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轩和鹿子霖两家是白鹿原上的两个很有势力的家庭,分别代表着白家和鹿家两大姓氏,这两家其实又同族。白、鹿两家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却又免不了勾心斗角。白嘉轩一家比鹿子霖一家更为仁义,更有声望。白嘉轩以族长的身份处理过很多家庭纠纷,深受众望。然而,白嘉轩在父亲死后,却陷入一桩田产纠纷里。在给父亲修造坟墓时,一位前来帮忙的鹿姓小伙子,在无可奈何之际,想卖半亩地给嘉轩。嘉轩答应了。中间人冷先生向嘉轩说了卖主的开价,嘉轩当即说:"再加三斗。"
这种罕见的豁达被当作慈心善举在村民中受到赞颂。自鹿村的小姓李家一个寡妇也找到冷先生,求他作中人卖掉六分水地给白家,嘉轩更慷慨地说:"孤儿寡母,甭说卖地,就是周济给三斗五斗也是应该的。加上五斗!"
在契约上签名画押后的第二天早晨,白嘉轩来察看新的六分地,却看见鹿子霖正在指使人犁那片地。白嘉轩一看火了:"子霖,你怎么在我的地里插铧跑马?"
子霖佯装惊讶地说:"这是我的地呀!"
白嘉轩说:"这得凭契约说话!"
鹿子霖说:"我不管契约。李家寡妇已经把地卖给我了,她家借过我五斗麦子八块银元,讲定用这块地作抵押,逾期不还,我当然就要套犁圈地了!"
说着就从长工手里夺过鞭子接过犁把,示威似的翻耕起来。白嘉轩一跃上前抓住骡马缰绳。两个人随之就厮打在一起,接着两家的亲门近族男子也一起上手,很快就席卷为白鹿两姓阵势分明的斗殴,满地都是撕破的布片和丢掉的布鞋。直到冷先生来到,大喝一声"住手",并且一手拉住一个,才算解劝开了。冷先生把二人一直拖到他的中医堂,让二人各自洗去自己脸上手上的血污,然后给他们抓破的伤口敷了白药,止了血。冷先生说:"就此罢休的话,你俩现在都回去吃饭;罢休不了的话,吃罢饭上县衙打官司。"
原来鹿子霖所说也是事实,只是李家寡妇看自家出价高,才又卖给自家。白嘉轩弄清楚后,却无法宽容子霖,认为鹿家怎么也应该说一声,而不应啥话不说就圈地,这明显是向他脸上撒尿。他手里攥着契约,向县府投了诉。鹿家也向县府投了诉。子霖的父亲怕子霖示弱,以后得受自家的欺负,坚决支持儿子打官司,并表示倾家荡产也要打赢这场官司。
白嘉轩顺便找了姐夫朱先生,想让这位极负盛名的学者给知县提示一下。朱先生说已替他写了一件诉状。白嘉轩回家一看,却是:
--致嘉轩弟
倚势恃强压对方,
打斗诉讼两败伤;
为富思仁兼重义,
谦让一步宽十丈。
嘉轩看罢,气先消了一半,连叫"惭愧"。朱先生义给子霖写了同样内容的信,两家终于重修旧好,抱拳打拱,互致歉意。并表示都不要李家的地了,还各自周济给李家一些粮食和银元,帮助寡妇渡过难关。这件事令李家寡妇和乡民非常感动,县令批为"仁义白鹿村"。
一场几乎会导致白鹿两家倾家荡产的诉讼以如此奇怪的方式了结了。双方之所以想打官司,一方面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或争强斗狠;一方面也是因为六分地,两家虽然都知道打官司的后果,但还是一意孤行,目的在于不想吃亏。然而这不想吃亏导致的结果只会使双方在钱财、人缘和家庭的仇恨上吃更大的亏,如果双方都能让步,岂不是"吃亏是福"的活生生的写照吗?多亏了"圣人"朱先生,一副拙朴心肠才使两家化于戈为玉帛,又为两人争得了好名声。
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体会出"吃亏"绝不是软弱和怯懦。人人都想占便宜,战胜这个心理本身是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的。软弱和怯懦的人绝不想吃亏,而只有那些真正刚强和有能耐的人才能明知吃亏而甘愿吃亏,甘愿吃亏就是忍让。假装糊涂,甘愿吃亏,适时放弃,息事宁人,没有一定的涵养是不可能办得到的。
中国古语所谓"以柔克刚",其实"柔"也是一种力,一种更强的力。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是要先吃苦,先吃亏,才能占到更大的便宜,才能得到更大的福。"大丈夫能屈能伸",这"屈"的目的也是为更好的"伸",所以"吃亏绝不是软弱,而是刚强,甚至是更高层次的刚强,内在的刚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知足,不失为幸福、快乐之本。
公元223年,刘备进攻东吴兵败,人马死伤一大半,又悔又恨,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害起病来。起初,病势尚轻,不久便愈来愈重了,这才决定请诸葛亮到永安(东征的大本营)来。
接到昭烈帝刘备的诏书,诸葛亮叫益州治中的杨洪在小心辅助太子刘禅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汉嘉那一头,加紧防御。诸多军机大事安排妥当后,诸葛亮便和尚书令李严一同到永安去。
昭烈帝刘备见了诸葛亮,原本想忍住深藏在心头的痛苦,不让它轻易流露出来,但是,他忍不住,悔恨交加的泪水,不断地沿着他的双颊涌流。他一面流着眼泪,一面缓缓地对诸葛亮说:"我没能听从丞相的话,执意去东征,在虢亭打了败仗,损兵折将甚多,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说到这里,他把目光投向诸葛亮:"近来,我时常想起我们当年在隆中初次见面的情形,好像还在眼前。想不到这次遭到了挫折,又患了重疾,我怕寿命不会久长,不能再跟丞相共事了。"说罢,眼泪好像断线的珍珠似的,配对成双的往下掉。
诸葛亮不由得用手背擦着眼泪,安慰昭烈帝刘备,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千万不要再去想它,以免再添烦恼和忧愁。请陛下好好安心体养,恢复圣体健康要紧。"
昭烈帝刘备点点头。渐渐地,终于止住了涌泻多时的泪水。不久,他的病更重了。临死之前,托诸葛亮帮助自己的儿子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语重心长地说:"您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必定能够治理国家大事。要是嗣子可辅,您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行,就请您自己在西蜀称王。"
诸葛亮听了,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说:"臣怎么敢不全心全意尽忠尽节?我情愿拿死来报答陛下。"说罢,叩头流血,涂了一地。
昭烈帝刘备凝视着诸葛亮,又是感激又是伤心。他吩咐李严代写遗诏,留给太子。遗诏上主要的有下面几句话:
我起初得病,只是下痢,后来又加了别的毛病,就严重起来,怕没法治了。一个人活到50岁,也不算短命,我已经60多岁了,还有什么可恨的呢?我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几个弟兄。你们必须自己勉励自己。凡是坏事,别以为小就去做;好事,别以为小就不去做!只有德行好,才能叫人心服。你父亲德行差,不足做个榜样。你跟丞相共事,要像伺候你父亲那样伺候他。你和你兄弟必须努力向上,切记切记!
昭烈帝刘备晏驾前,虽把太子托付给诸葛亮,甚至明示在太子不才的情况下,允许他"西蜀称王",但是,刘备再仁义,再依赖诸葛亮,也不至于把王位让给丞相吧!毕竟,太子刘禅已经17岁了,而且还有刘承和刘理两个儿子,怎么会愿意把王位拱手让给臣子呢?当他说让诸葛亮自为主子时,安知没有杀他之心?因此,诸葛亮痛哭流涕,发誓要一辈子帮助刘禅治理国家,即尽他全部精力去工作、奋斗,只有死了以后才停止下来。他在《前出师表》中写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句话,就是他一生行为的概括。
诸葛亮深通文韬武略,也深知"知足,不失为幸福、快乐之本"的真谛,所以,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辅助刘备。刘备驾崩之后,他不仅丝毫没有凭借刘备的旨意趁机称帝,而且还"竭股肱之力"辅助后主刘禅。
后来,东吴和曹操都想趁着刘备归天的机会向蜀汉进攻,诸葛亮带兵常年征战在外,结果累垮了身体,竟然死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的军营中,只活了五十四岁。
一直到死,他还在为国家的事务操劳,却从未有过使自己成为一国之君的欲望。这真是知足常乐天地宽啊!所以他活着的时候,一直受到刘备和后主刘禅的尊敬、信赖和爱戴,他死后,其言行都流传下来,其智慧和品德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反过来说,如果他不知足,有野心,那就很可能为自己掘好了坟墓。俗话说:"一山岂可容二虎。"当你挖空心思玩弄诡计时,也就埋伏下深深的危机。很多聪明人在成功时适可而止,就是避免祸殃的明智之举。倘若成功还不知足,还要贪恋就会遭人之忌,甚至遭人之害。所以,知足是诸葛亮的大智大聪明,也是他糊涂保身的重要法则。
察
洞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说的就是精于察人而产生的副作用,即。"好丑在心太明,别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素,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而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
能不察乃"察见渊鱼不详",察而须有度也。
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愚并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其实在"若愚"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智慧大聪明。大智若愚,这是兵家的计谋,也是处世的方略。
古人以为做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察又有"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什么叫"能不察"呢?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你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作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
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颇有窃国之心。一次,田成子邀他谈话时,两人一起登临高台游览景色,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风光尽收眼底,唯南面却有一片隰斯弥家的树林郁郁蓊蓊,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隰斯弥在谈话结束后回到家里,立即叫家仆带上斧锯去砍树林。可是刚砍了几棵,他又叫仆人停手,赶快回家。家人望着他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颠三倒四的?隰斯弥说:"国之野,唯我家一片树林突而列,从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会高兴的,所以我回家来急急忙忙地想要砍掉,可是后来一转念,当时田成子并没有说过任何表示不满的话,相反倒十分的笼络我。田成子是一个非常有心汁的人,他正野心勃勃要谋取国位,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这种情况,我如粜把树砍了,就表明了我有知微察著的能力,那就会使他对我产生成心。所以不砍树,表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就算有小罪而可避害;而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小苦,这个祸闯得可就太大啦!"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保之术,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也。如果过分的强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它也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作为有一定地位的领导者,对下属如果采取令人人自危的考察术,就必须审察有度。
唐太宗有一次为了审察手下的文官中是否有贪官污吏,悄悄地叫心腹拿了国库绢去试贿。有一个管宫门的官吏不知,受了一匹,立即被太宗抓了起来说要处死,于是裴矩就对太宗说,这种考察方法不义,是陷人于法。明明是你叫人去送给他的,反过来又说人家受贿,这不是用计害人吗?这样下去,将来还有谁敢上朝做官呢?
太宗听了,自感无言以对,于是召集文武,宣布自己的过错,以安抚人心。所以古人说:洞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说的就是精于察人而产生的副作用,即"好丑在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而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
这也可说是古人在辩证法上的"活学活用"了。所谓"大智若愚"就可作如是观吧。
懂得赞美
深谙赞美专道,能使你顺利地消除与他人的隔阂,铲平顾忌和疑虑,助你走上成功之路。
世界上没有不爱听赞美的人。这是由于人内心深处的弱点所致。人活在世界上,需要同情、关心、爱护和尊重,没有这些,人的心灵就会像沙漠一样干枯寂寞。
赞美别人,就是给予别人同情、关心和爱,就是对别人劳动创造的尊重,因此,赞美对于人类心灵的重要性,犹如阳光之于生命。
学会赞美别人,会使你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甚至能帮助你逢凶化吉。
秦国有位能言善辩之士名叫中期。有一天他应召入宫,和秦王讨论政事,结果秦王被驳得体无完肤。秦王大怒,心想:你怎能一点儿不顾全我这一国之君的面子!而中期却不理不睬,缓缓走出宫去。秦王恨恨地说:"不杀你这贼子我誓不甘心!"中期回去后,明白秦王不会为此事而放过自己,便托一位朋友进宫对秦王说:"中期真是个粗人!刚才他是遇到圣明的君主了。假如换了夏桀或商纣那样的暴君,早把他杀了。我要向人们宣传此事,让大家都知道大王豁达大度,礼贤下士。"
秦王顿觉飘飘然:"先生过奖了。中期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我还要奖赏他呢!"
中期的高明在于:原则上毫无让步,但懂得在危险关头如何想方设法,运用赞美之辞使自己逃避灾祸。
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需要别人的称誉和赞美。因为身居高位,难免产生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同时,由于属下的敬而远之,也会使身居高位者感到寂寞孤独。
因此,学会对那些居于高位的人,予以赞美,分担他们那份沉重的孤独,用你的爱心去关心和温暖他们那包裹着冰雪的心灵,他就会对你另眼看待,备加重视。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做过放牛郎,结交了一帮穷朋友。做了皇帝后,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便渐渐袭来了,于是他怀念过去的一帮穷朋友,总想找个机会与他们敞心叙谈。
有一天,一个人从乡下赶来,一直跑到皇宫门外,在他的哀求下,门官进去启奏说:"有旧友求见"。朱元璋吩咐传进来,那人见面后即下拜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您扫荡卢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很高兴,回想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乐共享、有难同当的情景,心情很激动,所以,立即封他为御林军总管。
这个消息让另一位穷朋友听见了,心想:"同是那时候一块儿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的。"和朱元璋一见面,他高兴极了,生怕旧友忘了自己,便指手画脚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放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顺手从地下满把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卡住喉咙。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放在手上一拍吞下,才把红草叶子咽下肚子里去了……"
当着百官的面,朱元璋又气又恼,哭笑不得,为顾全风度,他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拿下!重责!"这位君主的穷朋友,因一味讲实话,既不掩饰自己,又不赞美他人,结果落得如此的下场。
精神的力量
能征服精神的人,强过能攻城占地。
有一个人,他曾经精神崩溃过一次,但现在,他生活的非常幸福。下面是他对那段往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