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朝廷为开拓疆土,强迫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镇,使得民生困苦。针对这种劳民伤财的弊政,狄仁杰建议武则天“敕边兵谨守备,蓄锐以待敌,待其自至,然后击之”,不但巩固了边防,而且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而后,突厥南下袭扰河北,他被任命为河北道元帅御敌。突厥撤退后,又派为河北道安抚大使。“时河朔人庶,多为突厥逼胁,贼退后惧诛,又多逃匿”[77]。狄仁杰上疏征得武则天同意,“赦河北诸州,一无所问”[78]。当地百姓陆续返回家园,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社会秩序得以安定。
在努力安抚百姓的同时,狄仁杰还大胆进言匡正君主的过失。武则天崇尚佛教,大造佛像寺院,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狄仁杰言辞恳切,据理力争,谏阻武则天观看佛骨于前,停造大佛像于后,再次为减轻百姓负担作出了贡献。
武则天晚年在立武三思为皇嗣还是还政于李氏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大臣吉顼、李昭德都主张匡复李唐,但“则天无复辟意”。狄仁杰奏对时说:“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姑。”[79]母子亲情使武氏逐渐省悟,遂下旨召还庐陵王,复为储君。经过狄仁杰的精心安排,在其身后李显成功接替武则天即位,避免了大规模的政治动荡。故而,历代史学家都把他称为再造唐室的功臣。
此外,狄仁杰善于为国举贤,其所引拔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人,皆为干练之才。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趁武则天病重,拥唐中宗李显复位,成功地完成了匡复李唐的任务。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人被武则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风也为之一变。特别是姚崇后来成为唐玄宗时期的一代名相,为开创“开元盛世”发挥了重要作用。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道:“朝堂空矣”,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唐中宗即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故后世称之为:狄梁公)。狄仁杰去世后葬于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墓前立有一碑,上书“狄公仁杰之墓”。太原现存的与狄仁杰有关的历史遗迹有唐槐公园、狄梁公街、白云寺、状元桥等。
狄梁公街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附近,原名狄公祠街,因该街有奉祀名相——梁国公狄仁杰的祠堂,故名。据地方史料记载,当年的狄公祠并不在太原城中,也不在今天的狄梁公街。“旧祠在(城南)狄村”,即南距太原城十里之遥的狄仁杰故里。随着时代的推移,狄村的狄氏人家先后迁徙,不知所处,狄公祠亦因无人祭祀、维修,逐渐颓坏。一直到明代为续祀狄公,才将狄公祠由狄村的废址上迁入城中崇善寺附近,仍用旧名。
(三)李白与太原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35岁的李白偕同友人谯郡(今安徽亳州)参军元演经过太行山的羊肠坂道,来到北都晋阳。元演是李白挚友,这次专程来探望任太原府尹的父亲,李白也想一睹北都晋阳风情,于是二人结伴同行[80]。
元演的父亲任太原府尹,他把李白待若上宾,每天以美酒佳肴加以招待,并请他到处观光,以至多年以后李白念念不忘当年情景,写下了《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的诗篇:
……
君家严君勇貔虎,
作尹并州遏戎虏。
行来北京岁月深,
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
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
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
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
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
百尺清潭泻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
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
歌曲自绕行云飞。
诗中描述了他在太原度过的美好生活,特别是“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两句,成为后世赞美晋祠风光的名句。
据史籍记载,李白在太原时,留下了一段与郭子仪相识相知的佳话。“(李)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安禄山反,(李白)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81]宋初乐史撰《李翰林别集序》,亦有同样记载。有学者对此事提出疑问,认为“盖出自诸家稗说”,[82]但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裴敬为李白所撰墓碑,也记李白,“尝有知鉴,客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为免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其报也。”唐代人撰写的墓碑为第一手资料,说明此事绝非空穴来风。
李白在太原还写了一篇送人应举赴京的序文:《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内容从题目大体可以看出:三位朋友因应举将去长安,乃在太原南栅设宴为之饯行,临别时又写序相赠,以表达朋友间的友情和希望。文中有“天王三京,北都居一。其风俗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巨镇,非贤莫居”等语,这对太原淳厚的民风以及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都予以由衷的赞美,“非贤莫居”四字更表现出他对这座大唐陪都的高度评价。
李白在太原还写下了《太原早秋》的著名诗篇,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83]。
李白还曾游览了雁门关、北岳恒山等地,并在恒山悬空寺石壁上刻下“壮观”二字,诗人对此仍不能表达对这座奇特建筑的赞美,又在“壮”字右上方多加了一点,表示出了李白与众不同的胸怀与风格。
(四)唐相乔琳
乔琳(?—784年),唐代并州太原人,少孤苦志学,以进士入仕。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表其为朔方掌书记。乔琳性诞荡、粗率,不检礼节,被贬为巴州司户参军。后历任果、绵、遂、怀四州刺史。乔琳与蒲州人张涉友善。张在德宗为太子时,曾以国子博士侍太子读。德宗即位,经常问政与其。经张举荐,唐德宗拜乔琳为宰相。闻者无不骇愕。乔琳本粗材,任相时又年高耳聩。每与德宗议政,窘态百出,德宗对其十分不满,仅80余日便罢其相权,降为工部尚书,后迁为太子少师。张涉由此受到唐德宗冷落。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攻占长安。叛军拥太尉朱泚为帝。乔琳与群臣随德宗先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又逃梁州(今陕西汉中)。行至半路,乔琳谎称年老有病,不堪山险,滞留于仙游寺内,削发为僧。不久被朱泚召入长安,担任了伪政权的吏部尚书。第二年,唐军收复长安,乔琳被唐德宗处死。
(五)王昌龄不是太原人
王昌龄为盛唐著名诗人。后世介绍太原历史的书籍,在谈到唐代太原籍诗人时,都把王昌龄列入其中。著名文史学家傅璇琮先生曾对王昌龄的籍贯做过考证,认为他不是太原人而是京兆人,
傅璇琮认为王昌龄的诗作中没有一处提及他的籍贯在太原,而说到其家居是京兆的地方有多处,如《别李浦之京》:“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灞上闲居》:“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独游》:“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等。傅先生根据地方史研究成果和文物考古,认为王昌龄的家“滋阳村”在长安著名的白鹿原上。
或说太原是王昌龄的祖籍。傅先生认为也不是。王昌龄有一族弟叫王玙,唐肃宗时曾一度任宰相。《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王氏定著三房:一曰琅琊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宰相十三人,琅琊有方庆、玙、搏、璿。”另《博异志》也有“琅琊王昌龄”的提法。显然王昌龄的祖籍不是太原。
古籍说王昌龄是太原人,这可能和当时晋阳在全国的地位以及太原王氏的显赫有关。唐代晋阳是除长安、洛阳外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所谓“天王三京,北都居一”,又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女皇武则天桑梓。而王氏郡望繁多,《广韵》所有二十一望,其中以太原王氏最为著名。唐代曾把太原王氏列为“海内第一高门”。唐人沿袭六朝余风,注重门第郡望。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为抬高社会地位,唐代文人或自称或为人作传,往往攀结名门望族,这恐怕是古籍所记王昌龄是太原人的缘故。
五、佛教文化
据古代文献记载,早在东汉时期,晋阳附近已有佛教寺庙,逮至魏晋北朝,该地的佛教发展到极盛时期,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之一。隋唐时期,随着晋阳城市地位的上升,太原佛教有了新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便实行崇佛政策,保护寺院利益,大量营造佛寺、佛像及舍利塔,举办佛事活动,使得佛教迅速振兴,广为流传。从民间所藏的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84]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盛况。隋炀帝为并州总管时亦大力提倡佛教。秦王杨俊、汉王杨谅镇守晋阳时则更加崇佛,特别是杨谅还曾邀请400余名僧人到晋阳城,甚为礼遇。
唐代,北都太原佛教盛极一时,寺庙众多,乃全国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85]。李渊建唐后,在太原建义兴寺和太原寺。武德年间,曾发生过僧人道澄接应刘武周的军队攻陷介州(今山西介休)以及僧人志觉与李仲文谋反的事情;唐高祖曾以“太原地接武乡,兵戎是习,乃敇选二千余僧充兵两府”。说明佛教在太原地区亦颇有势力。唐太宗为神化李唐统治,将道家鼻祖老子尊为其先人,故对道教甚是推崇,但也不排斥佛教。贞观九年(635年),长孙皇后病重,唐太宗曾到太原石壁寺(玄中寺,今属交城县)请道绰禅师为她祈福。唐高宗与武则天更加信奉佛教,而武氏崇佛还有借此压制道教,为其独揽大权服务的深意。显庆五年(660年),高宗与武后巡幸并州时,到童子寺、开化寺礼佛,施舍了大量的财物。龙朔二年(662年),武则天又赠送太原二寺大像袈裟。长安三年(703年),御史大夫魏元忠命玉工为武则天琢像,本打算送五台山礼拜,武则天不许,便送至太原崇福寺供养。唐朝中后期,太原佛教仍然兴盛。唐德宗时期(779年—805年),名僧法照在太原行五会,教授经文。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到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日本高僧圆仁来华游历,学习佛法,归国后写下了著名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圆仁和尚在《行记》第三卷中记载了晋阳众多的佛寺,对其中著名的崇福寺、童子寺等寺院的华丽壮观进行了细致描写,还记述了盛况空前的佛事活动,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佛教文化保存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