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日本!日本!
11440800000012

第12章 驱之不散的恐怖分子(7)

戚景通不善经营,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有一次妻子忧心忡忡地说,家里没有财产,怎么办呢?戚景通却指着戚继光说:“这不就是我家的财产吗?”他说得没错,一个优秀的儿子就是父亲最好的财产。

17岁那年,因为戚景通病重,戚继光接替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两年后,戚景通病逝,除了世袭的职位,他只给儿子留下一所祖传的老屋和自用的川扇一柄、卧床一张。

未来,要靠戚继光自己了。

少年军官戚继光在登州的任上,一度分管屯田事务,还连续五年率卫所士兵北上,戍守蓟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戚继光考中武举,第二年进京会试,正赶上蒙古俺答汗进逼北京,戚继光参与了九门的防务。他两次向朝廷上书,提出十几条守御方略,给朝廷大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称之为“将才”。

作为一个年轻地方将领,戚继光对国事的关心和大胆的上书,都彰显出他性格中锋芒外露的一面,他绝不是一个甘心靠祖荫混饭吃的庸碌之辈,他出众的军事才华,像一把黑暗中的宝剑般难以掩饰。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被提拔为山东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这个职位相当于地方军区副司令,已经相当大了。不过,戚继光的主要工作是整顿海防,督促士兵屯田训练,因为当时倭寇的主攻方向是浙江,所以山东无仗可打。

武将世家走出来的戚继光,是个极度渴望在一线建立功业的人,他少年时期就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可以想象,整顿防务、督促屯田这些偏离战场的事情是他很苦恼的,尽管如此,他在任的屯田工作依然卓有成效,口碑出奇的好。

戚继光的出众名声,很快引起了新任总督胡宗宪的注意,于是经胡宗宪举荐,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改任浙江都指挥佥事,擢升为参将,主持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的军事,这一年他27岁。也就是从这年起,直到隆庆二年(1568)北调守蓟州,戚继光前后与倭寇周旋了12个年头。

2. 一抛拐猛几侬倒

从主抓“锄把子”到主抓“刀把子”,戚继光终于了却了平生所愿。

但是,和倭寇交手的第一仗,戚继光就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失败感。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一股800人的倭寇流窜到宁波北面的龙山所,这是戚继光的防区。总督胡宗宪调集了五路人马合围,除了戚继光所部外,还有卢镗、尹秉衡等其他官军,一共14000人,超过倭寇十几倍。

按说,胜负没有任何悬念。但是一接战,倭寇兵分三股,由三个头目率领,一下突入立足未稳的官军阵中,五路兵马立刻溃不成军,倭寇一度杀到戚继光身边,幸好戚继光射中了为首一个头目,才化险为夷。战斗的最后,因力量过于悬殊,倭寇付出少量伤亡,大部从容退走。这一仗,在官方记录上是“龙山所大捷”,但亲历战场的戚继光却说不出的难受。

卫所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了!戚继光心里萌生了一个崭新的念头:“我要自己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戚继光向总督胡宗宪上书,第一次提出在浙江募兵:“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岂无材勇?”胡宗宪看了建议文书后,一把扔到地上,苦笑道:“浙江人如果能用,我早就用了!”不过,静了一会,他又捡起文书,再次细读,终于答应了募兵的要求。

不过,第一次募的绍兴兵,在岑港之战表现的狡猾怕死,让戚继光很失望。绍兴人在明代最有名的是当师爷,打仗确实不行。

胡宗宪其实没说错,浙江人身处江南鱼米之乡,山清水秀,自古只出状元进士,哪里出强兵?看过一份统计,中国历代有史可查的状元一共777位,按省份排名,江苏、浙江是头两位。拿明代来说,浙江文风荟萃,据历朝登科录记载,明代浙江进士总数为3280,排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南直隶(今江苏、安徽和上海)。

但是,仅过了一年后,戚继光的第二封募兵请求又递到胡宗宪面前,对象还是浙江人——这回是义乌。戚继光在《练兵议》里信心十足地写道:“(义乌人)其气敌忾,其习骠而自轻,其俗力本无他,宜可鼓舞。及今简练训习,即一旅可当三军,何患无兵?”

是什么原因让戚继光把目光投向这座偏僻的浙中小县?

一场血流成河的大械斗。

据《义乌县志》记载,械斗的起因其实是场误会:义乌县南有座八保山,时间久了以讹传讹被叫做“八宝山”。嘉靖三十七年,邻近的永康县有个叫施文六的盐商路过,见到“八宝山”的土色闪亮,就断定是银矿,于是他纠集了数千名永康县和处州县的矿徒来抢矿。而事实上,义乌从秦朝设县以来,一直是个贫矿区,银矿完全是子虚乌有。

不过,外地人来抢矿的消息一下激怒了义乌人。在民众中素有威望的陈大成聚起族人和邻近乡人,三千名义乌子弟手持砍刀钉耙,和素以强悍著称的邻县矿徒开始了一场长达数月的大械斗。义乌知县赵大河也是火爆性子,摞起袖子亲自督军,指挥义乌之民“平贼”。

械斗打得激烈无比,死伤惨重,“暴骨盈野”,完全等同于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最后同仇敌忾的义乌人,终于胜利把外地人赶走了。当时这件事闹的很大,震动全浙。

一方水土一方人,义乌虽然地处浙江,但民风剽悍,和软绵绵的杭州人、绍兴人、宁波人无法相比。今天的义乌是闻名全国的小商品城,南来北往的生意人满街皆是,争吵斗殴难免,但几乎没人敢惹当地人,因为义乌人打架太猛了,上来就眼睛一瞪:“一抛拐猛几侬倒!”意思是:一巴掌扇死你!

今天尚且如此,四百年未曾开化的义乌人更是强悍。戚继光以军人的眼光一下看到了这场械斗的闪光点,义乌人同仇敌忾、剽悍又看轻自己性命,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士兵吗?

3. 招了一群乌合之众

嘉靖三十七年九月,戚继光得到胡宗宪的支持后,来到义乌募兵。

戚继光首先拜访的是县令赵大河,赵大河也一贯认为义务人可用,两人一见如故。随后,戚继光赵大河亲自去拜访械斗首领陈大成,得到陈大成的爽快答应,此外,矿徒首领王如龙,武举出身的吴惟忠、叶大正等都纷纷响应。

在头面人物的带动下,义乌的青壮年云集在县城的募兵场上,踊跃报名应征。

不过,想加入戚继光的军队不是那么容易。

自古到今,挑选士卒的标准无外乎“年轻力壮”四字而已,但戚继光的要求要严格的多。

简单地说,戚继光有四个不要:面孔白皮肤嫩的不要,目光闪烁的油滑之徒不要,见多识广的城里人不要,吃过粮当过兵的不要。戚继光只要那些黑大粗壮,见到官府有胆怯之心的农民和矿工。

用现在的用工标准来看,这个募兵标准是很让人不解的:面孔白净之人、油滑之徒一般不能吃苦,不要容易让人理解,但为什么聪明的城里人和有工作经验的士兵也不要?

戚继光自有他的道理:城里人见多识广,对官府缺乏畏惧之心,不好管理;而吃过官粮的兵油子则多半沾染了坏习气,容易成为害群之马。

原来如此。戚继光要的是如原野般朴实的农家子弟,要的是一张白纸。

戚继光的这套选兵标准,后世的无数将领原样照搬,如曾国藩组建湘军、袁世凯组建新军,都只召山村朴实的农民作为兵勇,决不用兵油子和市井无赖之徒。只不过,越到近现代,不被社会大环境污染的纯良农家子弟越少,部队作风每况日下也在所难免了。

戚继光打算招三千人,组成一营新军,具体建制如下:每营分四总,由把总指挥;每总分四官,由哨总指挥;每官分四哨,由哨长指挥;每哨分四队,每队12人,由队长指挥。大致来看,一营相当于现代军队的一个团,把总相当于营长,哨官相当于连长,哨长史排长,队长是班长。

戚继光首先确定把总和哨官的人选:陈大成、王如龙、吴惟忠、叶大正等素有威望的当地人士,接下来由哨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队长,队长挑选士兵。选好的人全部席地坐好,摆上桌子逐个登记编队,另外记载下此人姓名、住址、年龄、面貌特征。编队结束后,队内分工,力气大的使长牌,力气小但敏捷的使藤牌,年轻健壮的使狼筅,年长有杀气的使长枪,老实有力气能负重的当伙头军。

至此,这支由农民和矿徒组成的戚家军就编成了,一共四千人——比原计划增加了一千人。

义乌子弟的踊跃应征使得戚继光很欣慰,但目前为止,募兵场上整齐站立的这4000名质朴的士兵,在戚继光眼里还是标准的“乌合之众”。

4. 大画家戚继光(上)

中国古代,有两支用主将姓氏命名的无敌军队,一是岳家军,一是戚家军。

岳飞的岳家军,是靠合并、融合其他将领的精锐部队形成的,戚继光却是白纸上作画,把一群农民和矿徒训练成无敌之师,完全一手草创。

军队,最最重要的是什么?

军纪。

想知道戚继光对义乌士兵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练兵场上,戚继光一身戎装,表情肃然,一口掺杂着山东口音的官话字字铿锵,回荡在每个士兵心中:“我今在军中,再无一句虚言与你说,凡出口就是军令,就说的差了,宁任差误底,决不改还。”

戚家军军纪之严酷,在明代可谓罕有。且来看看戚家军的军规:

临阵诈称疾病者,斩首;临阵抛弃军器者,斩首;鸟铳手演习或实战中开枪开早了的,斩首,队长若发现不告发的,一起杀;负责保护鸟铳手的近战兵,若鸟铳手阵亡,斩首;凡是临阵退缩,允许甲长割兵耳,队长割甲长耳,哨官哨长割队长耳,把总割哨官哨长耳。收兵回营,查无耳者,斩;一人退却则一人被斩首,全队退却则队长被斩首,队长殉职而全队退却则全队被斩首;埋伏作战,遇贼不起及起早者,队长斩,各兵捆打。当然,不服上官,令不行,禁不止,杀平民冒功、奸淫妇女更是斩首。

此外,行军途中尿急离队小便,割去耳朵;喧哗说话者,捆打四十;训练还有考核,凡是成绩在中下的,捆打;凡兵逃走,同队之人各捆打。

出口就是军令,杀头就是王法。不要抱怨戚继光的严酷,没有铁一样的军纪,哪有铁一样的军队?没有主将的绝对权威,哪有如臂使指的指挥?

戚继光不是滥杀将军,他对部下的护犊之情,几乎可以和他严酷的军法相媲美。

戚继光说过:“夫将者,腹心也;兵者,手足也。”他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用严酷的军法,让这些乡野田间走出来的士兵,知道什么是纪律,什么是军队,畏惧将领,对自己的话不敢违背;一方面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优厚的待遇,让士兵对前途充满信心,对将领爱之如父母。

戚继光每次战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大帐写立功人员名单,向上级和朝廷请功。比如他在一封战后的“乞普恩赏疏”里对皇帝说,自己“不安于心”:“浙功不勘与闽赏不酬其功者尚多,死事者未得恤录,则虽尽夺臣之爵赏以奖恤忠魂,犹为负之于冥冥之中。臣尚得跃马食肉,而将士膏涂之芽将成拱把……”

嘉靖、万历两朝,戚继光一手保举出来的将官无数,拿义乌人来说: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到万历年间,有据可查的义乌人任千总以上武官的就有140多名!在戚继光死后,他麾下的无数将领仍然活跃在万历援朝、对抗后金的战斗前线,成了一代名将给大明留下的最后一笔财富。

除了朝廷的恩赏,总督胡宗宪对戚家军也是宠爱有加,“给饷甚厚”,比如戚继光军中,斩获一个倭寇首级奖励30两银子,这在当时是很丰厚的。而戚继光赏罚分明,打完仗银子人人有份。三十两银子全部分给士兵,将领一分不取: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分二十两,砍首级的兵二两,每个鸟铳手二两,其他的兵分一两,伙头兵五钱。

5. 大画家戚继光(下)

当代导演拍的古代战争影视剧,总是毁人不倦的误导着观众:大凡很牛的将帅,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轻袍缓带,谈笑儒雅——哪里像戚继光这样事必躬亲,这样琐碎,这样粗俗?

戚继光练兵不是用来拍电影的,而是用来打仗的,打胜仗的。面对手下这群更熟悉耕作和开矿的士卒,戚继光要做的还有很多。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古往今来,中国的农民兄弟们进入军营饱尝训练之苦、战争之酷后,都会发牢骚:“为什么当兵?我在为谁卖命?”戚继光开宗明义:“凡你们当兵之日,虽刮风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这银分毫都是官府征派你地方百姓办纳来的,你在家那个不是耕种的百姓,你肯思量在家种田时办纳的苦楚艰难,即当思量今日食银容易,又不用你耕种担作;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一二阵杀胜,你不肯杀贼保障他,养你何用?就是军法漏网,天也假手於人杀你。”

军队里有句话:打仗不难练兵难。训练很枯燥,每天早起早睡,除了一日三餐,就是泡在操场上刀来枪去,一身臭汗。但打仗归根到底要刺刀见红,戚继光没有一句为国为民的大道理,他用最“小家子气”的话点拨士卒:“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尔。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也决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况吃着官银两,又有赏赐,又有刑罚,比那费了家私、请著教师学武艺的便宜多少?”

这些生动之际的大白话,原文摘自戚继光的两本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不要惊奇戚继光的这些大白话,戚继光说不出孙子那样博大精深言简意赅的理论,他的军事成就,伟大就伟大在具体而微,没有一句空话,看似粗俗的大白话里,浸透的是他经得起实战检验的智慧和经验。

常胜元帅林彪向有作战谨慎的作风,打辽沈战役时,他下发到各纵队的作战命令,精确规定到每个壕沟的深度挖几尺几寸。戚继光却比林彪更细致琐碎到毛孔:从交战时鸟铳距离多少米放,宿营修石头和泥巴工事的区别,守城时打更、点火把的次序,甚至军刀打制的长度、厚度和所费银两几钱几分等等,事无巨细的规定了一支军队的几乎所有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