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11287900000021

第21章 领导与属下的沟通艺术(2)

要针对一事,不揭人老底

批评要及时,要针对目前发生的问题加以指正,尽量不要提及过去的问题。有些人在批评时为了加强说服力,或为了证明对方目前的做法是错误的,便把心中积存的有关问题,悉数抖落出来,将它们扯在一起翻老账,这样往往触动了别人最敏感的神经,让对方感到你一直暗地里注意收集他的问题,一起同他算总账,从而引起反感,产生对立情绪。此外不要以事论人,搞全盘否定,用"我算看透你了","不可救药……你总是","你从来","你根本"等来否定对方。

要人格平等,不以势压人

批评他人要在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批评才容易被接受。在批评中,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如果批评者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姿态,说不服就压服,动不动就说:"就这么办了。"或采用一些"必须……,否则……"等词语,会令对方产生逆反心理。对方就会想:"凭什么要听你的。"结果出现了对立,逼而不从,压而不服,激起反抗情绪。此外,还要注意不要羞辱对方,批评是对事不对人,不要搞人身攻击,不能把批评作为泄私愤的手段。

要当面批评。不背地乱讲

俗话说:"当面批评是君子,背后议论是小人。"

这句话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不喜欢背后批评。当面批评,可以使对方听清楚批评者的意见和态度,也便于对方的意见得到交流,消除误会。如果背后批评,会使对方产生错觉,认为你有话不敢当面讲,一定是肚里有鬼。再说,不当面讲、经他人之口转达,很容易把话传走样,造成难以消除的误解。

要讲求信用。不随处传扬

批评他人不能随处发威,更不能随处传扬。有的前脚批评完,后脚就把这件事说给了别人,或者事隔不久批评另一个人时,又随便举这个做例子,弄得该问题人人皆知,满城风雨,增加了当事人的思想压力和反感情绪。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自由主义作风。

要一步到位,不无休无止

批评不能靠量多取胜。有的批评只能适可而止。当一个人受到批评后,心里已经很不自在了,只要人家点一下,就会很紧张,心领神会,并下决心改正。如果再重复批评他,他会认为你老是跟他过不去,把他当成反面典型看待。多一次批评,就会在他心里多一分反感。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是为了帮助他人,而不是将对方置于死地。一个人犯了错误,批评一次就可以了,第二次就没有必要,第三次就可能被看作"婆婆妈妈"了。

如果反复刺激,有错的人自然难以承受,激起了逆反心理,表现出"豁出去"的态度。

要批帮结合,不弃之不管

批评只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当一个人受到批评后,在心理上会产生疑虑情绪:是不是对我有成见?带着这种情绪他会特别留心你对他的有关言行,从中揣测你对他的看法。当发现你不理睬他时,他就会认为你对他有成见;当你无意批评到与他相似的问题时,他会神经过敏地认为你又在讲他,又在与他过不去。为了消除这种猜忌心理,我们在批评后,要细心观察他的变化,对他表示关心和体贴,有了点滴成绩,及时肯定;有了困难,及时帮助。这样才能有助于消除猜忌心理,达到批评的目的。

要以理服人,不揣测他人

以自己心里的想法去揣测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会使你的批评有失偏颇,因为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人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了解对方的心态。因此,揣测别人的心思是一种不公平的沟通技巧,有时更是一种卑鄙的攻击人的手段。批评别人的方式,要避免下列的想法:"你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晋升!"将工作做得好,仅仅是想讨好我而已。"等等,就明显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老板说话应具备哪些特点

老板和员工的谈话主要有四种功能:一、监督功能--借以获取管理工作进展的详情,监督各部门执行老板决定。二、参与功能--借此研究执行决定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探讨和寻找解决办法,使老板由"观察"地位进入参与地位。三、指示功能--从中传递上级指示或本人决定。四、悉人功能--由此接触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各种心理品质,做到谙人知心。那么,老板应如何同他的员工谈话呢?

要善于激发员工讲话的愿望

谈话是老板和员工的双边活动,员工若无讲话的愿望,谈话难免要陷入僵局。因此,老板首先应具有细腻的情感、分寸感,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以至语音、语调,旨在激发员工讲话的愿望,使谈话在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

要善于启发员工讲实话

谈话所要交流的是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但是,有的员工出于某种动机,谈话时弄虚作假,见风使舵;有的则有所顾忌,言不由衷,这都使谈话失去意义。为此,老板一定要克服专制、蛮横的作风,代之以坦率、诚恳、求实的态度,并且尽可能让对方在谈话过程中了解到:自己所感兴趣的是真实情况,并不是奉承、文饰的话,消除对方的顾虑或各种迎合心理。

要善于抓住主要问题

谈话必须突出重点,扼要紧凑。一方面,老板本人要以身作则,在一般的礼节性问候之后,便迅速转入正题,阐明问题实质;另一方面,也要员工养成这种谈话习惯。要知道,多言是对信息实质不理解的表现,是谈话效率的大敌。

要善于表达对谈话的情趣和热情

正因为谈话是双边活动,一方对另一方的讲述予以积极、适当的反馈,能使谈话者更津津乐道,从而使谈话愈加融洽、深入。因此,老板在听取员工讲述时,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表情、姿态、插话和感叹词等--来表达出自己对员工讲的内容的兴趣和对这次谈话的热情。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微微的一笑,赞同的一点头,充满热情的一个"好",都是对员工谈话的最有力的鼓励。

要善于掌握评论的分寸

在听取员工讲述时,老板不应发表评论性意见。若要作评论,应放在谈话末尾,并且作为结论性的意见,措词要有分寸,表达要谨慎,要采取劝告和建议的形式,以易于员工采纳接受。

要善于克制自己。避免冲动。

员工在反映情况时,常会忽然批评、抱怨起某些事情,而这在客观上又正是在指责老板自己。这时老板都要头脑冷静、清醒,不要一时激动,自己也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甚至为自己辩解。

要善于利用谈话中的停顿

员工在讲述中出现停顿,有两种情况须分别对待。第一种停顿是故意的,它是员工为探测一下老板对他讲话的反应、印象,引起老板作出评论而做的。这时,老板有必要给予一般性的插话,以鼓励他进一步讲述。

第二种停顿是思维突然中断引起的,这时,老板最好采用"反响提问法"来接通原来的思路。其方法就是用提问的形式重复员工刚才讲的话语。

要善于克服最初效应

所谓最初效应就是日常所说的"先入为主",有的人很注意这种效应,并且也具有"造成某种初次印象"的能力。因此,老板在谈话中要持客观、批判性的态度,时刻警觉,善于把做给人看的东西,从真实情形中区分出来。

要善于利用一切谈话机会

谈话分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前者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后者在业余时间内进行。作为老板,也不应放弃非正式谈话机会。在无戒备的心理状态下,哪怕是片言只语,有时也会有意外的信息。

怎样提高主持会议的口才

主持会议是正常工作的基础,而主持会议则需要一定的口才。作为领导者,你要通过下列努力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才。

先准备好会议的主题

应先整理好会议的主题,弄清楚要会议的内容。同时有几个问题时,应把问题主次分清,预先整理好。但往往几个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商量的同时,应把有联系的问题考虑进去。

报告要具有书面语的特点

报告一般备有讲话稿,尤其是重要报告,其稿往往经过反复修改。它要求讲稿语句通顺,合乎语法,讲话人要善于临场表达,如语音准确,语言轻重适当,停顿合理……

内容要重要而有权威性

领导人一般是代表组织讲话,报告的内容重要,影响深远,往往成为听者行为的规范和认识事物的指南,因此具有权威性。

讲话方式要严肃

在庄重的场合,面对众多的听众,讲述重要的内容,报告人必须抓住中心,严肃地阐解,不允许海阔天空地闲扯,也不允许随意添加内容,更不允许妄加解释或插入一些不应有的笑料。

掌握所知的事实

掌握事实,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只有掌握了事实,才能对问题有综合的判断,对各项事实间的相互关系了如指掌。

对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加以分析,任何方案都可以提出,因为这样往往能启发出更好的方案,集思广益,能对问题作出更完美的结论。

要缩小听、讲之间的"距离感"

由于听众人多,场面大,人员情况复杂,再加上报告人与听众所处的位置有如上如下之分,双方处在不同的情境中,存在着"距离感"。报告的内容,报告人的声音、姿态应尽量缩短这种距离,提高听众的情绪。

要仔细聆听别人的意见和指示

当意见不同时,仔细听取理由;不能完全理解时,不可提出相反的论调或进行辩驳,要有一种协商的态度,以便彼此找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必要时,可设法延长时间,绝对不要被迫作草率的声明和决定。

时机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选择空档时间较佳,避开大家疲劳的时间。事情得到解决后,不管收到什么样的效果,都应立即通报,这可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

如何化解与下属的矛盾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建立自己威信的过程。你的个性品质、思想水平、管理才能、领导艺术,恰恰就体现在这里。下述方法是领导者化解与下级矛盾的良方。

当工作失误时,敢于主动承担责任。

作为领导,决策失误是难免的,因决策失误而使工作出现不理想的结局时,便需警惕,这是一个关键时刻,上、下级双方都要考虑到责任,都会自然产生一种推诿的心理。

把过错归于下属或怀疑下属没有按决策办事或指责下属的能力,极易失人心,失威信。面对忐忑不安的下属,勇敢地站出来,自咎自责,紧张的气氛便会缓和。如果是下属的过失,而你却责备自己指导不利,变批评指责为主动承担责任,更会令下属敬佩、信任。

把隔阂消灭在萌芽状态

上下级相交往,贵在心理相容。彼此间心理上有距离,内心世界不平衡,积久日深,便会酿成大的矛盾。把隔阂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不困难,你应该这样做:

(1)见面先开口,主动打招呼。(2)在合适的场合,适机开个玩笑。(3)根据具体情况做些必要的解释。(4)对方有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5)多在一起活动,不要竭力躲避。(6)战胜自己的"自尊",消除别扭感。

善于容人

假如下属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不必计较,而且在他有困难时,还不能坐视不管。但不能在帮助的同时批评下属。如果对方自尊心极强,他会拒绝你的施舍,非但不能化解矛盾,还会闹的不欢而散。"得饶人处且饶人",作为领导,心要放宽些,忘掉不愉快,多想他人的好处,才能团结,帮助更多的下属。他们也会因此而重新认识你。

发现下属的优势和潜力

作为上司,最忌讳把自己看成是最高明的、最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下属则毛病众多、一无是处。对下属百般挑剔,看不到长处,是上下级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研究下属心理,发现他的优势,尤其是发掘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潜能,肯定他的成绩与价值,便可消除许多矛盾。

排除自己的嫉妒心理

人人都讨厌别人嫉妒自己,都知道嫉妒可怕,都想方设法要战胜对方的嫉妒。但唯有战胜自己的嫉妒才最艰巨,最痛苦。下属才能出众,气势压人,时常提出一套套高明的计策,把你置于无能之辈的位置。你越排斥他,双方的矛盾就越尖锐,争斗可能导致两败俱伤。此时,只有战胜自己的嫉妒心理任用他,提拔他,任其发挥才能,才会化解矛盾,并给他人留下举贤任能的美名。

允许下级尽情发泄

上司工作有失误,或照顾不周,下属便会感到不平,委屈,压抑。不能容忍时,他便要发泄心中的怨气、牢骚,甚至会直接地指斥、攻击、责难上司。面对这种局面,你最好这样想:

(1)他找到我,是信任、重视、寄希望于我的一种表示。应该充分理解这种心情。

(2)他已经很压抑、很痛苦了,用权威压制对方的怒火是无济于事的,只会激化矛盾。

(3)我的任务是让下属心情愉快地工作,如果发泄能令其心理感到舒畅,那就令其尽情发泄。

(4)我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惟一能做的就是听其诉说。即使很难听,也要耐着性子听下去,这是一个极好的了解下属的机会。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并且这样做了,你的下属便会日渐平静。第二天,也许他会为自己说的过头话或者当时偏激的态度而找你道歉。

战胜自己的刚愎自用

出于习惯和自尊,领导者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执行自己的意志,指挥他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讨厌你指东他往西的下属。上下级出现意见分歧时,用强迫的方式,要求下属绝对服从,双方的关系便会紧张,出现冲突。战胜自己的自信与自负,可用如下心理调节术:

(1)转移视线,转移话题,转移场合,力求让自己平静下来,以明智的心理来处理问题。

(2)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利弊,令下属选择。

(3)多方征求大家的意见,加以折中。

(4)假设许多理由和借口,否定自己。

不必一味退让,必要时,可以反击致胜

对于不知高低进退的人,必要时,必须予以严厉的回击,否则,不足以阻止其无休止的纠缠。和蔼不等于软弱,容忍不等于怯懦。优秀的领导精通人际制胜的策略,知道一个有力量的人在关键时刻应用自卫维持自尊。唯有弱者才没有敌人。凡是必要的战斗,都不能回避。在强硬的领导者面前,有许多矛盾冲突都会迎刃而解。伟人的动怒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理智地运用它。

怎样调解下属的纠纷

调解纠纷的艺术就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艺术,也是教育人、团结人的艺术。善于调解纠纷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功。

周密调查、认真分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调停纠纷,首先得做周密的调查,既要了解纠纷的起因、经过、现状和趋向,又要了解各方的观点、理由、要求和动向。通过调查分清纠纷是"公务型",还是"私愤型"?是无原则纠纷,还是原则冲突?是认识上的分歧,还是利益上的对立?经过分析,抓住纠纷的本质,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坚持原则、以理服人

调解纠纷,忌带私心。领导者应该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依据事实,对照政策,力求公正无私,以理服人。

因势利导、因人而异

(1)春风化雨法。既要"春风熏得游人醉",说些好听的;又要不失时机地"料峭春风吹酒醒",使纠纷双方对你心悦诚服。

(2)单刀直入法。对不太复杂的纠纷,可把当事人一起召来,当面锣,对面鼓,把矛盾揭开,"打开窗户说亮话",当场解决。

(3)含糊处置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对一些无原则的纠纷,可"各打五十大板",采用此法使纠纷双方受到批评、教育和处分,让其从恶梦中醒来,以维护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