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太原历史文化
10885700000010

第10章 春秋战国:三家分晋(5)

此外,尹铎还是一个从不机械盲目执行主上命令的官员。初任晋阳宰时,赵简子曾让他拆除城外董安于防御范氏、中行氏围攻晋阳时所筑的“垒培”(即壁堡,另一说为范氏、中行氏围困晋阳时所筑)。因为他一看到这些壁堡遗迹,就仿佛看到仇人一样恼怒。而尹铎却认为这个命令对治理晋阳有害无益,不仅没有拆除这些壁堡,反而将其增高加固。后来,赵简子到晋阳视察,认为这是为仇敌长志气,怒不可遏,要先杀尹铎而后入城。此时,随从邮无正直言劝诫他,遗忘祖训,放松警惕,乃召至祸灾的根源。又援引尹铎的话进谏道:“思乐而喜,思难而惧,人之道也。委土可以为师保,吾何为不增?”[70]增修壁垒不但可以加强晋阳城防,还能使人时刻警惕,有何不好呢?赵简子听了邮无正的这番话,深悔自己误解尹铎的良苦用心,立刻转怒为喜,以“免难”(免除赵氏灾难)之赏,重奖尹铎。

由于尹铎的竭力经营,晋阳城成为赵氏与晋国诸卿进行军事抗争的坚固大本营。直至公元前453年,智伯决水围灌晋阳时,当地百姓仍“无叛意”,同仇敌忾。事实证明了尹铎的远见卓识以及治理晋阳对赵氏兴衰的关键作用。故而,后人一直缅怀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晋阳城毁后数百年在其遗址上复建太原县城(今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时,还在西关起建尹公祠,以资纪念。

春秋末期由董、尹二人所创建、经营的晋阳古城遗址位于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附近。现今,村内有晋阳城墙、宫殿台基等遗迹。周围一带还有西晋、唐代扩建之古城墙遗址。2001年7月国务院将其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太原市政府正在准备将其规划建设为全国大遗址公园加以保护。

(三)窦犨与窦大夫祠

窦大夫名犨(chōu),字鸣犊,春秋末期晋国大夫,生卒年代不详。其封地位于今天太原市西北的古城村。窦大夫曾在狼孟(即今太原阳曲县的黄寨一带)开渠引水造福当地百姓。因与赵简子政见不合,被其杀害。后人为缅怀窦犨的德政,故建祠堂以纪念之。

关于窦犨被杀的时间、原因有多种说法。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因“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被赵简子所杀),临河而叹曰:‘美水哉,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乃还息乎陬乡”。孔子由卫至晋时,卫国国君是卫灵公,故而,窦犨被杀当在卫灵公死去之前,即鲁哀公二年(前493年)夏四月之前[71]。此时铁之战尚未爆发,赵氏与范氏、中行氏尚处于相持阶段。所以,有学者推测窦犨可能是因与范氏、中行氏私通,而招致杀身之祸[72]。但《国语·晋语九》中载有窦犨言“范、中行氏……今其子孙将耕于齐……”一事,按其大意当在二氏败亡之后。若以此推测,窦大夫被害最早也在鲁哀公五年(前490年)春,范吉射、中行寅败逃齐国之后[73],应该不会由于私通范氏、中行氏而被杀。两条史料所说时间存在出入,如不结合其他史料便难以确定窦大夫被害的时间与原因。

现对这一问题作如下分析:

首先,《国语·晋语九》载“窦犨曰:‘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指责二氏“欲擅晋国”说明他站在公室的一边,反对卿大夫专权。

其二,在范氏、中行氏之乱中,当赵鞅退守晋阳暂时处于劣势时,晋定公打算利用卿大夫之间的矛盾,驱逐范氏、中行氏,导致两家进攻国都,企图另立新君。赵鞅便乘机返回绛都,联合公室、韩氏、魏氏、智氏反对范氏、中行氏。在铁之战前,他发表誓言:“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晋国而灭其君。……二三子顺天明,从君命,经德义,除诟耻,在此行也。”[74]赵鞅打着“从君命”的旗号,团结众家势力,以实现消灭二氏的目的。在这一时期,赵鞅与窦犨有共同敌人而无根本冲突,所以窦犨因私通范氏、中行氏而被杀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但当鲁哀公五年(前490年),即赵鞅彻底击败范氏、中行氏,“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的政治地位得以确立之后[75],他凌驾于国君之上的僭越行为便日甚一日。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护正统的窦犨因与之产生根本分歧而招来杀身之祸,倒是很有可能。正如孔子所言:“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窦鸣犊、舜华)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76] 在“范氏、中行氏之乱”时,窦犨是赵氏团结的对象,而到赵鞅专权之后,二者的关系就由同盟转变为敌对了。所以,窦大夫因与赵简子存在着根本的政见分歧,而被其于公元前490年之后杀死的推测应更接近历史真相[77]。

窦大夫祠位于太原市西北20公里的上兰村,因建于烈石山下又名烈石神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窦犨被追封为英济侯,故又称其为英济祠。窦大夫祠的初建年代现已无从考证,但唐代诗人李频曾有“游访曾经驻马看,窦氏遗像在林峦”的诗句。因此,其最晚应建于唐代。宋代,祠庙毁于汾河水患,遂北移重建,历代多有修葺。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均为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留有宋、金时代的建筑风格。

(四)豫让与赤桥

豫让,晋国侠客毕阳之孙,生卒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养士之风十分盛行。豫让早年追随范氏、中行氏,但不受重用。后来投奔智瑶,颇得宠信。

晋阳之战后,智瑶兵败被杀,其头颅被赵襄子漆为溺器(一说为饮器)。豫让逃到山中,以未能报答知瑶的知遇之恩为憾。素来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决意“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78],遂变名姓为刑人,以涂厕为名混进赵襄子宫中,伺机行刺。赵襄子如厕,看出破绽,豫让被捉。在审问的过程中,他坦言要为智伯报仇。侍卫欲将豫让杀死。赵襄子却感佩豫让的忠义,不忍加害,将其释放。其后,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了自己的外貌、嗓音,计划寻机再次行刺。一天,赵襄子外出,豫让事先埋伏在他必经的一座桥下。赵襄子过桥时,马惊不前,便命人到桥下搜查,豫让再次被捕。赵襄子质问道:“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回答:“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79]赵襄子为豫让的精神所感动,挥泪下达斩杀令,以成全豫让。此时,豫让恳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让他用剑击之,以示报仇之意。赵襄子非常大度,命人将衣服交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叹息道:“吾可以下报智伯矣”,然后伏剑自杀。此后,豫让的忠义和赵襄子的大度皆名扬天下。

赤桥,即豫让第二次行刺赵襄子时所藏身的石桥,位于今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北1公里处的赤桥村中部,跨晋水北渠(亦称智伯渠)。相传豫让自刎时,渠水泛红,桥面尽赤,故命名为赤桥,又称豫让桥。该桥东西走向,为砂岩石结构的拱桥。后因地面升高,桥体被埋,现存有被弃的桥栏杆和桥头柱。从遗址推测,赤桥东西长约5.2米,南北宽约9.2米[80],该村由此得名赤桥村。村内保存有大量古迹,并出现过著名乡绅刘大鹏,其著作《晋祠志》《退想斋日记》是研究太原历史的重要资料。赤桥村是一座城郊型历史文化名村,具有重大旅游开发价值。

注释:

[1] 《史记·晋世家》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93页

[3]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孙子兵法·吴问》,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94页

[4] 杨秋梅:《山西历史与文化》,三晋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5]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孙子兵法·吴问》,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94页

[6] 马保春:《晋国历史地理研究》,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215页

[7] 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5页

[8] 《战国策·赵策一》

[9] 《国语·晋语九》

[10] 《国语·晋语九》

[11] 《国语·晋语九》

[12] 《左传·定公十三年》

[13] 《左传·定公十三年》

[14] 《左传·定公十三年》

[15] 《左传·哀公二年》

[16] 《左传·哀公二年》

[17] 《左传·哀公二年》

[18] 《史记·赵世家》

[19] 《史记·秦本纪》

[20] 《诗经·商颂·玄鸟》

[21] 《史记·秦本纪》

[22] 《史记·秦本纪》

[23] 《史记·赵世家》

[24] 《史记·赵世家》

[25] 沈长云等:《赵国史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

[26] 《史记·赵世家》

[27] 《逸周书·谥法解》

[28] 《左传纪事本末》引《王孙子》

[30] 《战国策·赵策一》

[3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9期

[32] 康玉庆、靳生禾:《晋阳城肇建的地理环境因素》,《中国古都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康玉庆:《先秦时期太原地区的民族活动——兼论赵国初都晋阳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国古都研究》第20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 《管子·乘马》

[35] 《管子·度地》

[36] 《新唐书·地理志》

[3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

[38] 《左传·成公六年》

[39] 《战国策·赵策一》

[40] 黄征主编:《太原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41] 《元和郡县志》卷13

[42] 靳生禾、谢鸿喜:《晋阳古战场考察报告》,《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43] 王尚义等:《关于晋阳古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古都研究》第20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 《史记·晋世家》

[45] 《韩非子·说林》

[46] 《古本竹书纪年》

[47] 《史记·赵世家》

[48] 《淮南子·道应训》

[49] 《史记·赵世家》

[50] 《韩非子·难三》

[51] 黎沛虹:《简论智伯水攻晋阳》,《山西水利史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

[52] 皇甫谧:《帝王世纪》

[53] 李孟存:《略论春秋与战国的年代界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54] 《战国策·齐策三》

[55] 《史记·乐毅列传》

[56] 《史记·赵世家》

[57] 《史记·赵世家》

[58] 《史记·赵世家》

[59] 《战国策·赵策三》

[60] 本节主要根据《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9期)及《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的相关内容编写而成。

[61] 《国语·晋语九》

[62] 《说苑·臣术》

[63] 《韩非子·内储说上》

[64] 《说苑·政理》

[65] 《左传·定公十三年》

[66] 《国语·晋语九》

[67] 《左传·定公十四年》

[68] 《国语·晋语九》

[69] 《国语·晋语九》

[70] 《国语·晋语九》

[71] 《左传·哀公二年》

[72] 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90页

[73] 《左传·哀公五年》

[74] 《左传·哀公二年》

[75] 《史记·赵世家》

[76] 《史记·孔子世家》

[77] 王浚波:《孔子不入晋国原因之探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78] 《史记·刺客列传》

[79] 《史记·刺客列传》

[80] 王海主编:《古村赤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