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爆发了堪称世界规模的七年战争,英法之间展开了全面的大规模的海上争夺。
七年战争可算是第一次世界性战争,法国大革命前最大的一次全欧性冲突。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不仅在欧洲大陆、地中海和大西洋,而且在美洲、印度、非洲、西印度群岛,以及菲律宾都发生了陆上和海上的军事冲突。
战争以普鲁士1756年8月进犯萨克森为开端。战争开始后立即分为两大战争集团:一方是以英国、普鲁士为首的汉诺威、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和其他一些德意志诸侯国组成英普同盟;另一方则是以法奥为首的由瑞典、萨克森和加入“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组成的法、奥、俄同盟,1762年1月西班牙也站在法国一方参战。
七年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整个德意志范围的领导权问题,更广泛、更深刻的原因是英法之间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的斗争。
18世纪中英法总的形势是:法国据有加拿大及路易斯安娜,即从大西洋岸边的新斯科舍半岛,经圣劳伦斯河、五大湖,然后下密西西比河,直抵墨西哥湾,形成一个半月形,英国所据有的北美狭长地带,正好处在法国半月形的内侧。法国不仅要把英国限制在阿巴拉契山脉以东,而且要把它赶下大西洋,独霸北美。英国则竭力向加拿大及阿巴拉契山脉以西扩张,排挤法国,由自己独霸北美。
七年战争在欧洲大陆和广大海洋上进行。欧洲大陆,普鲁士在英国补助金的支持下对付法国、奥地利,以及后来的俄国,英国则集中力量于海上,主要是打击和削弱法国的海上力量和占领它的殖民地。
战争开始时,英国海军即占有明显优势:1756年英国有130艘战列舰、60艘快速帆船,法国只有73艘战列舰,且装备和大炮不足,只有30艘快速帆船。
七年战争中英法之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三个地区:地中海及欧洲沿海、印度和北美。
在地中海和欧洲沿海主要发生了三场海战:即梅诺卡岛之战、拉各什湾(圣玛丽亚角)之战和基伯龙湾之战。
梅诺卡岛之战(1756年5月20日)。1756年4月,法国派出150艘运输船只运送1.5万名士兵开始围攻地中海上的英军海军基地梅诺卡岛的马翁军港。由于众寡悬殊,法国很快攻下马翁港的圣菲利浦要塞。法国负责这次海上掩护行动的是法国海军上将德-拉·加尔森尼尔指挥的一支12艘战列舰组成的分舰队。由于情报混乱,英国很晚才派出海军上将约翰·宾率领13艘战舰去地中海,他所领受的任务是解除梅诺卡岛之围。
5月19日,宾的舰只接近梅诺卡岛。20日晨,当晨雾消散时,法国舰队在东南方12海里出现。约翰·宾发出信号要舰队组成战斗队形,改变航向朝东南方向的敌人驶去。天刚过午,两支舰队并肩在各自的航线上以平行的纵队行进,法舰在左,英舰在右。约翰·宾亲自指挥七艘战舰,由坦普尔‘韦斯特少将指挥六舰战舰担任后卫。按《永久战斗条令》的正规战法,约翰·宾应升起旗帜与敌舰进行捉对厮杀。但这样做的缺陷是他的每艘舰几乎是头朝前接近敌舰,这样就可能首先遭到敌军纵射。约翰·宾计划对战术进行革新,打算保持航向直至他的前卫舰只越过敌后卫舰,然后转向,在适当角度发起攻击。但加里森尼尔也如法炮制。约翰·宾再次发出信号重新组织队形时,其带头舰却没能做到这一点,而是一直保持和敌舰平行的航向。坦普尔·韦斯特的整个分舰队紧随其后。这样约翰·宾的革新战术的意图便没能实现,于是他又发出一个明确的总攻信号。
但是,当韦斯特的六艘军舰头朝前地转向法国前卫舰时,却遭到了三次纵射,双方在近距离内进行了猛烈炮战,战斗中韦斯特的所有军舰都受到重创。现在处在后卫的约翰”宾因距离太远无法参战,整整半小时后才开始远距离射击,但这时其前卫部分已遭沉重打击。而且前卫分队的殿后舰的前桅被炸断,失控地横在约翰·宾的队列之前,使其无法前进,乱成一团。
约翰·宾既受到正规战法的约束,又受到托马斯·马修斯案件的影响,没有果敢地参加混战去援助受到严重攻击的前卫分队。但这时英舰队的大势已去,韦斯特的舰只的桅具和索具已受到严重破坏。法国人已取得重大胜利,加里森尼尔保持他舰队的良好队形和完好的船体,减速驶向下风处,他已完成重创英舰队和掩护法国滩头阵地进攻的任务。
约翰·宾同样也没有下令“全面追击”,因为《战斗条令》规定只有面对明显的弱敌或当对方“主力丧失战斗力或溃不成军时”才能发起这样的追击。但现在的法国舰队绝不是这种状况。约翰·宾已没有更好的选择,他征求了舰上的高级海陆军军官意见之后,决定把舰队转移到直布罗陀。一个月之后,梅诺卡岛全部为法国占领,梅诺卡岛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为法国人所控制。
梅诺卡岛的丢失,约翰·宾的失利,引起英国公众的强烈不满。英国政府把约翰·宾当成了替罪羊,决定将其送上军事法庭。法庭最后给他的罪名是未能“竭尽全力”去击败敌军或者消灭法国舰队,或者解除梅诺卡岛之围。随后,约翰·宾被枪决了。
托马斯·马修斯的被革职,约翰·宾的被处决,都要求人们需要认真思考刻板的《永久作战条令》。
拉古什湾海战(1759年8月18日一19日)却是另外一种结果。为了实现入侵英国的计划,法国海军将领萨布兰柯鲁奉命将他指挥的土伦舰队并入法国的布勒斯特舰队。柯鲁冒险地率领他的12艘战舰驶向大西洋,借助夜幕安全地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但很快被英舰发现,爱德华·博斯科恩将军指挥的一支15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迅速尾随上来。博斯科恩发出信号命令全面追击。五艘法舰趁黑夜逃到了加的斯。随之发生了一场残酷的舰对舰的战斗。法舰“森托雷号”在其沉没之前曾长时间阻击英国舰队。英国人最终仍压服了法国舰队,把大部分法舰赶进了葡萄牙的拉古什湾。尽管葡萄牙是中立国家,英国的博斯科恩第二天还是向海湾里的法舰发起攻击。
在这里,萨布兰·柯鲁故意让他的船舰搁浅。在追击中博斯科恩俘获了一艘法舰,在海湾里他又缴获了两艘并焚毁了另外两艘搁浅的法舰。
拉古什一战,法国的土伦舰队没有一艘军舰到达布勒斯特,土伦舰队事实上已不复存在。
在随后的基伯龙湾战斗(17591年11月20日)中,英国舰队再一次取得重大胜利。
法国布勒斯特舰队司令哈伯特·孔特·德孔弗朗奉命率领20艘战列舰和二艘快速帆船出港,去支援在苏格兰的一次拟议中的入侵登陆行动。德孔弗朗从布勒斯特出港后选定航向直插卢瓦尔河口。英国爱德华·霍克爵士奉命率领27艘战列舰进行截击。霍克迅速行动,在基伯龙湾赶上了法国分舰队,并下令全面追击。11月20日下午二时,正当法国的先导舰进入这个港湾时,英国的先头部队赶上了它们,并展开了战斗。
下午三时许,在激烈的战斗中,法国后卫部队被打败,一艘被俘,一艘翻沉,一艘遭严重损失而降下旗帜,第四艘“特斯号”在与英舰“贝尔托号”作战中被击沉;舰上70多人几乎无一幸存。英国也有两艘舰艇由于搁浅而损坏。当夜幕降临时,英国战舰下锚停泊,暂停追捕。夜间有八艘法国舰丢弃了大炮,减轻重量,越过沙洲,逃进浅水的维莱纳河,但在那里战舰的龙骨都撞碎了。另外八艘法舰在夜色掩护下逃走,但其中一艘受重伤,不久沉没。德孔弗朗为避免被英军俘获,将旗舰“皇家素莱尔号”撞在礁石上,放火将战舰烧毁。
只有其中的六艘逃回罗什福尔。
基伯龙湾海战的胜利是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海上胜利。
1761年6月8日,英国军队占领了基伯龙湾外面的贝尔岛,一直占领到战争结束。
拉古什和基伯龙湾的胜利是英国海军全面追击战术的胜利,也是灵活应用《战斗条令》的结果,实质上也是在开始修订《战斗条令》。更重要的是,这两场战斗之后,法国的舰队已大大丧失战斗力。从此之后,英国海军一面紧紧地封锁法国海岸,使法国断绝与其殖民地的往来,另一方面则把更多的力量用于印度和北美战场。
1759年英国派出三支军队远征加拿大。一支从纽约出发,经由哈德逊河、乔治湖和尚普兰湖向北推进,最后沿黎塞留河向北,直攻蒙特利尔。一支向西横扫,沿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兜抄,攻占尼亚加拉要塞。第三支则是主力部队,沿圣劳伦斯河而上,攻占法军军事指挥中心所在地魁北克市。
英军这支主力部队由海陆两支大军组成。陆军主要是由苏格兰高地人组成的9200人的英国正规军,由詹姆士·沃尔夫少将指挥。海军则包括29艘战列舰,13艘护卫舰,119艘运输船只和辅助船只,共有三万名水手和登陆兵,这是一支“北美所见到过的最好的舰队”。由海军上将查尔斯·桑德斯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