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11213800000022

第22章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选择快乐(2)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东汉时会稽郡太守刘宠离任时两袖清风,竟获得了个"一钱太守"的美誉。

刘宠,字祖荣,原是汉朝的宗室,父亲刘丕,习学经史,刘宠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因品学兼优被州郡举为孝廉,后出任东平陵县令、豫章郡太守,再提任会稽郡太守。那时,会稽郡离都城洛阳较远,山民又没有文化,府衙的官吏便常常下乡欺侮他们,不时向他们要钱要粮,摊派苛捐杂税。刘宠到任后,很快下令革除了那些弊政,严禁官吏欺压百姓,还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围湖造田,几年的努力,使会稽郡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老百姓十分感激这位好官。

转眼三年过去,刘宠的任期满了,朝廷决定将他调任京官,消息传开后,会稽的老百姓都惶惶不安,他们担心朝廷又会派一位品行不好的太守来,因而越发舍不得他离去。刘宠也舍不得离开会稽郡,但朝廷的诏令难违,他不得不走。他蹒着老百姓,悄悄和夫人在后衙整理行装。

晚上,刘宠和夫人将行李捆扎好。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便问夫人:"我们的行李包裹中有多少积蓄?"

刘夫人忙说:"夫君,不多不少,刚好两千文,这是我们薪俸的积蓄,而且与三年前来的时候一样多。"

刘宠听后,才觉放心,说:"三年前,我们来时带来这些钱。三年中,我们没能给老百姓做多少好事,要是离开时我们从这里多带走一文钱,那我就一辈子对不起这里的老百姓了。"

这时,府衙的帮办王师爷进来报告说:"刘太守,你让我雇的牛车已经找到,天亮时就到府衙。"

刘宠忙说:"王师爷,真不好意思,临走时还给你添麻烦。"

"唉,还说什么麻烦,"王师爷叹口气说:"前任那位老爷临走时不仅大包小包装了好多车,而且用的还是两匹马拉的车,可是您当了一任太守,依然两袖清风,临走一辆破牛车就把所有行李都装下了,您说,我们会稽百姓怎能过意得去呢?"

第二天清晨,刘宠夫妇将行李装上了那辆破牛车,王师爷赶到后衙来给他们送行,他悄悄从怀中掏出一支毛笔说:"夫人,这支旧笔,是刘大人阅案常用的,带上它留作纪念吧。"

刘夫人忙摇摇手,说:"王师爷,他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不是他的东西,连一根稻草也绝不会带走的。"

王师爷感叹道:"要是天下当官的都像刘太守,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刘宠夫妇辞别了王师爷,乘上牛车出发了。日中时分,吱吱呀呀的牛车到了城北官道上,车快到驿亭边时,突然发现有十多位老人迎候在那里。刘宠大惊,忙跳下车,一个个将跪地的老人扶起,连连说:"乡亲父老,我刘宠担当不起!"

一位名叫徐志文的村民说:"刘太守在会稽给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我们虽然愚昧,但无时无刻不在感念太守恩德,今天听说太守就要离开,我们特来送行,并敬献微薄的盘缠。"说罢,十多位老人随即每人送上一串钱给刘宠。刘宠忙推辞:"我刘宠何德何能,临走还要扰民?这钱是万万不能收的。"

徐老丈道:"刘太守,我们知道你为官清廉,才每人凑了一百文小钱给你送行,这并不是贿赂你,你不能辜负了大家的心意。"说罢,显出很生气的样子。

刘宠忙说:"这样吧!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这钱我不能收。"

徐老丈说:"我们早商量好了,你如果连这点钱都不收,我们就在这里长跪不起。"

刘宠一听可慌了,他和夫人交换了一下眼色,说:"这样吧,一百文钱太多了,我每人收下一文钱,就算收下你们的一份心意,这总可以了吧?"

徐老丈见刘宠态度坚决,说话诚恳真切,便同意了。于是十多位老人每人给刘宠恭恭敬敬地捧上一文钱,然后高高兴兴地离去了。

刘宠夫妇的牛车继续前进,很快到了界河,刘宠让车子停住,拉着夫人下了车,走到河边,对夫人说:"马上就要出会稽郡了,我们决不能从这里多带走一文钱。"他将刚才老人赠的十多文钱全部掏出来,分一半给夫人,然后说:"夫人,让我们一起还给会稽的老百姓吧。"说完,夫妇二人将钱全部投入河中。

事后,过往的百姓透过清澈的河水,清清楚楚地看到那十多文钱静静地躺在河底。这事流传开来,人们都称刘宠为"一钱太守"。这条河也由此更名为钱清河。直到今天,老百姓还传颂着"一钱太守"的故事。

钓鱼

湖边没有眼睛,但我们心里有眼睛。

有些文字看过后,终身难忘。

有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十分喜爱钓鱼,可是却从来没有钓过一尾大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那天晚上,他和母亲又来到湖边钓鱼。放好鱼线,安好鱼饵,一次次地将鱼线抛向湖中。

湖面十分平静,他和母亲守在那里,等着鱼上钩。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一条鱼上钩。

就在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鱼线突然动了。他拎一拎,发现异常沉重,这肯定是一条大鱼上钩了。

他兴奋极了。急忙快速地收鱼线,线越收越短,湖面响起鱼拍击水面的声音,母亲取出网罩在湖边准备捞住它。

果然是条大家伙。母亲打开手电,照着鱼身,发现它却是挺大的鲈鱼,银白色的鱼鳞在微弱的灯光下闪耀着点点光芒。

母亲看着夜光表,对孩子说:"现在是10点。离开禁还有两个小时,孩子,我们放了它吧。"

孩子说:"不,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才钓到它。"

孩子哭了,母亲安慰他:"我们还会钓到更大的鱼。"

孩子环视四周,湖边了无人影,夜色深沉。他对母亲说:"别人不知道我们钓到了鲈鱼。"

母亲说:"孩子,湖边没有眼睛,但我们心里有眼睛。"

在母亲的坚持下,鲈鱼被放走了。

30年后,这个小男孩成为纽约最著名的建筑师,他的作品遍及纽约。

没有人能理解出生在贫民窟里的男孩怎么会成为纽约的知名人士,受到民众的尊敬。更没有人会把他的成就与30年前那个夜晚联系起来。

时刻约束自己,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这样一个能告诉孩子心里有眼的母亲,肯定会造就一个伟大的孩子。这一切,都源于放下。

快乐的密码

彼此道了再见,转身走在脏乱不堪的菜市场中,忽然发现自己心情很好。

信任别人,也值得别人信任,这就是快乐的密码。

我住在姐姐家里的时候,常常要买菜。

一次,我去买菜,市场上有个中年男子,笑得让人觉得不买他的菜就欠了他的情似的。他给我选了几个番茄,"四块。"他说,我交给他一张百元大钞。"找不开啦!小姐。"

可是我当时确实没有零钱。"这样吧,你先拿去,明天再给我钱,好吗?"我想了一下,说:"还是不买吧,我明天清早要回乡下,两三天不回来,怕不方便吧?"他豁达地一笑:"没事没事,只要你记得,一个星期也可以。"于是我坦然地把那几个番茄拎回了家。三天后,我在众多的摊贩中找到了他。他一见我就笑了:"买点什么吗?"并不提钱的事。我选了几条黄瓜,连那天的四元算在一起,给了他七元。他照样笑了:"小姐好讲信用啊!"

我说:"是你首先信任我的。"

彼此道了再见,转身走在脏乱不堪的菜市场中,忽然发现自己心情很好。

信任别人,也值得别人信任,这就是快乐的密码。

快乐其实就在你我之间。

快乐的农夫

快乐的本质不是享受,而是胜利。

有一个住在佛罗里达州的快乐农夫,当他买下那片农场的时候,他觉得非常颓丧。那块地坏得使他既不能种水果,也不能养猪,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然而,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要把他所拥有的资源变作一种资产--他要利用那些响尾蛇。他的做法使每一个人都很吃惊,因为他开始做响尾蛇肉罐头。从此,每年来参观他的响尾蛇农场的游客差不多有2000人。他的生意做得非常大。从这些响尾蛇中抽取出来的蛇毒,被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做防蛇毒的血清。响尾蛇皮以很高的价钱卖出去做女人的鞋子和皮包;装着响尾蛇肉的罐头送到全世界各地的顾客手里。这个村子现在已改名为佛罗里达州响尾蛇村。

这位农夫凭借自己的智慧,硬是把当年的"不利"变成了"有利"。福斯狄克说:"快乐的本质不是享受,而是胜利。"因为快乐来自于一种付出后的成就感。

力行五德

温柔敦厚,宽以待人,抱朴守拙,修身立命。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自己以温、良、恭、俭、让作为与人打交道时的道德标准,意思即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德性。因此,孔子到别的地方与人谈话时,总能够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而恭、宽、信、敏、惠则是孔子提出的能使天下为仁的五条标准: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第一条是讲对自身要严肃的管制,从内心到外表;第二条是对人要宽容,包容别人的小过失;第三条就是能信任人,也对人守信用;第四条是聪明敏捷勤勉;第五条是对人有真情,真心帮助人。这五条都做到了,也就可以称为仁。

糊涂学所赞许的温柔敦厚,宽以待人,抱朴守拙等修身立命的原则与儒家对"仁"者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的地方是,儒家要求他们学说的力行者是学富五车、兼济天下的正人君子,糊涂学的初衷则是普通老百姓能踏踏实实、平平安安地过日子。

该放手时就放手

没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们只是被自己的执着所俘虏,它们只需将手放开就能缩回来。

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他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收进去,而无法握着拳伸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控,更是逃不掉。

没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们只是被自己的执著所俘虏,它们只需将手放开就能缩回来。

心中贪的欲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欲望与执著,使我们一直受缚,我们惟一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无谓的执著,就能逍遥自在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

只有有为,方能无所不为;只有退几步,方能大踏步前进!

记得这是一位外国学者的话,意思是说:会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证。

清河人胡常和汝南人翟方进在一起研究经书。胡常先做了官,但名誉不如翟方进好,在心里总是嫉妒翟方进的才能,和别人议论时,总是不说翟方进的好话。翟方进听说了这事,就想出了一个应对的办法。

胡常时常召集门生,讲解经书。一到这个时候,翟方进就派自己的门生到他那里去请教疑难问题,并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地做笔记。一来二去,时间长了,胡常明白了,这是翟方进在有意地推崇自己,为此,心中十分不安。后来,在官僚中间,他再也不去贬低而是赞扬翟方进了。

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王阳明率兵征讨,一举擒获朱宸濠,立了大功。当时受到正德皇帝宠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以为他夺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散布流言说:"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讨,才抓住朱宸濠以自我解脱。"想嫁祸并抓住王阳明,作为自己的功劳。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和张永商议道:"如果退让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劳让出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坚持下去,不做妥协,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总督们的功劳。这样,江彬等人便没有话说了。

王阳明称病休养到净慈寺。张永回到朝廷,大力称颂王阳明的忠诚和让功避祸的高尚事迹。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免除了对王阳明的处罚。王阳明以退让之术,避免了飞来的横祸。如果说翟方进以退让之术,转化了一个敌人,那么王阳明则依此保护了自身。

以退让求得生存和发展,这里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老子曾说:"无为而无小为。"意思是说,只有不做,才能我所不做,唯有不为,才能无所小为。

为了论证这个道理,老子进行了哲学的思辨:许多辐条集中到车毂,有了毂中间的空洞,才有车的作用;揉捏掏泥作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空虚,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中间的空隙,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所给人的便利,完全靠着"无"起作用。

就是说,"尤"比"有"更加重要。不仅客观世界的情况如此,人的行为也如此。人的"无为"比"有为"更有用,更能给人带来益处。一味地争强好胜,刀兵相见,横征暴敛,"有为"过盛,最终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老子贬"有为"扬"无为"的做法,并非完全正确。就社会生活而言,积极奋斗、努力争取、勇敢拼搏、坚持不懈的行为,其价值和意义,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就此而言,老子的思想不尽合理。但应该看到,人生的路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人们不仅需要慷慨陈词,而且需要沉默不语;既需要穷追猛打,也需要退步自守,既应该争,也应该放,如此等等,一句话,有为是必要的,无为也是必要的。就此而言,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什么时候有为,什么时候无为呢?无为和有为的选择取决于主客双方的力量对比。当主体力量明显占优势,居高临下,以一当十,采取行为以后,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应该有为。而当主体处在劣势的位置上,稍一动作,就可能被对方"吃掉",或者陷于更加被动的境地,那么,便应该以退为进,坚守"无为"方是。无为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人生手段,待时机成熟,成功条件已到,便可由无为转为有为,由守转为攻,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屈伸之术。为此,我们提醒人们,在人生大道的某一个点上:只有有为,方能无所不为;只有放下,方能大踏步前进!

忘记仇人

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我们也许不能像圣人那样去爱我们的仇人,可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我们至少可以原谅他们,忘记他们,这样做实在是聪明的事。

有一次,一个人问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儿子约翰,他父亲会不会一直怀恨别人。

"不会",约翰回答,"我爸爸从来不浪费一分钟,去想那些不喜欢的人。"

有句老话说: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的人。这也是前纽约州长盖诺坚持的政策。他被一份内幕小报攻击得体无完肤之后,又被一个疯子打了一枪几乎送命。当他躺在医院为生命挣扎的时候,他说:"每天晚上我都原谅所有的事情和每一个人"。

有一次,一个人问巴鲁区--他曾经做过威尔逊、哈定、柯立芝、胡佛、罗斯福和杜鲁门六位总统的顾问。这个人问他会不会因为他的敌人攻击他而难过?"没有一个人能够羞辱我或者干扰我",他回答说,"我不让自己这样做"。也没有人能够羞辱或困扰你--除非你让自己这样做。棍子和石头也许能打断我们的骨头,可是言语永远也不能伤着我们。

谦让一步宽十丈

软弱和怯懦的人绝不想吃亏,只有那些真正刚强和有能耐的人才能明知吃亏而甘愿吃亏。甘愿吃亏就是放弃、就是忍让。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不仅是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人生百科全书。它以无与伦比的真实描述了中国人人生的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