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1种类型的父母教子方法的得与失
11977300000014

第14章 对孩子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型父母的教子方法(5)

①校外措施。校外措施的最主要形式是将天才儿童送入另一所学校,一般情况 下,当送入的学校缺乏培养天才的人力、物力和专门设备时,才这样做。这种向外 机制体现了加快学习进度。此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向上机制,一是部分转学机 制。前者在性质上属校外措施之一,即让儿童省去小学里的最后一个学年而提早进 入中学;后者是指一个学生每周花部分时间到另一所学校去学习,而其余时间仍在 原来的学校里学习。

②地方教育机构措施。地方教育机构可以提供资金为学生办班,或建立音乐、 体育、语言等特殊中心。它可以培养巡回讲学教师,从一个班级讲到另一个班级, 从一所学校讲到另一所学校。地方教育机构还可以同意转学或部分转学到培养特殊 才能的学校。它可以出钱雇用艺术家到学校表演、讲课或上短训班,建立各种对学 校和学生都有用的娱乐中心(如有专业人员一起参加的音乐、体育、工艺、实地研 究或语言中心)。

③校内措施。校内措施在学校内制定,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小组组织, 如背景分组、混合能力分组、纵向分组等;另一种是专司帮助、指导的小组,内容 包括升级、加快学习进度、退学、提高、适应个体差异的家庭作业等。校内措施既 有扩大课程又有课外课程。为了便于学校向天才儿童提供学习经验,课外课程提供 了灵活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L.H.福克斯曾于1977年描述了11种升跳级授课制,这些都是为 天才儿童提供的可选择的方法。这些方法是:①特殊学校;②提早入学;③跳班; ④跳级;⑤缩短教学计划;⑥加快教材的学习进度;⑦进入速成班或深造班;⑧进 入非加快学习进度的深造班;⑨个别学习;⑩聘请家庭教师、辅导教师;班内 因材施教,也即班内按智力分组。

上述这些例子仅仅是几个有关向天才儿童提供的班内和班外的方法。每一种讲 课制都需要:

①教学组成部分的变化,包括学习进度、内容、教学方式、分组等;②增强教 师的培训;③提供各种所需的设备或装置;④创制不同的评价方法。

如何在家庭学习中辅导提示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家庭有自己的特点、优 势。

家庭教育又是与学校教育一致的。共同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生动 、全面地发展。

应该说,家庭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家长采取任何一种方式都可能产生一 定的效果。

家庭教育的独特的功能和特点,是学校教育无法具有的,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 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多数学校已经意识到要尽量缩小学习与孩子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校生活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衔接起来。如在课程安排中增加课堂上游戏内容、自由活动 的时间,增加同学间相互交谈的机会等,以此来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减轻学 生对学校生活的枯燥感和乏味感,力求使儿童在愉快的心境下逐渐适应学校的紧张 学习。家庭教育也要顺应这种趋势,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与学校搞好配合。

其实,家庭与学校不同,孩子需要与家长间密切的、无拘无束的亲子交往和各 种感性活动。

在现有的学校教学条件下,孩子在学校、在课堂上的自由活动时间以及接触课 本之外的知识的机会少得可怜,而小学儿童又处在感性经验、形象思维以及情感、 动作技能等发展的旺盛期。因此,弥补学校在这方面的不足,正是家庭所具有的优 势。

因此,家庭教育万不可像学校教育那样正规而严格,家庭教育一定要保持自己 的优势。具体做法:

①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内容包括:孩子在学校中一天的学习内容,对老师和 同学的看法,对自己在学习和其他方面的表现的评价,对周围的人、事、物的看法 、感想,等等。

②就以上的各个方面与孩子进行深入地、平等的讨论。听取孩子的意见,并平 和地表达家长自己的想法。

③创造机会,引导孩子与家长一起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教给孩子 有益的知识。

④家长应积极参加由孩子倡导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允许孩子有各种奇异的 想法和行为。

⑤注意抓住每一个看似无意义的小事进行引导,于无意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 的教育。

了解孩子的需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身体及心理需要。但切记:并不是孩子的所 有要求都是正当的。这需要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父母应经常做到:

①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②鼓励孩子自己决定学习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安排。

③鼓励孩子参与同龄伙伴的集体活动。

切记:勿以家长自居。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要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满足孩子的 正当要求。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是只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而是教育即生活。

教育不只要让学生形成知识、技能、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丰富 的情感,总之,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社会的人,不仅要有知识、技能,更要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进行合作 与竞争,这些能力不是在书本中和目前的课堂里能学得到的。

因此,父母们应该给一段自由的时间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去支配,对孩子来说不 是更好、更有益吗?

不按规定的作息时间工作,而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酌情予以变更 ,不是更能培养孩子处理事务的能力吗?

让孩子在假期中向活生生的生活学习,不是更能增长孩子的见识吗?

甚至,它也更能培养孩子思维的多角度和客观性,这是书本中学不到的。

如何引导孩子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哪一个幼儿不缠着妈妈讲故事呢?

书中描述的神奇的、孩子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打开了孩子想像的闸门 ,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也正是书中的这些神奇的事情引导着孩子去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事情。正 如高尔基说的: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书的魅力是巨大的。

培养孩子对书籍的热爱将会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积极的影响。

奇怪的是,孩子入学以后,具备了自己读书的能力以后,却有很多孩子不爱读 书了。

也许是功课太忙,孩子穷于应付,无暇看课外书;也许是老师教法不当,让孩 子厌恶了书本;也许是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没有为孩子准备适合 的书;父母应该问自己:我们为孩子买过适合他看的书吗?我们曾引导孩子读过什 么除课本以外的书吗?

杨绛先生在她的《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写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对什么书表示 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假如我长期 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这就等于谴责。父亲为我买的书多半是诗词小说,都是我 喜爱的。

作为孩子的家长,您观察过孩子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吗?您为他买了适当的书引 导他的兴趣吗?

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他念《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 等著名的文艺作品。

爱迪生11岁时,母亲就让他读了科学百科全书和科学家牛顿的一些著作。以后 ,爱迪生又读了电学家法拉第的著作,增加了不少的电学知识。南希看到爱迪生特 别喜爱物理、化学,又为他买了一本《派克科学读本》。这本书里的许多物理、化 学实验使小爱迪生入了迷,对实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孩子的求知欲是热爱书籍的先导。

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儿童都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热望。这是父母引导孩子读 书的最好契机。

但是,有的父母压抑了这种热望,更不去引导孩子通过读书去自己寻求问题的 答案。

家长为什么会这样呢?

可能是他们忙于应付自己的事务,根本没想过孩子的课余生活应如何过。

可能父母本身对书没有兴趣,更不会想到要孩子去读除课本以外的书;可能是 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知该为孩子选择、推荐什么书。

孩子的求知热望或者是智慧的星星之火在多次被扑灭后,要想再生是非常困难 的。慢慢地,孩子变得对书没有兴趣了,他的兴奋点会转向其他方面。

当然,产生其他方面的兴趣并不见得不好,但丧失了对书的热爱则是人生的一 大损失。

在目前学校教育的情况下,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还只是或大量的是基础 的工具性教学。孩子在学校中接触到的入门知识、被点燃起的求知渴望必须在课外 得到深化和进一步的满足。家庭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们应该做到:

①尽快建立自己的家庭图书室(角)。

②观察孩子的兴趣点,为孩子选择、推荐适合他读的书。

③与孩子交流读书体会,形成家庭读书氛围。

④鼓励孩子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

⑤建议孩子每月向家长推荐一本好书。

⑥建议孩子写简短的书评。

⑦向孩子推荐较好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