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村子的时候,只有八岁。他让一个老人牵着手,背上背着一把发亮的胡琴。他们住在村子的最东边。每个傍晚,老人都手把着手教他拉琴。他总是心不在焉地拉着,琴声咿咿呀呀的像杀鸭一样难听。于是就有人笑话他,就他这样子也拉琴。每当这时,老人就一脸微笑地说,不,他是将来的琴王呢。
人们就感到好笑,索性就叫他琴王吧。
村子的中央,有一所小学。破破烂烂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村里的小孩大多在那里上学。小学校的老师是从山外来的两个年轻人。人都长得很斯文不说,一到了晚上,两个年轻人还莫名其妙地哭。呜呜的哭声让整个村子都好奇。
有空,琴王就爱到学校去玩。琴王喜欢趴在教室的窗外,听老师讲课。渐渐地,他就和老师熟了。老师哭的事他自然就知道了。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和他一起的老人。此后的每个傍晚,人们都会看见老人牵着他到小学校里去。然后小学校里就有了咿咿呀呀的琴声。只是再也没有了老师的哭声了。
他慢慢地长大,琴声却没有多少变化。老人依旧手把手地教他。每个傍晚,他们依旧去村里的小学校。学校的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再也没有人哭过。
那阵子村里修公路,在傍晚的时候就放炮。那个傍晚他和老人一起去学校,突然轰的一声响,他和老人同时飞了起来。
后来,村子里一整天都有咿咿呀呀的琴声在响。他闭着眼,疯狂地拉着琴。他把自己的手都拉破了,殷殷地渗着血。当他走出来的时候,人们发现,他的身边少了那个老人。
他就这样一整天又一整天拉着琴。他不再和其他人说话,也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的琴并没有什么进步,依旧十分难听。他背着琴去学校,老师们也不再欢迎。村子里的人渐渐有些讨厌他的琴声。很多次,有人当着他的面说,算了吧,你别打扰我们好吗。他目光木然,仿佛什么也没听到。
再后来,他的表情不再木然。每次拉琴,他都忘我的陶醉。琴弦拉动,他的脸上就漾起微笑。而每到傍晚,他都忘不了去小学校。尽管那里的老师十分讨厌他的琴声。
村子里的人都不喜欢他,看到他都讨厌。因为他从没拉出过动听的琴声来。他制造的,是噪音。小孩子们还当着他的面骂他是疯子。可他都一脸微笑,忘却地拉着。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的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剽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只是这次的琴声竟变得无比动听。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切,让人变得澄清透明。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人们可从没听过这么好听的琴声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了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琴王!琴王!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不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那次出事,他震聋了耳朵。救身船上的一个老医生突然想起。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不成魔,不成活。"在学艺的行当中,这是一句真理,尽管它有些残酷。同样,在游睿的《琴王》中,我们同样能找到这句话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