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制度,战略能力和企业绩效
10790700000017

第17章 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战略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浙商”实证(1)

在第四章中,已经通过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界定和测量了企业家战略能力。在此基础上,本章将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Man(2001)证明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中小企业长期绩效呈正相关。贺小刚(2006)指出,在解释企业绩效差异化的所有的企业家能力变量中,企业家战略能力最具有解释力。转型经济会增加环境不确定性,企业家战略能力的主要职能在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强化的情境下,实现企业和环境的动态匹配。因此转型经济应该能够调节企业家战略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对这种作用机制的理论认识能够影响企业家在动态环境下对自身战略能力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措施,从而影响企业可持续成长。但是现有研究是在集束意义的企业家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把战略能力作为一种企业家能力加以分析的,专门就企业家战略能力的构成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在转型经济情境下的调节效应研究就更加少见,在现有的“浙商”研究中,尚缺乏这个主题的研究。因此,以“浙商”为样本,研究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战略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既能够推进企业家能力理论和战略理论的发展,也能够为“浙商”转型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实证研究对象“浙商”是指其中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成长速度快、成长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是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的优秀代表。之所以做出这种研究设计,原因如下:首先,就中小企业而言,在企业家战略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Man(2001)就直接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贺小刚(2006)也指出,在企业家能力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的未来拓展中,通过限定企业规模(例如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是途径之一。其次,就成长型中小企业而言,国外关于高成长型企业(其主体是中小企业)成长研究已经证明,企业家能力和战略管理在其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再次,从企业规模来看,“浙商”作为民商,其主体是中小企业,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成长型企业。在第四节中,将再次对此加以解释。

第一节相关文献评介

虽然企业家能力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但是专门研究企业家战略能力和企业绩效的文献是稀少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是Man,Lau和Chan(2002)和贺小刚(2006)的研究。

Man,Lau和Chan(2002)建立了企业家能力、组织能力和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模型。

他们所研究的企业家能力包括机会能力(通过各种手段识别并开发市场机会的相关能力)、关系能力(关系到人与人或者基于个人对群体之间的互动,例如建设合作与信任的氛围,使用关系网、说服能力、交流和交际技巧)、思维能力(与各种思维活动有关的能力,反应在企业家行为当中,如决策能力,吸收和理解复杂信息的能力,承担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涉及各种内外部人力、物质、财务和技术资源,包括团队组建、领导员工、训练和控制的能力)、战略能力(设计树立、评价和执行企业战略的能力)、承诺能力(驱使企业家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企业家需要在各项能力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根据企业家能力的构成,他们提出了这些理论命题:企业家的机会、关系和思维能力与中小企业竞争范围呈正相关;企业家的组织、关系和思维能力与中小企业组织能力呈正相关;企业家的战略和履行承诺能力与中小企业长期业绩呈正相关。

贺小刚(2006)通过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后发现,在既定的中国背景下,企业家战略能力和企业家关系能力对于企业绩效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家战略能力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界定了企业经营边界,决定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及时反应速度,因此是影响企业绩效的至关重要的变量。

上述文献运用科学的管理研究方法,就企业家战略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展开了实证研究。但是以下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没有分析企业家战略能力的构成,只是把企业家战略能力作为企业家能力中的一种加以局部解析;没有分析动态环境下的企业家战略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没有将中国背景下的相关制度因素纳入研究框架(贺小刚,2006)。因此,把转型经济这一情境变量纳入研究模型,揭示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企业家战略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关系模型和理论假设

一、关系模型

根据第一节的文献评介,结合转型经济会增加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从而调节企业家战略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的认识,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二、理论假设

1.企业家战略能力和企业绩效

企业家是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主体,企业家战略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家战略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目标的执行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所以,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家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

首先,作为企业成长的掌舵人,企业家战略制定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着显着的影响。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企业家对企业未来进行构想和愿景描述(Hamel和Prahalad,1994),为整个公司指明发展的方向,确定经营目标和经营边界,据此制订宏伟的战略目标与计划。这种战略制定能力并不是人人都具有的,它为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找到一条持续发展的路径,可以给企业带来长久收益。

其次,企业家战略执行能力是贯彻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宏伟计划的关键,战略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高低。再完美的战略计划必须得到执行才能真正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的战略目标只有经过企业家战略分解、内部资源配置、计划实施监控等过程才能实现。所以说,企业家战略执行能力的强弱不仅关乎企业能否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最后,现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社会的快速变化,要求企业家必须灵活应对竞争对手的战略行为(Bettis和Prahalad,1995),识别战略转折点(安迪·格鲁夫,2002),成功地实施战略变革。具备这样的战略变革能力才能提升生存和竞争能力,与环境的力量共同进步,避免在激烈的环境中被竞争对手或市场所湮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假设:H1: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1a:企业家战略制定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1b:企业家战略执行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1c:企业家战略变革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转型经济对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转型经济要求政府放松对生产要素的管制,释放了市场机会,大大增加了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它要求企业持续加强战略管理,改善战略管理绩效,这就对企业家战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的特征,环境不确定性包括环境的动态性、异质性和敌对性(张映红,2005)。

第一,在动态性环境下,环境变化速度更快,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更强的战略能力来应对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正确界定企业经营范围、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配置更多的资源以及调整企业的业务等等,这样才能在动态性环境下取得高绩效。

第二,在异质性环境下,顾客需要和期望的多样化、竞争的多样性、技术的多样性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复杂性等,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更强的战略能力,更准确地进行战略定位,选择特定的目标市场,并积极实施以满足顾客需要和期望的多样化,化解竞争和技术多样性所带来的环境不确定性,同时要求企业家能够调整现有业务和战略,以适应顾客、竞争、技术多样化的要求。第三,在敌对性环境下,高强度竞争、极少数可利用的市场机会、存在有关市场和产品的不确定性,公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Dess和Beard,1984),“生存”是公司战略的首要目标。因此,更快速准确地选择目标市场,不断进行业务调整,尽量避免外部环境力量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企业家战略能力的重要作用内容。

综上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H2a:环境动态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2b:环境动态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制定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2c:环境动态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执行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2d:环境动态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变革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3a:环境异质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3b:环境异质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制定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3c:环境异质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执行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3d:环境异质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变革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4a:环境敌对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4b:环境敌对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制定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4c:环境敌对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执行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4d:环境敌对性将调节企业家战略变革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转型经济对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企业绩效所产生的调节作用,还受到企业家个人特征、企业特征及行业特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将这些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到研究模型中,以更准确地分析转型经济环境下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探测性问卷调查及检验

一、转型经济及其测量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总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经济转型前期,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目标;经济转型中后期,即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目标到中共十五大所确定的202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吕炜,2003)。张映红(2005)把中国转型经济细化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84年,转型的启动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在农村,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同时在城市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等。第二阶段,从1984年至1991年底,经济转型和改革全面展开。第三阶段,从1992年10月至2002年底,改革向纵深发展,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第四阶段,2002年11月至今,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进入攻坚阶段。

由此可见,中国转型经济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但是在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市场、技术等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等方面特征是极其相似的。正如张映红(2005)所指出的那样,对于公司战略来说,中国转型经济环境意味着更大程度的环境不确定性,实施创业战略管理是保持公司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中国的转型经济环境蕴藏着大量商机,为公司创造财富的创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针对中国转型经济环境的特征,结合张映红(2005)对中国转型经济环境变量的研究,这里引用她的观点,把转型经济理解为更高程度的环境不确定性并将其划分为环境动态性、环境异质性和环境敌对性三个维度。其中,动态性和异质性反映了环境信息的不确定性的程度(环境是信息的来源,信息存在不确定性),敌对性(或其反面宽松性)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和约束程度。动态性主要侧重于描述环境变化的速度,异质性侧重于描述环境因素的差异程度,敌对性反映环境中资源的约束和竞争强度。具体如下:第一,环境动态性。包括五个测项:公司改变市场营销策略的频率;公司产品或服务更新换代的速度;竞争对手的行动可预测程度;顾客需求和口味可预测程度;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发展变化程度。第二,环境异质性。结合本章研究的问题,本章保留了三个测项:公司业务或购买者多样化的特征;顾客购买习惯在公司产品线之间的差异;在公司产品线之间,市场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表现。第三,环境敌对性。包括三个测项:公司经营环境中存在的威胁程度;公司经营环境在机会、资源和竞争方面的特征;公司环境中的竞争、政治、技术等因素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