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0位优秀父母的独特家教方法(感动中国的教育)
11976800000010

第10章 金春明、李振霞:深沉的爱托起四个博士(1)

1、和孩子做朋友: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

金春明夫妇很爱与孩子们交朋友,从来不耍霸道、不打孩子、不骂孩子,不用铁腕对付孩子。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很有自我“调控”能力。哪有孩子不气大人的?有时候明明看他生气了,在一般人非骂即打的情况下,金春明夫妇能克制自己,想办法耐心和孩子交流。在金春明家的“谈话小屋”里,不仅李振霞和孩子交流,金春明也和孩子谈话。所以,始终保持我们的“谈话小屋”的民主、和谐的气氛。

有的时候,孩子顶撞,金春明也生气。但是,他很快能够把自己调整过来。

所以,每每看到金春明克制自己的情绪,心里有些憋闷的时候,李振霞就跟他开玩笑说:“你这个人很会微调啊!”金春明笑着说:“我不仅会’微调‘,还会’大调‘呢!”

老三金侠读初中时,有一次老师来家里反映情况,说:“金侠大闹课堂,一堂历史课都没有上成。”

金侠这个孩子思想敏锐、很聪明,又向来是爱思考、有主见、脾气犟。

如果事情有一点不属实,他是很难接受的。而且,他自尊心非常强,对自己要求也严格,事事要求做好。金春明气呼呼地把他带到办公室来谈话时,他情绪一直很抵触,所以这次谈话很不顺利。

金春明谈道:“老师说,金侠上历史课站起来和老师顶撞,使老师没有办法上课,不得不拿着教材走出教室。全校都传开了:’金侠大闹课堂,使历史课没有上成。‘”

当金春明向妻子李振霞转述老师的话以后,金侠立刻气鼓鼓地说:“老师说得不对,不完全是这样,她有毛病。”李振霞问:“老师有什么毛病?”

他说:“老师骂同学像’智取威虎山‘里的土匪。”

“老师不会轻易骂这种话吧?你是不是听错了?”李振霞表示怀疑。

“一点没错。”他回答得很干脆。

“你自己讲讲经过。”李振霞这样说,心想,兼听可能好一些。

金春明这个时候还继续生气,说:“你说老师讲的经过不对,你自己讲。”

于是,老三就理直气壮地讲了起来。

他说:“在打上课铃时,老师一脚在门里,一脚在门外,上课铃还没打完,同学们正在就坐,当然教室里乱一点。当场老师就喊:’你们简直像《智取威虎山》里的土匪。‘”老三还继续说,“我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对,老师刚站到讲台上,我就站起来给他提意见:’老师,您怎么把我们同学叫做土匪呢?‘老师说:’你看,你们当时乱的那样子。‘我向老师解释:’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玩,总不能不让他们玩吧。铃声刚响,他们正在就坐,怎么能不有些乱呢?可是你一进了教室,他们就坐好了,这也不是在课堂上乱啊!‘”

李振霞当时听了他的话,觉得他抓住老师的话说学生像“智取威虎山里的土匪”,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当时的样板戏很流行,每个人都知道,威虎山上的土匪,像“座山雕”那样都是非常坏的,属于人渣一类。用这类人比喻自己班上的同学,起码是比喻不当。伤孩子们的自尊心,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感情上也接受不了。

第二天,李振霞到学校了解,老师的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李振霞把自己同老三谈话的经过,一一向老师说了。

这位老师很讲道理,她听了之后立刻说:“金侠讲的经过是对的,老师讲话是有问题,脱口而出批评学生那么重的话,谁也听不进去。金侠反应比较敏锐,当场对我提出意见。我这话说得不对,以后同金侠谈一谈。”

李振霞一听老师特别有修养,就顺水推舟,说了一句:“老师,请你明天主动找金侠谈一谈,可以吗?”

老师说:“可以。”

大约是在另一天的晚上,金侠放学后非常高兴地说:“老师跟我谈话了,老师承认了错误,我也承认了错误。”

金春明问:“你承认了什么错误?”

金侠说:“不就是你们跟我谈的那些吗。老师态度特别好,笑呵呵地跟我认错,谈话以后,老师说:’金侠,你是班上的好学生、班干部,希望以后多帮我维持课堂秩序,也可以给老师提意见,不过,最好咱们下课谈。”

金侠觉得老师的要求也合理,所以,两个人谈得特别开心。他放学以后,是笑盈盈地走进家门的。

专家感言:

一个家庭要有一个和谐的气氛,当大人和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大人一定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微调”也好,“大调”也好,父母都要严以律己,不断调整情绪,切不可以家长自居,为所欲为。

而是要有一个平等、民主的心态。否则,就没有办法和孩子真正谈心、交朋友,只能把孩子吓得远远的,而心里并不服输。有时甚至产生逆反心态,故意同大人对着干。金春明的这个做法,使孩子平时很容易接近他,愿意和他探讨问题,愿意和他谈一些孩子中间的事。他也像对待小朋友一样,欢欢乐乐地对待他们。所以,金春明夫妇的家,总有一个非常好的气氛。有人说,这是由于李振霞的性格温和,对孩子不着急、不上火、能耐心说服孩子。其实,金春明和孩子谈话也经常是这样的。

金春明夫妇很平等地和孩子相处、交朋友。这对于孩子做人有很大好处。他不是用“霸气”来对待孩子,而是有极大的包容度,用爱来感染孩子。

2、在家教中,父亲的责任更大些

金春明认为:现在儿童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在家教方面,一个比较重要的误区,就是有人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或虽然承认家庭教育的存在,却又把责任完全推给孩子的母亲,以为“男主外女主内”,父亲在外,能赚钱养家就可以了。

其实,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父母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承担起这个重任。

“父亲应该是家庭的主心骨,即在家庭中能起到保持家庭稳定、让家庭有正确前进方向的作用;父亲应该是好榜样,凡是要求孩子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一定不能做;父亲应该是家庭的卫士,既是家庭稳定的卫士,又是幼小子女成长的卫士。一家之主要保护家人及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一点是责无旁贷的。”

上面的这三个“应该”,是金春明先生在接待记者采访或讲家教课时,经常谈到的几个理念。

关于爸爸怎样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守卫者,家庭祥和的守护神。海南《南国都市报》的记者,对李振霞和金春明采访了6个小时,写了一篇《一家走出四个博士》的长篇报道。

当时,金春明讲:做一个好爸爸不可缺少的、应有的态度是,懂得父亲在家教中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尽到守护和睦家庭的责任。

教子智慧:和睦家庭的气氛是进行良好家教的前提。建立起一个孩子成长的“稳定的后方,欢乐的港湾”,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

金春明和李振霞曾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中央东北局党校的老同学,在深厚爱情基础上建立起家庭,夫妻恩爱几十年。他们建立起的这个“稳定的后方”,是孩子的安全堡垒,能让孩子快乐、舒适地生活。

有的人认为,两口子打架是两口子的事。其实,这对子女影响很不好,历来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单亲子女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好,教育成才的几率比和睦家庭中孩子成才的几率要小得多,这是很多学者研究的共同结论。

做父亲的,为了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就要担当起保卫家庭不被第三者破坏的责任。当然,自己不能当第三者的引入者。父亲应是夫妻爱情、家庭和谐完整的保卫者,是子女身心健康的保卫者。金春明认为,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而金春明作为称职的父亲,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有位家长反映,某省的一位大学教师告诉家长说:“你们做家长的职责,就是在孩子学龄前阶段管好他们,上学后就不用管了。”李振霞听到这种说法,当即摇了摇头。李振霞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应该是伴随终生的。

专家感言:

一个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不能做的事,家长一定不要做,金春明终身遵循这一原则。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高兴了,大不过是同孩子们或孩子的叔叔打打桥牌、下下棋而已。

金春明家读书气氛浓厚,这是因为金春明和李振霞在家的空余时间全都在看书,或看报纸杂志,并经常介绍一些书报给孩子们看。所以,四个孩子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金春明说:“父母要求孩子埋头读书,就要自己做好榜样。否则,爸爸很少摸书本,一看书就头痛,也就丧失了要求孩子读书的权利,这很难说服孩子。”

几十年里,他们除了照料和教育四个孩子,操持家务,还需要努力地工作。在四个孩子读大学的时候,他们俩拼命为报刊写文章,靠稿费供孩子上学。过度劳累使金春明累出一场大病。父母勤勉自律、积极进取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每个孩子的头脑中,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金春明夫妇教子的事实。说明家教不只是母亲的责任,父母双方都要负起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父亲的责任应该更大些。

在全国巡回演讲的过程中,2001年6月18日上海的报告会,给了李振霞一个特别的印象,同其他许多地方很不相同。这就是有不少爸爸参加了,跑到台上要求签名的也有几位爸爸。李振霞想,这可能和上海历来重视教育有关系。因为,李振霞在许多地方做报告,看到听众中妈妈居多,而爸爸极少。在上海看到,家庭教育得到父母的共同重视,这是令人欣慰的一件好事。

遗憾的是,现在有些父亲不是这样。他们认为,赚了钱,拿学费送孩子进学校后就没有他们的事了,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他们以为给孩子吃饱穿暖,让孩子身体健康,就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

更有一些连这一基本要求也做不到的父亲,有了一点钱只顾自己尽情享乐。还有些父亲,每日下班后,忙于打麻将、喝茶、一天能消磨上几个小时,却说没时间管教孩子。

殊不知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在为人处世上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父亲在家里绝对不能把责任全推给母亲一个人。因为,父亲的学习精神,父亲的操行、品德、一言一行都在强烈地影响着孩子。十八世纪的法国大哲学家霍尔巴赫曾经谈到:“一个邪恶的父亲只能造就堕落的儿女;一个腐败的社会所能提供的榜样只适于腐化心灵和精神。”一个父亲如果只顾在外面赚钱养家,给孩子交学费,而不管自己的品德如何,做人做得很坏,那么你所投入的教育经费,培养出来的子女很可能会像父亲一样的。

专家感言:

父亲能够主动地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这不仅是负起了家教的责任,而且,是负起了社会的责任。俄国的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深刻地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

3、从小事说起,对孩子进行目标教育

金春明指出:现代的家教,应该对孩子进行目标教育。所以,金春明夫妇就从很小的小事说起,提出每一步的具体目标。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讲什么问题,都是希望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金春明夫妇经常给孩子们讲给金萤姐姐起名的故事。

金春明特别问几个孩子:“你们知道姐姐的名字,‘萤’字为什么下面放一个‘虫’,而不放女孩名通用的玉字莹’”

几个孩子同声说:“不知道。”金春明和李振霞你一句,我一句,像讲故事一样地讲为姐姐起名字的事。

金春明告诉金煜:“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金春明说:“我们并没有为自己的女儿编织豪华的前景和耀眼的光环,让她成为晶莹的宝石,而只是希望你姐姐成为一个小小的萤火虫,能在夜里发一些微光,照亮别人。”

当听到几个儿子笑着说“我们也能当萤火虫”的时候,金春明夫妇非常高兴。

金春明夫妇俩还经常找一些介绍英雄和科学家的书籍给孩子们看,让他们学当英雄,向科学家学习。这一切,在孩子的心目中是很有作用的。当看了这些书后,孩子们头脑里就树立起各种各样的英雄、科学家,以及其他的优秀的历史人物,并将其作为个人的人生楷模。

一次,金煜逃学以后,金春明反反复复地对他说:“念书会有用的。”

而且,很严肃地讲:“你念好书,对社会有好的作用;念不好书,你会成为社会的渣滓、累赘、罪犯。”这种沉重的语言,对孩子来说,不啻于敲起了一声警钟。金春明是从来不溺爱孩子的。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所以,金春明夫妇坚信,应该从小事做起,对孩子进行目标教育。

教子智慧:一旦帮孩子确立了人生的目标,便尤如给孩子点燃了指引人生的明灯,才会引导孩子向一个又一个成功的顶峰迈进。

4、在玩中启发孩子的求知欲

金春明夫妇星期日经常带孩子出去玩,爬山、游泳、郊游、逛公园。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有效地启发孩子、帮孩子学习知识的途径。

金春明夫妇经常对孩子讲:“休息不好,学习也不会好,星期日好好休息,下一周学习才能精力充沛。”所以,他们要求孩子在玩时,不要想书本上的东西,要尽情地玩,开心地玩,蹦蹦跳跳地玩。

但是,李振霞发现,孩子在玩耍中,也能够学习到知识,开阔眼界。而这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

有一次,金春明全家六口,去爬北京青龙桥旁的小山,山下是西山和温泉两条公路进城的交汇路口。

孩子第一次上山就发现了那里有一个碉堡,小三喊:“爸妈,快看,那儿有个碉堡。”当他们走近碉堡跟前时,看那上面,什么也没有写,没有被当做历史遗迹。

金春明问孩子们:“这个碉堡是干什么的?”四个孩子谁也回答不上来。

于是,金春明详细地给他们讲述了北京解放的经过。他告诉孩子:

“解放军进北京,国民党守城的将领是傅作义将军。经过谈判,他率军起义,北京和平解放。解放军是怎么进来的呢?有一路就是从张家口过来,通过青龙桥,再经过现在中央党校的位置,解放了北京的西部。当时这里还没有中央党校。又经过北大、清华等地,才慢慢地到了西直门,形成城内外的对峙。

所以,这里是从西北部进北京的必经之路、交通要道。”

孩子听了以后很高兴,说:“啊!这个碉堡是当年国民党为了抵抗解放军进城而特别修建的。”

金春明说:“不错,你们脑子反应很快。”

由实物引起联想,回来后,大一点的孩子就要求金春明给找有关北京解放的书看。金春明是学党史、教党史的,这当然难不倒他。孩子看了有关的书后,对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特别是北京的和平解放,有了初步的了解,加上又有山上碉堡的印象,对历史似乎有了一点真情实感,觉得很满足很高兴。

还有一次,是在“文革”之中。当时金春明刚刚被宣布解除了“勒令”的限制,获得走出校门的自由,于是迫不及待地带三个儿子骑自行车去郊游。他采取老鼠搬家的办法,把孩子驮到了离党校20多里路的温泉疗养院,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山。

孩子们又在山上发现了一个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小煜跑得快,跑累了蹲在那里喊:“快来看,这里山上有一块石碑,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金春明仔细观察碑文后说:“这是‘滦州举义纪念碑’.”

于是,给孩子们简单地讲了辛亥革命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