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文明
11558100000007

第7章 天坑地缝之谜

重庆奉节的天坑—地缝位于奉节县长江南岸,面积456平方千米。天坑又称小寨天坑.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深的喀斯特岩溶漏斗,上口直径622米,下米直径522米,平均垂直高度666米,总容积1.2亿立方米。天坑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

地缝在当地又叫天井峡地缝,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最深、最狭长的缝隙式峡谷,全长37千米,呈“V”字形蜿蜒伸入天坑,宽处六七十米,最窄处只能通过一人,最深处达900余米。

自1994年以来,中、英、法等国的探险家相继对奉节的天坑—地缝进行了数次探险,先后探测洞穴60余个,探明地下暗河100余干米,但天坑与地缝之间一段300米的神秘洞穴始终没有被考察过,正是这最后也是最不易探明的一段险境,让天坑—地缝成为两个世界之最。

为此,中英联合探险队计划穿越最后一段连接天坑与地缝的洞穴。

在地缝的其中一段——兴隆镇处,空气清凉,山里雾气氤氲,恍若世外桃源。

地缝的入口处很窄,站在洞口可以强烈感受到从地缝吹来的冷风.往下俯瞰,地缝漆黑一片。

走入地缝底处,抬头向上看,两侧岩石直立,中间的缝隙像是忽然间被切割开来一般,宛如一条游弋的长蛇。

走在地缝内,可以看见溶洞星罗棋布,有白气溢出似烟若雾,神秘莫测,两岸夹道的岩石如刀剁斧砍,岩壁遮天蔽日。当地老百姓讲起里面的奇岩怪石,都形容得非常惟妙惟肖。

地缝内的一线天景观最为当地老百姓称道。此处地缝的顶端只有十几厘米宽,从下抬头望天,唯有一线蓝天。

而在鬼门关处,怪鸟发出哀鸣般的叫声,更令胆小的人体验到什么叫恐怖的滋味。然而当地人却不以为然。

山民陈大爷说,地缝在古代的时候是连接湖北和重庆交通的一条最佳捷径,也是重庆的云阳县同奉节县联系的必经之道,湖北和云阳的古人就是踩着地缝里的大卵石来回穿梭,运回所需的食盐。

天坑虽与地缝相连,但目前除了探险者,普通人是无法通过的。站在天坑坑口下望,四面绝壁,直落千丈,蔚为状观。坑中遍布大小不一的洞穴,泉水自壁洞而出,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洋洋洒洒,组成世间绝境。自坑口下到坑底向上仲望,“井底之蛙”的感叹油然而生。

在坑底环四周眺望,可以发现天坑是由四座呈椭圆形的山体组合而成的。早先兵荒马乱时,兵匪、盗匪时常抢劫百姓,老百姓无处可逃的话,就带上干粮,拿上简单铺盖到天坑内找个洞子,住上十天半个月,等外面恢复正常了,就又回去。

大概正是天坑一地缝神秘与诡异的这些说不尽的未知魅力驱使人们前赴后继。

于是就有了第五次中英联合考察,有过七次率队考察经验的朱学稳教授那依旧充满激情的豪语;“这里太神奇了,还有许多谜正待我们去解开呢。”

此次探险为期半个月,主要是想把天坑一地缝的资料补足,探明天坑与地缝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天坑的底下暗河究竟流向何方。

科考队分成几组到天坑附近寻找洞穴,但并没有切入探险要害——探明天坑与地缝之间300米最为关键也最为险要的洞穴。他们到了附近的荆竹乡椅子村的酸枣天坑和神仙洞进行了探险考察。

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他们钻进竹林中才发现坑口。坑口呈长方形,两边的绝蹙如同刀刻一艘,笔直地延伸到地下,洞里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

一探险队员搬来一块大石头,往坑中扔去。几秒钟后,陆陆续续传来石头撞击岩壁的声音。根据最后传来声音的时间推测,这个洞的洞深在300米以上。

另一队员决定下坑看一看。经过10多分钟的准备,全副武装的队员开始用绳子下坑考察。没过一会儿,他就上来了。他说,坑非常深。

由于山中天气飘忽不定,前几天下的一场大雨使得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流湍急,队员虽能进入一定深度,但是水太急,因此考察计划不得不重新考虑。天坑一地缝的险峻给探险家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也使它披上了更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