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0位优秀父母的独特家教方法(感动中国的教育)
11976800000024

第24章 曲宝琴:三个留学女儿的成长(2)

教子智慧:做家务能使孩子更加体谅父母的辛苦,并尊重父母的劳动,也能使家庭变得更为和谐美满。

5、培植孩子自重自尊的教育不可少

自尊心是人性的光华,也是进取与成功最重要的动力系统,父母们一定要精心培植孩子的自尊心。为此,父母首先就要尊重孩子。没有受到过尊重的人是不会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让孩子建立起对自我的健康、正面的形象期待。

自重自尊的反面--自轻自贱往往也不是孩子天性所致;相反,不少粗心的父母--孩子最初朝夕相处的最亲密、最信赖的人,恰是在无意中埋下了自弃的种子。

曲宝琴一个朋友的女儿,是曲宝琴看着长大的,小时候经常跟父母来曲宝琴家玩。那孩子很精灵,玩什么都抢在前头,比曲宝琴的孩子都玩得好,曲宝琴就夸她,可妈妈呢,也不避着孩子,很不屑地说,“学习上连这一半劲头都没有!完蛋!”这样说还不止一次,有时候甚至更狠些呢。那孩子,刚开始还跑过来用拳头假装打妈妈,表示抗议,到后来,就无所谓了,跟没听着似的,大喊大叫,玩得更乐了。不知道这孩子有没有暗自伤心,但肯定灰心--是啊,最亲的人都不相信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那就“不行”算了!后来这个孩子高中也没考上,上技校,没念几天,几个小伙伴勾着,跑了,留字条说是去外地打工了,后来回来了,也真地不成器了,要么懒在家里看电视,要么和一群不上进的朋友跳舞、打架。

造成这个孩子现今的状态,也许原因很多,但父母的不信任、不尊重肯定有责任。当父母的说话不小心,不给孩子留余地,以为反正自己心里是对孩子好的,这样做,不仅起不到作用相反造了终生遗憾。懂得建设的父母当然不会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但他们知道怎样语气和缓但态度坚决地指出,知道怎样耐心地帮助分析、充满信任地监督改正,知道及时地把握分寸,充分地利用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自己成就自己。

6、从小树立孩子的危机意识

有关教育专家:父母应当让孩子对自己成长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有正确清晰的认知,要有危机感。

关于大环境,大家的一句口头禅就是“现在社会是竞争社会”。在这一点上,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到了什么程度?竞争是普遍的吗?竞争的原则是什么?做父母的,可以引导,可以提供素材,可以协助分析。

但要注意一点,不要让孩子只看到竞争残酷的一面,并因此灰心丧气,对外部世界产生退缩和畏惧情绪;要引导孩子看到竞争有利的一面--比如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看到竞争给每个人带来的乐趣、竞争优胜者的光荣和幸福。总之,要让孩子明白,这个激烈竞争的大环境,首先是无法回避的,不但是没法回避的,而且也是不需要回避的,应当勇敢地面对热烈响应,并积极参与其中的--要让孩子不怕竞争。

关于小环境,也就是家庭环境。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就是让孩子认清,家庭条件在决定一个人人生品质高低上,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家庭条件,好也罢,糟糕也罢,都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不是你永久的依赖或者包袱。优越的,也不可能跟你一辈子;低微的,也不会影响到你做人的风采。这一点,多年当老师的经验让曲宝琴深有体会。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女孩子,脑子不笨,成天乐哈哈地,很懂礼貌,具备不错的口才和组织能力,但初中时学习成绩奇差。开学一段时间,她们班上的同学都整天围着她转,开口闭口地提她,异常地有威望,当然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差。后来这孩子越来越张狂起来,上课就睡觉,下课就呼朋唤友,耀武扬威地胡闹。后来才知道原来全班同学,甚至其他班的同学,都很敬畏她的家庭!她的家庭怎么样呢?原来她的祖父是省里的领导。而这个孩子也真的以为,她祖父的高位就能支撑她的高人一等,她家庭的优越就能保证她一辈子的坐享其成……曲宝琴认为:做家长的,一定要警惕孩子这样的依赖或者包袱心理。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们今天享有的一切不是无条件的,那是为了他们以后有能力不再依靠;他们今天承受的家庭的困窘和不平,不是他们的错,不是评价他们自身的依据,和他们将来的人生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有让孩子明白了环境的凶险,明白了时时有被淘汰的可能,明白了在人生的严峻面前,没有别的指望,没有长久的倚靠,只有靠自己,只有努力,只有诚实的劳动,只有不懈的争取,才能自己成就自己。

认清环境了,还要让孩子明确在这样的环境里胜出规则是什么。

做家长的,在引导孩子认识这个问题时,一定要有一个平和健康的心态。

专家感言:

不管你个人目睹或者经历了多少不公和不平,请不要将那种没有任何收益的牢骚、不信任情绪,甚至是投机取巧、浑水摸鱼的不正当的经世观念,传染给你的孩子。

社会一天天的改变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基本公正并且趋向越来越公正的社会”,而这个社会认可的人的普遍素质必须是:有智识、有意志、有德行!做学生的,要把功课学好,把脑子发动起来,在首轮的筛选中,走上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道路上去!并且,现在就开始,今天就开始,从今天的一道数学题、今天的一页英语单词,开始……要让孩子有危机感,要有压力,要让他们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不停留在白日梦的阶段,这就要让他们知道不好的前途有多么糟糕,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正走在这好与不好的边缘;但是这危机感又要适度,不能不让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有护佑,这护佑当然不是权势和金钱,不是父母的代替,而是父母与他们一起的努力,一起奔跑前进,是交流和鼓舞带来的信心。

7、爱要有度,父母不要过份牺牲自己

曲宝琴认为:对孩子“爱要有度”,并且“爱孩子但更要爱自己”。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与你全心全意爱孩子不矛盾,相反它是家庭关系真实和谐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当孩子成人之后。

曲宝琴指出:如果父母做得“过分”,过分地牺牲自己,那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被过度的爱包围湮没的孩子,要么昧着良心漠然地选择反叛,要么就处在不堪重负的欠债的焦虑之中。

她认为,人与人在对等的互不相欠的关系中,相处起来是最自然愉快、关系也最容易长久的。而母子之间、母女之间,存在着先天亲密的关系,尤其是长辈这一方,倾向于无保留的付出。

曲宝琴建议广大父母,请爱得有节制一些,爱得适度,爱得恰到好处,爱得不多不少,爱得让孩子冷热适中、呼吸自然。

曲宝琴讲了几个发生在她身边的真实的故事。

曲宝琴的一个亲戚,是高级知识分子,爱孩子爱到极至,一般人不能理解,老夫妇俩省吃俭用,单位发的毛巾、香皂、洗发水,都攒着,统统给上大学的儿子带到学校去。什么都想着给儿子,连钥匙链也要给儿子准备,攒满满的一抽屉。自己呢?毛巾用到花色完全看不出,再淘汰作擦脚布,然后再作擦地用;洗发水什么的更是很少用,基本用便宜的肥皂代替。儿子呢,儿子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洗涤用品,但每次都必须收下,否则,父母就不放心,所以就堆在一边,该过期的过期,该扔掉的扔掉。孩子放假回家了呢,每顿都是四个以上的菜,而且全是新鲜菜,老俩口先不吃,看着儿子吃,等儿子吃完了,他们还有昨天的剩菜等着呢。

还有曲宝琴的一个同学,两口子都是大学教授,两个长大的儿子都在国内上名牌大学,现在又都在国外工作读书。夫妇二人去年寒假去美国看儿子,回来后到我们家里来,感慨万千谈起当年。当年夫妇二人收入不高,又有双方父母要赡养,没什么闲钱,但儿子们正在上中学,学习又累又在长身体,需要营养,所以,每到星期天,妈妈必定要买只鸡或一些排骨给他们补充营养。但是等菜上了桌,妈妈开始帮儿子剔骨头,自己是绝不夹一口的,因为“肝不好,一吃肉就恶心”;爸爸也只往嘴里填米饭,偶尔挑两块肉汁浸过的土豆,如果筷子碰上了肉,稍有迟疑,妈妈就在桌子底下踢丈夫一脚,丈夫赶紧把筷子收回,扒两口米饭,大声说,“爸吃完了,爸吃饱了”,然后迅速下桌,以免逗留过久。

像这样温暖又辛酸的故事,在生活中多得数不过来。所以家长总是尽一切可能提供给孩子必要的物质条件。

但是这样克己为子的结果是什么呢?如果孩子是感激你的,你自己也感得尽到了责任,很欣慰;但是,这样做是否是百分之百的必要呢?而且,我们能说,孩子今天有成就了、生活得好了,和当年从你口里省到孩子碗里的那块肉有多大关系呢?相反,如果你做得“过分”,过分地牺牲自己,必然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的。爱的债,太重,有良心的、爱父母的孩子,都会感觉到的。比如上述这两个例子中的儿子,现在就对回家非常恐慌,对父母的过度付出感到歉疚,由歉疚且不知如何报答而生出些郁闷来。

妈妈过份地爱孩子除了母性本来的牺牲倾向,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很多女性在当了妈妈之后,太急于放弃自己,放弃自己的其他角色和前途,把自己的全部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做不到的让孩子必须做到,自己没能实现的要求孩子全都实现,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高大全的完美的自己。

这种忘我,很多时候,并不是由于环境所迫,据曲宝琴的观察,这是由于母亲懒惰和软弱的倾向造成的。众所周知,在追求人格完美和人生成就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人们会本能地徘徊,这时候,如果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个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人身上,他的成败荣辱可以权作自己的成败荣辱,那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于是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已经是过来人了,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是,孩子,你不能就这样,不能像我这样!你一定要有目标!不达到目标就不行!为了你达到目标,你还没达到目标,那你就太对不起我了!

曲宝琴指出:这样的教子方式,这样爱孩子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她以一个母亲和教师的敏感,发出这样的感慨:亲爱的无私的妈妈们啊,请自私一点吧。在帮孩子的未来挖地基的时候,也别忘了为自己的人生加片瓦添块砖。

专家感言:

爱要爱得有尊严。不要让父母对孩子的爱代替了孩子的自爱,不要让对孩子的期盼代替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不要让对孩子的没必要的过度的操劳代替自己的价值营造,不要让孩子在父母“无私的爱”的重压下无所适从。

曲宝琴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她的重要性毫不亚于哪个妈妈,但她必须承认的是,孩子不是她的全部,以前、现在、将来都不是。也正因为她爱得有度,她的女儿们才越来越懂得如何引导母女之爱、父女之爱。

家教名家名言

如何引发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呢?可以和孩子谈家庭的光荣史、兴衰史、耻辱史,使孩子懂得振兴家庭、建设家庭的责任和重担已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自己的肩上,从而激发他的行动。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地激发他的责任感。这时可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从国家的角度来激发他的责任感,这就是社会责任感。这样孩子的目光更远大,心胸更宽广,更加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大和神圣,更有利于激发他的行动。

--〔日〕多湖辉

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地立足社会,做家长的必须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同时也一定要从小就警惕孩子的依赖心理,让孩子对自己成长中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有正确清晰的认知,对现实和未来有正确的把握,使孩子既具有高度的危机感,又具有相当的安全感。

--〔美〕斯托娜夫人

家长自己首先要对孩子有信心,而不是失望、责备。有很多孩子的自我意识就来自于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当他被父母肯定、关爱时,他就能认识到他作为人的价值。所以,父母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介绍好的书籍,与他们一同玩耍和游戏,这一切都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英〕约翰·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