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婷有父亲陪着像玩一样搞训练,兴致自然很高。练了几天,她可以连跳十几个了,张欣武就让她自己每天坚持练习,不断加快速度。一个月之后,刘亦婷的速度和耐力都大大增加,每分钟能跳到200多下,在学校运动会上,甚至连高年级的同学都成了她的手下败将。刘亦婷成了当之无愧的跳绳冠军。
这次跳绳训练的成功,对刘亦婷的心理成长很有意义。从此以后,她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会积极主动地努力干。就这样,刘亦婷的自信心由天真幼稚的状态,顺利地过渡到刻苦努力的基础之上。对于随后进行的各种专项训练,刘亦婷的态度都非常积极,对训练的结果也充满自信。这种心态,正是父亲实施长远培养计划所需要的心理基础。
美国的情商专家指出:认识到努力能弥补能力的不足,对8~12岁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充分肯定孩子做出的努力,比表扬他取得的成绩要重要得多。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每个孩子能达到的终点也有很大差距,但只要孩子能满怀自信地往前跑,就能得到属于他的那一份成功和满足。
(3)法乎其上刘亦婷上小学的头几年,运气有点糟糕。先是按户口所在地分不到理想的学校,好不容易进了一个中档小学,却又运气不佳,遇上了一个不安心教学工作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为了图省事,二三年级她布置得最多的家庭作业就是整篇整篇地抄课文。
父亲告诉女儿:要想取得过硬的成绩,自我要求的标准一定要高。中国古代有一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法乎其上,得其中也;法乎其中,得其下也……父亲接着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照上等的标准去做,可以得到中等结果;照中等的标准去做,就只能得到下等结果……然后又举了几个例子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刘亦婷听得口服心服,主动表态说:我愿意法乎其上。父亲高兴地把女儿搂在怀里,夸她有志气,并告诉她,为了法乎其上,准备带她到李响哥哥家去取经。
李响是刘卫华同事的儿子,他热爱学习,品学兼优,就在刘卫华夫妻带孩子去取经的这一年,他刚被学校保送进四川省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6年之后他又以四川省文科第3名的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他妈妈吴老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非常有经验,吴老师的经验和李响哥哥的现身说法,不仅使刘亦婷少走了很多弯路,还使她养成了遇到高手就主动请教的好习惯,并把这些高手当作自己效仿的好榜样。同样是身处逆境,锐意进取者可以战而胜之,而随波逐流者就不大容易从中挣脱出来。
(4)当机会来临时,你已准备好按照多年的惯例,刘亦婷所在的小学,每年都有十来个保送名额,把总分最高的应届毕业生轮流保送到成都市最好的几所重点中学。刘亦婷毕业的1993年,小学保送的中学正好轮到她最想去读的成都七中。
为了争取保送资格,她足足奋斗了6年,五六年级一直稳定在班上的前3名,六年级更是创下了数学每篇作业都是满分的奇迹。一切迹象都表明,刘亦婷已经胜利在望了。可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六年级上学期的寒假里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成都市当年小学升初中的政策将有重大改变,优秀学生保送重点中学的办法要被取消,代之以微机排位的新办法。所有小学毕业生,无论成绩好坏,都会被编上号码,由电脑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随机分配一所中学。糟糕的是,他们家附近,恰恰只有连续几年都无人能考上大学的中学。
父亲坚定地告诉刘亦婷:好学生读好学校,这是规律。既然是规律,早晚会兑现!父母决定让刘亦婷报考成都外国语学校。
那一年,成都外国语学校的入学考试竞争空前激烈。由于微机排位的驱赶效应,本市大批优秀的小学毕业生都涌向该校的大门,都想凭实力一搏,以摆脱被电脑摆布的命运。
到入学考试前夕,报名的考生已经达到了6000多人。6000多考生,只录取120人。录取比例只有1.8%!这将是一场白热化的恶战,也是刘亦婷有生以来所遇到的最激烈的竞争。
考试那天,父亲上阵,到考场外为刘亦婷鼓劲儿。那天下着雨,父亲在考场外整整站了2个多小时。面试那天,烈日当头,妈妈上阵,给女儿助威。刘亦婷问:为什么平时上学校都让我自己骑车去,这几次考试,却都有大人陪呢?父亲说:因为重要的事情必须杀鸡用牛刀,确保不被意外的细节所干扰。这句话,给刘亦婷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经过多次强化,最终也成了刘亦婷的办事风格。
骄阳似火的8月,外语学校发榜了。妈妈赶快带着刘亦婷去看结果。负责发录取通知书的老师睁大眼睛在花名册上找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说:刘亦婷,考取了。刚才还紧张万分的刘亦婷猛地抱着妈妈,又是笑,又是跳,情不自禁地大声欢呼着:妈妈!我考取了!我考取了!那位老师也高兴得把她的录取通知书甩得唰唰直响,说:晓得不?你这一小张纸,值两万五啊!
几年之后,刘亦婷申报美国大学时,《哈佛大学情况介绍》上的一句话又勾起了当年考初中的回忆。《介绍》上面说:哈佛送给学生这样的座右铭: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已经准备好了。
3.王欣华:自信地走进东京大学王欣华是北京大学中文系97级学生。四年后,他被日本东京大学录取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并领取全额奖学金。
当时,这个学位在中国地区只招四个人,其中北大就有三个,而王欣华是其中惟一的男生。
对于王欣华的教育,他的父母亲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则:父母应该有一颗平常心,不要逼孩子,而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都为了自己好。他们让欣华明白,自己就是为当初没有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感到遗憾,而这种遗憾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样他就会从心里认为自己有了机会就应该珍惜。
他的父亲一直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动机是最主要的,就是为什么而做。有了好的动机就会带来很大的动力,并且让人产生很大的自制力。父亲给欣华的动机就是要他将来不后悔。父亲没有给他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言行来教育他。
总之,王欣华的成功是与父亲的教诲、培养分不开的。下面是父亲培养王欣华的一些体会:
(1)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欣华很小的时候,一天傍晚,父亲把欣华接回家,嘱咐他在里屋好好呆着,然后便到外屋准备做饭。
突然屋里传来轰隆一声巨响,父亲急忙冲出去,看到欣华坐在地上,脸上高高地肿起一大块,旁边的凳子倒在了一边。小家伙似乎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到父亲走进,才恍然大悟一般地大哭了起来。
原来,小欣华想把收音机拿到手里看个仔细,就迫不及待地自己踩在凳子上,想把收音机拿下来研究研究,可是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失去平衡摔在地上,脸上肿起一大块。
为了避免欣华再次因为收音机而摔伤,父亲主动将收音机拿到欣华的面前,并且向欣华解释了收音机的功能和用法。虽然这些东西对欣华来说过于深奥,但是他对收音机的好奇心总算暂时得到了满足。
一天,父亲下班回家,发现欣华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一只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螺丝刀,正专心致志地鼓捣着些什么,连父亲进屋他都没有发现。父亲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小家伙正用螺丝刀对那台收音机进行毫不留情的肢体分解。
看着他那副专心的样子,父亲没有因为心爱的收音机受到破坏而着急,在他过完瘾后,父亲走上前去用轻松的语调问他在做什么。
在得到他的答复以后,又对他的求知态度进行了肯定,看着孩子天真的笑容,父亲的心里充满了欣慰。毕竟,孩子的好学态度是最为宝贵的无价之宝,如果父亲对欣华的行为责怪和惩罚的话,那么,孩子刚刚燃起的一点兴趣很可能会被扼杀掉,与孩子的求知欲相比,一台收音机又算得了什么呢?
(2)从小磨炼意志力在欣华刚开始学习爬行的时候,父亲就开始了对孩子意志力的训练。最初是从培养持久的注意力开始的。
父亲用家里的玩具狗,放在欣华的前方,并且不断地发出声音以吸引欣华的注意力。孩子受到吸引,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要去拿,当欣华觉得困难准备放弃的时候,父亲就用手推他的小脚,并且鼓励他继续努力。
在不懈的努力下,欣华终于够到了玩具。于是,父亲就欢呼起来,对他表示祝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让欣华体验到经过自己的奋斗换来的成功喜悦。
欣华从小就是一个让父母比较省心的孩子,但是他的倔俾气一上来,也真是很气人。在没有采取惩罚方式之前,欣华的父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来规定如何体罚欣华。在欣华实在任性得不可理喻的时候,更多的是由事态具体的发展情况,以及当时错误的大小和严重程度,来具体处理。
当然,父亲在生气时,也免不了打欣华几下。虽然大多时候并不重,但也绝对有过体罚过重的时候,欣华在当时虽然哭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但这样的结果是他以后往往还会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所以当父亲注意到这种情况后,便改用罚站来惩罚欣华犯了错误可又不承认犯错的缺点。
不过,罚站这种惩罚规则并不是父亲一个人制定的,而是通过和欣华一起商量并征求他的意见的结果,这使他意识到这个规则并不是父亲强加给他的,而是他自己也认可的。
因此,每当欣华犯倔脾气,不肯认错,父亲很生气的时候,不管他心里多不服气,他都会主动地站到墙角,乖乖地罚站。虽然有时候确实有和父亲赌气的时候,但多数都是他想到了这是一个大家共同制定的惩罚方式而愿意去遵守。
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在欣华的心里,他其实是知道自己已经错了,父亲是对的,只是他一时无法接受而已。这样,可以给欣华一点时间去思考,给他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往往比大人强加给他观点更为有效。
这样做,对孩子和父母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说服教育,没有任何惩罚措施,虽然有可能会成功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但也可能使孩子慢慢变得对自己的错误无所谓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为什么自己错了,只要听着父亲的教训,不要反驳就可以了。所以适当的惩罚措施,可以起到辅助批评的作用。
欣华的父母亲受到的教育都不多,但是他们认为罚站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更何况这种方式是他们和欣华共同制定的。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罚站还可以趁机来锻炼一下欣华的体力和意志力。
这样说有些牵强,但后来在欣华参加军训时,起码在站军姿这一项上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欣华回来开玩笑般告诉父亲:
幸亏当初父亲用罚站的方法惩罚我,不然站军姿的时候我也不会那么适应了。
(3)读书学习凭兴趣欣华的父亲曾说:尽管希望欣华在学校里取得好的成绩,但是他不会像有些家长采用逼迫式的学习方法。读书的兴趣是读书的最大动力所在,也是意义所在。学习,不正是读书的一种延伸吗?
在学校的读书,是广义上读书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读书应该培养兴趣,包括情趣和理趣。情趣主要集中在文科的一些课程上,比如语文,在课本里,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对于理趣,则几乎覆盖了中学的所有课程,不论文科、理科。同样是语文,里面的一些议论文,鲁迅的那些一针见血的刺向旧社会的如同匕首一样的文章,就充满了理趣;而数学呢,更是可以理解为和各种公式、数字、模型进行论辩和探讨。把所有这些都理解为一种乐趣,能够乐在其中,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件很辛苦、很劳累的事情了。
所以欣华的父亲并不要求欣华一定要对学习中的读书背负太多压力。
父亲从欣华接触读书就培养他发现读书的兴趣,这样做的结果果然奏效。
欣华并没有要父亲怎么样解释,要父亲督促,他已经习惯了从读书中寻找乐趣。而关键在于,他所能找到的乐趣,对于他自己来讲,是真实存在的,不是大人强加给他的。
为了得到好的成绩,欣华勤奋地学习,他希望用比别人多付出汗水和辛苦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回报。父亲也希望欣华勤奋地学习。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勤奋并不意味着成功,而有时候勤奋还会带来负面效果。
他告诉欣华,读书必须做到:兴趣第一,勤奋第二。
(4)指导孩子在读书中广种博收有经验的家长都很明白,孩子单把课本读好是不会有什么大收获的,惟有多读课外的各种书籍,才能使他们广种博收。
欣华很小的时候,他接触的是童话和儿歌,在童话的世界中,欣华很快乐,他感到幸福,觉得很有意思。
到了大一点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引导他接触少年文学了,包括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以及适合他的少年小说,这对他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科幻小说,继续发挥孩子想像的空间;历史故事,使他了解世界的发展;写同龄人故事的小说,使他了解自己和身边的朋友。
再大一点,欣华的父亲又引导他接触世界文学、古典诗词、科技常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读物,以及在他理解范围之内的哲学读物。这时候,他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了。在他给自己设定的这个书的世界里,他可以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漫游了,不管他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读书的乐趣都会伴随他一生了。
如果只接触范围很小的某一类图书,他的兴趣不会总停留在那里,等孩子的耐心到了尽头,恐怕他以后根本不会再去读书,就失去了读书的兴趣了。
在对欣华的读书观的培养上,父亲一直坚持的是水到渠成的观点,包括使他保持活泼的读书状态。
在欣华成长的不同阶段,父亲给他看不同的书籍,让欣华总能接触新的未知领域,使他认识到在书的世界里,没有尽头,只要愿意,总能不断地发现新的东西,发现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神秘地带。到达了第三个阶段,就是欣华开始接触各类书籍以后,父亲就觉得没有必要去为他设定界限了。欣华自然会主动寻找、探索。在这之前,做父亲的有必要给予欣华适当的引导。
在欣华具备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以后,父亲又鼓励他表达。
欣华在开始的时候是以发表对书中人物看法的形式表达。那时欣华还小,在给他讲完童话故事,或者到他可以看童话的时候,他会表示同情、喜欢、憎恶书中具体的人物。再后来,欣华就可以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于书以及书中人物的评价。
父亲并没有要求欣华一定要在看完一本书后写下他的看法,反而欣华自己觉得有必要表达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目的不一定是非要别人看,是因为活泼的思想使然。
在欣华的读书笔记中,他们经常可以看到他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