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名言: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对孩子品行培养重要性的阐述。培养品行高尚的孩子是父亲首要的任务之一。在现实生活中,父亲往往会碰到这样的困惑,我的孩子为什么没理想?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懂规矩?我的孩子为什么没有爱心?我的孩子为什么爱慕虚荣?等等,一大堆问题搞得父亲既困惑,又狼狈。他们常常难以相信自己会教育得了这些小人精。其实,对孩子品行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小教给他们人生的哲理,从小培养他们有爱心与责任感,为人公正,乐于助人,具有同情心等。对孩子来讲,一句闪耀着智慧之光的哲理名言,能照亮他们的心扉,开启他们的智慧。当孩子运用人生哲理去进行思考的时候,他们将一生受益无穷。
1.登高才能望远,教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理想,能够点燃他们内心深处主动求知的火焰,能够点燃他们自发学习的心灯,能够照亮他们攀登书山的路途,能够引导他们走向学业成功的黎明!
明朝著名学者王阳明说: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父亲是孩子人生的榜样,因此,父亲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确立宏大的人生追求,以此来激励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奋斗不息。
理想,意味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表达着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它犹如火炬照亮了人生的道路,指明了人们成长的方向。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的理想与追求,有着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它可以激励孩子超越自我,成为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和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可以说,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没有理想,人生就会成为一片荒原。同时,应使孩子清楚地认识到理想不等于空想。理想需要用意志、勇气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去拼搏和追求;理想只有在坚定的奋斗中才能闪现出明亮的火光。
作为父亲,应责无旁贷地精心引导,善于激励,从而让孩子扬起人生追求与奋斗的理想风帆。
对于孩子来说,理想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就会转化成勤奋学习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是持久的。而如果没有理想,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学习有什么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稍微有点阻力和困难,他们便会产生放弃心理,更不用说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
鲁迅先生在青少年时期,看到许多农村人生病因愚昧或贫穷无法及时医治而死去,他便决心通过学医来解救劳苦大众的病痛。正是这种为劳苦大众解除病痛的理想,促使他进了日本的仙台医专,师从当时著名的医学教授藤野先生。后来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鲁迅先生感到只有拯救整个民族的命运才能最终解救劳苦大众。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理想,仅靠这一点医术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医学,而改做文学创作。最终他成了我国新文学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
其实任何一个平凡的人和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或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是能否把宏伟的理想化为催人奋进的动力。做父亲的应让孩子知道,只有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并焕发出火一般的热情,冲破层层阻力,克服重重困难,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才能将理想化为现实。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树立起远大理想呢?
(1)应从小抓好对孩子的理想教育邓小平曾说过: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在孩子生命的早春,就在孩子的心田播下理想的种子,是每个做父亲的责任。因此,父亲可经常用讲故事的形式,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
(2)尽量让孩子把理想树立得高远一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至于孩子将来干什么,父亲当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家庭情况,及早进行定向培养,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把理想的风帆鼓得满满的,把追求的目标定得高一点。欲立志必立大志,志当存高远。正像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说的那样: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这是因为越是远大、崇高的理想,越能激励人的斗志,越能使人执着地追求,从而做出不平凡的成就。特别是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更应该向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科学家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人生在世,就要有雄心壮志,就要不甘平庸。
只要早立大志,从小就踏踏实实地做起,人人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要让孩子永远记住,人生是海洋,理想是灯塔,只有在远大理想的光芒照射下,我们才不会在暴风雨中迷失方向。
(3)要引导孩子将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结合起来使孩子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眼前的拼搏奋斗,理想只能化成泡影,将来哪一行的状元也当不成。要运用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事例告诉他们:冠军的奖杯里盛满的是苦练的汗水,科学家的发明证书上凝结的是奋斗者的心血,超人的成就要付出超人的劳动。
2.让孩子懂得诚实是为人之本孩子是否诚实,和他受到的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有直接关系。因此,作为父亲,首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成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具体来讲,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父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人之初,性本善。年幼的孩子是非常纯真的,父亲可以利用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和孩子建立并保持真诚与互相信任的关系。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及彩笔等。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会得到满足的。这样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满足而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来而又不告诉家长的情况。
对于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如一时无法满足,父亲就必须向孩子说明理由。如果对他们的愿望与要求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不予理睬或一味拒绝,就容易使他们说谎或背着家长干坏事。例如,一位爱画画的孩子,多次要求父亲给买彩笔,可是他父亲没把此事放在心上,一直没给买。为了得到这盼望已久的彩笔,孩子开始骗父亲:我们老师说,明天每人要带一盒彩笔去幼儿园画画。父亲不敢违背老师的要求,赶紧去买了盒彩笔,孩子终于以说谎的办法达到了目的。
(2)和孩子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父亲和孩子形成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是培养孩子诚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常常言而无信。例如,孩子哭闹时,父亲常用许诺来哄孩子:别哭了,回头父亲给你买支冲锋枪。尽管这样说了,家长并没想到兑现。但孩子却信以为真,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如果一次次许诺都不过是一张张空头支票,孩子的一次次希望都成了泡影,久而久之,孩子不仅逐渐失去了对家长的信任,慢慢地也就学会了说谎。
我国古代有个曾参杀猪的故事:
一天曾参的妻子去赶集,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参的妻子被纠缠得无奈,便对孩子说:
你要听话,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住了。曾参的妻子从集上回来时,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就上前阻止说:不过是哄小孩子玩的,怎么真的要杀猪呢?曾参说:
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欺骗孩子,就是教孩子说假话。于是,曾参杀掉正养着的猪,兑现了妻子随口许下的诺言。
父亲,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父亲,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父亲。
(3)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诚实行为孩子的不诚实行为主要指说谎和私拿他人或集体的东西。对这些行为要及时纠正。孩子说谎,父亲往往非常生气:小小年纪,怎么学会了说谎?!长大成人后岂不成了骗子!父亲为孩子的不诚实担心是有道理的,但仅此还不够,应该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改正。如果不及时改正,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很可能做出害人又害己的事来,后果不堪设想。正如巴甫洛夫所指出的:永远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这也是要不得的。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多么使你们眩目,但肥皂泡必然是要破裂的,于是你们除了惭愧以外,是会毫无所得的。
(4)要以身作则树榜样孩子好模仿,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为培养孩子诚实做人,做父亲的要为孩子做出好榜样。如果要求孩子拾金不昧,作为父亲就不能将捡到的物品据为己有;如果要求孩子不说假话,作为父亲就不能哄骗孩子。不然,孩子是难以形成诚实品质的。
另外,孩子思想单纯,做错了事以后怕受惩罚,往往会采取说谎或转嫁责任的方式逃避惩罚,久而久之就养成爱撒谎的恶习。要让孩子养成诚信品德,做诚实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不断引导孩子做一些诚实、讲信用的事,让诚信之花在他们心中永远开放。
(5)品德比知识更重要有的父亲认为,只有知识本领才是实实在在的,才值得大力去抓;道德人格是抽象缥缈的,无从着手,抓不抓无所谓,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更多注重才艺的培养而忽略品格的影响。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父亲不免会认为培养孩子多学知识、好好念书,取得高学历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自己尽到了责任。教育专家则认为,这些父亲的认识是很片面的,不利于孩子的真正成才。他们认为,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其实是品格教育,知识教育还在其次。很多成功的伟人身上都具有良好的品格,例如坚韧、诚实、负责任,这些品格不是念书就可以学到的,这同样说明一个人的成功不只在于会不会读书,更在于有无良好的品格教育。很多教子的书籍,都着重讲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其实教育孩子应该有全方位的考虑,即要有全面教育的思想意识。
可一些急功近利的父亲看不到、顾不上这些,在他们眼中,多才多艺就是孩子教育的一切。
有关媒体曾经指出,现在的小孩,几岁、十来岁的小家伙,或弹琴,或跳舞,或玩电脑,个个都有一身才艺。但他们的一些语言和行为却令人瞠目结舌。
一位老教师送孙女参加一个文艺演出,他看到,无论是弹古筝、弹钢琴、拉提琴,还是在台上的台风,参赛的青少年都表现出了良好的艺术才能和训练素养,令人深感后生可畏。然而,在公交车上的遭遇却让他如堵在胸。几个中学生选手的言谈使他原先的美好印象陡然降到了冰点。说话时,他们一句一个傻×,这句在一些成年人中出口率颇高的脏话,竟然成了这几个学生每句话的导语和结束语。
这位老师的遭遇绝非特例,应该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位今年正读初二的小姑娘对她不满意的人的评价,都有一个专用词猪头,而且,这个污辱性的词语竟还屡屡被她用在父母身上。
青少年的品德修养,展示着国家新一代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社会上一些学校和家长违背教育规律,偏重对孩子的知识、才艺培养,忽视德育教育,就造成了人才培养方向上的错误。一些学校和家长默许的评价标准就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都次要。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我国的儿童教育正在由只会读书的极端走向只追求才艺的极端。他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受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很大。如果在这个时期不做好品德培养,孩子极可能形成不健全的乃至畸形的心理,并会缺乏许多在早期社会化中必须培养起来的品格、观念和能力。
1998年1月份的美国《读者文摘》中,有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作者是位资深的家庭辅导,他在咨询过数以百计的个案后发现,父母对子女最有价值的影响,莫过于培养孩子的心
.
作者呼吁为人父母者,应着重子女的品德教育,而不要过于强调课业及才艺的学习,并提醒父母,要在生活中示范用慈爱与礼貌的态度来对待周遭的人。这种以身作则的态度与行为,将会对孩子未来能否成为一个道德良好、品格优秀的人,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飞人乔丹的父亲老乔丹曾教育儿子说:重要的不是你的肤色,也不是你的富有,而是你的人格。父亲不但是飞人自然生命的缔造者,而且也一直是他品格的教导者、熏陶者。乔丹曾回忆他的童年时代:我的家给了我争取成功的信念。我小时候受的教育非常有益,一直在帮助和推动我成为今天的我。我的商业头脑和严格如同我的母亲,我的品格和笑声都像我父亲。
3.怎样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有的人很聪明,但缺乏道德教育,他们把无聊的任性、散漫的乖僻、狂妄的自尊等等看作是个性
,使得聪明在他们身上成了贬义词。
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父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形成孩子正确的道德认识孩子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还很浅薄幼稚,对人的道德评价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所以父亲对周围现象和行为的评价,应是非分清,善恶分明,给孩子打下爱憎分明的烙印。如:
同伴间玩耍常会出现哭闹现象,有的家长会问清原因,帮助孩子正确解决同伴间的纠纷。而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哭,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说:就知道哭,你没长手,别人打你你不能打他?真没出息!这种成人的错误评价,将会使孩子的行为出现扭曲。家长可利用童话和游戏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如:让孩子装扮社会生活中的警察、营业员、医生等角色,帮助孩子纠正与角色身份不相称的行为。
(2)丰富孩子的道德情感要利用电影、电视、儿童读物中优秀的道德形象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做到以情育情
.还要经常运用孩子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事情感染他们,做到以境育情。如:参观现代化工厂,亲朋好友的新住房等,让孩子了解家庭和家乡的变化;带孩子游览名胜古迹,激发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孩子的情感易冲动而不稳定,而且自制力和坚持性差,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常常和道德行为脱节,家长应加强对孩子具体道德行为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父亲应对孩子正确的行为不断强化,及时肯定与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纠正错误行为,而且要创设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分苹果,招待客人,将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洗自己的手帕等,在具体情境中让良好的行为经常重复发生,从而形成习惯。