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11118000000028

第28章 沉住气,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忙而不乱日清日高(2)

(1)例外管理法。如果你是个拥有下级的管理人员,那么这种技巧也能大大地节约无谓的时间浪费。你可能发现,你手头的文件和报告已积压了不少,再若送来,你简直就要被它们湮没了。这时你就可以采用例外管理的办法。只让下级报告那些违反一般规定和制度的材料,没有任何问题,完全按照计划执行的工作则不必报告,这样一来,自然会大大减少文件和报告的数量。按此法处理问题,就会使领导者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数量繁多的小事转到为数不多的大事上。

(2)对琐事敬而远之。当然这不是“随它去吧”的观点,而是为了使自己有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情。你不妨这样试试,凡是你认为下级可以处理的事,就要大胆放权。分配下去的工作,无论如何也不允许它再回到你自己的办公桌上来。只有当预先计划时设想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令下级无所适从时,才可以由你来解决。高效率的领导者不应陷入贪多嚼不烂的错误之中,事事都想试一试,结果哪一件也干不好。这就需要领导人有胆识作出选择,要有很大的勇气敢于说“不”!敢于作出否定的决定。这就是为什么说勇气是领导者的一个重要素质。

2.优先原则

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来安排,首先完成重要或者必要的事情,平衡重要的工作和紧急的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时间就如同海绵里的水,总能被挤出来。

下面这些建议将帮助现代领导者“创造奇迹”。

策略一:确定优先性。决定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着手去做。不要因为在这一天的过程中发生了某些事情,就从自己本来要做的事情中分散精力或转移方向。更重要的是,不要用别人确定的优先性来替代自己的。

策略二:不要拖延。因为不确定性或者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所以我们拖延做某事,但是,延误会扰乱日程,它们不可避免地在下游形成更大的延误和中断。因此在一天刚开始的时候先去解决最困难的事情,把容易的事情留在最后。

策略三:对于一天将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许多问题是可以预期的,预测什么环节发生问题,然后做好准备对付它。

策略四:做今天能做的每件事。如果今天做了某件小事就不会发展成为今后必须进行修缮的工程,那并不意味着在深思熟虑后不能推迟某件不急需做的项目,对于那些放到以后进行的活动要做记录。

策略五:建立一个系统来提醒自己和提醒别人。明白自己有多少时间是浪费在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信息或请别人做某件事上,使自己能够记录下每个未能得到答复的要求。当人们知道你总是在做记录,他们会在你第一次提出时就做出反应。

策略六:作出决策。时间浪费大致总是发生在为等待更多信息而推迟作出决策的时候,但信息永远不会是完全的。决策延误了,行动也会延误。

策略七:放权。是否总有一排人站在你的办公室门口等着你对这件或那件事作决策。给下属成员一些决策的责任,不但使他们也使自己有自由的时间。

策略八:清理你的办公桌。如果你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备忘录、电话记录、报告、信件、散页的纸张等,时间就会在你寻找某个需要的东西时浪费掉。

策略九:建立一个好的但是简单的文件系统。有多少时间被浪费在寻找重要文件的过程中?把文件收好,放在今后容易找到它们的地方。

策略十:不要求完美。“完美就是没有效率”,在一个过程中总是吹毛求疵直到每件事都绝对完美无缺,是对时间巨大的浪费。

策略十一:对错误承担责任并且改正。承认错误要比试图隐瞒它花费少得多的时间。简单的错误不会发展为大的灾难。

策略十二:建立工作进展情况的自动检查系统。有了它你就能够知道每件事在什么时候是按日程并且正确进行。你将在问题还很小,还可以控制的时候及时发现它们并且加以处理。

策略十三:对过去的做法要怀疑。仅仅因为某项任务总是以一个特定的方式去做,并不意味它就必须照着那种方式去做,会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实际上,几乎肯定存在一种更好的方法,关键是如何找到它。

建立工作秩序,忙到点子上忙出效率来

有不少领导者经常感到最苦恼的事,就是“时间危机”,没有工夫来思考和处理那些重要的事情。许多领导者每日工作达十几个小时,但还是有许多事情处理不完。

不可否认,忙,是领导者的正常现象,也是工作积极、事业心强的一种表现,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感到忙。但是,忙,应该有限度,有秩序,有效率,用一句更通俗的话说,就是不能“瞎忙”。

产生忙乱现象的原因大致如下: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要处理的问题难决难断,一拖再拖,考虑再三;对所担当的工作,没有比较妥当的通盘安排,没有正常的工作秩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赶上什么就抓什么,这样势必杂乱无章,顾此失彼;上下左右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不该找你的事也来找你,长久下去,习以为常;主观上愿意多做工作,总觉得对什么事情都有责任,惟恐哪件事情没办好,会被人家说工作不努力,能力差;对副手和身边工作人员缺乏充分的信任,惟恐人家工作做不好,于是就事必躬亲,越俎代庖,把自己累得要死,而人家却闲了起来;没有给办公室建立必要的制度。文秘人员对于外来的文件、请示和报告,不把关、不过滤、不研究,也不提出处理意见,一切照送照转,办公室成了收发室,起不到参谋助手的作用,加重了领导者的负荷。

要克服忙乱的现象,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秩序,划清职责范围。哪些工作必须自己做,哪些应由别人做;哪些事自己做主,哪些事要集体研究等,对于这些,领导者必须胸中有数。而要建立这样一个科学的工作秩序,就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与副手和助手之间、横向职能部门之间、纵向上下级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要划清各自的职责范围,各负其责。不该领导管的事,坚决不管;该管的事,主动去过问。凡所属单位提上来需要领导拍板定案的问题,必须要求把情况和意见一并拿上来。如果应由下属处理的问题,下属不处理,把矛盾上交,领导者则不应受理。

领导者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主动下去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涌上来的问题就会大大减少。越是把自己关在办公楼的小天地里,越是不下去,事情就越多。

所以,领导要经常下到基层去。这不是消极地“躲”,不是回避矛盾,而是克服忙乱现象、提高工作绩效的积极办法。它既可以使领导者了解下情,及时解决问题,又可以使领导者静下心来思考和研究问题,还可以减少会议和其他琐碎事务,一举数得。下去前,要把“家”里的工作安排一下;下去后,要同办公室保持联系,使该处理的事情及时得到处理。

善于向下属布置工作,为自己腾出双手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领导者,他对一个新来的员工,首先表示欢迎他到这个单位来工作,然后让他与原有的人见见面,向他简单介绍几句本单位的情况,再后,三言两语交代一下他做什么工作,然后就让其他的部门领导管理扔下不管了。另有一些领导者在布置工作时,常常犯一种毛病,就是从来不明确地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他以为自己了解和掌握的东西,下属也应该懂得;或是有意识地不向下属交底,放任不管,而当下属的工作没有达到他所要求的标准时,他就批评一顿。这些做法都是不当的。

向下级布置工作的正确做法应当是:

第一,交代必须明确。

在布置工作时,以下各项应当十分清楚:什么任务,属什么性质,有什么意义;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什么时候完成;向谁请示汇报;应遵循哪些政策原则;执行任务者在人、财、物和处理问题方面有哪些权力;步骤、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当然,以上各项要因人因事而宜。重要的事就要交代得严肃、明确、具体,简单的事就可以粗略一些;对于头脑聪明、经验丰富、一点就透的人,可以简明扼要,不必耳提面命,啰啰嗦嗦;对于新手和能力差的人,要尽可能把想到的东西都告诉他,使他少走弯路。

第二,要同下属商量。

下达指令、布置任务之前,自然要充分准备,把问题想得周密些。但在向下属交代的时候,还是应当抱着商量的态度。对于自己感到不太有把握的意见,要虚心向下属征询,如果下属的意见有道理,就要及时采纳;即使对于自己的设想感到很有把握,也要善于启发下属动脑筋,提看法,以便使指令更完善、更切合实际;如果执行者没有什么意见可提供,可以通过适当的问话,来检验一下他对指令是否充分理解了,是否变成了他自己的思想;对于那些执行者有权随机处理的细枝末节,则不必过多纠缠,议论不休,以免束缚下属的手脚。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要形成领导者居高临下,一二三四布置一大套,执行者俯首听命、机械服从、不置一辞的僵硬气氛。事实证明,在布置任务时只有对下属抱着信任、尊重、平等、虚心的态度,下属才容易理解,乐于接受,也才能更好地执行。

第三,任务与职能相称。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你所分配的任务应当是他的职责范围之内的,是属于他岗位责任制范围之内的事,而不能把本应属于上层的事交给下一层去干,把下层的事交给上一层去干,或是把本应由甲完成的任务让乙去做,乙的事让甲去做。如果那样乱摊派,势必打乱工作秩序,使人无所适从。当然,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任务,也需要临时变通,但不能太多,特殊情况一过,还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所分配的任务要与他的能力相一致,有多大能力的人就分配给他多重的活儿,如果不然,让能力强、水平高的人去干简单的活儿,既浪费了人才,又使他心情不舒畅,认为领导瞧不起他,重要的事不让他去做;如果让能力差、水平低的人去完成复杂、艰巨的任务,不仅容易误事,而且执行任务的人也有反感,认为领导是故意找别扭,强其所难。此外,在工作量上也要考虑,工作交得太多,会使他感到承担不了,太少又使他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

掌握时间运筹的法则,挖掘每一分钟的价值

富兰克林说:“时间乃是构成人生重要因素之一。人之成就与善于有效利用时间有密切关系。”时间,是领导者最宝贵的财富。凡是有成就、有作为的领导者,都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运筹时间的本领。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但有些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事情,就是由于在时间的使用上十分讲求效益。音乐大师们可能在一年或数年中每天都必须拿出大量时间进行苦练,才能使技艺略有长进。事实上,他们的技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为了保持这个水平,他们不得不付出大量时间去练习,更别说在此基础上再有所提高。一位古典音乐家坦言:“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妻子知道。三天不练,听众知道。”

但就领导者的素质而言,却少有甚至没有可堪称大师者;所以领导者可以在个人能力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效果--提高10%~25%,且无需付出太多心血。

比如制作某种小型器具,你一小时能做50个,你能把效率提高10%,即每小时做55个吗?也许可能。开动机器说干就干!你不需要对生产方法进行根本性变革,也无需有超人般的生产速度,只需稍微加把劲。

你会发现几乎任何事情要提高10%的效率都不难做到,而这少许的努力将产生不菲的回报。在前一个例子中,如果你在器具生产车间每天工作8小时,效率提高10%后,一年将多生产1万套器具。如果每套器具的利润为10美元。则每年的赢利将额外增加10万美元。

下面介绍科学统筹时间的几个技巧,供领导者参考。

1.养成快速准时的习惯

领导者要提高时间利用率,必须缩小时间计算单位。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效率要高得多。做每项工作都要给自己定出一个时间限度,何时起,何时止,能用半小时办完的,绝不用一小时。开会和约见要准时,要养成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的良好习惯。同一位健谈的人商量工作时,最好能站着谈,迫使他开门见山,免得口若悬河,没完没了。

2.当日事当日完成

检查时间消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只是带有一定概率的可能,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可以采取行动的唯一时间。世界上所有的成就都是“今天”所创造的。所以,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当日事当日毕,应该成为一切领导者的行动准则。今天的事不要等到明天,上午的事不要拖到下午,白天的事不要延至晚上。某项工作一旦开始,就要一鼓作气地完成它,完成一项,然后再做下一项,这样会使你加快速度,并不断享受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事实表明,精力在成功之中更新,而在拖延之中衰竭。如果一个领导者在上班伊始就拖拖拉拉,不在乎什么上午下午、今天明天,那就绝不会做出什么令人瞩目的成就。

3.强迫自己每天都要有所成就

有一位名人给自己立了这样一条座右铭:“不教一日空过。”有了这样一个强制性命令,就会自觉地珍惜每一小时,每一分钟,使每天都在紧张的追求中度过,使第二天在前一天成果的基础上和新的追求中开始。齐白石在85岁那年的一天上午,连续画了四幅画,并在上面题道:“昨日大风,心情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原来他在用第二天的加倍工作来弥补前一天的损失。有了这种精神,何愁时间不为我所用?

4.定出专项时间

如果你需要专心致志于某几个棘手难题,不希望被打搅,可以预定出几段专项时间。告诉你身边的人,在这几段专项时间内任何人都不见。

把比较容易办的事放到专项时间以外,在专心投入某项工作之外的其他时间内,尽可以记记笔记或读读商贸杂志。

专项时间要雷打不动,如果你的专项时间定在午后2~4点,就不要打算在下午3点去看牙医,否则会使你的专项时间被肢解。

5.让思考速度提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