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岁经营自己30岁经营孩子40岁经营丈夫
10829900000034

第34章 30岁,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妈妈(11)

闻名全国的张秉贵老师傅,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部的老售货员。他不仅服务态度好,而且业务也熟练。卖糖,分量抓得准,价钱算得快,品种配得好,包儿捆得快。可见,处处留心皆学问。当他看到有个青年徒弟包扎糖果的方法好而快的时候,就虚心向这位徒弟学习这个先进方法。这告诉我们:对不如自己的人,也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广泛吸取各种人的优点,才能使自己成为更完美的人;也可以使自己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谦虚,不骄傲,不断前进。

不是自己笨,而是不够努力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微笑了。

我们可能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它们都是外部因素,是不可控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改变对自己的要求,改变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程度。

这种改变是建立在对事件的正确看法上的。

学习失败者常把失败归结为自己脑子笨,智力不行等。这种看法使得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只能达到那个水平,努力不努力都一样,逐渐变得灰心丧气,对学习任务,特别是在困难面前缺乏坚持性,丧失了自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可期处于落后状态,也心安理得,安于现状。他们安心于才智不行的误区。不愿意去认真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如何力争上游。

相反,优等生将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归因为自己努力的结果。这种正确的归因让优等生的信心越来越强,更加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更加努力,取得更多的成绩,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

用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来讲,学习成败的原因可归之于外部的原因和内部的原因两类,外部归因的因素有运气、机会、命运、家庭、父母、教材、教师等客观条件;内部归因的影响因素有能力、努力程度、策略选择、情绪、动机、人格和心理状态等主观条件。归因还可以分为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稳定归因是将导致成败的因素归之为相对不变和不可控因素,如内在的能力、气质,外部的家庭和环境条件、知识难度等。不稳定归因是将导致成败的因素归之于易变和可控制的因素,如内部的努力程度、策略选择、情绪和心理状态,以及外部的机遇等。

一般来说,学习正确的归因是对成败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全面分析,弄清内外因素的实际作用,总结出成败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正确的对策,从而获得成功,而不是片面地归之为外因或片面强调内因,甚至产生借口症,不利于战胜挫折,从而走向失败。

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的人,比作外归因(如任务的难易、运气的好坏、有无他人的帮助等)的人,可以产生更高的自尊感和自豪感,而且他们倾向于形成更高的成就动机,并做出更大的努力来。而经常把活动的结果归因于机遇、运气,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因的人,将使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习不愿意付出过多的精力和做出更大的努力,学习的动机将逐渐削弱。纵然是活动成功也不会使他们感到自豪、不会加强他们的成就动机、不会提高他们的努力程度——这是比能力以及其他个性特点更加能够随意控制的。

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的合理归因。每个人智力上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让孩子千万不要低估了自己,也不要高估他人的才智,不要没有信心,不要自贬身价。坚持你行,他行,我也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力,发掘个人的专长,坚持不懈,一定能取得成功。

教出孩子学习的好方法

怎样才能学习好?这是家长们的一个老话题。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已明白,想要孩子学习好,最关键的是孩子要“学会学习”。帮助孩子解答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难题,这不是家长的责任,也不是家长力所能及的。而启发孩子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倒是家长应尽力而为的事。

学会制订学习计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计划、有准备,才能做得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习也如此,也要有计划,也要讲求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的孩子在外人眼里一直是个贪玩的人,别的孩子玩的时候他在玩,甚至别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他还在玩,但学习成绩却并不差,却往往是很优秀的孩子,这并不是简单的聪明二字就能解释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学习有无计划性,往往是一条重要原因。

学习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她的美在于和谐,在于一种内在的平衡。正确处理学习与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的关系,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反之,就会觉得时间捉襟见肘,事倍而功半。解决、处理各方面关系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订计划——订学习计划,锻炼计划等。

放学后就去玩球,天不黑不散;回家后无休止地、看小说、杂志、报刊;天天去市场集邮;天天看电视、玩电脑、看电影;串门、聊天、在街上闲逛;听音乐、广播无止境等等,结果没有时间做作业,就开始推,实在不能再推时就去赶抄……学到哪里算哪里,或别人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老师指向哪里自己也不到哪里,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常在无所事事中度过。这种毫无计划的学习是荒唐的,散漫疏懒,松松垮垮的,当然是不可能有进步的。

正面,教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

1.全面考虑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是否只考虑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对集体活动不管不顾,对锻炼身体不予考虑,至于娱乐和休息,计划内更是没有它们的位置。这种“单打一”的学习计划,使得孩子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从而容易引起疲劳,既影响学习效果,也影响全面发展。

事实上,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应当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娱乐活动的时间。计划里不能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如果计划真是这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思想、学习、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在计划时,一定要兼顾三个方面。

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安排好社会工作时间,锻炼身体时间,充足的睡眠时间,文化娱乐时间等等,这样既能保证自己的全面发展,又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能使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2.制订计划从学习实际出发

制订计划要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目标要合理——也就是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量力而为。目标过高,经过努力仍难以达到,就会挫伤积极性;目标过低,极易达到,就起不到促进学习的作用。目标不是一伸手就可摘到的果子,而是跳一跳或想办法可以找到梯子攀上去才可获取的果实。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情况,想想看,你是不是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劲头很足,但往往忽略了实际情况,结果实行起来感到困难重重,十分紧张,最终计划不了了之。

那什么是学习的实际呢?

一是自己将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

例如,在这个月的学习计划中要接受和“消化”多少知识?要着重培养哪些能力?

二是时间的多少

在每个学习阶段,能有多少确实可用的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多少?自由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多少?

三是学习上的欠缺和漏洞

自己在学习上欠的“债”是哪些?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中可以偿还多少“欠债”?

四是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

不了解教学的进度,常规学习时间就不好安排,自由学习时间就更难以安排了。很多个人学习计划的“破产”,就是因为不了解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因而使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还会出现自己安排的学习内容和老师的教学内容相脱节的现象。由于个人计划经常被老师的教学安排“冲击”,还有些人会错误地认为“订个人计划没有用,跟着老师走就行了”。结果使自己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浪费了。

如果一个人的学习计划能和老师的教学进度有机地配合好,就可以对学习起推动作用。例如,一个上高中的优等生,在老师讲电学部分的前一个月,利用自由学习时间系统地复习了初中电学部分(共五章)的内容。由于他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在学习高中电学时就很顺利,等高中电学学完后他又利用自由学习时间,把初、高中的全部电学做了专题复习,到高三毕业总复习时,他比别的同学就轻松得多。看来,安排学习计划,也一定要考虑到老师的教学进度,这样才能收到好效果。

3.定计划会留有余地

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在学习之前拟定的,是设想,毕竟还不是现实。要想把计划变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学习的各种条件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学习计划订得再实际,也难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例如,某个阶段有的学科难度大,作业多,这样,计划中的常规学习时间就会增加,自由学习时间则会减少,因而计划中的学习任务就可能完不成。再如,有时集体活动比计划的多了,占用了较多的学习时间,也会影响学习计划的实施等等。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优等生的学习计划不会订得太满、太死、太紧,他们要给自己留有一定的机动时间,目标也不给自己订得过高。在机动时间内安排一些一旦完不成对当时学习影响不大的学习任务,或者说,安排一些时间性不强的学习任务。

由于在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安排上有了一定的伸缩性,优等生就可以适应临时变化的情况,完成计划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这也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

4.在计划内容上要有侧重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优等生在制订计划时会突出重点,不平均使用力量。计划里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攻下重点。

对于孩子来说,制订一份学习计划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这个计划的可执行性有多强,孩子能否“坚持”下去。小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的,缺乏恒心和毅力,往往虎头蛇尾。所以“坚持”显得尤为重要。

将学习计划执行下去

马克·吐温说:把你所有的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住这个篮子,不要让任何一个蛋掉下来。这句话用在计划执行上,意思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制订计划,一旦确定了奋斗目标,就要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1.执行计划的方法

(1)每日定时定量完成计划。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谁能根据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谁就能无往而不胜。

一般说来,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计划也比较容易制定,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

(2)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定时学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人脑也像机器一样,功率是一定的,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因此,学习需要长流水不断线,需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一个人只要一日三餐,长年不断,虽粗茶淡饭,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饥一顿饱一顿,虽吃山珍海味,也难有好体格。与此相似,知识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武装出聪明的头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事倍功半。俗话说“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能一锹挖个井”,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说,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关键。

(3)执行计划,贵在坚持,拖欠的坚决补上。每天的计划都要咬咬牙执行下去,哪天万一有拖欠的任务,一定要尽快补上去,这样一天天下去,你也就养成习惯了,就不会觉得困难了,哪天打破习惯,也许你还会感觉不适应呢!

2.有效执行学习计划的小秘诀

把计划摆在醒目的位置,随时提醒自己严格执行计划并且方便自己随时检查计划完成的情况。

把计划向众人公布,让老师、同学和家长提出意见,请大家帮助监督。

主动学习,不用父母督促。

贯彻计划,需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定好的学习目标最终能否贯彻到底,关键在于能否对自己的行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学习生活中,让孩子努力挖掘,利用每一次机会积极地探索,就一定能把既定目标坚持到底。

当然,总会有特殊情况存在,这个时候,可以将计划的某些内容推后处理,但一定要尽快尽早地赶上进度,不让计划因此而打乱甚至搁浅。

总之,在执行学习计划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的“三忌”:

一忌拖,因此不要把计划满,留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可避免拖延引起的恶性连锁反应。

二忌僵,学习计划可以随时调整。

三忌荒,学习计划必须坚持。

坚持“五步学习法”

时代的发展给每个现代人提出了高标准的素质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发展。这包括品德、智能、身体、心理多方面的素质,学会学习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学会学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法科学,学习习惯良好。这里,先介绍一种基础性的学习方法——五步学习法。家长可根据“五步学习法”的要求,指导孩子养成按步骤扎扎实实学习的习惯。

1.课前预习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孩子预习不预习直接关系学习效果的优劣。在孩子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新的知识吸引他,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必须查工具书争取自己学会。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中的定义、定理和例题,要重点思考,看是否明白;对于语文、历史、地理、外语等文科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要看能否读懂。不明白的内容用铅笔划出来,准备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对于重点课程,可以指导孩子准备一个预习本,记下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