚使带出。

陈平将楚使带人宾馆,留他午宴。两人静坐片刻,一班仆役已将美酒佳肴摆好。陈平装作自己只是替刘邦招待客人,并不认识来使,于是问道:“范亚父可好!是否带有亚父手书?”楚使一愣,突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正色道:“我是受楚王之命,前来议和的,并非由亚父所派遣。”

陈平听了,故作惊慌的样子,立即掩饰说:“刚才说的是戏言,原来是项王使臣!”说完,起身走出。楚使正想用餐,不料一班仆役进来,将满桌的美食全部抬出,换上了一桌粗食淡饭。楚使见了,不由得怒气上冲,当即拍案而起,不辞而别,饿着肚皮返回了楚营。

一到楚营,楚使立即去见楚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告诉了项羽,并特别提醒项羽,范增私通刘邦,要时刻注意提防。项羽听后,勃然大怒道:“前日我已听到传闻,今日看来,这老匹夫果然私通刘邦。”当即就派人将范增拿来问罪,还是左右替范增排解,项羽这才暂时忍住,但对范增已不再信任。

范增对项羽一直忠心耿耿,他见项羽为议和又放松攻城,便找到项羽,劝他加紧攻城。项羽不禁怒道:“你叫我迅速攻破荥阳,恐怕荥阳未下,我的头颅就要掉了!”范增见项羽无端发怒,一时摸不着头脑,但他知道项羽性格多疑且刚愎自用,肯定是听到了什么流言,对自己也产生了戒心。想起近年自己对项羽忠心不二,一心助楚灭汉,但项羽不听忠言,反而怀疑自己,范增十分伤心。他再也耐不住了,便向项羽辞别,项羽也未挽留,任他自去。自此项羽失掉了最重要的谋臣,也因而种下了兵败自杀的恶果。

公元前645年,秦晋大战于龙门山,结果秦胜晋败,晋惠公也作了秦军的俘虏。晋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晋惠公的刚愎自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晋惠公是在秦穆公、齐桓公的支持下登上国君之位的,事先曾答应割五城给秦国以求得秦穆公的支持。但他即位之后,却赖了账。即便如此,当晋国天灾流行、民间绝食的危急时刻,秦国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粮食。可是,当秦国也遇灾荒,向晋国买粮时,晋惠公竟一粒粮食也不愿卖,这便激怒了秦国。秦穆公以晋国忘恩负义为名。出师讨伐晋国。

而对这一紧急事态,晋惠公是怎样对待的呢?

第一,他根本不承认理在秦国一边,拒绝和谈。大臣庆郑建议“割五城以全信,免动干戈”。他怒不可遏地说,晋国作为堂堂千乘之国,根本谈不上什么割地求和,下令要先斩庆郑,然后发兵迎击秦军。众大臣建议让庆郑将功折罪,庆郑才免于一死。

第二,他视不同意见如洪水猛兽,多方压制。秦军已渡河向东,三战全胜,长驱而进,直至大将韩简案下。韩简向他报告,秦国军队虽少,但状态却是十倍于晋军。晋惠公询问其中原因,韩简分析说:“大王当初以秦近而奔梁,继以秦授而得固,又以秦赈而免饥,三受秦施而无一报,秦国君臣积愤已深,所以才来伐晋。秦军都怀有讨伐大王之心,所以斗志特别高。”晋惠公一听,大为恼火;并对他加以斥责。

第三,他根本不考虑实际战斗的危险程度。他原本坐的一匹小驷根本不适用于战斗,臣下建议他换一匹国产的战车,但他偏爱小驷,非它不用。

战争开始了,混战之中,晋惠公虽然不乏勇敢,无奈那小驷未经战阵,惊吓乱窜,陷入泥泞之中,他终于被秦军俘获。晋军失了主帅,也投降了秦军。

从以上两个历史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陈平利用项羽性格中细微的弱点——刚愎自用,致使其君臣不睦,最终丢了天下。而晋惠公也因其刚愎自用被秦军俘获。可见,刚愎自用实乃大祸害呀!

34有自制力才能把握机会

生活是繁琐的,但同时也蕴藏着机会。缺乏自制者常常因为生活放荡而无法捕捉这些机会。你可以去询问你所遇见的任何十个人,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十个人之中,至少会有七个人告诉你,他们并未获得机会。你可以对他们的行为作一整天的观察,你会发现,他们在一天的每个小时之中,都十分随意放任,少有约束,以致不知不觉中把自动来到面前的机会浪费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艘船被炮弹击中沉没,全船只有一个人活着漂到孤岛,在那里艰苦地生活。他克制住了原先生活中的种种欲望与冲动,终于在荒凉的孤岛上生存了下来。他天天站在岸边大摇白旗,希望有人来救他,可是一直都没有结果。

有一天,他千辛万苦所搭盖的茅屋,突然起火燃烧,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把他所有的家当都烧光了。

他伤心之余,埋怨上帝:“我惟一的栖身之处,我仅有的一点儿生活用品,都化为灰烬。上帝啊,你为何使我走上绝路?”他万分绝望,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于是从孤岛的小山崖上跳落跌死。

他死后不久,有人驾着船来到孤岛上。原来,他们看见岛上有火光,所以赶过来看看是否有人落难了。船上的人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人的尸体。当他们猜到了那人是因为没有坚持下来而自杀身亡时,无不扼腕叹息。

有时候,人们所缺乏的不是勇气和智慧,而是等待。因为你已经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只不过时机尚未成熟。这时,你要克制自己,耐心地守候下去。

35谨慎,但别拇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