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文明
11558100000019

第19章 “土墩石室”之谜

江苏、浙江的太湖周围地区群山上,常见有一种以石块垒砌成平面长方形、断面呈等腰梯形的石室,外以泥土覆盖成椭圆形土墩的建筑。它大多建在山顶或山脊之上,在山坡下和平原地区也偶有发现,是两周时期盛行于苏南、浙北地区的古文化遗存。

据调查,这种土墩石室建筑主要分布在江苏的吴县、无锡、江阴、常熟、武进、宜兴等地,据说连云港地区也有发现。有浙江的长兴、安吉、湖州、德清、临安、海盐、海宁、余杭和宁绍地区的萧山、诸暨、绍兴、上虞、余姚、慈溪、镇海等地都有分布。

目前,关于这种“土墩石室”建筑的性质用途问题,考古学界争论十分激烈.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20世纪50年代对这种建筑进行了考古发掘后,考虑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争霸甚剧,而它又常设在险要地带,联想到当地群众对此曾传说是秦始皇求长生不老所造的“风水墩”。因而认为“风水”即“烽燧”谐音,朱江同志在《吴县五峰山烽燧墩清理简报》(载《考古通讯》1955年第4期)一文中首先称之为“烽燧墩”。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的考古工作者在吴兴的苍山也发掘了一个结构相同的石室土墩建筑。邱鸿沂同志不同意这一观点,他在《浙江吴兴苍山古战堡试掘》(载《考古》1966年第5期)文中改称为“战堡”。

20世纪70年代后期浙江也在安吉县进行了考古发掘,匡得鳌同志在《浙江安吉发掘一座石构建筑》(载《考古》1979年第2期)一文中命名为“石构建筑”,并怀疑它可能是一种墓葬。

1982年江苏省考古学会邀请了省内外有关同志在常熟专门就此性质问题召开了“太湖地区‘烽燧墩’问题座谈会”。会中对此问题争论更是十分激烈,大多数同志仍主张它是吴、越时期的烽火墩或军事设施,只有少数同志认为它是墓葬,也有人认为是居住遗址(见江苏《文博通讯》1982年第4期)。代表们还参观了常熟虞山土墩石室建筑现场,尔后争论纷起,冯普仁同志曾对《虞山发现春秋烽燧墩》(载《解放日报》1982年6月28日)的作者提出了质疑(见《解放日报》1982年7月20日),主张它是墓葬。

此外,《杭州日报》同年6月5日还刊出了《吴越遗迹烽火台》的报道,认为这类遗址是烽火台。

其实,刘建国同志早就认为这是一种石室墓,并提出它的主人便是越族。(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选》)但不少同志均指出,倘若是墓葬,为何从未发现入骨架,故难成立。张志新、陆永文同志在《太湖地区“石室墓葬”说质疑》(载《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一文中则主张它是军事设施,对“石室墓葬”说提出了全面的质疑。而廖志豪同志则依据地方文献记载,提出这类建筑应是吴越争霸时期的藏军(兵洞)。

此外,也有人提出这类“石室土墩”确是军事建筑物无疑。张英霖同志的《试释江南一带的所谓“烽燧墩”——关于穴、窟、覆的实物例证》(载《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重新对这千古疑案进行研究。他从训诂的角度结合考古发现和江南自古多水等方面剖析,认为这类遗存应是居住遗址,把它定名为“吴鲊”是最恰当不过的。

林华东同志在《为江浙石室墓正名》(载《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一文中就其分布范围、结构特点和形式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要弄清它是墓葬,还是军事设施,关键问题在于弄清当时营造时是属于封闭式,还是敞开式。

文中通过大量的调查材料和考古发掘资料,从其墓葬形制、分布特点、随葬品中出现的明器与排列组合形式,结合《吴越春秋》所载吴王阖阊葬女时“凿池积土,文石为椁”等记载,认为这是一种石室墓无疑。至于为何墓中从未发现入骨架的问题也多有解释。人骨架能否得以保存下来,与当地土壤酸、碱性含量有密切关系。加上石室墓建在高处,墓室中有空间,千百年来受外界气候影响(当然还有许多因素),所以入骨架已腐朽无存了。林华东还根据石室墓与土墩墓的形制、随葬器物和两者有时交错分布在同座山上等现象,进一步提出石室墓可能是由土墩墓发展演变而来,至少两者间的关系是至为密切的新观点。

不过,在苏州召开的“纪念苏州建城2500周年学术讨论会”中,钱公麟同志在《从石构建筑营造论其性质的多元说》一文中认为客观世界是错综复杂的。虽然江浙一带的石构建筑(即土墩石室)有着统一的模式,而每个石室却都有自己特有的个性,其性质问题也应是多元的。有的应是人类居住点,有的是作为军事设施,也有的确是墓葬,还有的可能是祭祀场所。

至于如何去区别它们,必须通过对每个石室的内涵进行鉴别,以及地理位置,结合历史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排列、比较、研究,才能得以解决。钱正同志在《祭天遗址——太湖周围石室土墩性质的再探讨》一文中则主张这类石室上墩的性质应是良渚文化氏族的后裔——当时的土著居民,精心构筑起来的神圣祭天建筑

他认为土墩石室建筑如果是藏军洞或什么军事设施的话,为何石室形制呈狭长的通道式,空间局促,仅容一人转身之余地,明显不能适应军事需要。再者石室中从未发现兵器和其他军事活动痕迹。

如说它是墓葬,可它与土墩墓又有所区别,而且石室中从未发现过入骨架或葬具。如果它是居住遗址,为何它又远离水源,高居山顶呢?钱正同志根据石室中文化内涵的高贵属性,以及这类建筑大多建在山峦丁页峰,地势越高,接近神灵、天堂的距离越近等方面研究,认为这是两三千年前土著居民的祭天遗址。

我们期待江浙两省文物考古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土墩石室”这个问题,把这一千古之谜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