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语言的突破(智慧生存丛书)
11123900000033

第33章 如何拥有语言的魅力(3)

电影表演大师卓别林早年出演的无声电影之所以在全世界受到广泛的欢迎,就在于卓别林准确夸张的肢体语言的配合。这种配合显示了肢体语言的强大功能。

肢体语言在人与人之间传达出“无言的沟通”,它的功能有以下4点:

(1)替代功能

《晋书·阮籍传》记载,魏晋时代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善为青白眼。所谓“青”,就是黑的意思。“青眼”即人喜悦时眼睛正视,黑珠在中间,是相对于“白眼”(眼睛向上或向旁,现出白眼)而言的。阮籍常用“青眼”表示赞许和喜悦;用“白眼”表示厌恶和蔑视。他见到雅士,便作“青眼”;见到俗人,即以“白眼”对之。阮籍居丧期间,嵇喜前往吊唁,他白眼冷对,嵇喜十分难堪,只好不怿而退。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便提着个大酒壶,挟着把琴也来吊丧,阮籍立即投之以青眼,表示欢迎。今天我们常用的“青睐”、“垂青“等词,也就是由此而来。心理学家阿盖尔认为,诸如承认、爱欲、挑衅、拒绝、寻衅、优越感、屈从、谦恭、满足、妥协、害怕、悲伤、欢乐、痛苦、哀愁等情绪,通常都可以由肢体语言直接替代加以表达。

(2)表露功能

有时,千言万语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一时说不出口的心底的话,采用肢体语言巧妙地加以表露,就容易使对方心领神会。

(3)辅助功能

在社交场合讲话要生动有力,给人以深刻印象,那更是少不了肢体语言来辅助。辅助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加强语势,并能取得较好的信息沟通效果。

(4)调节功能

有人来访,你正在忙这忙那,当对方还在滔滔不绝地漫谈时,你会用看看手表或坐立不安等的肢体语言,来暗示对方“废话少说,无事快走”。当教师讲解不清时,学生的脸上会出现困惑不解的神色,有的可能摇头以示不悦,这时许多教师会及时理解学生向自己发来的调节信号,并迅速做出积极反应。

肢体语言的上述4种功能,显露了不可低估的“无言的沟通”之意义。如果一个人不会正确破译肢体语言,不善于发挥它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中的作用,那就可以说他成功的大门还没有真正打开。

站姿

一个人的站姿要显得健康、自信。标准的人体站姿应该是:抬头,两眼平视前方,嘴唇微闭,面带微笑,下颌微收;放松双肩,稍向下压;挺胸、收腹、立腰;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腿直立,膝和脚后跟要靠紧。一个人站立时不良的姿态表现为:身体僵直,胸部外凸,板腰;垂肩,脊柱后凸,腹部鼓起;胸部下凹及垂肩,脊柱侧凸。此外,缩头探脑,佝偻双肩,双腿弯曲颤抖等,这些站姿都会给人留下不良印象。不良站姿无法显示出一个人的朝气及活力。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站立姿势表现出挺、直、高,那他(她)便是具有了基本的美感。就男性来说,站立时身体各主要部位舒展,头不下垂,颈不扭曲,肩不耸,胸不含,背不驼,髋、膝不弯,这样他就做到了“挺”。站立时脊柱与地面保持垂直,在颈、胸、腰等处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颈、腰、背后肌群保持一定紧张度,这样他就做到了“直”。站立时身体重心提高,并且重点放在两腿中间,这样他就做到了“高”。就女性来说,站立时头部微低,显示了她的温柔之美;挺胸,不仅使她显得朝气蓬勃,而且让人觉得她是个自信的人;腹部微收,臀部放松后突,表示她很在意女性曲线美。

在社交场所和任何人群集合的地方,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站着谈话,其站姿各种各样。相对站立,这是两个人谈话时常采用的姿态,其中包括两种含义:一是亲密友好,一是彼此发生争吵。又有双人八字形站姿,表明欢迎别人加入。还有多人并肩站姿,说明几个人受到同一约束力。

站立时,对方手臂的姿势也值得琢磨:手臂下垂时,表示他此刻的心理处于松弛状态,心态比较自然,手臂张开时,表示出欢迎和拥抱的姿态,手臂交叉时,既表现一种防卫心理,又具有一定的掩饰作用。即便是颇有声望的政界要人,或社会名声显赫的人物,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都会程度不一地采用这种姿势。用手握臂时,表示一种自制。有的人置身陌生人当中,为了掩饰不安的心情和缺乏自信心理,会采取这种姿态。手臂上举时,要么表示胜利,要么表示投降,要么表示敬礼、挥手、招手等特定的含义。

坐姿

正确的坐姿在说话时给人以端庄、稳重的印象,使人产生信任感。另一方面,它也给交谈带来方便。坐姿本身就可以向对方传递信息,因此应作为一种交谈手段加以注意。

为了促进交谈,坐椅子时可稍往前坐一点,身体前倾,采取这样的姿势,便于将身体前后摇动,以对对方的谈话内容表示肯定,同时还可以促使对方做决定。如果背部靠在沙发上,则给人以傲慢的印象,同时身体后仰,会使下巴突出,这样容易暴露自己的想法,被对方掌握主动权。

其次,交谈时可以采取稍微侧身的姿势,这样面向对方的侧身坐姿,会产生一种易于接近的作用。

正确的坐姿是:入坐时要轻要稳。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

人的正常坐姿,在其身体背后没有任何依靠时,上身应正直而稍向前倾,头平正,两臂贴身自然下垂,两手随意放在自己腿上,两腿间距和肩宽大致相等,两脚自然着地。背后有依靠时,在正式社交场合,也不能随便把头向后仰靠,显出很懒散的样子。

步态

人们行走的姿态——步态——是千姿百态、变化万端的,比如有消磨时间的散步、无精打采的慢步、大摇大摆的阔步、闲庭自得时的信步、节奏均匀的慢跑、风驰电掣的疾奔、老态龙钟的蹒跚、犹豫不决的徘徊、偷偷摸摸的蹑行、摇摇摆摆的跛行、姿态优雅的滑行、兴高采烈的蹦跳、心焦气躁的急走、故作姿态的扭摆、夸张行进的正步、急促小奔的碎步,等等。这些移动身体的步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其中某些部分。

每个人具有独特的走路姿势,能使他的熟人一眼认出来。至少有一些特征,是因为身体的结构而有所不同,但是步法、跨步的大小和姿势,似乎是随着情绪而改变的。假如一个人心情愉快,他会走得比较快、脚步也轻快;反之,他的双肩会下垂,走起路来好像穿着铅底的鞋子一般。走路快且双臂自在摆动的人,往往有坚定的目标而准备积极地加以追求;习惯双手半插在口袋中,即使天气暖和时也不例外的人,喜欢挑战而颇具神秘感,通常他善于扮演“魔鬼的拥护者”的角色,因为他喜欢贬低别人。

一个自满甚至傲慢的人走路时,他的下巴通常会抬起,手臂夸张地摆,腿是僵直的,步伐是沉重而迟缓,似是有意加深别人对他的印象。一个人在沮丧时,往往拖着步子将两手插入口袋中,很少抬头注意到自己往何处走。一个人在这种心情下,走到井边,说不定会朝里边望一望,借以转移目标,暂时忘记烦恼。走路时双手叉腰的人,看起来像个短跑者,往往他想在最快的时间内跑最短的距离,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突然爆发的精力,常是在他计划下一步决定性的行动时看似沉寂的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

正确的步态表现出一个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呈现出一种健美的姿态,行走出一阵疾风,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手势

人的肢体语言中,手势是十分突出的。演讲、教学、谈判、辩论乃至日常交谈,都离不开手势,因此有人说手势是第二唇舌。

此外,在让座、握手、传递物件、表示默契,以及在谈话进行中,手势能借以加强我们语言的力量,丰富我们语言的色调。所以说,手势是一种独立的有效的语言。

(1)手势的类型

手势从动作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力量型。

这类手势一般使用整个手掌,有时还包括手臂,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种情况:

晃动食指:食指伸出,手掌紧握,并大幅度地晃动,这是一种具有很大威胁性的手势。振臂:五指紧握拳头并摇动手臂,向上或向前摇动,主要用来表达强烈的要求。压掌:掌心向下,并猛烈下压,这是表示抑制或压制的手势,能给人一种强制性的感觉。推掌:掌心向外,用力推出,主要用来表示拒绝之意。伸掌:双手掌心向上,向胸前或向腰部的两侧伸出手掌,主要用来表示真诚。抱掌:两手掌心朝向自己的前胸,好像是在拥抱,主要用来表示抒发得到被肯定的心情。切掌:伸直手掌像刀一样上下斩切,主要用来表示果断的决定。

□细腻型。

这是指手指的尖或某一个手指,构成仿佛在拿一件小东西并力求要准确地操纵它的形态,主要表示要人们对某一事情做谨慎细致的考虑。

(2)手势的作用

说话时巧妙地运用手势,有显而易见的作用:手势语言使所说的话给人以立体感、形象感,帮助对方理解所说的内容。手势语言能强化感情,激起对方共鸣。手势语言还能传达微妙感情,同时提醒自己及时调整表达内容或表达方式。手势能增加说话的魅力,突出自己的个性。手势语言在运用时需注意如下几点:手势的运用恰到好处才会发挥其作用。手势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对象都有作用。尤其是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用手势表情达意,应是无意识的,否则会给人做作的感觉。手势要协调,不能说东指西,令人无所适从。

哇喇乱叫不是说话,乱挥乱舞不是手势。不自然的手势,会招致许多人的反感,造成交际的障碍。

(3)手势的特点

手势有如下3个特点:

□能代笔描绘形象。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手表示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等。戏剧中手势更多,开门、关门、骑马、上车,都可以通过手势表现出来。

□能传达强烈的感情。

手势可以表示强调,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愤怒时紧握拳头;懊悔时拍腿顿足;勇敢时拍胸而应;痛苦时捶胸顿足;失望时双手捂脸。有的手势令人远远地感到他的热情和欢喜;有的手势却轻率得像个阿飞;有的手势漫不经心;有的手势使人觉得洋洋自得;有的手势告诉你他非常非常之忙,正要赶着办一件紧急的事情;有的手势又告诉你他有要紧的事情要向你谈,请你等一等。

□能指示方位或借代事物。

问路时,人们常用手指指示方向;在人群中寻找某人时亦用手指点。另外,手势可代替数目,中国人吃酒划拳的手势就是以指代数。

(4)手势表达的方式

说话时,人们用手势来表达态度的方式主要有:用手遮住额头,表示害羞、困惑、为难;用手搔头,表示尴尬、为难、不好意思;双手相搓,说明陷入为难或急躁状态之中;双手摊开,表示真诚、坦然或无可奈何;双手插腰,说明对方在挑战、示威或感到自豪;双手插在口袋里,表明内心紧张,对将要发生的事没有把握;双手抱在胸前,表明胸有成竹,对将要发生的事有思想准备;交谈中用手指做小幅度的动作,表明其对提议不感兴趣、不耐烦或持反对态度。

心情处于焦虑不安时,一些人习惯将一只手放在桌上或沙发扶手上,不停地轻弹手指;一些人则习惯用手指搓捻纸条或烟蒂;有些年轻女性则喜欢用手绞手绢。面临某一选择而处于犹豫不决或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时,一些人会不知不觉地用手搔脖子;一些人则会用手搔后脑勺。当人们对某件事情充满渴望和期待的心理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摩拳擦掌。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在表示亲密时热情握手;分别时挥手相向;熟人见面招手示意;紧握拳头表示信心和力量;摆手则是谢绝;学生举手发言是礼貌之举;胜利时则拍手欢呼等等。

(5)握手技巧

握手在现代社交中非常普遍,除了,传统的表示友好和亲近外,还表示见面时的寒暄,告辞时的道别,以及对他人的感谢或祝贺、慰问等等。握手不仅是中国人最为常用的一种见面礼和告别礼,而且在涉外交往中也普遍适用。

握手的感觉比一般礼节性要求的内容更丰富、细腻。紧紧相握、用力较重是热情诚恳,或有所期待的表示;力度均匀适中,说明情绪稳定。握手既轻且时间短,认为是冷淡不热情的表示;握手时拇指向下弯,又不把另外四指伸直,则说明不愿让对方完全握住自己的手,是对对方的一种藐视。用两只手握住对方的一只手,并左右轻轻摇动,是热情、欢迎、感激的表现;反之,刚触到对方的手掌便立即放开,是冷淡和不愿合作的反映。

握手时手指微向内曲,掌心稍呈凹陷,是诚恳、亲切的表示。握手之时,掌心朝下显得傲慢,掌心朝上则显得谦恭,而伸出双手去捧接对方的手那更是谦恭备至了。

握手时还要讲究先后次序。握手次序要依据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和各种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长辈在先,上司在先,主人在先,女士在先。客人、男士、下级、晚辈,应该先问候对方,见对方伸出手后,立即与之相握。在上级、长辈面前不可贸然伸手。如果对方人多,应该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

握手还可以表示感谢、祝贺、鼓励、慰问之意。矛盾和解了,有时也多习惯以握手为礼。委婉拒绝

拒绝别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有一位教授说:“求人办事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求你办事,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也是叫人头痛万分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给别人带来不愉快,所以也就很难说出拒绝别人的话。”

简单地说“不”,不叫拒绝,拒绝是要讲究技巧的:既要拒绝对方的不适当的要求,又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同时又不能损害彼此的正常关系,因此说,拒绝别人并不是容易的事。

怎样才能既拒绝别人又不得罪他、不恶化相互关系呢?

幽默诙谐式

罗斯福还没有当选美国总统时,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好友由于好奇向罗斯福问起海军在加勒比海小岛上建设基地的情况。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对着朋友耳朵小声说:“你能保密吗?”“当然能,谁叫咱们是朋友呢?”朋友挺有诚意地回答。“我也能,亲爱的。”

罗斯福一边说,一边对朋友做了个鬼脸,两人大笑起来。可见,如果以幽默的方式来拒绝,气氛会马上松弛下来,彼此都感觉不到有压力。相互矛盾式

当别人向你提出使你感到为难的要求时,你不妨先承认他的要求可以理解,你同时也希望满足他的要求,但接着说出不容置疑的客观原因,从而拒绝他的要求。

春秋时,鲁国相国公仪休喜欢吃鱼,全国各地因此很多人送鱼给他,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你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不要了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所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我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鲁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免掉我相国的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能常常有鱼吃了。”听了先生这番话,学生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另找原因式

当一位你并不喜欢的人邀请你去逛街或吃饭时,你可以有礼貌地说:“我老爸要我回家练钢琴呢!”这种说法隐藏了个人的意愿,而用其他原因做借口,从而减轻对方的失望和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