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大学》学生活
10968100000018

第18章 正心修身

导读

“暗而不明,郁而不发”,此谓“内圣外王”之道。内心圣洁,外行王道,这就是儒家在中国思想史上绵延两千余年而不倒的法宝。“内圣外王”虽文字简洁,但内蕴乾坤。若使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那更是难上加难。“内圣”说白了就是修身养德达到至善的境界,而“外王”则是怀有圣人般的美好品德后,再将这种品德付诸政治实践活动的安民行为。光明灼灼的品德鼓动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豪迈,执手相望的期盼中留存着人生的辉煌。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译文经文上所说“修身在正其心”的意思,是说心有了忿怒,心就不得端正;心有了恐惧,心也不得端正;心有了好乐,心也就不得端正;心有了忧患,心也就不得端正。心有了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等影响着,就同不在自己身上一样;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吃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修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历代论引

程子说:“‘身有’之‘身’当作‘心’。”

朱子说:“(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

解读

为政之要在于修身

古人说:“政者,正也。”从有国家官吏制度开始,讲正气就是官吏的职业道德。先秦古籍记载,在我国的三皇五帝时期,官长称“正”。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正”是从政官吏的总称,他们的作用主要是以政正不正。坚持公正从政,是从政者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孔子以“身正”为标准,把人划分为君子、贤人和小人、斗筲之人。君子、贤人在位执政,就会奉行仁政、德政,则政治清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否则,就将是暴政、苛政。孔子崇尚上古三代的德政,把尧、舜、禹时代视为天下大同的“黄金时代”,主张“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极力要求恢复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王道渐趋衰微,国君们抛弃了正义和道德,靠玩弄阴谋权术、靠军事实力实现朝代的更替,推行强权统治,所以造成了礼崩乐坏、争战不止、民不聊生。两千多年来,儒家学派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些思想和主张,编纂了“四书五经”,并对这些经典进行训诂、考证和演绎,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系统的政德、官德理论体系,在许多方面有利于我们“常修为政之德”,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一是重视官德、政德的表率作用。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后人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君犹器也,民犹水也。方圆在于器而不在于水”(唐,房玄龄语)的说法,主张先治吏而后治民,“圣王治吏不治民”。

二是注重修身正心的自我修养。曾子根据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以后又发展成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其核心是修身正心。《礼记》认为人本身有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会影响到发扬正气,所以修身的关键在“正其心”。孟子则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因为这种正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者”。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三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深刻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作用。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何得到民心的拥戴呢?他指出得民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活学活用

矢志不移与晚节不保

汉武帝晚年,苏武奉武帝之命率领副使百余人出使匈奴,携带大批礼品,并送还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匈奴单干威逼苏武投降,苏武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们的利诱。单于见苏武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断绝饮食,苏武渴饮雪,饥吞毡,才免于饿死。单干无可奈何,就把苏武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给了他一群公羊,说什么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北海人迹罕至,荒原千里,为了生存下去,回汉朝复命,苏武经常从野鼠穴里掘取“草食”充饥。在北海,苏武度过了19个年头。风沙撕破了他的衣服,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冻饿练就了他一副硬骨头。苏武崇高的气节,受到了匈奴广大人民的尊敬。昭帝晚年,汉朝与匈奴和亲,苏武才回汉。苏武保持气节,不屈服于匈奴贵族的任何威胁与利诱,代表了汉族和匈奴族人民要求平等、联合反对民族压迫的共同愿望。因此,苏武牧羊北海的事迹被人们编成歌、剧、故事广为流传。

再来看一个洪承畴晚节不保的反面例子。明朝崇祯皇帝当政的时候,洪承畴是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官做得很大。当时清军进攻明朝的边地,于是崇祯帝委任洪承畴为辽蓟总督抵抗清兵,不幸的是在松山会战中明军大败,洪承畴也被清兵俘虏。崇祯皇帝听到洪承畴兵败误传的殉节消息,亲自撰写祭文,遥祭亡灵,其情其景也颇是感人。再说洪承畴被俘后,曾一度表现了忠贞的节操,誓死不降清兵。清王命他下跪,他说:“我堂堂的大明朝的臣子,岂有拜你这蛮邦的王爷的道理呢!”清人将他囚禁在斗室中,他终日号哭,滴水不沾,口中还背诵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只求速死不愿卖身投靠。不过后来洪承畴终于在美色面前低头了,禁不起诱惑屈膝投降清朝,充当了清兵的马前卒,反过头来攻打明朝,成为历史上的贰臣。可叹可思啊!

智慧金言

以上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讲述了“正心”的必要性。所以说修身在正其心,心正,理明,意志坚定,就不会被外界感情所迷惑动摇了,像苏武一样坚持气节和立场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处理事务时,要保持敲钟的禅心

有一天清晨,丛林禅院的住持方丈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寺里刚好传来阵阵悠扬深沉的钟声,走廊两边木樨花辦上的露珠纷纷坠落,整个空气仿佛都跟钟声发生着共鸣、禅师凝神侧耳聆听良久,待钟声一停,忍不住召唤侍者,询问道:“今天早晨敲钟的人是谁?”

侍者如实回答道:“报告方丈,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小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就要侍者将这小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敲钟呢?”

小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忐忑不安地回答道:“没什么特别心情,只是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道:“不见得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只有正心诚意的人打钟,才会发出这种深沉博大的声音。”

小沙弥想了又想,然后说道:“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平常听您教导说,敲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用犹如人定的禅心和礼拜之心来敲钟。就是这样而已。”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提醒道:“往后处理事务时,都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将来你的成就会不可限量!”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敲钟是一个和尚的必修课。但看似简单又平常的敲钟,奕尚禅师却能用心聆听。读懂了敲钟人的心思意念,发现此人绝非泛泛之辈。

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就养成恭谨的习惯,不但司钟,做任何事,动任何念,一直记着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司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继承奕尚禅师衣钵真传的森田悟由禅师。

智慧金言

敲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用犹如入定的禅心和礼拜之心来敲钟。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要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抱持这样的态度。怎会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呢?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历代论引

朱子说:“意诚则真无恶而实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检其身。然或但知诚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则又无以直内而修身也。”

解读

修身在正其心

东方人羡慕西方人的物质文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西方人却仰慕东方人的纯朴典雅、注重伦理和和睦的家庭关系。

活学活用

为文不说空话

韩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祖籍河南邓州,后迁至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南)。因其郡望昌黎,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贞元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因谏阻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他大力提倡儒学,反对佛教、道教,反对藩镇割据。倡导古文运动,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简洁生动,思想鲜明,立意新颖,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谥号“文”,又称韩文公。著作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韩愈三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他七岁读书,十三岁便能作文。他认为自己幼年丧父,依附兄嫂,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摆脱困境。因此,他刻苦攻读儒家著作,矢志不移。

有一个关于韩愈起名的传说,是说在兄嫂的抚育下,韩愈渐渐长大,这年送他去拜师入塾学习,于是,嫂嫂郑氏就想给弟弟起个高雅新奇的学名,郑氏翻看着书籍,一时总找不到一个合意的字。韩愈站在一旁,说:“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说:“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头。会乃聚集,介乃耿直,象征他们的品行和成就出类拔萃。那么,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不同凡响的字。”韩愈立即说:“嫂嫂。那么就选‘愈’字最佳,我就叫韩愈。”郑氏问:“‘愈’字如何解说?”韩愈道:“愈,超越也。我将来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前超古人,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高兴地拍手说:“好!好!就用‘愈’字!”

韩愈少年时就胸怀远大志向,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名满当地的勃勃少年。于是赴京应试,结果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四次参加考试,最后才考中了第十三名进士。之后,又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很不得志,一时郁闷黯然。这天他独自游历,遇到一位先生,交谈后送他几句话:“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韩愈捧读赠言,陷入深思: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己缺少的正是谦虚宽让的心胸。于是。他选用这首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做为自己的字。从此他更加虚心勤学,结交儒士,砥砺学识,最终独树一帜,开创了一代新的风气,名闻天下。

冷静地看待自己的境遇,不盲目怨天尤人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妇人,与一个独生子相依为命。老妇人原以为可以与独子长相依靠的,不料独子突然得了重病,不治而亡。

老妇人的邻居帮助老妇人把死者埋了,老妇人痛失爱子,死也不肯离开坟地。她不吃不喝,哭呀哭呀,只想与儿子一道离开人世。就这样过了四五天,老妇人果然气息奄奄,命在旦夕了。

这时,虚竹大师来到老妇人身边,问道:

“您为何停在坟间不肯离去呢?”

“唉!我惟一的爱子离我而去,我痛不欲生,只求同儿子一同离开人世。”老妇哭着说。

虚竹大师又问老妇:“你想不想让儿子活过来呀?”

老妇一听,精神倍增,说:“当然想呀,你可有什么办法么?”

虚竹大师道:“你如果能找来一种香火,我便可以拿着此火为你儿子许愿,叫你儿子复活。”

“那是什么样的香火呢?”老妇问。

“这种香火就是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燃着的香火,你去把它找来吧。”虚竹大师说。

老妇听信虚竹大师的话,便四处讨香火去了。

每到一户人家,老妇就问:

“你家死过人吗?”

“死过,曾死过不少人呢。”

老妇继续走,每到一户,老妇依旧问:

“你们家以前死过人吗?”

“死过,我们的祖先都在我们前面死了。”

“怎么会没死过人呢?”回答几乎千篇一律。

老妇跑了许多路,问了不知多少户人家,每家的回答,几乎一模一样。无可奈何,老妇回来了,告诉虚竹大师:“我已经遍求所有人家,却没有一家没有死过人的,这样的香火看来我是取不来了。”

虚竹大师说:“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为死了儿子而过度悲伤呢?”

老妇人恍然大悟。

智慧金言

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遭受类似失去亲人这样的不幸.我们要冷静客观地看待这种境遇,不要因此而盲目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