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从先秦伊始,下迄当代社会,在历史和文学上所谓“侠”的踪影,不仅未曾断绝过,而且在各个时代以其蜕转的形貌,发挥深切而显著的影响。
游侠现象自有其学术研究价值。鸟瞰现代有关游侠研究,大约从章太炎的《儒侠》和梁启超的《中国之武士道》开始。其后,鲁迅《流氓的变迁》(1930)、冯友兰《原儒墨》(1935)、陶希圣《西汉的客》(1937)、顾颉刚《武士与文士的转换》(1940)、钱穆《释侠》(1943)、郭沫若《十批判书》(1942)、劳干《论汉代的游侠》(1950)等,陆续有所论列,基本上是由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讨“侠客”的面貌。尽管各家所持观点不一,且片面化居多,但总算开启了游侠研究的一页。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增渊龙夫发表《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等文,是中国社会史方面的重要论著。
60年代,刘若愚的《中国之侠》作为“继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之后第一部综合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学上的游侠的专著”,在理念之成熟,体例之完备,资料之系统等诸方面,为中国游侠研究和中西侠客比较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清霖曾预言,在刘若愚这部拓荒之作的带动下,中港台学术界将会推出研究侠和侠义精神的巨著。今天,他的预言可以说有部分得到实现。根据台湾学者林保淳的综述,中国武侠小说研究自1979年金庸的作品在大陆解禁以来,已经走完了“从荒原到苗圃”的艰难历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具体成绩,中国内地以武侠小说史见长。1988年,王海林的《中国武侠小说史略》完成出版;其后,罗立群的《中国武侠小说史》(1990)继踵而起;刘荫柏的《中国武侠小说史》(1991)、陈山的《中国武侠史》(1992)、曹正文的《中国侠文化史》(1994)、汪涌豪的《中国游侠史》(1994),张志和、郑春元的《中国文史中的侠客》(1994)、郑春元《中国社会民俗史从书——侠客史》(1999)相继出版,不仅论述文学史发展,而且更广泛地触及了与武侠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皆各有所长。尤其是陈平原1992年初版、2002年增订出版的《千古文人侠客梦》,被誉为“武侠文学的登堂入室之作”。
香港方面有邝健行的《武侠小说闲话》(1994)。台湾方面有关游侠文学史的论述,龚鹏程的《大侠》(1987)、叶洪生的《武侠小说谈艺录》(1994)、林保淳的《侠与中国文化》(1993),皆见功底。年轻一代则以硕博士学位论文见长,自1975年孙铁刚的《中国的士和侠》开始,到2001年李顺慧的《〈鹿鼎记〉中韦小宝研究——语言学的角度》,共二十六部学位论文,其中四部是博士论文,研究学门包括中文、历史、英国文学和新闻学。
观察上述成绩,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侠小说热的推动下,游侠文学史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在有关中国游侠与西方骑士的比较文学研究方面,两岸三地虽然有不少论文涉足于此,但在理念的深度和范围的广度上,似很少能出刘若愚的范围。倒是台湾学者田毓英的《西班牙骑士与中国侠》(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以其对西班牙文学语言之熟悉见长。麦震清的硕士论文《〈忠义水浒全传〉与〈罗宾汉传奇〉中“侠义”之比较》(高雄,中山大学2004年度),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来讨论“侠义”如何变成“正义”,对“游侠”促进社会变革意义的认识比较深入。
上述新著多受到刘若愚著作的启示,可见刘著仍然是此研究领域内一部不可替代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