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辩证施教:诱发孩子智力超常发展
司有和认为,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智力潜能,因此,家长只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采取合理的诱导措施,就完全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得到超常的发展。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每个儿童都具有潜在的智能,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能予以充分的发展,那他们的智慧不会低于任何一位有成就的大师。
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智力达到十成。只要充分发挥出这种潜在智力,我们便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遗憾的是,由于教育不得法,人们的这种潜在智力大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有关研究表明,普通人的大脑只利用了3%,就是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的大脑也只利用了10%.每个人的大脑再多开发1%,他们就都能成为智力超常的人。
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及早挖掘、诱导孩子发挥出潜在的智力。
不过,家长要当好孩子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有和常说,家长们要想在早期诱发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诱发效果,自己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诸如:良好的家教心理状态,辩证的诱发实施观念,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定的文化科技知识修养等等。尤其是前三点,家长一旦具备,就可以弥补文化知识不足的缺陷,就能想出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早期诱发过程中产生的困难。
(1)良好的家教心理状态
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持的心态,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家教心态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对教育好孩子是否具有信心,对孩子是不是满腔热情,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能不能做到耐心、细致,能不能克制自己的冲动,能不能体谅孩子的反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能不能始终如一,不犯冷热病;遇到困难时能不能千方百计地设法解决,而不嫌烦、不急躁、不当成负担等。
家长的这些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每一次具体的家庭教育活动,而且会直接给孩子带来影响。这些“影响”
对于教育效果不是起正作用,就是起负作用,是家长自身无法回避的。家长惟一应采取的态度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家庭教育的需求。
(2)辩证的诱发实施观念
司有和认为,家长在实施早期诱发过程中,要以辩证的观念对待实施的方法、措施、效果等。
司有和常说,儿童有儿童的心理、认识、行为等。家长不能以成人的心理、认识、行为去衡量他们。因此,早期诱发教育的方法既是家长主观意志的体现,又要适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家长素质通常远高于孩子,但教育过程中又必须充分顾及孩子。这一诱发方案在此时有效,到彼时可能失效;那一诱发方案对这个孩子效果较大,不等于对另一孩子效果也如此。诱发的效果不是与他人相比,而是与自身过去相比;情况复杂多变,反复不时发生,需要家长辩证对待,否则难以获得较好的诱发效果。
怎样获得较好的诱发教育的效果呢?司有和认为,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长有意识设计的诱发方案能不能对孩子产生“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是孩子对该“刺激”能否“自觉自悟”。无“刺激”效果,诱发就会无效;有“刺激”效果,而孩子不能自觉自悟,也不会产生诱发效果。
早期诱发教育的本质,就是如何按照家长的意图,有意识地设计一个又一个“刺激”,并让这些“刺激”产生作用达到诱发目的。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具有“刺激”效果呢?这就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好胜心强的孩子,用“激将法”会有刺激作用;自觉性强的孩子用心理暗示法即可;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的孩子可按兴趣迁移原理采用逐步逼进法,等等。
孩子是否自觉自悟是决定教育成败的最后一关。
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早期诱发的各种方案,即使“刺激”效果很好,也只是外因,它只有通过孩子的内因起作用。
因此,家长在设计方案时,应尽可能地让方案引起孩子的领悟。
当第一次设计的方案没有产生“刺激”效果,或者孩子没有领悟时,家长应及时修改方案或重新设计新的方案,重复试验,直到孩子领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刺激”效果为止。
专家感言:
鲁迅说得好:“即使是天才,生下来时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应坚信这一点。”
(3)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
在介绍教子经验时,司有和常告诫大家:“揠苗助长”无异于将参天大树扼杀在幼苗萌芽状态,“因噎废食”同样会使饥饿的小鸟困死在鸟巢之中,这些在家庭教育中都应引以为戒。
由于孩子尚未成年,对许多事情的认识片面模糊,对自己更不了解,他们或者过高估计自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甚至骄傲自满;或者过于自卑,丧失信心。因此,家长应当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4)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适当,对于诱发孩子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在以下内容中会详细介绍司有和的教育方法。如果能联系孩子的实际,辩证地使用,都是较为适用的家庭教育方法。
(5)一定的文化知识修养
家长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如果家长对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都不清楚,他又怎么去诱发孩子的智力呢?所以说,一定的文化修养是实施早期诱发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2、激发兴趣:兴趣是孩子成才最好的老师
积极的、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司有和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又一重要原则。
我国古代教育理论就强调“乐学”原则,主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国外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也都认为: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和促进儿童发展的起点。如果抛弃这个起点,就会阻碍孩子发展的道路。
“兴趣”确实是一个人成长道路的起点,而且是无比珍贵的起点。司有和把“激发兴趣”作为早期诱发教育的第一个方法。
司有和认为,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几乎每个同学对学习都有浓厚兴趣。11岁入学的谢彦波在自学完数学中的三角之后就去院子里测量楼房和水塔的高度;13岁入学的宁铂就说过:“总觉得这些书比蛋糕和巧克力的味道好。”可见其对学习的兴趣之浓。
司有和在“激发兴趣”中主张:首先要了解孩子,认真分析孩子的特长,明确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诸如理科、工科、文学、美术、音乐等等),然后根据孩子的大致发展方向培养孩子对那个方向的兴趣。
当儿子司卫东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司有和的早期诱发思想已初步形成,并应用于家教实践。司有和在家教中是这样做的:
先花一段时间观察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儿子司卫东喜欢唱歌,喜欢听歌,可是哪一首歌都唱不到头;喜欢看足球比赛,可是并不好动;试探司卫东的动手实验的兴趣,结果一台很好的收音机让他拆得装不回原样;司有和最终发现儿子喜欢看书,性格好静,因而认为他搞理科比较合适,于是便根据这个大的方向来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就会促使孩子产生兴趣。司有和从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这一点出发,注意在家教中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好奇心的诱发又都是以身边的科学为内容的。
例如,坐火车时,司有和就问儿子:“东子,你说这车窗外的树为什么往后跑呢?”
“因为火车在往前开。”孩子回答。
“那你再看看远处,”司有和说,“远处的那些树木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呢?”
不看则已,一看糊涂了,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
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孩子好奇地看着他:“爸爸,这是怎么回事?”这样就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主动学习知识解决自己的疑问。
再如,在教孩子学骑自行车时,司有和问:“我要把一个箱子从外屋推进里屋,有摩擦力好不好?”
“不好,推起来费力。”儿子回答。
“那自行车轮子跟地面有摩擦力好不好?”东子回答不了,司有和就解释说:“自行车后轮和地面的摩擦力向后,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动自行车往前,所以人在蹬车时,就可以往前行驶。”
“那这个有摩擦力是好的。”儿子说。
“但是前轮跟地面有摩擦力又是不好的。”
儿子又好奇地看着司有和……类似的实例很多。如回到乡下时,带孩子爬山钻溶洞看钟乳石的时候,司有和就对孩子讲山、讲水、讲古迹;和孩子进城时,在公共汽车上,有位子也不坐,而总是站在最前面看司机如何开车;就是平时洗衣服,洗衣机排水,水流形成漩涡时,也要把孩子喊过来看看,再用手指在漩涡中心的空洞处试试,告诉孩子那里确实没有水,然后再给孩子讲龙卷风形成的道理……这样一次又一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诱发,终于使儿子初步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由浅入深”把激发起来的兴趣巩固下来,形成稳定的兴趣。
司有和的做法就是给孩子推荐科普书。司有和除了给孩子订了《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等杂志外,还给他借来了《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太阳元素的发现》,这些书孩子都非常喜爱。
儿子司卫东长大后,在一次闲谈中说:“爸爸,要不是小时候看了《物理世界奇遇记》,还有你那本《低温世界》,我恐怕现在不会搞超导机理的研究。”
可见,当时给孩子推荐科普书的做法确实起了作用。
3、转移兴趣:巧妙地引导孩子转向目标兴趣
家教中常有这样的事,家长想让孩子做甲事,孩子偏偏喜欢乙事。家长这时不能用命令的方式强制孩子去做甲事,而应该设法将孩子对乙事的兴趣转移到甲事上去,让孩子对甲事产生兴趣,自觉地去做。
司有和认为:早期诱发方法在“激发兴趣”中,还应注意到孩子的现有兴趣和家长确立的培养方向(目标兴趣)不一致的情况。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反复思考自己确立的这个方向是否正确。如果确实正确,是孩子的现有兴趣不妥当,那么家教的任务就是要设法把孩子的现有兴趣转变为家长确立的目标兴趣。从理论到实践都已证明,这种转变是可能的,它就是兴趣的转移。
所谓“兴趣转移”,说的是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可以使孩子从某一种兴趣转移到另一种兴趣上去。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孩子们的兴趣,很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发生转移。这种转移,有自发转移和人工转移两种。表现在孩子身上,前者就是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爱那个;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家长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来实现。
孩子的兴趣单一,自然不好,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可是,孩子的兴趣广泛,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从兴趣对孩子成长发展的作用看,有的有用,有的无用,甚至有的会产生负作用。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兴趣要区别对待,以确定对不同的兴趣所应采取的发展、保护、转移、制止等措施。
司有和认为,家长应该从孩子很浓的兴趣中,选择与目标兴趣相关联的兴趣,关联越多越好。然后就把目标兴趣的内容夹在与其关联最多、孩子兴趣最浓的现实兴趣活动中,让孩子在高高兴兴的活动过程中,接触、了解、认识目标兴趣的内容,从而使兴趣产生转移。
司有和的女儿晓春开始不喜欢看长篇小说。司有和觉得读小说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许多好处,应该激发孩子阅读长篇小说的兴趣。但是,司有和曾经采用讲解长篇小说的意义、推荐优秀科普作品等办法,结果效果都不明显。
当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时,司有和觉得时机到了,可以用兴趣转移法。因为看电视是孩子的现有兴趣,看电视剧《红楼梦》和看长篇小说《红楼梦》有直接关联。
于是,每逢播放《红楼梦》时,不论在干什么事都停下来,全家都来看,看过之后全家讨论。由于司有和夫妇和儿子都看过《红楼梦》小说,所以讨论起来三个人都有话说,而且有意谈论小说里有、电视剧里没有的内容。女儿司晓春没看过小说,就插不上嘴了,一插不上话,就产生了心理需求,她就要问,她一问就好办了,司有和只稍作解释,然后告诉她这件事在书中哪一回里有。于是她对小说《红楼梦》发生了兴趣,电视剧《红楼梦》还没有播完,晓春就捧起小说《红楼梦》看了起来。
在每次讨论中,女儿司晓春对家人评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社会历史、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也很感兴趣,因为那是从电视画面上看不出来的。于是,司有和又推荐她读“红楼梦评论”方面的文章。
在晓春读完小说《红楼梦》之后,司有和不失时机地又给她借了几本长篇小说。借着看完《红楼梦》的热度她又将这几本长篇小说捧上,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此后,她又提出要看国内外的名着。就这样,在司有和的巧妙引导之下,女儿晓春阅读长篇小说的兴趣是转移成功了!
再比如,司有和的外甥女平平,喜欢唱歌,但不喜欢背诗,司有和也是通过转移法让外甥女平平喜欢上背诗的。在平平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司有和给她录了一盘《儿童唱唐诗》的录音带,想让她学点唐诗。可是,她不愿读,几天过去了,她一首也没学会。于是,司有和针对平平喜欢唱歌的兴趣,来引导平平读诗,开始先放了一下录音,然后问:
“平平,这歌好听不好听?”
“好听!”平平以为不教她背唐诗了,很高兴地回答。
“你会唱吗?”
“不会。”
“你那么爱唱歌,一定很快就学会的。来,我们来一起学。”
于是司有和把那首诗抄了出来,和她一起跟着录音唱,果然不用两三遍,她就唱会了。大约半个小时,平平就学会了三首唐诗歌曲。第二天,她母亲告诉司有和,平平把整盘录音带的唐诗歌曲都学会了,还去教邻居的孩子唱呢。从此后平平也爱读诗了,兴趣一下子就转移了。
在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孩子目标兴趣的产生,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而是孩子在接受诱发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专家感言:
如果通过诱发,孩子的兴趣仍然没有转移到目标兴趣方面来,那就应改变诱发方案,直到孩子自发产生目标兴趣为止。家长不能强迫孩子,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学习,以免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4、确立自信: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自信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信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基础,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司有和说,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家长对孩子多鼓励、多鼓舞,使孩子树立起一个积极的心态和有潜力可挖的观念。
司有和认为:在初步诱发孩子学习兴趣成功之后,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信念品质的教育,主要是自信心的诱发和培养。因为,自信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