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学全书(智慧生存丛书)
11227500000045

第45章 把握良机(15)

必须让员工了解结果的重要意义。这有助于让员工认识到准时出成果和得到质量要求的重要性。他们也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对最后成果有何影响。与着,告诉员工他们究竟干得如何。他们需要及时、不断的信息反馈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后,必须奖赏业绩优秀的员工,对确实违反企业原则和制度的员工,则应该根据制度和组织原则及时处罚。必须明确地表示,创造良好的工作成果与对他们工作的表彰是相辅相成的。改进业绩是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建设策略,给员工最恰当的帮助是领导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是在领导者和员工之间建立协同关系。业绩辅导流程事先应在领导者与员工间创造出一种健康的工作关系,以增强人们的责任感,从而改善业绩、提高生产力。这种关系就是在员工间建立起一种"协同"关系。积淀的工作关系对各方都有利。所有成员都能得到自己期待的结果。但要记住,这是一种职业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增强责任感"意指员工为了自己团队或整个企业组织的目标承担责任,并要为团队做出个人牺牲。简言之,就是强化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实现部门和团队绩效的基础,同时,也是识别员工忠诚度的重要依据。要实现这一点,务必要把团队、部门或企业组织的目标讲清楚,进行必要的价值观念交流和思想素质培训,并允许员工对涉及自身工作的决策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让员工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评判的先进意识。这才能造就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员工如果能对企业的经营结果享有一份主人翁精神,就会像主人翁一样工作。领导者有责任培养这种主人翁态度。

绩效精神是目的

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组织不能依赖于天才,因为天才如凤毛麟角。考察一个组织是否优秀,要看其能否使平常人取得比他们看来所能取得的更好的绩效,能否使其成员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并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来帮助其他人取得绩效。组织的任务还在于使其成员的缺点相抵消。

绩效精神要求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他的长处。重点必须放在一个人的长处上--放在他能做什么上,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上。组织的"士气"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一起相处得好",其检验标准应该是绩效。如果人际关系不以达成出色绩效为目标,那么实际上就是不良的人际关系,是互相迁就,并会导致士气萎靡。

企业要想培养绩效精神,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付诸实践:

第一,组织的重点必须放在绩效上。对企业和每个人来说,组织精神的第一要求就是绩效的高标准。但绩效并不意味着"每次都成功",而是一种"平均成功率",其中允许有错误甚至失败。绩效所不能允许的是自满与低标准。

第二,组织的重点必须放在机会上,而不是放在问题上。

第三,有关人的各项决定,如工作岗位、工资报酬、提升、降职和离职等,都必须表明组织的价值观和信念。它们是组织的真正的控制手段。

第四,在有关人的各项决定中,管理层必须表明,正直是一个经理人所应具备的唯一的绝对条件,同时,管理层也应表明它对自己也同样地提出公正这个要求。用人不可"走马灯"

朋友老魏五年前就已经下海办起了公司,风火了一年以后,却总是不见起色。老李常去他公司办事,发现公司的老人一茬一茬地换,好不容易刚有了个熟脸,很快又走了。老李感到朋友用人的方式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就与老魏商量,劝他改掉这种用人随意缺乏长远考虑的做法。老魏诚心接受了建议,改变了用人策略,仅两年公司便大有起色。

用人专家指出,用人需全面考察而后慎用之,那种匆忙用人凭印象用人的作法,是工作效率提高的障碍,必须克服。为此,老李还向老魏建议,要改变下列五种不恰当的用人方法:

(1)永远不要匆忙招聘。雇用能为你服务20年的人,而不是20天的人。从长远看来,耐心寻找合适人选比匆忙填补空缺要有价值得多。因此别在任何危机情况下匆忙招聘。特别是在时间紧迫时招聘人才:没有查看个人有关材料;相信夸夸其谈、信口开河的承诺;没有安排"试用期"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就马上对他委以重任。

(2)永不停止寻觅人才。在你没有空缺时,经常会出现合格而且具备潜质的人选,无论如何要见见他们。要让员工、供应商和其他人都知道:你总是敞开大门恭迎有识之士。对任何看起来不错的人都要进行面试并且保持联系。

(3)不要不经查询就雇用一个人。要看看应聘者最近都干了些什么,和多年前的工作比较一下,并且要通过电话而不是信件来查询情况。问过几个常规性问题后,再问问原来的雇主会不会再任用此人。

(4)应聘者的业绩是关键。"成败记录"比他的工作技巧更重要。要更注重取得进展,不要总抱怨工作进展不顺利。

(5)不要夸大你所提供工作机会的好处。过多的承诺为日后的不满埋下种子。实事求是地谈这项工作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以提供了怎样的机遇,让这项工作做起来比较棘手又条件苛刻,结果你就会筛选出经受得住考验的可以胜任的人选。

先适应环境再利用环境

环境就是你一生的土壤,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你可以随时随地从中不断汲取养分与能量。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因素,这些都是你成长的资本。

所谓天时,指的是时间环境。比如在现今时代,社会为经济人才科技人才提供了时间机遇,同是一个搞经济的人才,在20世纪80年代前,可能是一个备受批判的人,到90年代,则有了用武之地,成为风云人物。

所谓地利,是指地缘环境。比如你的居住环境,与你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你的居住环境甚至在暗中左右着你的健康。再比如足球比赛,有主场客场之分,主场打球就占有地利,因为对球场熟悉,气候适应,便增大了获胜的几率。同一个人,在一个偏狭的不开放的地方,可能被认为行为怪异而受指责,到了一个先进的领导潮流的地方,可能会如鱼得水,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所谓人和,则指的是人际环境,这种环境包括父母、亲属、同乡、同学、同事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网络,又有自我影响的一部分,一个个体在群体中的关系好,则评先有份,投票也多,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好人缘使事业顺畅,而一个人的人际环境不好,众人侧目,事业则岌岌可危了。

善于利用环境的人是明智的人,只要学会利用环境,从中汲取养分,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发挥自己,你就会有所作为。

北欧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愿。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

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本来像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来膜拜的群众不疑有假,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而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钱便离去。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

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它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这里,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保他平安的。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究理,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稣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化装成看门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

"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人海中。"

很多年轻人都被同一个问题困惑过:我的环境为何总是这样不理想、不顺心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境况感到"郁闷"。事实上,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就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悦。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我们应认真活在当下,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就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找到自己的幸福。

我们的生存须臾离不开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直接影响,但是,任何一个环境,都有可供发展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好好利用这些机遇,不断随环境之变调整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就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舞台上开辟出一片天地,站稳自己的脚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适应环境再利用环境"。

有时候,环境的发展,与我们的事业目标、欲望、兴趣、爱好等发展是不合拍的,环境有时阻碍、限制我们欲望和能力的发展。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办法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我们能力和欲望的发展需要,则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大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普通人所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到的只有改变自己身边的小的生存环境。

某音乐学院的一个大学生,被分配到一家企业的工会做宣传工作。刚一开始,他很苦恼,认为自己的专业才能与工作不对口,在这里长干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会耽误,而且天长日久,自己的专业也可能被荒废。于是他四处活动,想调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中去。可是,几经折腾,终未成功。之后,他便死心塌地地安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发誓要改变"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他找到单位工会主席,提出了自己要为企业筹建乐队的计划。正好这个企业刚从低谷走出来,扭亏为盈,为谋求发展,想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计划。这回他来了精神,跑基层、寻人才、买器具、设舞台、办培训,不出半年,就使乐团初具规模,两年以后,这个企业乐团的演奏水平在全市已是一流,而且堪与专业乐团相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全市知名度较高的乐队经理。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完全改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化劣势为优势,不但开辟出了自己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而且培养了自己的领导管理才能,为他以后寻求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环境作用于人,人也反作用于环境。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也可以点化提升。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取得成功,里根决定举行临别答谢会。按照常例,临别答谢会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但刚开业不久的长城饭店决定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他们说服了美方,承办了这次宴会。答谢会当天,500多名外国记者来到长城饭店现场采访,国内外数亿观众看到了长城饭店,不仅做成了生意,而且让里根总统为自己作了广告,转眼间闻名海内外。

长城饭店最初出世自是默默无闻,饭店的经营者做起事来自是束手束脚,鸿图无从展开。而一旦请了美国总统前来,并承办宴会,各路神仙自然飞来,有凤来兮,自然是名气漫天飞,身分倍增。搭好了这个舞台,提升了整个饭店的大环境,饭店的经营者又何愁大业不成?

是啊,人们不是都相信"山不在高,有神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吗?如果不便于选择更好的环境,那么你又何妨自己奋斗成为"卧龙"、"凤雏"呢?即使没有这样的能耐,不是还可以请圣贤名人来为自己"蓬荜生辉"么?

选择环境是最高境界

《野兽之美》的作者纳塔莉·安吉尔认为:人类之所以生存得如此美好,是因为与地球上其他许多鸟兽虫鱼天地万物始终协调。芸芸众生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生存的秘密,同样也有其兴衰的悲欢和灭绝的宿命。

人是环境选择的结果,但是人的进步让人能够主动选择环境。在新世纪,人的基本物质条件及人身自由得到保障后,任何人都可能在商业环境里创造很大的成就,这取决于一个人对商业环境的认知,以及选择、创造环境的切入角度和力度,这一切源于一个人的认知、心胸和眼界。

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进一步说明,适应环境其实并不是我们利用环境资本的最佳方式。适应环境大多是我们在无法改变现状情况下的一种无奈选择,比如我们年幼时,是无法改变家庭环境的;作为普通个人,我们是无法改变大的时代环境的。而事实上,在你能够选择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选择对个人有利的发展空间才是掌控环境资本的最高境界。

李斯是秦朝的丞相,辅佐秦始皇统一并管理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可鲜有人知,李斯年轻时只是一名小小的粮仓管理员,他的立志发愤,竟然是因一次上厕所的经历。

那时,李斯26岁,是楚国上蔡郡府里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文书。他的工作是负责仓内存粮进出的登记,将一笔笔斗进升出的粮食进出情况,认真记录清楚。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李斯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直到有一天,李斯到粮仓外的一个厕所解手,就这样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竞改变了李斯的人生态度。

李斯进了厕所,尚未解手,却惊动了厕所内的一群老鼠。这群老鼠个个瘦小干枯探头缩爪,且毛色灰暗,身上又脏又臭,让人恶心之极。

李斯看见这些老鼠,却忽然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粮仓中的老鼠。那些家伙,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皮毛油亮,整日在粮仓中大快朵颐,逍遥自在。与眼前厕所中这些老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啊!

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环境不同,命运也就不同。自己在这个小小的上蔡城里这个小小的仓库中作了八年的小文书,从未出去看过外面的世界,不就如同这些厕所中的小老鼠一样吗?整日在这里挣扎,却全然还不知有粮仓这样的天堂。

李斯决定换一种活法,第二天他就离开了这个小城,去投奔一代儒学大师苟况,开始了寻找"粮仓"之路。20多年后,他把家安在秦都咸阳丞相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