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我们要想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就应当适当地袒露自己,拿捏好距离,给他人足够的私人空间,多做感情投资,赢得他人的好感……
适当地袒露自己,有助于加深亲密度
与人交往时,我们常可见到两类人。一类是善于言谈的,这些人可以饶有兴趣地与你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家长里短,可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你一旦将话题引入略带私密性的问题时,他就会插科打诨,顾左右而言他。对于这样的人,人们往往多有戒备心理,与他们的关系不会深入。另一类人是不善言辞之人,虽然他们不太爱讲话,但却总希望能向对方袒露心声,这样的人反而很快能和别人拉近距离。而对于此类人,人们也往往愿意和他深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向对方袒露自己,即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
小林是宿舍中最擅长交际的一个,并且人长得也漂亮。但同班甚至同宿舍的其他女孩都找到了男朋友,唯独漂亮的、擅长交际的小林仍是独自一人。
为什么呢?身边的同学都表示,她太神秘,大家都不了解她。原来,小林一直对自己的私生活讳莫如深,也从不和别人谈论自己,每当别人问起时,她就把话题岔开。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会发现有的人外表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但知心朋友却比较多;而有的人虽然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少有知心朋友。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第一类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为人真诚,渴望情感沟通。他们说的话也许不多,但都是真诚的。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总能有人来帮助他。而第二类人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工夫,交的朋友多,感情却都不是很深。因为他们虽然说很多话,但是却很少袒露自己的感情。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所以,在与人交往时,你不妨向对方袒露一下自己的内心,吐露一下秘密,这样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友谊。
袒露自己要适当
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很难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而一个总是向别人谈论自己的人,也不会赢得友谊,甚至会招人厌烦。所以,在向别人袒露自己时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
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作中等程度的暴露。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并不私密的情感,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影响自我暴露的因素
当人们与自我暴露水平较高的个体交往时,最有可能进行较多的自我暴露。如与朋友聊天时,朋友讲出心底秘密的同时,我们也愿意作出同等的回报。
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有相同自我暴露水平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比我们暴露自己时更为详细,我们就会害怕过早地进入亲密领域,从而产生焦虑。自我暴露也与对方赞同程度紧密相连。获得对方赞同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多,反之则少。
拿捏距离,给他人足够的私人空间
一群刺猬在寒冷的冬天相互靠近,为的是通过彼此的体温取暖以避免被冻死,可是很快它们就被彼此身上的硬刺刺痛,相互分开;当取暖的需要又使它们靠近时,它们又重复了第一次的痛苦,以至于它们在两种痛苦之间转来转去,直至它们发现一种适当的距离使它们能够互相取暖而又不被刺伤为止。
其实不光动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与人之间也应有一定的距离,即我们常说的“私人空间”。
无论是在拥挤的车厢还是在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会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的不快感;但是当挤满了人无法调整位置时,你又会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看上去神态木然。
所有的这些现象,都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他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这点,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要给人一定的空间距离,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那么,离他(她)多远才合适呢?
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双方的关系有关。
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间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15~44厘米,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只限于在情感联系上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3.7~7.6米,远范围在7.6米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的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多做感情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