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识人用人有学问
11607300000034

第34章 相信品格或者相信直觉

有的时候,看人也许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这种说法似乎带有一点感性色彩。其实,对于社会经验丰富的智者来说,判断人的直觉来自方方面面的多年积累,就像萧何能够发现韩信的才能一样。当然,比直觉更可靠的,是人品、意志这些更直观的东西。毕竟,一个品行可靠的人,最起码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人。

韩信离开项羽之后,投奔到了刘邦的麾下,可是他一直没有受到重用。一次,萧何偶然和韩信聊天,对韩信的才能非常赏识。尽管萧何是刘邦的丞相,可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还是一直没有起用韩信。

刘邦的士兵大多数是中原地区的人,而当时他们驻扎在西北的汉中,很多士兵因为想念家乡纷纷开小差当了逃兵。韩信看到刘邦一直不能重用自己,觉得再待下去也没有意思,就跟着加入了开小差的队伍。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刘邦,就径自去追赶韩信。有个不明底细的人向刘邦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正被士兵逃跑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听说连自己一向信任的萧何也跑了,勃然大怒,但也没有办法。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刘邦,刘邦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刘邦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刘邦说:“我也打算回中原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意打回中原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刘邦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刘邦说:“那么,让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

韩信成为刘邦的统帅之后,横扫战场,成为刘邦最后夺取天下的最重要力量。但是,在韩信获得兵权之前,先投奔项羽,后来又跟随刘邦,但不光项羽、刘邦没有重用韩信,其他人也没有谁把韩信当回事,甚至觉得韩信窝囊好欺负。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正是萧何所说的举世无双的人才,也只有萧何具有识别韩信的慧眼。

古人云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龠,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

【点悟】韩信当然是不世出的人杰,可能够发现韩信的是萧何,最后除掉韩信的还是萧何。虽然这是一个近乎悲剧的结尾,但是,不能不说萧何是了解韩信的人,也不能不说萧何是一个识人知人的智者。

当代案例

除了萧何,几乎没有人认为韩信是个人物,但韩信确实是不世出的奇才。人人都认为才华出众的人物,却也不一定就是人才。这就是人才的复杂之处。韩信只有一个,能够了解韩信的萧何也只有一个。关键是,怎样才能成为萧何呢?也许没有答案,也许答案有很多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据说法国银行大王恰科就是在无意中被董事长发现的。有一种说法是,很早的时候,恰科就立志要当一个银行家,所以他去各家银行求职。但是,他的运气显然不怎么好,到处都吃了闭门羹。

不过,恰科这个人好像很顽强,在一连串失败之后,他继续跑向其他银行。跑了几个月之后,恰科绕了个大弯,又绕了回来,去了最开始的那家银行,并且有幸见到了董事长,但是再次遭到了拒绝。

恰科垂头丧气地从银行出来,偶然看见脚边有一枚大头针。因为进进出出的人可能会被大头针弄伤,恰科就弯腰拾起了针,然后顺手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算起来,恰科起码已经被拒绝几十次了,而且长时间失业,情况真的很糟糕。

然而,第二天恰科却意外地接到了昨天那家银行的录用通知书,告诉他可以去上班了。本来恰科已经被拒绝,但就因为他捡起大头针的动作,恰好被董事长看见了。恰科的这个举动使董事长认为,精细小心正是银行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恰科是个有难得品质的人,所以决定录用他。

这就是银行大王的起步故事,听上去有点像安徒生童话里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情节。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与否,不是问题的要害。最关键的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于发现别人的美德,可能就是发现了人才。其实所谓人才,就是有超出常人的技能和品行的人。甚至在一些时候,品行比技能更加重要,比如在银行业。

非常解读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已经显得很老套了,但是故事说明的朴实的道理,我们并不一定就完全了解。萧何看见韩信的时候,韩信还不是大将,没带兵没打仗,萧何凭什么认定韩信就是不世出的军事家?这不是值得考虑吗?

在门口捡起一枚大头针,跟银行工作也不能说有什么直接关系,以此来选定员工,是否是明智的决定?最后的事实当然证明了,他们的直觉是正确的。也许不是什么具体的依据促使他们作出判断,仅仅是凭借某种直觉和经验。在自然的状态下,直觉可能是最好的识人用人的导师。

不过,在这两个案例中,显然作出最后裁定的不只是直觉。从故事中不难看出,不管是中国的古人萧何,还是法国的当代银行董事长,都有着对人对事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