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保持一颗平常心,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莱娜·斯奇尔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是中国家庭子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 往低处流。正是这样一种攀高的心理,导致了我们的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走上 了一条畸形的道路。
其实,一个人是否最终成才,是不能从他的学历高低,特别是考试成绩的高低 来衡量的。我们众多的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只看成绩不看能力、平时动辄 给孩子层层加码,硬逼着孩子向第一名冲刺。须知,无论何处,第一名都只有一个 。况且,第一名就是最优秀的吗?其实未必。说穿了,这是家长们自己的虚荣心在 作怪!
孩子们正处在生长的季节,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父母的责任只能是浇 水和施肥,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于其自然生长的环境和条件,任何揠苗助长的行为 对他们都是无益而有害的。
我们决不能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因为他们幼小的心灵是承 担不起这个重担的。
保持一颗平常心,让孩子保有自己的天真和自由的空间,他们会在大自然的怀 抱中茁壮地成长,他们会有自己健壮的骨骼,完善的人格和聪慧的思维。
家教智慧论语孩子拥有的就是一份天真。孩童的天真,是至真至美人性的花朵 。充分享受天真乐趣的儿童,才能有健全的心性、完善的人格和发达的思维。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未必人人都成为人才,没有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也未必就 不可能成为人才。
给孩子松绑吧,将孩子年幼的心放飞蓝天,智慧之花也就随之孕育、生长、开 放。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关系,不是人与学习的关 系,所以,不应把孩子的作业和成绩看得比孩子本身更重要。
父母有理由望子成龙,但更有理由不把这种期盼过份地表现出来。否则,那将 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
父母成功的教子案例1.保持平常心态,与孩子一路同行作为一位母亲,崔丽超 是幸福的,她成功地培育了儿子李金佳。李金佳自幼品学兼优,曾就读于黑龙江省 重点高中哈尔滨三中,1992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1996年入读本校研究生 。1997年公派赴法国巴黎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写作法文本小说《平沙落雁》,获 法国第十五届法语青年作家大奖赛头奖。崔丽超是如何培育孩子走向成功的呢?
金佳出生于1973年,童年是在距松花江不远的山乡度过的。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性灵才赋,大体上是在零岁到三岁之间形成的。崔丽超认 为这个说法与她的体验是相符合的。儿子之所以在后来的求学之路上,扎实稳健, 聪颖透达,与他在山乡的童年有直接关系。
崔丽超最留心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与周围农家的孩子一样,决不向他灌输 高人一等的念头。让他生活在一种与身处的大自然、接触的乡村人完全融合的天然 自在的氛围里。
因为她深知,中国这个古老的大陆文明之国,历来便有将军拔于卒伍,宰相起 于州郡的文化传统。
有些人以为崔丽超把孩子留在身边、留在乡村是不明智的作法,劝她把孩子送 回省城老家,崔丽超是连考虑也不加考虑的。他和丈夫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 她们常常在一起计议儿子的未来,但说来说去都会回到同一个起点:让儿子在淳朴 敦厚的乡风中自然地成长,让他从幼小时便懂得人生真正的起点。
这种决心不久便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丈夫抽调回省,她和幼小的儿子留守家园 ,她的坚韧和定力,渐渐地濡染了刚刚开始懂点事的儿子,他从来不哭不闹、不吵 不叫,虽然只有二三岁,却已经能跟在她身后赶猪哄鸡,拔草间苗了。每当看到儿 子光着小脚丫,蹲在菜园田垅间,认认真真拔掉小草时,崔丽超的泪水就会夺眶而 出。但她会迅速抹去眼泪,不叫儿子看见,不愿意让儿子从小便明白这种生活叫作 苦。
崔丽超有时想,也许儿子许多日后令同龄人羡慕的品格,就是在这僻远山乡的 幽幽夜话之中孕育并定型了。诸如儿子的宽厚,为许多当代青年所没有,而儿子的 定力,也为许多当代青年所难及,从儿子的宽厚与定力中,有时她会吃惊地发现当 年自己怀着平常心独撑家园时那种连自己都吃惊的信心与耐力和对儿子的影响。
教子经验人生的最初三年,是此后一生的预演,而这最初三年的人格启蒙教育 ,是人生最要紧的一课。遗憾的是,许多人以为三岁以下小儿,除了吃以外什么也 不懂,从而完全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启蒙。或者以极尽所能、满足孩子盲目的物欲为 示爱的方式,结果毁了孩子的一生。崔丽超觉得,儿子幼小时虽吃了些苦,但却真 正得到了生活的洗礼,在山青水秀、民风古朴的环境中,陶养了自己的心灵,萌发 了独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文精神,这是万金难换、得益一生的。
这也许就是为人父母者应当解悟的家教第一课。
孩子是一无所有的,他拥有的就是一份天真。而恰恰是这份天真,为人生不可 能再得第二次的财富。孩童的天真,是至真至美人性的花朵。充分享受天真乐趣的 儿童,才能有健全的心性、完善的人格和发达的思维。崔丽超觉得,作父母的,要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天真,特别是在孩子四至八岁之间,即学龄前这一段时 间里。
大概在1978年夏秋之交吧,也就是金佳五岁时,母子终于结束乡村生活,回到 城里与丈夫团聚了。初入都市,对于一个在乡下长大、童蒙未开的孩童来说,当然 一下子很难适应,难免有种种情感与心灵上的震荡。如何保护孩子尚且脆弱的内心 世界,是崔丽超非常注意的大事。记得这样一件趣事,由于在乡下时,崔丽超总讲 他爸爸在哈尔滨,又常给他描绘哈尔滨的景象,哈尔滨三个字几乎成了孩子心中的 一块圣地。它代表着亲情、归宿与理想、未来。及至他们母子真的搬回了哈尔滨, 孩子心目中仍保留那个理念和想像中的哈尔滨。每逢星期天,崔丽超与丈夫带儿子 出外游玩,乘上公共汽车,儿子总是不停地问:妈妈,爸爸,我们上哪儿去?是上 哈尔滨吗?哈尔滨在哪儿?问得周围的乘车人哈哈大笑起来。这些人笑的缘故,不 外是笑孩子身在哈尔滨却还这么认真地找哈尔滨,有些土气也有些傻气。崔丽超却 不以为然,倒觉得孩子从乡下生活中带来的这份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十分可贵,决不 可以轻易挫伤。于是每次上街崔丽超和丈夫都兴致勃勃地给他讲哈尔滨的地理、历 史、风土人情,同时也不忘讲讲哈尔滨之外,中国还有许多好地方,世界还有许多 好风景。渐渐地,坐上公共汽车,儿子不再问:哈尔滨在哪儿?
,相反,有时却会突然问:北京远吗?尽管同样是天真,同车听见的人们再也 不感到好笑,而崔丽超和丈夫却与回答从前那个哈尔滨在哪儿的问题一样,旁若无 人地给孩子详详细细地解释北京有多远,要乘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才会到达。
二十年之后,不但北京有多远成为崔丽超和儿子必须关心的事儿,也成为全家 天天议论的常话。假如当年以孩子的天真发问为耻,形诸于言辞或脸色,儿子对未 来的憧憬就会在心灵的痛苦中破碎,他心中保留的将不再是理想的玫瑰色光景,而 是挫折与耻辱的伤痕。当他悄悄长大以后,对去北京求学、留洋深造还能有什么兴 趣呢?为人父母者,千万要留意自己的情感,不要为所谓大人的尊严去损伤孩子的 天真,更不要为所谓大人的好恶,而剥夺孩子的天真。
后来,孩子上了一家幼儿园,离他爸爸的单位很近,这家幼儿园的条件比较好 ,孩子能有这样好的文化环境,对他气质素养的造就自然是极好的。有一次崔丽超 偶然去幼儿园,看见别的孩子练歌的练歌、练舞的练舞,唯独自己的儿子与少数几 个孩子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剥豆角。显然,由于孩子回城较晚,插班时,其他孩子 早已从小接受了各种文艺体育专长训练,小金佳没法与他们共舞,便被安排做一些 不起眼的活儿了。一时间,崔丽超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里,她悄悄地把所见所 感都说与丈夫听,丈夫问孩子是否有什么特别的不高兴的表现,她说没有发现。丈 夫说那不妨再观察一下再说。自此,崔丽超和丈夫留心观察,发现儿子对此并无感 触,无论在幼儿园在家都兴致勃勃,凡他能做的事,都高高兴兴去做。特别在一些 智力项目上,往往囊锥露颖,有独到的表现。文艺和体育等类专长项目的落差丝毫 没有影响他的情绪。大约也就在这个期间,社会上逐渐兴起了种种早期开发幼儿天 赋、早期定向培养幼儿特长风气,不但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特长班一浪高过一浪,连 家庭中也兴起了小提琴热、电子琴热甚至钢琴热。有许多人劝崔丽超,赶快给儿子 找家庭教师,学学绘画、学学音乐,有人还推荐了教师。按崔丽超家当时的环境, 楼内即有高明的教师,要赶赶潮流、追追时髦没什么困难。何况也可以帮孩子打开 在幼儿园所处的不利局面。可是,一看到许多孩子早晚背着高过头顶的琴盒、画夹 ,在父母的挟持下,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情景,崔丽超迟疑了。她不愿把大人心中 的功利磨盘过早地压在孩子稚嫩的肩头,无情地剥夺孩子的天性,崔丽超和丈夫反 复商议这件事,决心不理会世俗的偏见,留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完完 全全、纯纯正正的童年。一切有关特长训练的劝告,一律被他们拒之门外了。而丈 夫则用心弥补相别四年荒疏的父子之情,每天都要给儿子讲一个他自己临时创作的 小小故事或者美丽童话。这些世界上绝无二例的充满善良、智慧和正义感的小故事 ,在丈夫口中汩汩而出,仿佛深山里不尽的清泉,又仿佛雨后留连天际的云彩,有 时连崔丽超都听得着了迷,禁不住在儿子睡后,偷偷追问故事的下文,逗得丈夫呵 呵直笑。儿子四岁至七岁,便在这良好的文化氛围,独有的创造性心灵教育与受到 用心爱护的烂漫天真之中度过了。待到幼儿园毕业时,小金佳不但在种种方面与早 先进园的孩子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一些方面更显出了他真正的才能与秉赋。那时 崔丽超和丈夫只是感到高兴,还没有对此深思。
小金佳小小年纪便经受了僻野山乡与都市宝塔两个几乎截然相反的生存环境, 既不生骄矜,也不酿自卑,能够保持内心世界的持续性和完整性,并不是一件轻而 易举之事,除了他自己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之外,父母和家庭正确而合理的引导与 爱护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这种引导与爱护,智力的成份还在其次,根本的是精 心呵护孩子的自然成长。
教子经验崔丽超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当你真的想珍惜孩子的天真时,你自己也 必须变得天真。只有如此,你才会懂得天真的价值,也才会懂得孩子的未来。
如何对待刚刚上学的孩子,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主张高位切入、高起 高走,一开始就使孩子建立绝对的竞争意识,要在学习上争头名排榜首。这样才可 以保证今后步步登高,考上好大学,谋得好职业。另一种主张,则认为孩子尚小, 当以启发兴趣、积累潜能为主,课业学习完成大纲规定,与同伴齐头并进即可,毋 须非争第一不可。现在绝大多数父母实际上是按第一种主张办事,于是从小学一年 级开始便花大钱选重点校,七八岁娃娃每天挤车通勤,更有些人则认为进所谓贵族 学校,全托封闭教学更可靠,于是便不顾孩子的意愿将其送入那些徒有其名的地方 。崔丽超觉得,这些家长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心,但这种作法本身却都是来 源于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这些家长在潜意识中是认定自己的孩子无法在人群中 崛起,无法在正常生活中成功,必须采取特殊手段补救。而这种揠苗助长式的前期 投入,往往陷孩子于被动,从一开始就产生学习是为父母的负重感。每一天学习都 紧紧张张,每一次考试都惶惶恐恐,许多学生排名第二都担心受到家长的责骂。
这在尚未成熟的幼小心灵上该是多么沉重的阴影啊!崔丽超是很不赞成这种心 态与做法的。
她觉得小学时期,还是应以涵养心性、启发兴趣为主,让孩子自己产生在学习 上精进求深的欲望。特别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在正常而平凡的环境中逐 渐发现自我、塑造自我,最终达到出类拔萃。
小金佳该上小学了,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其父单位附近托托人进一所市 内有名的重点校,一种则按父母当时的住地进片区里的小学。不巧的是,她们当时 住在婆婆家,地点是市区南部接近郊区的地方,片区小学是一所半城半乡的延兴小 学。这所小学崔丽超和丈夫都很熟悉,院园四周矮矮的土墙,靠近一排泥土校舍, 大概在哈尔滨有这样校舍的小学也只有这一家吧。怎么办呢?崔丽超不是没有犹豫 过,但最后还是和丈夫共同做出了就地入学的决定。
他们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过早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加给孩子,还是 多留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吧。金佳只有七八岁,很听话,对自己的新学校一点挑 剔也没有,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金佳年龄虽小,但从乡至城,大自然大世面都见过,平时兴趣广泛,什么事都 愿与父母讨论。上自天文,下到地理,人文历史,无所不问,说起话来,常有一些 大出父母意外的见解。特别有趣的是,每逢说起这些大事,金佳总是一本正经,仿 佛胸有成竹,不吐不快似的。跟班上的小同学也是如此,跟城里人说乡下,跟乡下 人讲城里,都与一般同龄儿童大大不同,有些精巧的观察、细致的对比,连母亲都 自叹莫如。金佳特别喜欢看书,年龄虽小,识字不多,却将当时能找到的连环画、 儿童故事书几乎全都读遍了。对于他这些爱好、兴趣,崔丽超和丈夫从不加干涉, 还在可能的情况下予以鼓励。
崔丽超和丈夫都认为,儿子的广泛爱好和热切求知欲,也是一种无形的学习, 更是一种可喜的收获,它的价值和意义,决不比那几个打在卷面上的阿拉伯数字小 。
教子经验对于课堂内的学习,崔丽超并不像一般的优秀家长那样,天天监督孩 子做作业,日日检查本子上的分数,分数稍有降低便形诸颜色。一般地讲,崔丽超 和丈夫时常与儿子说到功课,但多数是问问进度,谈谈心得,评议评议课业内容。 对于考试的分数,只要在全班占中上游就给予鼓励,决不为一二分的得失、名次三 五位的进退责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