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
11242000000067

第67章 文学理论的四维循环架构

在《中国文学理论》一书和《中西文学理论的综合》一文中,刘若愚都论及他改造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图表而形成的四维循环架构。这是他阐释文学艺术活动的一个理论基点,所以,在《语际的批评家:阐述中国诗》中,他重申这个四维循环理论架构:每一部文学作品的创造必然包涵四个要素: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世界由个人所生活的自然世界和文化世界构成,而且虽然没有两个人会感受和体验完全相同的一个世界,但我们仍然可以假设一个所有人的一个“世界”,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交流将变得不再可能。下面这个图示说明了这四个要素的相互关系:

这里1代表“世界”(world),2代表“艺术家”(artist),3代表“艺术作品”(work of art),4代表“观众”(audience)。世界自然地影响了艺术家,他对此产生反映,这个自我—世界相互作用构成了这个艺术家的生存世界。通过探索这个生存世界和其他世界,艺术家然后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创造了一个想像境界。当观众感受作品时它会以特定的方式影响他,而他也会以特定的方式作出回应。当然接触作品时他不是思想空白,而是带着他以前对世界和艺术所有的经验。在体验过艺术作品后他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会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得到调整。同时通过对作品的回应观众开始接触艺术家的心灵并再次抓住后者和世界的相互作用。这就是图表上箭头都是指向两个方向的原因。

诗歌是语言结构和艺术功能的复合体,刘若愚并没有暗示说它不能实现其他(即非艺术的)如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功能,作者很可能有意地在作品中予以实现。然而这些并不是使它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正如同商代青铜器或花瓶可以有像容器这样的实用功能,但这不是使它成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反过来说诗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作品的艺术功能,但这不应妨碍我们讨论它。

那么诗歌的主要艺术功能是什么?刘若愚认为具有两重性:第一,通过对想像境界的创造(对诗人来说)和再创造(对读者来说)将现实予以延伸;第二,满足诗人和读者的创造冲动。为了详细说明诗歌的艺术功能概念,我们可以把它放在四维循环架构中来审视一下。现在把诗人(或艺术家或作者)放在2这个位置上,把诗歌(或“作品”)放在3的位置上,把“读者”放在4的位置上。这个图表说明诗人如何超越自己的“生存世界”(这个世界由他和“真实的”世界的相互作用构成)和其他可能的世界创造出一个虚构的境界,读者如何再创造这个诗歌境界并因此再次抓住诗人和世界的相互作用。我们应该知道诗歌中的境界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而且永远不会存在,它首先在诗人意识中存在,而且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超越时空可能被读者的意识再创造出来。因此,诗歌艺术结构所表现的境界不完全等同于作者的生存世界,后者仅仅提供了作品创造的场合:正是他的生存世界被创造体验融化和转变。作者的生存世界是否被我们所知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存在,就像我们可以假设另一个人的“存在”一样,即使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知道。无论如何如果作者的生存世界确实无从知道,所导致的也只是使作传的人的而不是批评者的任务无法完成,因为后者关注的是作品中被创造出来的境界。

既然诗歌中的境界在现实世界中永远不可能存在,那么它是现实的扩展延伸。这种说法和王国维以及刘若愚自己早年观点有所不同。王国维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刘若愚在《中国诗学》中对此有不同看法,提出这不是“理想”与“写实”之分、实为大诗人与次要诗人之区别。然而刘若愚在本书中表明,他相信每一首诗歌只要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就都有自己的创境,正像每一幅画只要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就会有自己的创境一样。甚至蒙眼画的一个苹果也仅仅存在于艺术家创造出来的想像境界中,它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不在现实世界。因此就构成了苹果或“苹果性”现实扩展。当然苹果作为画中的想像境界的一部分的存在并不和油布上油漆的实际存在相混淆,就好像诗歌中的一棵树或一个人的存在不能与现实世界中纸上印刷的实际存在混淆一样。

文学作品创境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艾布拉姆斯就说过,诗中别有天地(the poem as heterocosm)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在西方批评中变得很普遍。然而这个提法不同于浪漫主义“异类世界”(heterocosm)的概念,它没有暗示将上帝这个造物主与作为创造者的艺术家两者进行类比。相反“创造”(crea-ted)这个词是和“制造”(made)对比使用的,柯林伍德(Robin G。Collingwood)已经将两者区别做了清楚说明。

上面描述的诗歌概念暗示着诗歌作为文学艺术作品既是指涉的,又是自我指涉的;既是能指又是所指;既是向心的又是离心的[按照弗莱(North rop Fry)的意思]。换句话说,诗歌语言结构既超越自身又关注自身。超越自身时它产生了扩展现实的创境;关注自身时它满足了作者和读者的创作冲动。这种诗歌概念经过调整可以应用到小说和戏剧上,但在以下篇幅中,刘若愚把讨论集中在一般被认为是诗歌的对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