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语学习成功之路
10970500000030

第30章 语法的误区(2)

误区三,语法抠得太细。我已经说了,当你学习一句英语的发音,学习会听得懂,会正确得说出去,学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的时候,你已经同时在学习英语的语法了。虽然你可能没意识到你也在同时学习语法,但词汇的发音、词法和句法等已经以它们具体而实在的形式,现实地体现在活生生的句子当中。脱离了具体句子,当然也就不存在语法。这很象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他说没有了物质就什么都没有了,也包括时间。很相同并有意思的是,我们常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管感觉和过活,也许还有体会这事态炎凉,极少关心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的存在否;正如我们说话的时候,并不关心我们说出了简单句还是复合句。那么当我们的目的是懂得并使用英语的时候,为何我们非要对语法抠得那么细?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当你不懂得某句子的意思或者弄不清该如何表达的时候,如果学习些相关语法能切实地解决你的具体问题的时候,你才当学习它。这种模式的学习意味着从来不应当对语法细抠和死抠。以实用尺度来对待任何事物,那这种对待一定会是最适用和最简明的了。如果它也挺复杂,那它则是简明当中的必要复杂。我们对英语语法不是应当不知,而是应当够用则止,这个界限以外的则是研究了。而对语法这门了不起的科学的研究如果不是你的目的,那你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反过来,想研究语法,你必须先得心应手地掌握其语言,而在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即你还是个语言的初级或中级的学习者的时候,对语法抠得过细导致的学不好语言本身则会拉大甚至摧毁这个过程。

She said trying to find him would not be easy.

这句话的意思是“她说想找到他可不容易”。如果你看到了并懂得为什么trying不是try,是加了ing的,就可以了;也知道would not be easy是“不会容易”也就可以了,而想弄清楚它们是什么句子成分就显得多余,不是吗?

He did not know which book she really liked the best.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不知道她最喜欢哪本书”。我们请的英语外教里少有人关心which的词性和the best的成分,你呢?

再一例:

Learning much grammar,he said,is wasting your time.

“他说语法学得太多是浪费时间”。

其中的he said你当然知道其意思是“他说”了?那想知道它是什么句子成分吗?

有的人也许对这句英文话的内容,即语法学得太多是浪费时间,有不同意见,但更多的人也许赞同。你呢?说一千道一万,你抠过甚至懂得中国话的语法吗?没有,那你为什么中国话也说得那么好?

误区四,语法练习得太多。

很明显我们许多老师的头脑中抱有条虚幻的真理,就是不好好练习语法不行。当然他们对学生们施加的大量练习使得许多学生烦躁甚至惊恐,但也让学生们不敢怀疑做大量的语法练习不是在做正事。我说过有的教材用语法凑字数,那如果教师对此不删减,学生们是没办法。但另一方面,不少老师在教学中抠起语法来,的确是乐此不疲,否则一个好老师是会以各种方式,比如就少做语法练习等,来抵消破教材的影响的。

大量的学习文章和语句,与时而梳理一下语法的比例,我看应当是二十比一或三十比一或更大比例的问题。理解了文章和句子,你就已经懂得了其中的语法。对某现象的很常见和极其熟悉,才构成对其梳理和概括的根基。可我们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对语法的关注量简直大到了与文章和句子一比一甚至更甚。买资料,找材料,印练习题这些作法风风火火,无用功的忙碌席卷中国。

这个燎原烈火中可恨可笑的一股,是我们的“介词填空”。真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对它如此情有独钟,好象大量的介词填空练习是最正经,是天经地义,最当占据英语学习的半边天。这介词怎么这样幸运和倒霉?

我要告诉各位学习者,你练习的那个有介词的句子中的介词你会不会,是你是否学习得足够多,看没看过学没学过那个句子和同类句子的问题;是你那个句子整体上是否就会说的问题;是甭说其中的介词,是句子中所有的词你都会填的问题;不是你根据什么语法来猜想什么地方当放上哪个介词的问题。比如“她死于癌症”,你学过,当然你会说:

She died "of" cancer.

比如“她撒谎挺在行”,老师和你聊过此话你因而也学过,当然知道可以说:

She is good "at/in" telling lies.

比如中文“我在街上走”。你在书中看过这句话的英语,自然很清楚可以说:

I am walking "on/in" the street.

换句话说英语是个看多了听多了学多了用多了自然会的问题,而且是同时会整体的某个单元,比如是某些词汇的组合甚至是完整句子的问题(怪不得“背单词”者难以学会英文),不是看其中哪个词汇特别是哪个介词漂亮的问题,也不是掷色子随机抽取并填上个空缺的问题,也不是买上衣仔细挑选看哪件合体的问题。它完全是因为你百分之百地熟悉,从而就简单知道的问题。你会了就是会了,怎么变化也是会,把整个句子的任何部分抠掉而让你再填上你还是会。比如把上三句英文话中引号部分去掉(就是把那几个破介词抠掉,为什么非得抠掉它们?)而问你该填什么,那对你不就犹如用中文的“马上”来造句一样简单而没什么意思吗?况且你还清楚地知道上面第二句和第三句话中的所谓介词至少有两种选择,知道用哪个都可以,因为你就是学过,就是会。你会的,怎么都考不住你,你不会的,糊猜乱想也难蒙对。英语一句话中可能有诸多词汇,它们是有血有肉的语言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单元,当然可以认为它们是等同重要的单元,否则缺少了哪个单元那句话就不是那句话了。那为什么我们的编书者和老师们偏偏要拿出介词来练习呢?如果你句子的其它部分都懂得,那你自然也就懂得其中的介词。句子中的所有词汇以其特定的组合方式构成语法,构成统一和谐的一个整体;而一个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某句话,其合乎意思逻辑和语法逻辑的整体的某部分,因受到其它部分的制约而几乎成为唯一。那么当这个部分缺失,人们自然知晓缺失了的是什么。所有的语句都是我们熟悉的,否则你说出的话便是新鲜话或不通顺的话。比如:

他说他很( ),还没吃饭。

恐怕人人都知道括号里的当是什么字吧?把这句话换个样呢:

他说他很饿,还没吃( )。

你就不知道了吗?如果再换个样,变成:

他说他( )饿,还没吃饭。

那你一定马上知道填上个“挺”或“很”都行吧?瞧啊,你甚至很清楚地知道两种都对。

英语也是如此,人们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通常很确定,话中的任何部分由于受其它部分的制约也很确定。也就是我们如果会说话,就是会说整个的话,会表达什么意思,就是能够用某些话语来表达。那作为学习语言,我们应当把精力放在多学话语上,而不应当放在从话语中剥离出来的某个特定部分中。这个特定部分放在什么话中可用,你没见过那句话是不知道的。语句是学来的,不是用其实你从未掌握的语法来编撰的。

介词得单拿出来,那名词呢,动词呢,形容词呢?等等呢?语句中的哪一部分不重要?至少在初中级阶段,英语教学的主导方式,当然应当是“教给”和“告之”,而不是让不会的学习者们去苦思冥想。对于学习者而言,同样的道理你应当做的,是多看多学现成句子就是了。须知我们有时候要练习,要“温故而知新”,但其目的是让你对学习过的东西再溜一遍,不是让你对着不会的内容发愣。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们教学中另一个令那些程度不够的学习者们头疼和“恨之入骨”的现象:让他们做不少汉译英练习。当人们苦思苦想,哆哆嗦嗦用一个小时创造出六句话,却发现五句半都是错的时候,这种练习有什么意义?我们应当做的是直接地教授和学习那六句话,对吗?更可叹那压在人们头上错误而又成型的英语教学理念,仍然没敢让人们发誓不再做这样的练习。其实我敢发誓如果你不做这样的练习,你肯定比那些总做这样练习的人早学成英语。

误区五,语法被考核得太多。

在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多练和多考自然是对孪生兄弟,而且考也是针对语法最多。垃圾般的练习材料铺天盖地,考试的次数也如洞穴中的蚂蚁。我们要学好的“好”字中,包含效率的意味,那对于学生,老师当多做的,是“告诉”和“教给”,而不是总指出“你怎么还不知道”。特别是当学生们还处在初级和中级阶段的时候,更该如此。而事实上直至高中毕业,学生们对英语学习而言都是初中级阶段。学习英语特别是在其初中级阶段不是对科学问题的探讨,而是对种事物的熟悉。教学中应当少问学生“为什么”,而是多告诉学生“就这样”。学习者们也同样,你要多知道怎么说,少问为什么这样说和为什么不那样说。

所以我们的考试太多从哪方面讲都说不通。英语学习是熟悉、模仿和懂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考试。但如果你需要教学评价,并且一定要以考试为形式,你需要的时候进行一次就是了,那学习者学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嘛。考试自然有助于知道哪里还不会,但考试频繁了,等于频繁地知道哪里不会,这有什么意义吗?全世界的人和学生们自己还有你这位老师都知道初中级的英语学习者们还“很不会”,那你总要一次次地考试来一次次地知道和让学生们也频繁地知道他们还“很不会”的必要性在哪里?

另外,这样的考试就是被考的人每次都得一百分也没有意义。因为如果我们把英语内容量比做一百份的话,我们当做的是一个劲地多学,怎么也得学到第九十份,然后或许可以测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可刚刚学了六份就接连开考是我们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另一个通病。当我们学到了第十二份的时候,往往我们已经被考了十八回了。总共一百份的内容,我们不是奋勇直前,而总是浪费时间并停滞不前得总考前十二份,就算我们每次都考得一百分,又能有多大用处呢?人生精力有限,总在前二十四份内自己翻跟头或是被迫受折腾的,不管感觉多么良好,永远也学不成英语。

考试多了就是浪费时间,自然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而且对教和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包括老师们的问题,往往都会反映到被考者考试结果的不如意上。但这个不如意却总是让学习者们觉得是自己笨蛋和无能。而且这频繁的不如意对处于不知中然而却是无辜的学习者们的自信心是个沉重打击。二者加一起,即信心被打击和学习无效率,本来可以很健康地进行的英语学习这件事,如何能不被剧烈地扭曲?

而象我前面说过的,遗忘从某种角度讲是种美,而且它是如此自然地发生,所以是种自然美。总考试改善不了学习,也不能打破这种美。况且凡是学完的,都可以忘记。如果它日后不被涉及,甚至就都应当被忘记。我们人类的头脑很自然地丢弃不用或很不常用的东西腾出空来装新东西,不就是种令人赞叹的自然美吗?

以上我们谈的是如何看待英语学习中的语法,以下让我们来极简单地梳理一下语法。语法内容很多,包括语音、词法和句法。但我下面只是从最实用的角度梳理,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讲授。并且我要以“你”为中心地,即以你自己想说什么话为角度地,挑最常用而概括地,尽量不提烦人、恼人和吓人语法术语地来梳理一下。换句话说,我要非常人性化地梳理一下语法。当然如我所说,初级和中级的英语学习者们可以不特定关切语法,特别是语法术语。所以你如果选择日后再看看以下部分也没关系,以后想主动梳理或是需要参考语法时,再看看也不迟。

一般说来,除了有上下文环境而说的简单话甚至是一二个字,如“好”,“当然”,甚至“哦”等等都算完整句子以外,一句话里总要有动词。就是说人们用动词来描绘事物,来表达。人们也自然想知道事物发生的时间。因为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认为是在变化之中的,我们对事物的关切,也可以说是想知道当前这个变化中的事物处于它变化过程的哪个阶段,简单说就是哪个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关切的是“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这是种二维的关切,构成了一种二维世界。一维是时间,另一维是状态。

现在我们把时间一维分成:将来,现在,过去,更早的过去。

把状态一维分成:一般情况,正在进行,已经完成。

很有意思。也许我们的划分法不十分科学,但按照我们的划分法,二维世界中的“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一共有十二种可能。我们暂且把它叫做“时间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