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世纪石嘴山
10727000000045

第45章

大型电石炉烟尘治理及烟尘回收物综合利用研究项目被列入2004年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利用该项科研成果建成的大荣公司2万千伏安电石炉烟尘治理及余热利用装置于2005年1月31日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环保局、石嘴山市政府联合组织的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验收,并被授予“宁夏电石炉环保治理科技示范工程”在全区推广应用。

L-固化剂的研制项目列为2002年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冶金行业

石嘴山市现有钢铁及压延生产企业两家,分别是宁夏电投钢铁有限公司和恒力钢丝绳有限公司。宁夏电投钢铁有限公司钢铁生产能力为年产线材60万吨。

宁夏恒力钢丝绳有限公司

宁夏恒力钢丝绳有限公司是宁夏电投钢铁有限公司下属的龙头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钢丝绳生产企业。

——新技术研发情况

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研制新工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拥有密封钢丝绳、重要用途低碳钢丝、编织防扭钢丝绳、椭圆针布钢丝等国内独家产品而且索道专用钢丝绳、电铲专用钢丝绳、异型股钢丝绳、编织钢丝绳、油井抽油用钢丝绳、面接触钢丝绳、粗直径钢丝绳、锌铝镁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等的生产技术水平也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并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占总收入的29.63%,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占总收入的38.15%,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占总收入的44%。近几年金属制品行业快速发展,产品质量、装备水平、品种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从市场角度看,近两年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需求成较快增长趋势,大陆货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加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抢占国内市场是当务之急。

——新技术研发主要做法

持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保持技术装备领先水平近几年来,企业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能力,不断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在改进工艺,提高装备水平,形成拳头产品系列,提高产品实物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国际先进水平技术装备的引进、国内先进水平技术装备的选型和自行攻关研制等手段,先后引进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V型槽拉丝机、MKVS48/500成绳机、KTB36/630成绳机、MKVS12/630成绳机、9/1200拉丝机、预应力绞线机、3000KN整绳破断拉力试验机、钢丝绳预张拉生产线和国内最大的SK8/1650合绳机,占据了技术装备水平的领先地位,形成了高强度、超长度、超大直径和特殊结构钢丝绳生产的突出技术优势。几年来金属制品行业快速发展,产品质量、装备水平、品种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

积极运用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化。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企业凭借自身雄厚的实力和技术优势,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如钢丝绳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桥梁缆索用镀锌预应力钢丝的研发,集装箱起重机用钢丝绳的研发等等,不断创新,为客户生产出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产品。公司生产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为了促进公司科技创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了《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管理办法》,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在工作中所攻关的技术难题、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新工艺等,从申报立项到成果总结均由技术研发部统一管理。

公司成立了有专门的研发机构,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及技术改造等技术创新工作,并拥有了一批高学历的科技人员。公司为了推动科技创新,3年内评审、聘任了50多名科技专家和青年科技专家。通过人员培训、继续教育、企校联培等方式,培养了大批人才;通过岗位实行“薪点制”的分配制度改革,加之设立学历、学位津贴制度、评聘企业内部专家以及“创新奖”、“总经理奖励基金”等辅助激励机制,形成了完整的激励机制体系,调动了每一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机械制造行业

石嘴山市是全国最大的煤矿机械生产基地,其中天地奔牛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煤矿刮板运输机生产企业占有国内30%以上的市场份额;西北煤矿机械二厂是国内最大的皮带运输机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7%;西北骏马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煤矿防暴电机生产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综采装备的制造基地,井下采煤工作面装备中关键装备——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等成套设备的国内定点制造公司。公司工业生产区面积67万平方米,现有员工1952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2名。主导产品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等6类、32个系列、430余个品种规格,具备各类矿山设备机械产品产量5万吨,产值7亿元的生产能力。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66亿元,实现利润2861万元。主导产品占国内产销总量的29%,两种产品被评为国家银质奖、金质奖;7种产品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20余项技术获得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公司技术中心是自治区政府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九五以来,技术开发费年均占销售收入的2.5%,新产品占产值的50%左右。公司坚持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战略,保持了经济效益持续、稳定的增长。人均创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10年列国内煤机制造业第一位。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先进企业。

近几年来,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生产经营形势良好、经济效益全面增长的同时,继续坚持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完善技术开发中心体制建设,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技术研发步伐加快

重点是围绕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机构和管理体制建设。技术中心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公司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和具体情况,设置产品开发研究所、工艺部、技术中心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公司技术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计划,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根据公司经营情况编制“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目标实施计划”,将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及“产、学、研”合作项目均列入计划之中。按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考核。按照PDCA循环的原则和创新计划规定的目标,在计划执行的各阶段进行评测对比,不断改进工作,保证创新目标的实现。

加快企业技术力量培养,加强科技后备力量培养。公司注重技术人员的补充和培养工作。2004年,招聘新毕业大学生83人,充实到公司各部门;公司更新并扩大了技术中心的CAD/CAE/CAM使用范围,从手段上保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CAD/CAM应用培训,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了对外交流,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成功引进焊接、锻造、齿轮、减速器方面的国外专家7人次,结合技术难点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养。2004年有400多人次接受各种培训,培训费25万元,培训费占技术中心工资总额的6.21%。技术中心对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和实施了绩效考核办法和末位淘汰制,激励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了人才的价值。

加大科研技术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技术中心建设与运行费用列入公司年度预算,2004年度技术开发费按2003年销售收入3.57亿元的2.72%计划提取970万元,实际投入988万元,占2004年销售收入5.24亿元的1.88%,由于销售收入增加,技术开发费实际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公司在薪酬政策上向技术中心倾斜,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2004年公司职工年人均收入1.9万元,技术中心年人均收入达到2.61万元,是公司职工年人均收入的1.37倍。

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以科技进步带动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提高。2004年,按照公司技术创新计划,完成新产品开发34项,其中开发研制的SGZ1000/1400刮板输送机居国内领先水平。完成了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SGZ1000/1200、SGZ1200/1400型刮板输送机新产品鉴定和科技成果鉴定。完成工艺攻关、技措项目23项。6项技术成果取得专利证书,4项成果申报专利,技术创新工作取得较大进展。2006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25亿万元、利润总额1827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2.61亿元、新产品利润1098万元,新产品销售率为49.7%(按行业系数0.6计算为29.8%),新产品利润率为60.1%(按行业系数0.6计算为36.1%)。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尚未公布,预计市场占有率为28%~30%,预计销售额、利润额排序第二名。

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和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形成农业内部的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因此,产业化经营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

——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

石嘴山市的农业产业化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起步于90年代中后期,快速发展于新世纪以来。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治区党委在中卫县(现中卫市)进行深化农村改革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推行产业化分工协作,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的经验对石嘴山市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期间,石嘴山市也出现了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甜菜“龙头企业+农户”等形式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的实践,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的雏形。

1994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中共石嘴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一村一业,加速农业和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石党发[1994]38号),文件从10个方面对农业产业化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实现农业和农村产业化,确定主导产业是关键,发展一村一业是途径。二是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等资源,着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提高产业比重;大力发展加工、商、贸为主的二、三产业使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三是对特色农产品逐步实行区域化规划,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销则销,不搞“一刀切”。四是要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积极主动,稳妥推进。规划到2000年,全市有70%的村实现一村一业目标。五是要把建设龙头企业当作关键环节来抓,带动一村一业发展。六是提出发挥能人效应,依靠能人带动一个企业带好一个产业并在资金、能源、交通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七是把培育市场和完善市场体系作为推进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来抓,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构建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八是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发展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合作组织。九是重视和扶持各类经营大户发展,发挥其在产业化经营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十是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农村重点工作来抓,摆上议事日程。期间,以平罗县黄渠桥镇侯家梁子村和高庄乡银光村的养鸡协会为中心形成了全市有名的养鸡专业村,两个村参与农户达到了70%以上,带动了全市养鸡产业的发展;以宝丰镇皮毛绒运销加工协会、宝丰镇皮毛绒交易市场和宝丰皮毛绒加工工厂为龙头,形成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绒毛集散地,对全市养羊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平罗县周城乡高路村在市、县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全市建设节能日光温室180座,为随后全市节能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开了先河。这些重要的产业化项目建设,成为当时全市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1997年初,市委组织有关部门对山东、河北、河南的农业产业化进行考察。同年7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经营大户现场会。会议提出以小康为目标,以产业化为重点,实现农村经济的新飞跃。要求各级组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因地制宜,把握关键,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领导,全力推动,狠抓产业化经营工作的落实。期间,原惠农县兴办了枸杞全粉、色拉油、宁泰枸杞深加工等重要产业化加工项目,为当时农业产业发展增添了色彩,注入了活力,提升了产业发展层次。

进入新世纪后,适应新阶段、新形势发展需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手段。2000年~2002年,组织实施了以“富民工程”为载体的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化进程;2003年~2005年,组织实施了以发展羊、菜两大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有效地落实了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规划,壮大了石嘴山市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培育了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2006年以来,市委制定了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系统部署了粮食、清真牛羊肉、蔬菜、枸杞和水产五大产业发展工作,开辟了全市农业产业化新的发展阶段。

——以“富民工程”为载体,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