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主体的多元化是农村扶贫帮困的有效措施。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仅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困难的,只有争取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才能有根本的改观。2001年以前,农村社会救助,由于财政财力的限制,政府每一年的救助款只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贫困人口的根本问题,但自2001年以来,民营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壮大了救助的主体,才实现了救助工作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据统计自2001年~2005年的6年间,全市筹集和发放农村救助资金达2086.3万元,其中民营企业捐资达809万元。
——积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2003年,由于黄河严重缺水按照国家部署,宁夏引黄灌区供水量有所减少。作为宁夏引黄灌区最末段的石嘴山市,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为此,根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全市适时提出“跳出粮食抓农业”的新思路,围绕水资源调结构围绕定单调结构围绕畜牧业调结构,按照粮食作物改经济作物、水田作物改旱田作物、粮食作物改饲草作物原则调整种植业结构并将粮食和经济作物“二元结构”的模式改变为粮食、经济作物、饲草“三元结构”的模式,突出发展油葵、脱水蔬菜、马铃薯等优质高效耐旱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减少灌水量较大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这一年粮食面积下降16%,蔬菜和饲草面积分别增长22.5%和80.7%,粮、经、饲种植面积比例调整到55.5∶30∶14.5。猪、牛、羊及家禽的饲养量分别增长7.9%、3.9%、25.5%和2.3%。走出了“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模式。同时,全市打抗旱井1820眼,解决了27万亩耕地灌溉需要。全市还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推广小畦灌溉、水稻控灌和喷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并强制推行“一把锹”灌水制度(在渠系充分考虑远、近农田,实施有计划、有秩序地合理灌水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对打成的抗旱机井实行民管民营,确保了春灌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了减水不减收的目标。面对当年总产量近12万吨的马铃薯和其他经济作物,市政府成立了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协调领导小组,开辟了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发放“绿色通行证”5000张。全市各级交警、交通、运管、监理等部门,对持有“绿色通行证”拉运农产品的车辆,一律做到不挡、不查、不扣、不罚,保证农产品顺畅流通。发现乱查、乱扣等现象,经举报查实后及时对当事人和部门领导人给予严肃处理。在畜牧业方面,强化了以养羊为重点的畜牧养殖结构,开展了主攻畜牧养殖的效益年活动。在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加快发展上狠下工夫,重点抓了畜禽良繁体系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草产业和加强疫病防治四个关键。当年全市羊只饲养量达到130万只,增长18%;生猪饲养量30万头,增长6%;牛饲养量13万头,增长14%;家禽饲养量800万只,增长6.7%。以脱水蔬菜、设施蔬菜、地膜土豆为主的种植业,以养羊为主的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养羊和种菜两大产业格局。
抓好项目入户,促进脱贫致富。2001年以来,各县、区还把项目入户作为脱贫致富的切入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园区、建示范点,以此吸引和带动项目入户。3年来全市共建设各类示范园区455个,其中种植业示范园区158个,养殖业示范园区255个,第二、第三产业园区42个。累计建设标准化圈舍7800多座,节能日光温室1900多座,新增养殖业设施生产面积73万平方米,种植业设施生产面积1000多亩。项目入户与示范园区建设有机结合,使项目通过园区传递到农户,也使一些农业适用新技术、新品种通过园区建设渗透到农户手中。同时,各县、区把搞好科技服务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紧抓不放。从改革科技人员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入手,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的积极性。平罗县出台了农业科技人员绩效挂钩政策,开通了农业、畜牧“110”,在全县农业示范园区开展招标、承包服务,把农技人员的服务与他们的职称评聘、奖金挂起钩来,促进了全市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有效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对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品的品种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和改良,先后引进小尾寒羊2万只,国外优质肉用种公羊60多只,发展小尾寒羊基础母羊群16万只,改良优质肉羊1万只。对县乡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管理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把引进技术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聘请了一批农业技术专家和能人,充实和带动了全市农业技术服务力量,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
此外,政府推动、干部帮扶成了各县实施脱贫致富最为有效的工作措施之一。25名市级领导均确定了各自联系的农业项目。全市普遍推行了“一帮一”、“一帮二”、“一帮三”的联农促富活动,确保项目、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服务到位,确保经营效益达到预定目标。据统计,全市每年约有280个部门、单位和4400名市、县、乡、村干部参与帮扶,累计投入资金、物资达400多万元。平罗县将县直干部的帮扶任务分配到各部门及乡镇,县乡两级干部按职务级别确定帮扶对象和帮扶资金,使扶贫项目户中户户有人帮、个个有人扶。全县2597名帮扶干部共投入帮扶资金129万元,人均帮扶400元以上。各县还把开展创建“信用工程”作为实施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联系,积极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活动。各金融单位简化信贷手续,普遍实行“五户联保”制度,优化了农村信贷环境,使农业投资逐年加大。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3年中,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每年用于农业项目信贷资金达2亿元,同时带动农民自筹资金8000万元。
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积极探索从传授技能入手,提高农民素质,实现扶贫帮困途径。“阳光工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全市自2004年6月正式启动“阳光工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市、县、区农牧部门,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党的十六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已转移就业前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为重点,结合石嘴山市情,通过制订实施方案,建立培训基地,精心组织培训等措施,以石嘴山市乡企技术培训中心、宁夏理工学院等16家学校作为培训基地,采取订单培训式、校企结对式、企业基地式、岗前培训式等多种培训形式,长短班相结合进行人员培训。2004年,全市共举办电焊工、建筑施工、司炉、冶炼、煤炭、建材开采、计算机、企业管理和家政餐饮服务员培训班75期,培训农民工5980人,转移安置就业5890人。
2005年农牧局会同财政、劳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转移的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劳务产业工作会议精神,并将自治区下达的培训目标任务和市政府与农牧局签订全年培训农民工1%.35万人的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到各县、区和每个培训基地,做到责任明确,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市农牧局“阳光工程”办公室采取抓组织、建基地、稳质量、重实效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同时以办适合农民工外出务工实用技术的培训班为载体,积极同市内、区内外用工单位联系,实行订单培训,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分散、无序逐步纳入了有计划、有组织的轨道,一个由“政府统筹、农牧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有序长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格局正在形成。2005年,全市共开展电焊工、农产品加工、采煤、建筑施工、计算机、家政服务、餐饮、制砖、冷饮制品和农民经纪人等各类专业培训班165期,培训1.36万多人,转移就业率达93%以上。经过劳动技能培训后的农民,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务工收入明显增加。从转移后的就业领域看,有进入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和个体经营的,有进入工矿企业从事部分技术岗位的,有到建筑单位从事技工和普工的有的在工矿企业从事体力劳动有的到枸杞种植集中的地方从事枸杞采摘,还有的从事家政服务、计算机服务,也有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从事种植业生产的。从惠农区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务工周期越来越长收入越来越高。本地过去只有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女性劳动力大多是在家务农,现在女性劳动力也就近到周边的脱水菜厂打零工,获得了一定收入。有的村队在用工高峰期整个队都见不到闲人在家。又如,前几年农村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利用农闲季节出去务工,全年务工超过半年的不足30%,而近年来有60%左右的农民则把外出务工作为主业把在家务农作为副业,全年大部分时间在外务工,除冬季和夏收外,基本上以务工为主,务工收入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加强贫困村的帮扶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效应
从2001年起,石嘴山市农村扶贫帮困工作实行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坚持市统一领导、县市、区总负责、镇(乡抓落实的责任制,工作到村,帮扶到户。各县(区)在帮扶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农村扶贫帮困工作思路。根据市政府确定的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000元为贫困线的标准,2005年全市在原22个乡镇确定了9个经济贫困村,涉及农户7570户总人口为2.95万人有20%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通过对这些经济贫困村和特困户的重点扶持,带动全市农村扶贫帮困工作的全面发展。
坚持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以新农村建设统揽扶贫开发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移民吊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将移民吊庄建设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统一制订了《移民吊庄扶贫开发发展规划》,明确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按照自治区扶贫办制订的《宁夏贫困户建档立卡实施方案》要求,组织人员对10个贫困村的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充实、完善和健全了贫困户档案,为做好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针对贫困村、贫困户传统农业种植品种单一、农业结构层次较低的实际状况,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效果明显。2004年,贫困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其中红崖子乡两个移民村和五堆子村年均种植菠菜复栽大葱2700亩,发展沙芥特色种植1100亩已基本形成了以蔬菜种子繁育、沙芥、大葱为主的优势特色种植业;两村羊只存栏达5000只,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通过技能培训和组织引导工作转移输出剩余劳动力347人形成了吊庄农民增收的三个支柱。三棵柳村还与白云特色菜加工厂实行村企联合,组建了食用菌大棚示范区,示范带动效果良好。隆湖扶贫开发区培育、壮大蔬菜、枸杞、畜牧和劳务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城郊型生态农业发展,加大设施蔬菜农业投入力度,累计建设高效日光温棚260栋,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坚持以隆湖种猪繁育场为龙头,加快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倡导小群多户的散养方式,重点推广“养猪+沼气”一体化建设,完成“一池三改”项目248户;同时探索发展水产养殖业,新挖“上农下渔”工程147亩逐步发展壮大水产业。
重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扶贫帮困工作与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2006年,各县(区)加大项目资金投入,重点加快贫困地区田、水、林、路、渠配套和中低产田改造,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在红崖子乡两个吊庄村砌护支渠1条,新维修桥28座,涵闸34座;新开沟4条、农沟7条,长3.8公里,清淤支沟7条,清淤农沟38条;整修农村道路12条,新栽各种树木1万株。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区2个,改造中低产田2000多亩。隆湖扶贫开发区筹措资金360万元,对辖区内的主要灌水渠进行了砌护,改造中低产田8000亩,使移民吊庄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社会全面进步。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目标要求,在贫困村的救助过程中各地各部门都高度重视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2006年,五堆子村移民区硬化主干道路2.45公里,硬化三条村庄巷道900米,新建、改建牛羊标准化圈舍52座,配套建设农村小型户用沼气32座;多方筹措资金,对移民吊庄村学校校舍进行改造,补配教学设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移民吊庄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到了98%;进一步完善2个文化活动室的文化娱乐设施,村组织成立了“舞狮队”、“篮球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以上,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两个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32场次,培训劳动力1260人次,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劳动就业技能;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使贫困地区村容队貌明显改善,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隆湖扶贫开发区大力实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投入300多万元,完成了5公里的村庄主干道铺沥青工程,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9万余元,发放城市低保资金60万元;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新建和改造农村危房100户,妥善解决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