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世纪石嘴山
10727000000119

第119章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按照“富民工程”的整体安排,各乡镇紧扣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围绕抓园区建设带动项目入户、促结构调整的工作思路,落实资金扶持、科技服务、干部帮扶等措施,较好地实现了“稳一攻二”的战略目标。到2002年,全县共新建、改造节能日光温室2600多座,各类蔬菜及经果林面积发展到8.8万亩;新建养殖园区206个,以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带动了牛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牛饲养量达到9.4万头,增长6.8%;羊饲养量75.3万头,增长10.3%,畜牧业产值达到2.28亿元,增长19.4%,占农业产值的35.2%。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搞活流通就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观念,出台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决定》,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不断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仅2002年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使全县脱水蔬菜加工、生产能力达到6500吨。蔬菜、菜籽繁育、农民经纪人等5个县级协会和一些流通大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拓宽了销售渠道,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聘任了3名农业经济高级顾问,聘请科技人员,开通农业、畜牧“110”服务热线,不断完善农技人员工效挂钩和科技承包制度,启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通过科技承包、技术服务、技术入股、投资参股等形式推动科技项目的实施,节能日光温室种植和“三贮一化”饲草调制技术应用面不断扩大,美丽奴、夏洛莱、萨福克等外国种公羊在平罗县安家落户,优势产业项目、优良种养品种和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伴随着各类园区的建设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农村贷款环境得到改善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到2002年,全县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信用户1.37万户,命名信用村8个,评定信用户1万户,累计签发绿色信用贷款证3.55万本,授信金额1.48亿元。农村信用联社改革贷款发放办法,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全县农村经济建设,年内新投放农业贷款3.7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长66%;累计投放“富民工程”贷款2.5亿元,同比增加1.57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富民工程”的顺利实施。

深入开展部门包园区和干部联农帮扶促富活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帮扶工作,加大支农助农力度,深入开展部门包园区和干部联农帮扶促富活动,部门职能和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仅2002年,全县89个县直部门和区属驻平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160.2万元(含红砖、水泥折款),包扶新建种养园区91个;各级干部共帮扶农户4136户,帮扶资金(含物资)142.9万元,直接用于农民增收项目的落实。通过开展帮扶工作,密切了部门、干部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林业建设取得新成效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完成了镇朔湖导引工程和一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工程及第五排水沟、五一支沟等支沟的综合治理和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使全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实施了生态林业示范县项目、黄河护岸林、绿色通道等一批重点生态林业项目,基本完成了五排、三排宽幅林带建设和农田林网、村庄绿化任务,生态林业建设跨上了新台阶。

(二)围绕农民增收,进行了村队企业化试点

农村要现代化,必须企业化,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村党支部、村委会是党在农村最贴近农民的组织机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的组织者、实践者。如何使村“两委”班子在没有“人权”(人事权)、“法权”(执法权)的情况下,引领新农村建设。2006年,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的思想,从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入手,创新理念,大胆实践,在全县进行了村队企业化试点,其目的就是引导农村和企业,因企因村制宜,充分发挥村企双方的优势,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兴办经济实体,从而达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种村企合作兴办的经济实体,与20世纪80年代农办企业相比,具有不同的体制。农村只以入股的土地收取固定回报,不参与管理,企业则出资金,抓管理,保市场,既能保证新合作企业健康发展,又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减少企业办社会的负担,特别是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职工队伍,既避免了经营风险,又能壮大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就地转移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经过1年的实施,截至2006年年底,全县已有57家企业与47个村密切合作,投产及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2.8亿元。据测算,这些合作项目建成后,当年可增加地区生产总值2.8亿万元,企业可增加利润3135万元,村集体可增加收入178万元,并可带动农民增收872万元。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央及区、市党委、政府的肯定,并作为一项先进典型经验在全区推广。

(三)围绕农村增收,进行了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试点

为了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规范化进程,2006年,县委、县政府统筹谋划,大胆探索,在全县有条件的村进行土地信用合作社试点。合作社突出信用,微利服务,为农民或其他法人存贷和托管土地及其他资产,由县农牧局经管站统一管理,统一章程,统一存贷和财务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土地信用合作社15家,共存贷、经营土地1.56万亩,实现集体收入92.72万元。通过推行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试点,一是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增收问题。通过土地信用社,农民将土地交给集体集中搞开发从事第二及第三产业,农民既获得土地存入的收入,又可获得从事第二及第三产业的收入,既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束缚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劳动力,只种地增收慢,且劳动力剩余,出外打工地又没人种,边打工边种地无条件。成立土地信用社,可以把闲置地存起来,集中进行使用,无论是规模经营还是企业投资建厂,都需要部分劳动力,可以使这部分劳动力既能打工赚钱又能得到土地收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有效解决村级无钱办事的问题。土地信用社实行土地存贷业务,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机制,村上可以获取土地存贷利息及土地出租、转让等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势力,村上有资金用于修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能够夯实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四是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的作用,节约劳动成本。成立土地信用合作社,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可节约劳动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推动了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农业新技术推广进程。成立土地信用社有利于土地向专业经营大户集中,进而推动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经营,提高产业化的组织程度,可减少农技部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难度,有效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加快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步伐。

(四)创新思路抓关键

在3年“富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县乡两级组织及广大基层干部开拓创新,摸索出了许多好思路和好方法:一是抓园区建设,找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突破点。“富民工程”促进项目入户进园区,使一些农业适用技术、新品种通过园区建设渗透扩展到了有项目的农户。同时,各园区在搞好生产的基础上,组织农民成立各类协会和合作社。既扩大了基地建设,又积极开拓了市场,使农产品品质、总量都有了提高,也使产业化经营有了基地。二是抓项目入户,使农户家庭经营和实施结构调整找到了结合点。三是抓科技服务,使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找到了切入点。农产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的竞争。这几年,抓结构调整,尤其是重视了农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在种植、养殖业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更新、改良作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质肉用种羊,发展自己的当家品种;实施项目入户,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大幅提高;县乡农技人员工效挂钩,保障了结构调整健康进行;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和能人,充实了队伍,提高了技术服务水平。四是开展联农帮扶,是转变部门职能和改进干部作风的转折点。部门包园区、干部帮农户不仅是实施“富民工程”的重要措施,更是各级干部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开展帮扶,极大地促进了工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也促进了部门服务职能和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五是抓“信用工程”,为保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投入找到了增长点。“富民工程”调动了人力、物力的集中投入,技术、管理、信息的综合利用,并且有效激发了农业投资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五户联保”、“信用工程”的实施、农户小额信贷、发放绿色贷款证等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信贷环境,推动了农村投资渠道的畅通,促进了贷款投入量的逐年增加。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三大工程”实施期间,平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推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措施,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7.08元,比2001年增加1216.27元,增长44.38%,年均增加243.25元,年均增长7.6%。“三大工程”实施以来,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为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过上好日子,这一美好梦想正在农村逐渐显现。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平罗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307.68元,比2001年增加1271.72元,增长62.46%,年均增长10.2%。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为33.2%,5年间下降6.9个百分点,其中,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和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成为农民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部分。这表明农民整体的生活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构成生活消费支出的八大类消费全面增长。

食品消费质量不断提高,讲究营养搭配“三大工程”实施以来平罗县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有了较全面的改善,饮食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平罗县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人均1097.09元,比2001年增加281.74元,年均增长6.1%。在食品消费中,主食消费额的比重不断降低,而其他副食品消费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主食占食品消费的比重由2001的30.2%下降到2006年的26.6%,副食逐渐丰富了农民的餐桌。

衣着消费观念逐步更新,追求时尚高档“三大工程”实施以来,农民的穿着已不仅仅满足于保暖适用,也开始注重时尚、舒适。农民穿着在实现成衣化的同时,不断提高消费档次与质量。2006年,平罗县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36.36元,比2001年增长73.84%,年均增长11.69%。

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居住日趋舒适居住条件的好坏是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随着平罗县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在追求住得宽敞的同时,加大了对住房结构和环境的改造,住得舒适已经成为农民新的追求目标。

2006年,平罗县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721.22元,比2001年增加333.78元。人均住房面积为29平方米,增长17%。人均居住的砖瓦平房面积为25.9平方米,比2001年增加了11.3平方米,增长77.6%。同时农民居住环境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2006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中,有31户人家用暖气取暖,是2001年的近10倍;炊事使用主要能源由过去以煤炭为主向液化气、沼气等新型清洁能源发展;户外道路经过5年的规划改造逐步由过去的土路变为水泥路、柏油路和砂石路,方便了农民出行。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加,质量档次提高“三大工程”实施以来,由于农村电网条件改善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农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幅增长,生活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2006年,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影碟机分别为103台和40台,比2001年分别增长了16.6%和3.8倍;拥有电冰箱为16台,比2001年增长了1.4倍。拥有摩托车72辆,比2001年增长了2.1倍;拥有固定电话88部,增长了2.1倍;拥有移动电话56部,实现了从没有到普及的跨越。空调、电脑等高端电器也已开始走进农民家庭。

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和落实,农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平罗县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迅速上升,大大减轻了农民沉重的医疗负担,农民医疗卫生支出呈现先增后减的局面。

交通通讯支出快速增加,生活节奏加快近几年,在“三大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平罗县对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乡镇道路已经实现了全面硬化,通信设施一应俱全,使越来越多的农户享受到了现代交通、通信的方便与快捷,农民出行的范围越来越远,人与人联系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快捷方便的交通、通信消费成为5年来农村消费的热点。2006年,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人均达348.52元,比2001年增长了1.8倍,年平均递增23.3%,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0.554%,比2001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

文教娱乐消费趋热,教育投入增加农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求知欲望的提高,使广大农民增强了学文化、学技术及加快致富步伐的意识,注重文化生活,增加教育投资氛围已在广大农村日渐形成。2006年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达到234.71元,比2001年增长73%,年均递增11.6%,占生活消费支出的7.1%。其中,农民用于休闲娱乐、购买书报杂志、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均比2001年有所增加。

(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