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10717100000045

第45章 细节中的细节(16)

71不要当众指责别人的过错

如果你率直地指出某一个人不对,不论你是有意亦或是无意的。这一细节将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损害。你指责别人剥夺了他人的自尊,致使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啪!”一只漂亮的小玻璃杯掉在地上,碎了。正在一起玩耍的幼儿园小朋友们都停止了游戏,看看王阿姨,又看看“肇事者”兰兰,谁都不敢吭声。

王阿姨见此,沉吟了片刻,微笑着说:“小朋友,我们做游戏时要小心,以后不要弄坏了玩具,好不好?”

“好——”小朋友们齐声说着,又蹦蹦跳跳地开始游戏了。

放学后,兰兰主动找到王阿姨,哭着鼻子说:“王阿姨,您真好,不像我妈总是骂我。我再也不会打坏东西了。”

王阿姨见状,忙替她擦干眼泪,抚摸着她的小脸蛋,亲切地说:“我们兰兰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王阿姨怎么舍得骂你呢?再说你今天是不小心呀,以后注意一点儿,就不会了。”

从此以后,兰兰果然没有弄坏过东西,别的小朋友也没有。

当我们犯错误时,我们会对自己承认,如果别人以温和的方法来处理,我们亦会对他们认错,甚至觉得爽直坦白是很光荣的;但如果别人当众指责我们的过错,就会把事情扩大,而且会伤及彼此的感情。还不如像王阿姨这样处理事情呢!这样对方会因为你维护了他的自尊而对你心存感激,同时你也是在鼓励他改正错误。这也是一种间接处理问题的方式,给对方一个缓冲余地。

波士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协调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在工地工作的员工戴上安全帽。他一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就官腔官调地批评他们没有遵守公司的规定。员工虽然接受了他的训导,却满肚子的不高兴,常常在他离开以后,又把安全帽拿了下来。

于是,他决定停止批评,开始从细节上考虑如何说服员工。当他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就问他们是不是戴起来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然后他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建议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结果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愈来愈多,而且没有造成怨恨或情绪上的不满。

被批评的人永远只会怪罪于他人,而绝不可能反躬自省、承认错误,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毛病。所以,当你想批评别人时,不妨想想这些活生生的案例,你将会发现一点:我们所要批评、责备的人,不论其是否有错,都将会执意强辩,为自己的行径寻找借口,甚至恶言反扑。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错误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和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要进行反击。

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看着吧!你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由于你的“不给面子”,他的反击也会毫不留情。

所以,我们要试着多去谅解别人,别再去批评他人,惟有如此,我们才能不受其弊,反受其利;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提高员工的士气,增进和家人、朋友的感情,使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状况得到改善。

72抓住对方细微的谬误,以谬还谬

否定别人、否定别人的言论和行为,本是一件容易伤害感情、导致尴尬局面的事情,但在生活中如果注意话语的含蓄及其细微之处出现的漏洞,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使生硬的否定也有一副可爱的面孔,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否定”的任务。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并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

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地问道:“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甘罗没有直接揭露秦王的荒诞,而是“顺杆儿上”,从细微处引出一个更为荒诞的结论,让秦王自己去攻破自己的观点,并在巧妙的回答中暗示其荒谬性。

通过上面的这些实例,我们可总结出运用“以谬还谬法”的两个基本诀窍:

一是以谬还谬,模拟必须相当,谬说必须等值。如甲说:“我家的狗会讲话。”乙便说:“我家的驴会唱歌。”甲反问乙:“驴怎么会唱歌呢?”乙反问甲:“狗怎么会讲话呢?”这一反驳,由于驴和狗相当,唱歌与讲话等值,因而使甲哑口无言。

二是无中生有的“无”,必须是绝对的“无”;反之,就会给对方留下反击的空子,使自己陷于被动。比如,有人说:“我家的公鸡下了蛋。”另一人说:“我家的母鸡叫了夜。”这就出了漏洞,有懈可击了。因为母鸡不是绝对不叫夜的,这样的反驳就无法起到以谬还谬的效果了。

73不要冲撞对方的忌讳

忌讳犹如永不结疤的伤痕,轻轻一碰,也会痛在深处。赞美人本应算好事,但若口无遮拦,犯了忌讳,好事也变成坏事,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人一句话把人说笑,有人一句话把人说跳”的原因。即使赞美者和受赞者关系很密切,也要注意,不能一时兴起就不问“三七二十一”了。

黄经理和沙经理很要好,志趣相投,嬉笑怒骂无所不说,甚至对方的忌讳也是酒后茶余的谈资。

在一次宴会上,黄经理有点儿喝多了,为了表达对沙经理的曲折经历和能力的敬佩,他举起酒杯说:“我提议大家共同为沙经理的成功干杯!总结沙经理的曲折历程,我得出一个结论:凡是成大事的人,必须具备三证!”

黄经理提了提嗓门答道:“第一是大学毕业证;第二是监狱释放证;第三是老婆离婚证!”

话音刚落,众人哗然,沙经理硬撑着喝下了那杯苦涩的酒。这“三证”中的两证无疑是沙经理的忌讳,他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也不想让人们议论,但黄经理与他太好太熟太没有界限了。

这就警示我们,在称赞与自己的关系很好的人时,如果是当着其他人的面,千万不要冒犯他的忌讳。毕竟每个人都有一点儿个人隐私。请尊重朋友的忌讳,不要开那些残酷的玩笑。

公式化的套语有时也会冲撞别人的忌讳。

一位小伙子到同学家去玩,见到同学的哥哥后就来了一套公式:“大哥你好,见到你真高兴!久闻你的大名,如雷贯耳,百闻不如一见!”

没想到对方的脸一下子变红了。原来,他同学的哥哥刚因打架斗殴蹲了15天的监狱出来,这个小伙子根本不明情况就“久闻大名”地恭维了一番,不料却揭了对方的伤疤。

74夫妻间说话也要注意方式

俗话说:“爱得越深,伤得越重。”的确,夫妻之间的感情越深,就越是看重对方,越在乎对方说的话。但夫妻二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绊绊。这时候,就需要你改变说话的方式,化解矛盾,增进夫妻间的感情。

变命令为协商

一般情况下,能让人欣然答应的事情,通常是通过柔和商讨的语气来达成的。当你需要爱人帮助时,切莫用生硬的命令口吻,应委婉柔和一些。

比如,妻子从单位回来,对正在看书的丈夫说:“今天我想加班做件衣服,你是不是去接孩子,再做做饭?”

这种尊重的商讨口吻,对方是很乐意接受的。

丈夫说:“行,我这就去。”

这样说,不但达到了目的,而且还可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若是使用命令强硬的口吻说话又会怎样呢?

我们还是用上面所举的例子。妻子说:“喂,我今天要做活儿,你去接孩子,回来做饭!”

丈夫一听也火了:“你没见我正忙着吗?”

妻子也不是等闲之辈:“忙,就你忙,难道这个家的事儿都我一个人包了?”

结果,一来二去两个人吵了起来,各自装了一肚子怒气。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从人们的接受心理看,盛气凌人、颐指气使,最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对平等商讨、诚恳请求却有一种天然的妥协性。

因此,协商口吻比命令口吻更容易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在夫妻之间,应尽量采取这种方式。

变绝对为相对

绝对式的话最伤人心了。一对小夫妻,常为一些小事拌嘴。一旦拌嘴,妻子就说:“结婚之后,你做过一件让我高兴的事吗?没有!”

难道丈夫真的就没有做过一件让她高兴的事吗?很显然,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丈夫听到这句不公平的话后,很是不服气,于是战事进一步升级,本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后可能搞得不可收拾。如果把这句话改为“结婚之后,你做了很多让我不满意的事,你是不是也该好好想想了?”也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

变反问为疑问

黄丰与萧玫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双方都对对方感到满意。

一天晚上,黄丰到萧玫的住处去找她,发现她不在,就给萧玫的几个朋友打电话,结果他们都不知萧玫在哪儿。黄丰索性站在那里等。直到十点半,萧玫才回来。

见到萧玫,黄丰劈头就问:“你到哪儿去了,这么晚才回来?玫,你知道我很爱你,你可不能对不起我呀!”

萧玫昕了这话很生气,说:“我怎么对不起你了?我去单位加班了,你如果不信任我,那咱就别谈了!”

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爱情是建立在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的。上例中,不能说黄丰不爱女友,但由于他表达不当,使自己的一番“关爱”被对方视为“疑心”。他倘能在萧玫回来后,说出一番“玫,你这么晚才回来真让我担心。现在社会治安不好,以后如果没要紧事,晚上尽量早点儿回来,好吗?”等关爱对方的话,对方听后感动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心生反感呢?

75找到你想找的人

我们往往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仅根据表面现象作出判断。然而,在推销过程中,有时具有决定权的细节却不易察觉。因此,看准最有决定权的因素,是在推销中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史蒂夫建立了一家管理咨询研究公司,主要是为医药卫生行业的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休斯顿有一家大公司拥有175家医院,史蒂夫看中了这个机会,认为应该争取这笔业务,于是他决定与该公司的管理人员联系。

史蒂夫拿起电话,他想先与该公司总裁直接通话,如果接不通,就找管理副总裁,再不行就找高层经理们,当然是按职位由上往下找。他说:

“对于大公司而言,我有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尽量避免与人事主管打交道。在大公司里,那些无实权的人事经理甚至可能会阻碍你与那些有实权的高层经理们谈话。因此我避开人事部,而且从上而下比从下而上要容易得多。”

史蒂夫给医院管理公司的高层领导们一一去了电话,却一个也没打通。不过史蒂夫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接着又打了一次电话,这次他打电话的对象降了一级——人事部。当然,这并非他的最佳选择,因为他知道:

“最好避开人事部门,因为人事经理可能对你说‘不’。推销员们常常向错误的对象推销产品,那些人除了打消你的推销积极性以外就不会有别的了。”

史蒂夫并没有寄希望于人事部。于是他将下步计划付诸实施,开始写信“轰炸”那些高层领导。他的每封信中都写上那些有关公司的一些情况,甚至包括有关的出版物。其中有些是史蒂夫写的,有些则是他人撰稿的,甚至有时还寄上一篇关于公司的介绍文章。每封信都加上简短的附言:“我想这大概能让您感兴趣。”

同时,史蒂夫开始与一些客户联系,因为他们可能与这家公司有过来往。毕竟,医药卫生行业是与人们联系紧密的行业。史蒂夫希望面对真正的客户,见到总裁或副总裁。但又一次,他失败了。但他并未就此罢休,他说: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我是非常顽强的。我遇到的人越难以沟通,我的决心便会越坚定。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记住一句话:他可以跑却无法躲藏。这也正是我与医院管理部门接触的写照。我知道自己迟早会涉足那个公司的。”

史蒂夫的下一步战略是与公司中的一些人来往,了解近期该公司的高层领导中有谁要离职。结果,他发现审计师打算辞职。审计师已经直接向总裁、财务副总裁和财务主管递交了辞呈。这实际上也就是向那些史蒂夫希望接触的人递交了辞呈。

于是史蒂夫给前任审计师打电话,他先自我介绍一番,然后说:“我从事医药卫生业的管理咨询研究业务。一般在我提出可靠的人选前,我都会与雇员以前工作过的公司联系。我想问您一下,在您原来的公司里,谁负责管理您的职务,我又该跟谁联系呢?”

那位审计师非常乐于合作,因为他明白,史蒂夫有可能为他找到一份好工作,另外他也知道史蒂夫常向客户提供参考人选。于是他很快就告诉了史蒂夫他原来所在公司的总裁和其他关键管理者的名字。

这次,史蒂夫立即如愿以偿地与那家大公司的总裁接通了电话。

简短的介绍过后,史蒂夫向他提出了有关医药卫生行业的不少问题,例如:“当每位病人所带来的净收入减少时,总裁对于节约费用能起多大作用,能有多大的积极性?”这个细节性的问题清楚地表明史蒂夫知道医院的一些经营情况,并且强调每位病人的净收入对于总裁或财务主管而言相当重要。史蒂夫又问:“在提供医药卫生保护手段的激烈竞争中,总裁在提高底线方面又能起多大作用?”这些专业术语,又一次显示出他的专业才能。最后史蒂夫将话题转人主旨:“总裁在公司的整个管理战略中的地位如何?”很显然,史蒂夫是以一个公司总裁的语气在说话,而且那些是对方在意的话题。对此,史蒂夫说道:

“说实在的,那些问题我都是事先写好了的。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源泉——这样可以多一份可靠感。”

史蒂夫与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建立关系之后,又抛出一条推销套话。

“我有些困惑,”他说,“我们是为医药卫生公司服务的,这也是你所明白的。听说您公司需要一些人才,但是我很忙,您也很忙,我不可能不停地给您打电话。请问您公司所空缺的职位有哪些?”

史蒂夫认为,采用这种方式去发现谁需要帮助和咨询是较容易的事。他先是轻轻地道了声抱歉,便得到了回应。第二步,史蒂夫强调:“正如你所知道的,我们公司是专门为医药卫生公司服务的。”史蒂史接着指出其公司是这一行里最大的人才服务机构之一。史蒂夫又说:“我们听说贵公司正需要一些人才,但是我却太忙了……”史蒂夫向那些潜在的客户表明一个信息,他是非常积极的,而且他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最后,当史蒂夫问“您公司需要哪些职位人选”时。他已在肯定自己在该公司有一定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