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右侧是骑着绿毛狮子的文殊菩萨像,狮子前有一矮小的胡人拂菻驽手。相对应的左侧是配以白象坐骑的普贤菩萨。两位菩萨侧身相对,半结迦趺坐在莲花座上,莲花座又置于坐骑上。二位菩萨皆头戴花冠,披罗巾,佩璎珞,冠带自然下垂,下身裙裤纹路疏密得当,衬托出体态轻柔,飘逸洒脱。两旁的护法金刚力士,虎背熊腰、怒目圆睁。
这九尊佛像中最为奇特的便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位置。因为按常规,释迦牟尼佛祖左侧应为文殊,右边则是普贤。不二寺中这两位菩萨位置相反却是为何?通过研究北汉至金代的历史文献,发现北汉时期以右侧为上位,左侧为下位,因此在塑造不二寺彩塑时,古人才会将文殊菩萨置于右侧,普贤菩萨置于左侧。
3.明代壁画
不二寺壁画是以明代社会生活为原型创作的。壁画绘于大殿内东西两面山墙上,共计80平方米。两面壁画皆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层间以云层相隔,同时又自然衔接、和谐统一。
东西两壁上层均绘手持灵芝的吉祥女,在彩云缭绕中飘翔飞动,飘动着的彩带和徐徐后退的彩云,生动地描绘出“飞”的动态效果,故称“飞天”。东山墙中层绘的是“东方三圣”,主佛为药师佛,左右胁侍分别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西山墙中层绘的是阿弥陀佛,左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右胁侍为观世音菩萨。他们在飞天相伴,彩云环绕和众神的护卫下,显示着佛国的庄严,同时也避免了画面下部由于人物众多导致的构图紊乱。
壁画的力作在下层,它突出了世俗化的特点。东壁下层绘的是一组神将,是药师佛的保护神,称“十二药叉神将”。这些神将在佛教史迹中只有其名而无其形,故作者凭想象刻画创意,通过面形、发式、胡须、衣饰、甲胄、兵器、形态的不同来表示其各自的性格特征。各神之间又相互呼应,眉目传神。为表现其神威神韵,第七尊因陀罗大将头饰上还绘有骷髅,诸神的盔甲上系的彩巾飘带,自然地飘向上下左右,从而形成以静带动的艺术效果。下层中部的“舞狮图”更具特色。画面上雄健的狮子随着两位舞狮人的动作侧头起步,呈跳跃状,表现出民间庙会酬神乐神,神人共乐的和弦乐章。
西山墙下层绘的是十六罗汉和一位小沙弥,十六罗汉左右各八位,列于皇帝礼佛图两侧。十六罗汉老幼胖瘦、高矮俊丑、形态不一,就连服饰、袈裟拭披法也各具特色,组成了一幅幅相互联系又极具个性的画卷。下层中部的皇帝礼佛图与东山墙的“舞狮图”遥相呼应,形成佛界、民间、帝王共同欢庆的融洽祥和氛围,从而也更加突出了“不二”的深刻含义。画面中的皇帝为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带领八位朝臣上殿祈拜佛主保佑。皇帝前的七位宫人头戴蝉翼帽,身着窄袖圆领袍,束甲扎带,脚蹬皂鞋。前面两位正在为皇帝朝拜点燃提炉,添加檀香;中间的两位手执日月扇侍从于前;后面的四人又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画面。画面上的皇帝正准备接过宫人递上的檀香为佛主敬香,而手持金瓜兵器的护卫,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举一动,恪尽职守地守卫着皇帝的安全。后面的老臣头戴硬角幞头,身穿圆领红色袖袍,轻声细语地指点着皇上按佛教礼仪进行朝圣,整个画面构思精妙、用笔如神,从庄严肃穆又极具神秘的气氛不难看出皇家敬佛的虔诚和佛教至高无上的尊严。
(三)晋祠献殿
献殿,位于晋祠东西中轴线上,隔鱼沼飞梁,与圣母殿相望,并与此二者共称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因是陈设祭品,供奉圣母之所,故名。此殿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后分别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于1955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
此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外形仿若凉亭。殿顶单檐歇山,琉璃雕花脊。殿内梁架颇有特色,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椽栿之上以驼峰托脚承平梁,其上设侏儒柱和大叉手,构造简洁利落。大殿前后正中各设明间敞门,其余皆为坚固槛墙,槛墙上设直棂栅栏,令殿内甚为通透宽敞。整座大殿于稳健厚重之余不失灵巧豪放,与周围环境很是协调。
在园林建筑布局上,献殿半开敞的空间设置,良好的通透感,与圣母殿和鱼沼飞梁相互呼应,增加了空间的灵动感和层次性。而于殿内举行祭祀典礼时,缭绕的青烟、缥缈的烟雾,更使人仿佛置身于超凡脱俗之境,通达于天地之间。
注释:
[1] 《金史·地理志下》
[2] 《三朝北盟会编》卷57
[3] 《大金国志·太宗文烈皇帝六》
[4] 《金史·胥鼎传》
[5] 《金史·食货志二》
[6] 《金史·食货志五》
[7] 《金史·志第三十八·百官三》
[8] 《金史·志第三十八·百官三》
[9] 《元朝秘史》第255节
[10] 《史集》第1卷第2册,362页
[11] 《元史·太祖本纪》
[12]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19,“鞑靼款塞”条
[13] 《元史·木华黎传》
[14] 《金史·忠义列传》
[15] 《元史·史天倪列传》
[16] 《金史·苗道润列传》
[17] 《金史·赵益列传》
[18] 《元史·太宗本纪》
[19] 黄征主编:《太原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 胡祗遹:《宝钞法》1
[21]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22
[22] 《元朝名臣事略》卷10《宣慰使张公》
[23] 《元史·食货志》。
[24] 《元朝名臣事略》卷10《宣慰使张公》。
[25] 《元典章》卷19
[26] 《元史·成宗本纪》
[27] 郝树侯:《太原史话》,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28] 张星烺译:《马可·波罗游记》,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9] 《元史·奸臣·阿合马传》
[30] 王恽:《真常观记·秋涧集》卷40
[31] 周良霄:《元和元以前的基督教》,《元史论丛》第1辑
[32] 《元史》卷98《兵志》一记载:至元四年二月,“除军、站、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儒从等户外,诏遣官佥平阳、太原人为军。”句中“也里可温”指聂思脱里教、它的教士和信徒
[33] 《山右石刻丛编》卷30
[34] 康玉庆:《元好问与医学》,《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5] 《金史·元德明列传》
[36] 《金史·元德明列传》
[37] 《金史·王渥列传》
[38] 《金史·完颜陈和尚列传》
[39] 《中州集》卷6
[40] 《金史·完颜思烈列传》
[41] 《金史·赵益列传》
[42] 《金史·赵益列传》
[43] 《金史·郭文振列传》
[44] 《金史·郭文振列传》
[45] 《中州集·李汾小传》
[46] 《归潜志》
[47] 《中州集·李汾小传》
[48] 《中州集·李汾小传》
[49] 《金史·李汾列传》
[50] 《金史·李汾列传》
[51] 《感遇述史杂诗·序》
[52] 《中州集·李汾小传》
[53] 《中州集·李汾小传》
[54] 元好问:《过诗人李长源故居》
[55] 《中州集》卷5
[56] 《金史·杨云翼列传》
[57] 《金史·杨云翼列传》
[58] 《金史·杨云翼列传》
[59] 《金史·杨云翼列传》
[60] 《金史·杨云翼列传》
[61] 元好问:《遗山集》卷18《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
[62] 元好问:《中州集》卷8
[63] 姚奠中:《元好问全集(下)·王氏金马》
[64] 见《郝先生墓铭》
[65] 元好问:《中州集》卷9
[66] 《金史·元好问列传》
[67] 《金史·元好问列传》
[68] 《金史·元好问列传》
[69] 《金史·元好问列传》
[70] 《金史·元好问列传》
[71] 《元史·郝和尚拔都列传》
[72] 《元史·王守诚列传》
[73] 《元史·许楫列传》
[74] 乔吉:《折桂令·自述》
[75] 乔吉:《绿么遍·自述》
[76] 乔吉:《折桂令·自述》
[77] 乔吉:《绿么遍·自述》
[78] 杨恩寿:《词余丛话》
[79] 姚燮:《今乐考证》
[80] 陶宗仪:《辍耕录》卷8
[81]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披云真人》
[82]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披云真人》
[83]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披云真人》
[84] [日]常盘大定:《龙山石窟概说》
[85] 日本学者常盘大定认为,窟内左右侍者实为随同邱处机谒见成吉思汗的十八位弟子。
[86] 三天分别指太清境、上清境和玉清境。太清境为大赤天,神宝君所居;上清境为禹余天,灵宝君所居;玉清境为清微天,天宝君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